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5528

主题

上海综合

烟花三月下上饶

[复制链接] 查看:6064 | 回复:58
发表于 2024-5-6 12:18 31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5-6 12:24 32 只看该作者
17‖在村里邂逅“梅”好


阳春 三月的葛仙村,和风细雨、草木复苏,杨柳爆青、绿茵遍野,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坐着景交车进村的时候,只见道路两旁的一排排梅树,梅花开的正艳,犹如置身在“梅”好的梅园,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梅枝开两朵,已觉春心动。”梅花开道,进村赏梅花、闻梅香、品梅韵……正当时!
在村子里溜达的时候,发现“山下几家茅屋,村中千树梅花。”在最冷枝头绽放的梅花,随处可见。据村里人介绍,葛仙村的梅树共有两千多株,分布在东西南北中,品种有红梅、青梅、绿萼梅、绿垂枝梅等,有的还是从国外整株进口过来,从梅树的老桩一眼就能看出,有的梅树是很有点年头的!“梅红浪漫如烟柳,点点胭脂绣。”街头巷角、路旁田间,河畔溪边、院内庭外,梅花朵朵开,暗香徐徐来,俨然成了村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果说,牡丹是国人的情之所钟,那么!梅花便是国人的情深一往。“ 江南 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不负春光、踏青赏梅,在 江南 是一道 春日 出游大餐。曾经用古诗做过一首有关早梅的串烧,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次赏梅归来,再次借用一下,感情更甚:
一岭是梅花(宋·张道洽《岭梅》),
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梅花》)。
影落野人家(明·道 源《早梅》),
禽窥素艳来(唐·齐 己《早梅》)。
我们常说:梅花,是春天的宝藏, 春日 因而绵长可待。那还墨迹个啥?趁着疏影尚存、暗香犹在,赶上末班车,去探春寻梅,邂逅“梅”好哈~

发表于 2024-5-6 12:24 33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5-6 12:24 34 只看该作者
18‖我镜头里的三幅画


行摄葛仙村,每个人的镜头里,或许都有心属于自己的经典画面,在我的镜头里,有三幅画面我觉得意味深长,有我想要表达的意思,以及我对这幅画面的理解。
1、镜头里的门。这是一扇竹门,门上贴了很多不同的福字,门上方的一盏灯把这扇门照得通亮通亮,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幅画面时,感觉就是幸福之门被照亮了,第二眼再看一下时,觉得是“竹”福临门了!接着再仔仔细细看的时候,这幅画面竟然让我读到了一种超凡脱俗、高风亮节的寓意。 中国 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句经典俗语:“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门,代表了两种迥然相异的世界。我镜头里的门,我想表达的意思是: 也许我会羡慕朱门的奢华富贵,但我会更欣赏竹门的质朴无华。这幅画面拍摄地点:葛仙村 灵宝 仙街中段。
2、镜头里的梯。梯在不同文化和情境中有着多重寓意,在 中国 传统文化中,梯常常象征着步步高升、上下平安,在生活或工作的喜庆场合,又代表着生活、事业的不断提升和 成功 ,在西方文化中,梯象征着天堂与人世间的连接,是通往神圣领域的途径。当我登上这部S型梯的时候,有感到好比走在人生途中,或走上巅峰、或走下低谷,或蜿蜒曲折、或直达目标,人的一生不就是在走一部梯么?!在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或幸福或悲哀,或快乐或郁闷。我镜头里的梯,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不管是上上还是下下,努力过了,都该是一种享受。这幅画面拍摄地点:葛仙村珍珑会议中心一楼。
3、镜头里的窗。窗是明亮的,透传着窗外若即若离的春天的信息,当我站在这扇窗前,看到了窗外有个隐隐约约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山野、有小溪,有树木、有泥屋……只有走到窗外,才能看清这个世界的山山水水,才能触摸这个世界的花花草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与其坐在窗前展开想象和幻想,不如身临其境走进世界,去感受体验一把!我镜头里的窗,我想表达的意思的是:窗固然亮、但很小,窗外更亮、还很大。这幅画面拍摄地点:葛仙村 中国 镇物博物馆二楼。

