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86

主题

广西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复制链接] 查看:7206 | 回复:114
发表于 2024-5-23 16:25 9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桃花仙人2022 于 2024-5-24 07:34 编辑

      也正是给林biao复信《星星之炎,可以燎原》后的冬季(1930年10月)开始发第一次反围剿,蒋10万兵力对红一方面军4万人,教员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共歼敌1.3万多人,首胜!

1931年2月,国民党当局又调集20万军队,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仍坚持“诱敌深入”的方针,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在5月中下旬,连续取得五场战斗的胜利,二胜!!
   


1931年7月,蒋介石亲自任总司令,随带英、日、德军事顾问,率兵30万人,依仗重兵,采用“长驱直入”战术,分三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依然使用“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避敌主力,打其虚弱”,前后3个月,歼敌3万多人,三胜!!!。



       1932年底,国民党调集30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
       这一年的4月24日。中央特科实际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街头被捕并叛变,好在我党”龙潭三杰“之一的钱壮飞及时送出情报,在周NL的部署下,大批干部得到及时转移至中央苏区。包括周NL、邓颖超、刘shàoqí、蔡纫湘、邓XP、金维映、李克农、胡底、钱壮飞、潘汉年等。       胡底、钱壮飞、潘汉年我是党隐敝战线杰出将领,称他们仨为:“龙潭三杰”。
       钱壮飞在四渡赤水南渡乌江时牺牲在金沙县,胡底在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时牺牲,唯李克农活到建国后。授上将军军衔。唯一没带兵上沙场的上将。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这一年10月的宁都会议,教员失去军事指挥权,请病假到后方。
      红军在周NL和朱德的指挥下,根据教员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采取声东击西,大兵团伏击,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围歼的作战方针,消灭敌人3个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这就是4次反围剿胜利的大致情况。
      

发表于 2024-5-23 17:24 9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桃花仙人2022 于 2024-5-24 19:34 编辑

      1933 年 1 月前后,国民党反动派对城市制造白色恐,党中央在上海难以立足。所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决定将上海党中央机关迁入中央苏区首府瑞金,其中就有博古、张闻天、陈云、李维汉、林伯渠、谢觉哉、吴亮平、陈威明(又名沙可夫)、钱之光、杨尚昆和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李德等人。                    由于博古的到来,军事指挥权集中到三人团(即博古、NL和李德)。教员更不能近边了。
      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对中央根据地,蒋介石动用50万兵力,分路“围剿”中央红军。
      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加之博古无军事斗争经验,将中国革命的军事指挥权哄手让给李德。采取“堡垒对堡垒”、“阵地对阵地“,消耗大量战争资源,推行”进攻中冒险主义,防御中保守主义,退却中逃跑主义“,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近11 万红军在五次反围剿之后,包括长征之前的扩红,长征出发时,只有8万6千多人。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发表于 2024-5-23 17:59 93 只看该作者
      中央红军从瑞金和于都出发,目标是到湘西与打前站的红六军团任弼时、萧克和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后回到湘西开辟湘西根据地的贺龙、关向应汇合,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那个时候叫转移并不叫长征。     1934年10月18日傍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以及由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军总政*治部、中央政*府机关组成的第一、第二野战纵队从这个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征途。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发表于 2024-5-23 18:30 9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桃花仙人2022 于 2024-5-24 15:36 编辑

      长征一词是在1935年5月,中央红军到达川凉山州西冕宁县时 ,中央红军发的一个布告上,第一次出现“长征”二字。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发表于 2024-5-24 07:00 9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桃花仙人2022 于 2024-5-24 15:42 编辑

       第四次反围剿时,教员靠边,也取胜,从而使年轻的博古认为。没有教员也一样打胜仗,而五次反围剿失败,博古则认为是敌力过于强大,我军处于劣垫。       准备转移之始,有一个说法是博并无打算给教员随军。           
      还有一个说法是许多井冈山的将领,不想离开根据地,向博古提出留下打游击,教员也是这个想法。


      党史上有个资料对这件事是这样记载:


      毛ZD中央写了封信,他要留下来坚持在苏区斗争,欢迎中央再回来。当时中央的总负责人博古,非常年轻,大约28岁,看见这封信以后不知道怎么办,便拿着这封信直接去找周NL,他说:“老毛提出不走,你看怎么办?”周NL来迅速看完这封信,跟博古讲了一句话:“我去找他谈。”

