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户外经理人

户外店、户外俱乐部、网站这种三位一体的经营方式是否正在淡出?

[复制链接] 查看:42930 | 回复:63
发表于 2007-5-17 20:57 11 只看该作者
网站系统出问题了,好几天了辩论栏目一直发不了文字,就发这里了.麻烦格格帮忙给发一下哦 :)

                        户外店三位一体经营方式不会淡出!
     我想从品牌消费群、俱乐部影响力等几个方面来论正我的观点。
  
一、品牌消费群
      随着户外装备厂商对各自品牌推广的不断目深入,由于消费群体的不同消费水平,各个户外品牌下都会或多或少的形成自己相对固定的消费群体,经营这些品牌的户外店就会有着相对固定的消费群,那么户外店以三位一体的经营方式把这些相对固定的消费人群聚集在旗下并利用俱乐部、网站和实体店的作用三管齐下不断扩大户外店的影响力,不断的发展会员,增加销售收入,户外店对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二、俱乐部影响力
     现在有很多的朋友出行都是通过俱乐部组织的,因为相对网上个人发帖招集出行来说毕竟俱乐部还是给人有信任感和一定的安全感,而且有一定实力的俱乐部无论从领队素质和线路安排来说都比较成熟,对个人来说通过俱乐部组织出行也能够省去许多的麻烦,而且一旦在出行中出个什么情况至少有个讨说法的地方。随着俱乐部和网站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通过网络这种影响力的能量是巨大的),就会有更多的消费人群加入到俱乐部来,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户外装备的销售。这些都是被事实所证实了的,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这些以三位一体的经营方式经营户外用品、装备的公司了。

三、户外运动的发展必将给三位一体经营方式带来大发展。
    1、随着人们对户外概念的重新认识和定位、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户外运动将越来越普及,随着户外品牌的竞争,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段发展和网络的不断普及,户外用品经营方式也将趋于多样化和专业化,在这样的情形下三位一体经营方式也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因为这样的经营方式可以给朋友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便捷的平台,同时也能够让大家在心理上有一种归属感。
    2、目前户外运动的发展在管理方面虽然还不尽人意,还有盲区,但我们大家也应该看到这样的局面正在有所改观,比如说;新出台的户外保险虽然还很不完善和健全,但毕竟是走出了这历史性的第一步,我相信今后随着户外管理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将给户外俱乐部带来利好,户外店三位一体的经营方式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和作为的。
     谢谢!
发表于 2007-5-18 16:46 12 只看该作者
我相信三位一体的经营方式会淡出。   正方


   首先,我觉得户外店和俱乐部都可以归纳为销售市场。其区别为,户外店销售的是实体的、成型的商品;俱乐部的销售根据不一样的顾客可以分为:一种不同于旅行社路线的旅游方式、交际平台、安全保障或组织方、生活理念。

   1.既然是销售领域,就要遵循市场规则,把市场细分是必然的,所谓术业有专攻。也只有这样,户外店的销售人员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进行专门的销售或产品的学习和培训,而不是在销售的时候还惦记着周末的活动;同样,俱乐部也可以专心做活动策划和技术培训,不用费脑子接待顾客记产品价格。正如 泡面 说的,精力总是有限的。
   2.销售也是有区别的,户外店的销售对人员的要求和俱乐部对人员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若把两者混在一起当然也能做,但做得好不好就是另一个问题了——这关系到发展的问题。
   3.销售是有区别的,户外店销售人员需要加强的是顾客消费心理和产品知识(比较浅的层面,能让外行听懂接受)的学习,这样能促进销售。俱乐部工作人员需要研究的是不同人的生活理念,来把俱乐部面对的市场细分,当然也必须研究产品知识——从功能层面上——把既有客户提升一个消费层次以促进专卖店的销售。


   其次,户外店和俱乐部可以并且必须是各自独立的部门才更适合商业运营,店和俱乐部要有各自的销售和服务部门。
   
     事实证明,不同的俱乐部可以存在不同的经营方式和企业文化,这就必然存在着竞争。俱乐部是在做终端的,专卖店也是在做终端的,两者需要做的账目、客户资料、营销方式、员工培训等都有很大的不同,不应该是重合的。



    但户外店和俱乐部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店的俱乐部和没有俱乐部的店一样,一来能浪费很多自身掌握的资源,二来容易流失已经掌握的客户。有好的俱乐部没有好的店无疑是压制顾客的发展,有大的店没有好的俱乐部只能靠客流量来支撑销售,虽然现阶段是卖方市场,但终究有转化为买方市场的时候,还是先下手为强,积累自己的客户群体。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应该是俱乐部和专卖店相互独立运营,但归属统一公司(或高层管理)。








个人看法,不成熟,还望个位大虾斧正!
发表于 2007-5-18 23:24 13 只看该作者
中国是个发展不平衡的,差异巨大的市场.我们过去的思路是把上海北京一拿下,似乎全中国就震动了.可目前的状态是:上海市场似乎连杭州都很难影响.

中国零售业是个巨大的魔方,怎么转怎么有理,只要把六面转整齐,显露出"钞票"二字即可.
发表于 2007-5-21 12:35 14 只看该作者
谢谢格格转帖 :)  看见你在成都的PLPP了
发表于 2007-5-21 13:55 15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老船 于 2007-5-18 23:24 发表 中国是个发展不平衡的,差异巨大的市场.我们过去的思路是把上海北京一拿下,似乎全中国就震动了.可目前的状态是:上海市场似乎连杭州都很难影响.中国零售业是个巨大的魔方 ...