发表于 2024-5-6 12:24 35 只看该作者
19‖望仙谷印象


江西 上饶 有一座灵山,过去是一座鲜为人知、无人问津的野山,曾几何时!被驴友们踏足后,意外发现这座野山奇 石林 立、挺拔俊秀,随后在户外圈内火速蹿红,户外团队和爱好者们竞相前去探险,开辟了好几条风险等级、难度系数高低不一的线路,一度成为圈内的经典户外路线,近年来,经过开发的灵山,已经有一座野山华丽转身为国家4A级景区。
?当初驴友们的足迹成就了灵山,而灵山的蜕变成就了一个峡谷,这个峡谷就是望仙谷。望仙谷位于灵山北麓的深处,经过巧夺天工的定位设计,28亿重金打造,一个默默无闻的偏僻峡谷,一跃成为网红而火出圈!
有人说望仙谷“是一个悬崖上的仙侠世界”,也有人说望仙谷“是一幅山谷里的清明上河图”,还有人说望仙谷“是一座深山里的世外 桃源 ”,身临其境,沉浸体验,我眼里的望仙谷,其实就是隐秘在山谷中的一座赣寨,藏匿于山水间的一座仙村,这座赣寨仙村既古朴又时尚,既有仙气也有人气,在这里!可以上住悬垂峭壁的神奇民宿,下探劈地擎天的清幽峡谷,在这里!可以轻拥微风摇曳的松涛竹海,可以漫步纵横交错的村头寨尾。
在望仙谷里,我们度过了24小时的完整昼夜,候见了一天一夜的不同美景;在望仙谷里,我们摄取到了一幅幅精彩的画面,领略到了一种种别样的风情;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走过望仙谷,我的印象就用24个“仙”字来表达,一点都不夸张哈:仙山仙峰绕仙雾,仙寨仙村卧仙谷;仙溪仙水连仙瀑,仙桥仙道接仙途。仙亭仙阁耸仙都,仙崖仙壁藏仙宿,仙径仙陌通仙路,仙翁仙子享仙福。

发表于 2024-5-6 12:24 36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5-6 12:25 37 只看该作者
20‖望仙谷住宿之我见


上饶 望仙谷2017年开发,2020年开园,出道没多久,就声名鹊起!红起来的主要推手就是悬崖民宿。
望仙谷的悬崖民宿,有30多间小木屋组成,这些小木屋高低不同、大小不一,最大的50平,最小的也有20平,看似不规则却有序地悬在高高的崖壁之上,小木屋与小木屋之间有木栈道相连,其中有一段还是玻璃栈道,看上去有点触目惊心的!从空中鸟瞰或从远处遥望或从谷底仰视,一间间小木屋就像一个个鸟笼子垂直的挂在崖壁上,尤为奇特。夜间亮灯,整个山谷灯火璀璨、五光十色时分,吊挂着的悬崖民宿星星点点、闪闪发光,更是醒目惹眼。住在这些鸟笼子里,真要有点一身飞檐走壁轻功的观感。
望仙谷的悬崖民宿为天花板级高逼格定位,一出世就受到追捧,一下子成了望仙谷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一个敢设计!一个敢制作!!还有一个敢去住!!!使得悬崖民宿迅速成为热点,也把望仙谷的名声推向了头条。
望仙谷夜景出色,为了游玩的尽情尽兴,住一晚成为首选;由于望仙谷采取的是门票一次进入制,出去再进得重复购票,使得入住在景区内又成为首选。目前望仙谷景区内的住宿只有两家:望仙谷悬崖民宿和望仙谷仙宿,只能两选一。这两家民宿都建在一座山头上,区别在于:前者为建在山顶上悬崖边的景观房,后者为建在山腰下后坡上的非景观房,前者可以看飞瀑幽谷,后者只能看停车车场,前者3000.00起步,后者700.00起步,相同的是前者和后者房价内均含2张门票和2份自助早餐,且在同一个餐厅,据说现在望仙谷仙宿已经1100+了。景观房和非景观房差别很大,丰俭随意咯!
如果不想入住在景区内,住在景区外其实也是一种选择。景区外3-5公里以内,各种民宿多的去!在快要到望仙谷的路上,我们看到沿途各种民宿扎堆,多的不要不要的!我们遇到的包车司机就是当地的,告诉我们:住在景区外的民宿,他们都有一条龙服务,从火车站接站开始,到搞定门票、接送景区,一直到送站火车站,所有的开销费用性价比绝对要比住在景区内来得高。竞争很激烈那!我闻到了一股硝烟味~
住在景区内也好,住在景区外也罢,有利有憋,各有千秋,望仙谷住宿之我见:听自己的!自己想咋整就咋整,没毛病~

