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隆重纪念大足石刻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5周年,大足石刻景区特推出“二十五载世遗路,‘石刻’见证邀你来”门票优惠活动。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踏上了前往大足石刻的旅程。心中充满了对古老艺术的敬畏与向往,我期待着亲眼见证那些历经千年风雨却依然栩栩如生的石刻艺术。 随着车辆缓缓驶入大足区,沿途的风景逐渐变得古朴而宁静。远处山峦起伏,绿树成荫,仿佛是大自然为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铺设了一幅美丽的背景画卷。终于,我们来到了大足石刻的所在地——宝顶山。一进门,便被那庄严而肃穆的氛围所震撼。石阶两旁,绿树掩映,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更添了几分幽静与神秘。 |
它是宝顶石刻建造者赵智凤最早创作的一个作品。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莲台基座上,僧衣如绢似绸,佛像身躯微微前倾,双目下视,身形匀称协调,是大足石刻最为精美的代表作。 大足石刻瑰宝 这里有镇馆之宝——南宋释迦牟尼像这尊南宋时期的释迦牟尼佛像是大足石刻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原存于宝顶小佛湾内,是国家一级文物。 日月观音位于北山佛湾第136窟右壁中部。雕刻于南宋绍兴十二年至十六年(1142-1146)。像坐高147厘米,结跏趺坐于方形金刚座上,其左右各刻一位侍者。观音头梳髻,戴精美的卷草、花卉纹饰宝冠,耳垂珠串,胸部装饰璎珞,披帛贴身飘垂座前,极富装饰之美感。 |
玉印观音 玉印观音位于北山佛湾第136窟左壁中部。雕刻于南宋绍兴十二年至十六年(1142-1146)。像高143厘米,右手持宝印,左手握印带,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观音头戴精美的高花冠,冠体玲珑剔透,手指般大小的珠串均以浮雕刻成,虽距今八百多年,仍完好无损,令观者无不称奇叫绝。花冠的处理,细腻而不琐碎,注重线面结合,一切细腻的变化都包括在块面中,形成了良好的整体感,充分体现了古代匠师们高超的艺术实践。 大足馆藏文物,出土瓷器、木雕、大型石雕等,还原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展现大足文化在唐以后的几百年间,对当地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