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01729

主题

其它包类

轻量化重装徒步|叠包 & 痴男怨女

[复制链接] 查看:4258 | 回复:2
发表于 2024-5-8 11:27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怎么就叠叠不休了?其实既然都已经叠了,再多叠一次又何妨?

徒步装备的配置中,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些包事半功倍,有些包事倍功半,是可以体会到的。

通常来说,选择包的一大要点就是背负系统,但对于于轻量化玩家来说并不是如此,而是更讲求负重与背负系统的平衡,因为背负系统本身就是负重的很大部分,或许我们将来会意识到有些背负系统是过度设计的,是上上曾经在三年前体验过现在火热的某农场背包给我带来的这种感受(当然,这个品牌背背负系统的确基因强大,但只建议选择他家大容量户外包。),这里就不展开了。

包的选择一般是在装备置办过程中逐步进行的,而完善则基本是最后,这就是为什么前篇里面提到的自我定位如此重要。

图片

实际上,最近不能说日日也算周周又听闻户外圈的噩耗连连,这与自我定位关系密切。

听说:很多山友寻求自我征服,最终都在山巅被折服;

听说:很多山友追逐自由,最后都完成了自己的朝圣;

听说:很多山友要找回自我,很多也的确永远失去了自己;

痴男怨女的山友啊~,这种西西弗斯一直在重演,究竟为何一出发就忘了初衷?你要的是征服、自由、自我,还是要一个让你心弦若定的心外之“父”?

你目之所及的向往,或许亦如商业吹捧般坑命;你以为的升华,从来都可能如青烟般浩渺,内燃而不动声色;这一切都是念在作怪。

了解清楚自然的本质,依然欣然前往,才是真正真的彼此回归,不是么?再多的溢美之词也抵不上活着真好,因为活着才可以感受到与自然共沁。

本来想写一期专题,但也知道必然徒劳,但还是忍不住喋喋不休。

下面,来讲讲我的选包思路吧,目前我背包的配置如下:

右--左

腰包:HMG VERSA 2.5L(DCF)

越野包:Salomon Agile 12L

冲顶包:Millet 20L(DCF)

重装包:HMG JUNCTION 55L(DCF)

也就是说,我的最大可携带徒间容量可为:2.5L+20L+55L,总计77.5L,鉴于我给自己定的最大背负重量20~25kg,使用上是绰绰有余的,同时还能兼顾我大交通时候的旅程容量。(至于如何托运就要自己考虑好,曾经因为托运导致包受损。)

下面就逐个聊一下:


  • 腰包:HMG VERSA 2.5L
腰包主要的功能是存放重要随身物品,通常是充电宝、头灯、多功能刀等,实际上这也是我的日常随身包,防水容量合适,有时候带着跑起来也一点没有甩脱感。胸包、腰包、挎包随意转换,唯一的小遗憾就是:做工真的一般,这也是这个品牌的槽点之一。


  • 重装包:HMG JUNCTION 55L(DCF)
重装包,之所以选择55L而不是更大或者更小,也是因为采用叠包这个思路后,容量已经足够,实际上这个包达到60L是很轻松的事。

这个包本身就是轻量化产品,比较轻(不是SUL范畴)也只有轻背负系统,同时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

我三年前入手的时候应该说还用的人不多,现在越来越多,也出了新款。从我自己来说,我预计我下个包很大程度还会是类似款型。


  • 越野包:Salomon Agile 12L
这是我一年前购入的包,主要我会在两个人出行周末线路的时候,或者单日露营作为补充,与冲顶包搭配使用。


  • 冲顶包:Millet 20L(DCF)
冲顶包是在这里要着重聊的,因为它在我的选包思路中起着至关重要承上启下、内应外合的作用。我对这个包的大致需求如下:

1,容量最佳为25L,区间为20~30L,舒适背负10kg以下:正好可以容纳下周末露营需求。

2,轻量化包袋结构:可以折叠压缩,作为防水袋放入重装包内。

3,防水性能良好。

4,外部有一定挂载能力,轻背负:毕竟需要有一定负重,所以轻背负还是需要的,比如背板或者腰带。

第一个尝试:Andwander 25L DCF

*非常轻,极致地轻,也有背垫,但是太轻了,负重很不理想。另外一个就是,不耐用,只背出去过一次。第二个尝试:Millet 20L*此包就是我目前还在用的冲顶包,重量适中(轻量化背包中),有轻背垫,可以取出折叠,负重可以10kg样子,就是做工真的……一言难尽,跟它的价位和地位都不匹配。

综上所属,我的确还依旧在配选一个更合适的冲顶包。



本期分享到此,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LLgL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5-8 13:06 2 只看该作者
西南2400,15年买的,现在还是主打轻量化重装徒步|叠包 & 痴男怨女



发表于 2024-5-8 16:27 3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