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门峡

沉睡三门峡黄河大坝库区68年的马家河底古村,是否该被唤醒?记刘家人物刘宗汉先生

[复制链接] 查看:1764 | 回复:17
发表于 2024-5-9 11:54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沉睡三门峡黄河大坝库区68年的马家河底古村,是否该被唤醒?记刘家人物刘宗汉先生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4-5-9 11:54 2 只看该作者
沉睡三门峡黄河大坝库区68年的马家河底古村,是否该被唤醒?记刘家人物刘宗汉先生

是否还记得?2024年3月17日在“寻古村路&探碑刻记”中我曾经向同行的刘新亚老师问及河底刘姓是否有完整的老族谱,刘新亚老师旋即推荐了刘永生老师并介绍:刘永生老师珍藏的是由其做了一辈子教师的父亲刘宗汉先生亲笔抄写与续编的刘氏世系家谱。于是我们匆匆在市内吃了午饭便赶往刘永生老师家。刘永生建房新村人祖籍河底古村,现居住市区。在刘永生老师家面对面足足聊了一个半小时,说起过往聊起家谱的由来刘永生老师感慨万分,这些事儿发生在任何人上,我想都应该是一段铭心刻骨的传奇故事。刘宗汉先生是河底村刘氏第二十世人,小名同禧。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与学习,十几岁始做老师一生教书育人,先后在王官、槐树洼、李家窑、大安、山庄头、山后等村任教,桃李满天下。曾担任河底村村**、会计师多年。退而不休的刘宗汉先生于1973开始亲笔抄写与编撰河底村刘氏世系族谱历时多年。刘宗汉先生有子三长子梨生、次子占生、三子永生,三子每人每月给父亲提供10元零用钱,老先生舍不得其它花销倾囊用于购买抄写家谱的纸、笔和墨,单是消耗掉的笔杆成捆直径有150mm之大。起初用的是墨汁,最困难时候只能是弃墨汁从墨饼自己研磨使用以此降低费用。一研一磨一撇一捺中书写了无数个人生之传奇朝代之变迁,一点如漆,万载存真,其分为二大部分,前部分主要为抄写老家谱,后部分为续谱。汉字之美跃然纸上,传世之作留承后人。其间历尽艰辛耗时多年全文以楷书泼墨挥毫洋洋洒洒成上下两册。这该不该称得上是稀世珍宝中的孤品。照片为刘宗汉先生三子刘永生老师在回顾讲述其父亲生前亲笔抄写与续编刘氏世系家谱的过往。
发表于 2024-5-9 11:54 3 只看该作者
沉睡三门峡黄河大坝库区68年的马家河底古村,是否该被唤醒?记刘家人物刘宗汉先生

先生的故事一直在感动着我,2024年4月25日不由自主又拨通了刘永生老师的电话:请问您的父亲刘宗汉先生墓葬何处?可否拜谒和拍照碑文?电话那端:只要你有时间随时奉陪。嗯嗯,放下电话,想着即将实现的又一个小计划,激动不已。当我把这个信息告诉马挪庄老师时:你上你的班,我和刘永生去拜谒替你拍照。嗯,在挖掘河底古村文化弘扬移民精神的途中,河底村众乡贤刘永生、刘梨生、马挪庄、刘新亚、刘根才、马太祥等,河底古村复原图手工绘制者马挪庄、刘喜寿老师等,口述众先生刘念保、刘润经、马正堂、马选江、马桂兰、马国成、刘喜寿等,三门峡姓氏文化研究群老师牛占亚、樊辉、秦豫客6677、东方涵谷道人等,当是同行者。2024年4月29日刘永生马挪庄两位老师相约去拜谒并传送照片给我。这是他们上山途中拍的照片。这条路留给我的记忆太过深刻。因为曾经走过一次,那是一条不同寻常的路,是一条通往寂静世界蜿蜒盘旋的黄土路。
发表于 2024-5-9 11:54 4 只看该作者
沉睡三门峡黄河大坝库区68年的马家河底古村,是否该被唤醒?记刘家人物刘宗汉先生

2024年3月17日雨后初霁的下午,因为“寻古村路&探碑刻记”,我提议顺路拜谒“高家坟”,马挪庄和刘新亚两位老师不约而同欣然应诺。如果不是为了挖掘传播古村文化,谁又想走上这条“不归路”呢。无论你是谁的谁,但凡走在这条路上,我想你的心情不比我轻松:缠绵一夜的春雨,潮湿了春天,潮湿了土地,也潮湿了后人的思念。这是过去枣园山庄第一个转弯路段拍下的那条路的片断。
发表于 2024-5-9 11:54 5 只看该作者
沉睡三门峡黄河大坝库区68年的马家河底古村,是否该被唤醒?记刘家人物刘宗汉先生

他们二位先是拜谒了刘宗汉父亲刘彦卿老先生之墓。刘彦卿,河底刘家第十九世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和事儿老”,是方圆几十里的调解大家,是老百姓的贴心人。时年河底乡除会兴外,其以东至大安全部归河底乡管辖。百姓常挂嘴边的话:河底乡有多大,彦卿先生调解管理的范围就有多大。乡里无论谁家发生点矛盾、邻里争执、民间纠纷什么的,都会主动找他来协调处理。深得百姓敬重与爱戴。碑文载有:刘彦卿生于1893年11月17日,卒于1969年11月15日,享年76岁。刘永生老师之前曾提到过,他的祖父刘彦卿先生的碑文由他的父亲刘宗汉先生撰写的。这也是我想见到墓碑的缘由之一。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4-5-9 11:54 6 只看该作者
沉睡三门峡黄河大坝库区68年的马家河底古村,是否该被唤醒?记刘家人物刘宗汉先生

