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2205

主题

龙岩

天斗山

[复制链接] 查看:2104 | 回复:24
发表于 2024-5-9 14:42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五一长假本来计划了华东K2线,因封山悻悻不乐只好取消,也考虑了大东山重装徒步被天气破坏,最后啥也没走成,因为去了南京孩子那。

回来还有一天休息,考虑到高速还有免费,那就必须往外地去跑,不然平日去走的话得多开销一笔过路费。

于是选定的就是可以一日来回的永安天斗山。


天气很不好,出发前的一天继续暴雨倾盆,把建青老师吓得屁滚尿流,生怕五一凌晨梅大高速的塌方事件重演,老姐也吓得通宵未眠生怕雨天户外行走会发生山体滑坡。

于是不断有驴友纷纷退坑,原本20来人的队伍压缩了下综合15驴出发。

有意思的是,退坑的驴友都在临时群里发了一波又一波的大红包非常有气氛,要的,以后就遵守这纪律。


但是退坑的驴友都失算了,我哪里会做无脑去冒险的事情呢?天斗山属于熔岩地貌山系,大体积稳固,土层厚度浅,无滑坡风险。需要做足功课的是山洪暴发的可能性得评估好来。

况且我查看了雨量图,中午会有1小时左右的中雨,那无碍,那时都是在山脊上行走了。


整个永安多竹,该产业是当地经济主要收入。我们穿梭在竹林间四处可见有加工笋干的工厂作坊,跟半个月之前去的柯山天池所见一样,百姓都留得住在家守住产业,不像我的老家啥也没有。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5-9 14:42 2 只看该作者

年隆哥与张不大是第一次跟我行走户外,他们经验丰富我不必担心,医路精诚的朋友君来食品李总是确确实实的第一次行走,一起步就很吃力地落在了队伍背后令我很担心,还好他都说自己是农村来的孩子哪里吃不了苦,有着坚强的韧性在后半段也慢慢适应了过来,追赶上来登顶过后就不成问题了。

当然,他的户外装备需要加强些,比如户外登山他穿着牛仔裤我是不提倡的。


在机耕道的尽头拍完集体照后我们开始了石阶古道行走,看的出来,当地村民或者政府是想开发这座山为景区的,一路有路牌在标注着吸引人的打卡名字,只是商业价值估计不大,没有成型,就给我们作为户外驴友的乐园倒是很不错。

这种路线,下雨也是可以行走的。

发表于 2024-5-9 14:42 3 只看该作者
  

路上的景点奇形怪状,有猩猩岩、一线天、双虹桥、蝙蝠洞……。

全凭看官各自想象。



我是对久违的白杜鹃很感兴趣,这品种也是很少见的,没记错的话在棉花滩下面的丹竹山我是有见过三两棵,在草尾山尖有独特的黄杜鹃也很难在别的地方可以寻找。因为大众记忆力的杜鹃花无非就是粉的紫的红的为主,白的黄的确实少见而珍贵。

发表于 2024-5-9 14:42 4 只看该作者
  

忠厚耿直的王小兵户外精神很执着,不轻易妥协放弃令人值得尊重,每次爬山都安安静静的落实好收尾的工作,下山回家后的酒量又超好有气氛,很有大哥风范。


我的兔姐姐也同样优秀,豪华的身材里释放出来的魅力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户外力量,再艰难的路线都能够轻松驾驭,据说她的大锅炊煮功夫更是不得了,比爬山狼牛逼多了,有机会的话得叫她露两手。

发表于 2024-5-9 14:43 5 只看该作者
  

穿过了竹林区,天斗山的路上就全是这样的老杜鹃树了,从树径看年龄肯定不少于三五十年,只是开的花朵都在顶冠我们无法全画幅欣赏,能依托记录的只是落在地面上的花瓣地毯了。


人工制作的铁栏杆还很稳固,驴友“随风”往旁边一靠,这姿势比几年前的“纳木措”帅多了。

发表于 2024-5-9 14:43 6 只看该作者
  

用树桐铺就的木栈道就差了,经受不住雨水的冲刷腐蚀,缺少修缮反而增加了风险,虽然难不倒我们经验丰富的驴友,不过对于游客状态的群众来说,就得禁止通行了。


最前头带路的程哥在对讲机里传来说有只飞狐挂在树上一动也不动,我举起相机连忙抓拍到了几张,这小可爱在我们南方到处可见,也有不少非法猎手会晚上时间去偷抓拿来售卖,这是不道德的。

发表于 2024-5-9 14:43 7 只看该作者
  

好几处,天斗山有唯此可行万夫莫开的天险要塞之势,十分峻。


不过大部分都是这样宽敞的石板路,走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习惯了拱猪般开路的我们真心不爱,为了迎合雨天行走而来的那就虚心接受罢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4-5-9 14:43 8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以为跟我女儿一般年龄大小的张不大原来已经做了妈妈,一副豆蔻年华的面容根本判断不出岁月的痕迹,这小姑娘上辈子一定是观音菩萨修成了不会老。体能又超级棒,娇小玲珑的身板里居然还蕴藏了很多重装的故事,实在令人佩服。


驱车3小时抵达停车点都上午10点了,停停走走临近登顶也快接近了中午,肚子已饿,大伙在山顶稍微平缓处纷纷席地而坐,开始了各自的午餐。

发表于 2024-5-9 14:43 9 只看该作者
  

我带了炉头气罐煮泡面被张不大批评了下,问到为何不一起集体炊煮呢。

我连忙解释原因很多。一嘛今天驱车太长路行走时间短不敢花费时间长,二嘛锅碗瓢盆食材背负太沉重,三嘛众人口味怕难以统一满意不好协调。

其实是我懒。


30分钟午餐干粮完毕,我们起包上路,在即将真正登顶时候给初驴李总来一张照片的时候,他终于露出了笑脸。

原计划他原路返回下山的安排瞬间掐灭,无论如何都得一起穿越完成它。

发表于 2024-5-9 14:43 10 只看该作者
  

7岁的一年级学生娃都轻松完成,大人没理由退让。


天斗山的山顶,虽然已近花期末端,依旧还可以看到杜鹃花绚烂怒放的情景,和柯山天池一样,各色都有,查看地图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天斗山和柯山天池本来就是在同一条山脉上,直线距离也不过10km而已。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