搜索

12725

主题

桂林

大袍苗寨芒篙节、坡会

[复制链接] 查看:2070 | 回复:14
发表于 2024-2-21 11:25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一个离城市很近的风景———

融安大袍苗寨的芒篙节、坡会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太阳总是默默地从大苗山的山间落下,

那夕阳傍晚的天空,

静谧的没有一丝云彩和一点声响。

虽然还是在冬季,

但是,

在南方的山野上,

依然还有芦花在飘荡。

又是一年的正月初九,

在这个季节到来之际,

又一次来到了大袍苗寨。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2-21 11:25 2 只看该作者
大袍苗寨距离融安县城不远,

约20多公里的路程。

沿着清澈的融江河边的道路行驶10公里,

再转向左边的四维河方向继续行驶10公里,

就到了美丽的四维河畔的大袍苗寨。

发表于 2024-2-21 11:25 3 只看该作者
透过道路旁边的竹林,

可以看到四维河上匆匆驶离的小船。

站在苗寨的村口,

大袍苗寨的吊脚楼显眼的映入你的眼帘。

那高飘的角楼,

参差错落木阁,

村口路边懒散的小狗。

如似一种久违的田园牧歌诗意,

牵引了人的遐想。

发表于 2024-2-21 11:25 4 只看该作者
大袍苗寨是融安县唯一的一座苗寨,

即使是现代的AI时代,

在苗寨,

每一年的正月初九,

依然保留和延续了古老的传统:

过”芒篙节和坡会“。

发表于 2024-2-21 11:25 5 只看该作者
【小贴士】

芒 篙 节

? ? 传说在很古远的年代,苗族祖先居住在深山老林里,时常遭遇盗贼偷窃、侵扰掠夺。他们想了很多办法都未能幸免。于是,他们找来古树皮制成面具,用古藤制成蓑衣,在农历正月十七这天跳起了芒篙舞。盗贼误以为天神下凡不战而退。从此,芒篙就成为苗家崇尚的山神。苗族祖先相信借助面具,获得了山神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每年正月十七这天都要举行仪式迎请山神“芒篙”,跳芒篙舞。

在苗语中,“芒”意为古老、往昔,“篙”意为旧。“芒篙”即指古旧的东西,是带有原始宗教仪式性质的祭祀乐舞,苗族视其为沟通人与神阴阳两界的媒介(摘自百度)。

这种源远的、原始的、粗犷的舞蹈,

每一个动作都包含了农耕文化的内涵。

它模拟春耕田、播种、收割等生产动作,

却是为了祈祷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

舞蹈中模拟搀扶、过桥等生活化的情景,

则表现苗族对人际间互助信任、

友善关系的赞美以及对和谐社会的颂扬。


发表于 2024-2-21 11:25 6 只看该作者
芒篙节活动开始后,

随着点燃的鞭炮声的轰鸣,

芒篙舞者身穿芒篙草制作而成的”蓑衣“,

舞起怪异的动作,

在硝烟弥漫的平地或广场上激情奔放的舞蹈。


在乒乒乓乓的炮仗声中,

撒向天空的吉祥封包会从空中飘荡。

人们不管炮仗的轰炸,

争抢那可以带来吉祥好运的封包。

这是芒篙节日上精彩的一段。

发表于 2024-2-21 11:25 7 只看该作者
舞蹈结束之前,

芒篙舞者会将手上的泥巴,

抹向踩堂歌舞上的漂亮女孩的脸上。

女孩自然也不会拒绝,

因为,

那是对自己的吉祥的祝福。

女孩的脸上被抹的泥巴越多,

越是说明自己被舞者青睐。

到了这个时候,

芒篙节日的活动就到达了高潮。

————————————————————


发表于 2024-2-21 11:25 8 只看该作者
【小贴士】

苗寨坡会

? ?坡会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流行于广西融水的苗寨村落。苗族系列坡会群是以苗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由排列成序、连续不断的坡会,悼念先烈、禳灾祈福、鼓舞斗志、交流感情、集体聚会娱乐的民间传统节日。起源自然,文化形态体现在歌、舞、乐当中。届时,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穿着节日盛装,吹着芦笙,齐聚古龙坡,坡上人山人海、披红挂绿,除了烧香鸣炮,还举行舞龙、耍狮、芦笙踩堂、斗马、斗鸟、赛马等文体活动。

作为融安县唯一的苗寨:大袍,

在每一年的初九都会举办盛大的坡会。


发表于 2024-2-21 11:25 9 只看该作者
苗寨的传统是正月初一不吹芦笙不出门,

初二可吹芦笙不可出村。

于是,

坡会的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歌舞:

踩堂和吹芦笙。

当踩堂的芦笙吹起的时候,

由全村的女人们组成的歌舞队,

就在广场或者平缓的田垄上面,

围成一圈开始踩起和谐的步伐开始舞蹈。


发表于 2024-2-21 11:25 10 只看该作者
吹起的芦笙悠扬,

踩堂歌舞声音嘹亮,

苗寨女人合着芦笙翩翩起舞。

此时,

苗寨的所有男女老少都来参加,

呈现了友情、和睦、信任、团结,

那种场面非常纯粹、热烈和壮观。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