紧接着二位拜谒的是刘永生老师父亲刘宗汉先生之墓。刘宗汉先生的碑文由其长子刘梨生老师撰写。碑文载有:刘宗汉生于1920年12月22日,卒于1996年5月14日,享年70岁。刘宗汉先生墓碑左边那位是其三子刘永生老师。余华《第七天》——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而是此生漫长的潮湿,我永远困在这潮湿中,在每一个波澜不惊的日子里。从刘永生老师凝重的双眸里不难窥视到灵魂深处那丝丝的隐痛。
发表于 2024-5-9 11:54 7 只看该作者
沉睡三门峡黄河大坝库区68年的马家河底古村,是否该被唤醒?记刘家人物刘宗汉先生

发表于 2024-5-9 11:54 8 只看该作者
沉睡三门峡黄河大坝库区68年的马家河底古村,是否该被唤醒?记刘家人物刘宗汉先生

先生为什么不遗余力泼墨抄写家谱?老家谱又遇到了什么麻烦?这期间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为进一步探索河底村刘氏家谱的来龙去脉, 2024年5月7日下午六点半下班后联系刘宗汉先生的三子刘永生老师,说明意图,前往其建房村老家拜访。匆匆扒拉几口晚饭即刻从春秋路出发。去往建房村最多不过4km的路程,但是一路爬坡中我的随行小电动车电量显示器一直忽悠忽悠升升降降,节外生枝的它给我增添了几分紧迫感,思忖着这万一没了电,该怎么返回?呵呵,边行边思索,很快进村。咨询了几位老乡,拐弯抹角绕了几条巷子,到达刘永生兄长刘梨生老师家的时间大约是七点十分。刘梨生老兄年过八十,刘永生老师也比我长了十岁,夜色下打扰两位老师,深感抱歉。双手合十施礼谢过,抓紧开始对话赐教。交流获得——老家谱劫后余生。特殊年代必将孕育特种策略。特殊时期的到来,无辜的各类典籍和家谱均被洗劫一空,刘宗汉先生收藏五本的中医药典籍、刘氏族谱等各类书籍没得幸免,均被没收集中在一孔破败不堪的窑洞内伺机统一销毁,加之潮湿坍塌的破窑洞随时都有吞食典籍的危险,抢救族谱刻不容缓。刘氏族人经过周密协商布阵,趁着月黑风高之夜,《刘氏世袭 家谱》得以劫后余生。先生急忙从族人处借回,避免再度遗失,“手抄家谱”传世之计划滋生。接下来的多年间先生一边是孑然只身春夏秋冬漫长轮回里抄写老族谱,另一边是单车骑行挨家走户调研积累续写新家谱。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之后承载着先生毕生心血和情怀上下两册《刘氏世袭 家谱》即将问世。直到先生过世前依然孜孜不倦续写补充完善着刘氏族谱,赓续着古村源远流长的人脉与文脉……。先生过世后由他的三子刘永生老师一直珍藏与续写。致敬,刘宗汉先生!致敬,为传播古村文化默默耕耘者。
发表于 2024-5-9 11:54 9 只看该作者
沉睡三门峡黄河大坝库区68年的马家河底古村,是否该被唤醒?记刘家人物刘宗汉先生

因族谱在建房老家,约定两天后在刘永生老师市内居室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人间盛世颜。期许似乎总是伴随着漫长,但值得等待。于17日两天后的2024年3月20日下午如期履约那一神圣时刻。原以为,老家谱一定收藏如新,然,当我目睹到它的瞬间,嘴角上仰片刻之后便眉心微蹙。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如果您只是粗略察看,便只有我心知肚明,如果我非言语达意,您又怎能读懂吾心。凝视着两本线装泛黄的家谱扉页,像极了秋天里的落叶。那该是记载着岁月的旧相册;那该是写满了深秋的旧时光 ;在时间与空间的厮磨中包了厚重和沧桑的浆。透过泛黄的微光,仿佛看见春夏秋冬里一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先生,正伏案疾书……。封面题:刘氏世袭 家谱。泛黄的纸页隐约间似乎还氤氲着丝丝缕缕淡淡的墨香。白底黑字的底已模糊为深浅不一的黄,散发着时光残留的味道,透露着一股岁月的叹息与绵长,那种黄色又好似古典女子化妆的铜镜,蕴含着一切美好温婉,藏着女子梳妆打扮的羞涩美丽,当你捧起这本发了黄的老家谱时,是否犹若正守护着一个恬静的女子,是否这才是它本该有的魅力!可见泛了黄的封面上夹杂着斑驳渍迹,莫非那是先生盛夏疾书的汗滴滑落纸间……。纸张边缘微微上翘布满了犹如蜘蛛网一般的细纹,大有触之即碎之态。“你的眉目之间,锁着我的爱恋,你的唇齿之间,留着我的誓言”, 先生未竟的事儿,我们要勇于承担,保护家谱迫在眉捷,抢救家谱义不容辞!一个小计划私密地在灵魂深处滋生着……。
发表于 2024-5-9 11:54 10 只看该作者
沉睡三门峡黄河大坝库区68年的马家河底古村,是否该被唤醒?记刘家人物刘宗汉先生

借着窗户透过的一米阳光,我先是拍下了封面。接下来的拍摄手随心率微颤,焦点左右摇曳恍惚,在忐忑不安中两本厚厚的册子仅拍下其中28面,紧绷的神经系统使我再也无法向下续拍……。他——刘宗汉,漫走在岁月的岸堤上,没有湿了脚,而是被这多情的岸堤酝酿成为了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最该是受众人敬仰。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