      周NL当天骑着马从中央所在地瑞金赶到了毛ZD同志的住地找他谈话,核心就是劝毛ZD同志跟着走。那个谈话进行了一晚上,那天晚上周NL与毛ZD之间谈了些什么,谁都不知道。当天警卫回忆当夜雨下得很大,雨水顺着屋檐往下流,流到斗笠上,斗笠湿了,从斗笠流到蓑衣上,蓑衣湿了,蓑衣的雨水流到绑腿上,绑腿湿了,鞋子湿了。
      领导人在里面的谈话迟迟谈不完。他们开门进去给领导倒水,门一开,两位领导同志一一句话都不说了,就看着他们,等他们倒完水退出去,门关好了才又开始说。所以警卫也没有听见这两位领导同志在里面谈了什么。
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周NL同志骑马返回瑞金,见到博古同志,就讲了一句话:“他同意跟着走了。”




      如果教员不走,留下来坚持斗争,也许是另一番天地(陈毅留下来坚持游击斗争三年也活得好好的,当然也牺牲了许多优秀的同志,比如方志敏、瞿秋白、何叔衡、毛泽覃)。
      而西行,湘江一战损员大半,如果按博古机械地向芷江然后往湘西行进,基本钻进何健的湘军和薛岳的中央军口袋,必危。
      当然,历史是不可以假设的,但历史总有它的必然性。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发表于 2024-5-25 15:36 96 只看该作者
      广昌保卫战从1934年4月10日打响,至4月28日失守,历时18天,保卫失败预示着第五次围剿胜利无望。     红军从苏区转移成了必然。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发表于 2024-5-25 16:14 9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桃花仙人2022 于 2024-5-25 16:21 编辑

       1934年6月下旬,博古在瑞金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讨论共产国际电报指示,陏后召开的*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成立由博古、李特、周NL组成的中央最高“三 人团”,统筹红军转移的一切事宜。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发表于 2024-5-25 17:05 9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桃花仙人2022 于 2024-5-26 19:59 编辑

       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9758名将士根据中革军委的训令,离开湘赣苏区,先行转移,试图西征与贺龙的红二军团汇合,为中央红军创立一个新的革命根据地。
      由军团长萧克、政委王震、参谋长李达统率这支前锋队伍。
      红六军团从江西省遂川县的几个地域(横石、新江、五斗江)开始突围西征(长征)。一路浴血奋战,冲破敌人十几道封锁线(仅在8月7日至8月9日就突破敌人的4道封锁线),经常与数倍于我的敌人进行战斗,战胜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和自然界的无数险阻,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任务。于同年10月24日到达贵州省印江县的木黄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红二军团)胜利会师。历时79天,行程5000余里(途经赣、湘、桂、黔4省);作战60余次,渡过湘江等5条江河(其中清水江渡了3次,实际渡江河7次)。红六军团也付出了重大代价,与红三军会师时仅存3300余人(含300多伤员),基本上都是战损。红二、六军团会师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一支重要的战略突击力量。
      红六军团大致走向:遂川---郴县(州)--加禾--零陵--通道--锦屏--镇远--黄平(旧州)后北上石阡,再绕上焚静山到达印江的木黄,在木黄红二红、红六军团胜利会师。
      (此线路与后来的中央红军前期走向基本一致,老蒋也看出中央红军的意图,在芷江一带布下口袋,只等红军钻进,但老蒋千算万算,没有算出在遵义红军换帅,在通道、已改了方向“史称通道转兵”,由上湘西改为西进贵州)。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发表于 2024-5-27 18:20 99 只看该作者
      1934年10月中旬稍晚,红一、三、五、八军团陆续撤出战斗,集结在于都指定地点:红一军团集结在段屋乡铜锣湾,红三军团集结于车溪乡车溪圩,红五军团在罗坳镇步前圩集团,红八军团集结于罗坳镇孟口村。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发表于 2024-5-27 18:22 100 只看该作者
      红九军团不在于都集结,是在会昌县珠兰埠集合。红色之旅之井冈山、永新、于都行记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