真是一语中的呀。
发表于 2007-5-21 16:24 16 只看该作者
分开是迟早的事,卖东西的卖东西,做活动的做活动,搞网站的搞网站,各做各自最有优势的,这样才是最好的。

要不就只有死路一条。
发表于 2007-5-23 18:16 17 只看该作者
也不能这么早的下定义啊,相信在三五年后,有各种方式的组合存在,存在就有价值。看各自团队的实力,能力,财力。
发表于 2007-5-23 18:33 18 只看该作者
如果大部分品牌都能做成专卖店(商场专柜)的形式,3位一体模式将会淡出,根据目前国内品牌现象,估计3为一体模式淡出还要3年:)
发表于 2007-5-23 22:02 19 只看该作者
中国除了是黑箱, 还是个有巨大战略纵深的复杂战场.

某种商业模式在某些地方退潮的时刻恰恰可能是该模式在另一地方涨潮的开始.
发表于 2007-5-29 20:31 20 只看该作者
三位一体是否能生存:单纯的回答: 一个字---能. 近几年还不可能淡出市场.何时淡出,何种状态(形式)淡出,要看事事的发展与整个大环境的变化.中国的事很难用几句话来说明白.
    目前国内的大店我说的前十家[销量,店的数量,面积]起家的时侯绝大多数都是由小小店开始的都买过假伪货,资金运作都是从小到大的;而且都做活动的,也就是说是三位一体的模式发展壮大起来的.时间由上个世纪变到了这个世纪,户外用品的销售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销售在平方立方的规模数增长着;大店从当初的户外运动的雏形跟随着户外运动的火热而茁壮成长,店名下聚集着纵多的品牌国际的,国内的,土生的,泊来的;随手打开一个店铺的网站,顷刻之间映入眼帘的是让人兴奋的LOGO:该进来的品牌都进来啦.
1)03年上海体博会国内大店的掌门人感慨地说:品牌都有啦现在有钱就可以大大地发展喽,咋们找钱去.
2)03年底大店说,你这品牌已经做”烂了”广东话意思是这品牌已经没有利润可言:
好卖,
你卖,我也卖;
你卖10圆我卖9.5圆,
我再跟你玩刺激的: 进价卖也,看你还跟不跟我抢品牌.我是本区域的老大谁怕谁啊,
老二更出绝招:大家都到我这里来买啊,老大的会员卡咋店铺里也适用哦.
战斗的结果是: 教会了品牌商如何找另售商,就这样品牌瓜分完了,接下来嘛:进入户外销售行业的起点门槛在加快的递增,加高,国内上下连锁经营的模式初出茅庐,
答案:商业运营的轨迹在起作用.
3)到04年止一些区域性的大店已经基本结束卖假伪货了: 是国产品牌救了他们,国内品牌为了圈地,大区主要销售店铺都是铺货销售的模式---赊帐,一个小笑话:某日国产品牌持有人兴冲冲地跑去结货款,店主人对他说:钱在那里---一辆崭新而耀武扬威的车,品牌商郁闷呢--钱?车!?钱!???  哈,不好意思刚刚买了辆车手头紧,我这里还有二万你先拿去,过二天再给喽,十多万的货款可是说好要付工厂的啊,工厂等着付款提货呢,我的夏装再不上可咋办,…………?!!?.
      由于大店有着品牌的支持加上几年客人的沉积,加至开店的入门费用迅速增长一些喜欢户外想做户外销售的人选择了加盟.大店与俱乐部的脱离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但在07年ISPOCHINA 冬季的时候我留意了一下北京的一些户外店的主要客人群还是以会员为主要销售对象,记得在06年有一段时间三夫的报道满世界飞,其中看过张恒成长发展轨迹这篇文章看后我无意中发现一点,三夫的店与俱乐部关系: 4:1 [四个领队与一个店员],也就是说四个领队在养一个店员,店的大小店员的配比是有规律可寻的,答案: 在北京三夫还是俱乐部养着店.前不久在专业网站上发现北京的极度也同样也在招聘相关的俱乐部类,会员类的人才.去逛逛三夫,逛逛极度,里面所卖的东东没有几样可以用于普通居家生活,城市用的.
       北是这样,南也是如此,还是在ISPOCHINA上咋们的狐狸大哥的<<谁是你的目标客户>>中已经阐明主体人群是白领的,中高收入人群,至于客人特征就是山友嘛: 喜欢长途旅行,一年中有3.1次(重度者),1.9次(轻度者);有70.7%的重度者一个月爬2-3次山,轻度者有29.3%一个月爬2-3次.
      总之,户外店大店在开店密集的城市(一类,二类城市,)还没有放弃俱乐部的作用,那三级,四级城市呢,户外店的起步初级状呢,也需要俱乐部的存在;记不得了老船在坛子的那个地方说过的一句话: 中国的发展模式有时这边失效那边管用,这边结尾那边才刚刚开始[大概意思吧],也许三夫在北京的销售还需要有俱乐部的会员来支持,上海的分店可能就不需要了,城市不同,销售架构不同,当地人群对物品的价值观不同,自然销售的品种,品牌的档次,店实际销售量就截然不同了.嗨,说的也够繁杂了,户外店是不是需要与俱乐部,网站三位一体要看具体情况你不能一概而论---都是中国太大惹的祸.
       最后再啰嗦几句,户外分纯户外与泛户外,纯户外用品店铺需要三为一体的可能性大些,世界的各地有一些以纯户外运动为消费对象的店铺,就聚集着很多很多的会员,消费倾向于会员制;泛户外用品就不用或没必要了,哦!就是迪卡侬为代表的一类大店,连锁的,跨国的超市.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