发表于 2024-5-6 12:25 38 只看该作者

21‖用古老的技术造起来的建筑

中国 有一项古老的技术,几乎在中华文明刚刚起步的同时,这项技术就应用在各类建筑上了,这项技术就是“夯土”!殷商时期,夯土技术成熟、开始广泛应用,目前历史悠久、保留完整、且最能代表 中国 古代夯土技术的建筑,有很多!诸如万里长城、故宫、秦始皇陵、 福建 土楼等。
在 上饶 望仙谷,我们看到了这项古老技术又重出江湖
、焕发青春了!走进望仙谷、走近望仙谷,我们发现山上山下的所有建筑都是一抹色的土黄色,细细一瞅,都是泥巴墙。泥巴墙有着泥土的质感和肌理,充满了原生态的朴实无华,泥巴墙上的标语和绘画,不仅点出了这栋土房的身份,又增添了不少现代时尚元素,这些泥巴墙呈现出的景墙效果:既自然又艺术、既远古又摩登。经过一番了解,得知望仙谷里的所有建筑都是采用夯土技术建造起来的,用当地土著的话来说:就是打夯土垒房。
当地土著介绍说:这种打夯土垒房的方法,上世纪70年代在 江西 乡下还是很普遍,但随着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兴起,打夯土垒房被钢筋混凝土所取代,这种原始的打夯土垒房越来越少,进入到本世纪后,这种打夯土垒房的传统方法已经渐行渐远。当地土著还说:别小瞧这种土房土里土气,其实这种土房是能呼吸的,是真正的环保节能房,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古老秘密就是这种土房冬暖夏凉。
有人说,传统的就是现代的,潮流其实是一种轮回;有人说,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更需要天然厚重、返朴归真。在望仙谷体验了这种土房,被深深地种草!强大的朋友圈的强大的朋友们!如果你那里有土地出让可以建房,DD我一下哈!想着用打夯土垒房的方法,给自己搞一套养老房,然后、然后、然后~老了以后可以搬过去,过一种“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或者“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的惬意生活。

发表于 2024-5-6 12:25 39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5-6 12:25 40 只看该作者
22‖老宅里的老茶馆


上饶 望仙谷有条百味街,百味街上有一家岩铺老茶馆。
这家老茶馆设在一座赣派风格的老宅里,砖墙黑瓦、飞檐翘角,布局简洁、朴实素雅,地方特色非常浓郁,整座老宅有两个门可以进出,正面向着主大街,边门对着上山路,从正门进去是一个大天井和一排小屋子,从边门进去是一栋两进两层的主楼,出主楼便是大天井。
赣派建筑主要特色有三点:天井、围屋和三雕,在这座老宅里这三大特色尽可以看全。1、天井。在 中国 南方地区,普遍采用组合式天井模式,而赣派建筑中的天井是开合式的,是 中国 民居中独特的天井形式,现在的天井被置放了一排排小竹椅,供人围炉煮茶,这个天井貌似比室内来的吃香,大多数人会选择在天井歇息喝茶、打牌闲聊;2、围屋。赣派建筑中的围屋一般为方形,采用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建造,一间围屋就是一座赣家人的城堡,围屋的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又是整座围屋的防御围墙,只不过现在临街的一侧已被改建成镂空式的现代样式,其它三面还是高不可攀、森严壁垒;3、三雕。赣派建筑中的木雕、砖雕、石雕通常被称为“三雕”,它们雕工精湛、栩栩如生,题材丰富、内涵十足,有神话传说、也有历史故事,有当时社会人文面貌的展现,也有房屋主人心愿期盼的表达,这三雕主要集中在主楼,很值得一看!主楼的两楼是包房,设计布置的很古典唯美,拍大片绝绝子!不过进包房设最低消费的。
我并非专门去蹭看这座老宅,只不过是我在老茶馆里围炉煮茶时,不经意间发现这座老宅貌似有点历史,于是便认真做功课了。
老茶馆里的茶位费分三挡:?35.00/位、?58.00/位和?68.00/位,分别对应的是2012年贡眉、牡丹王和白毫银针或2006年老白茶,茶水是免费续的,花生、瓜子、红薯片、咸片等均为?15.00/份,水果拼盘?45.00/份,整个地瓜是免费的,实话实说不好吃!没有我们在葛仙村吃的好吃,免费的!不怪老板。老茶馆里还有2人、4人、8人和10人等多种套餐,价格区间在?198.00~?498.00之间。
在老宅里的老茶馆里,歇个脚、打个盹,唠个嗑、品个茶,瞅个房、看个景……这样的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吧。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