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930

主题

初冬徒步探密塔河源(一)

[复制链接] 查看:4839 | 回复:4
发表于 2010-12-4 00:23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初冬徒步探密塔河源(一)

       城市的喧嚣让人心情浮躁,繁忙的工作让人不知去向。但,只要心怀热爱户外的梦想,生活总是充满阳光。初冬虽已万物萧条,想再次邂逅胡杨的金黄,想感受胡杨林的清风冷月,想找回儿时鸦雀无声寂静的夜,想看看大漠儿女的母亲河……心怀太多的向住,摆脱繁杂的工作,终于要奔向塔河源了。
        一如继往地运筹帷幄,精心计划。出发前,用充分地时间了解目的地及周边线路,更添了几分出游的热情和信心。这应该算是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户外徒步,因为不再是简单的一日徒步。要在初冬零下4度的旷野安营扎寨,接受寒夜的洗礼,要连续行走三天长达近80余公里的路程,还要面对未知的诸多困难。但,户外的乐趣,就在于行走的艰辛与快乐以及眼中的风景。这次淘来了全套户外装备,可以象模象样地上路了。明早上路,加油!



        发源于吉尔吉斯境内天山山脉的库玛拉克河在阿克苏城西与托什干河交汇成阿克苏河向南流过一百余公里后与发源于昆仑山脉的和田河一北一南不远千里流到这里相会,形成了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原本是三河交汇,还有传说中的叶尔羌河。但近些年大片垦荒引流,使叶尔羌河没与这哥俩相会就被分散引流得没了踪影。我们要造该的就是塔河源头的这片神秘土地。

————————————————————我们已归来————————————————————


       善良的人是最美的:感谢,感谢一路上让我们搭便车的六位不知姓名的司机师傅,东西方各路神仙会保佑你们平安。感谢一路上指路、赠水、以为我们是日本游客不放狗咬我们、用诧异眼光目送我们行走及帮助过我们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感谢我的同伴小弟,一路相伴并扫描式全程拍照,且因工受伤扎了手指。还生生夺去了我的户外露营初夜。经我鉴定:这是个好青年,上帝会赐你一个善良漂亮的媳妇。最重要的是你的身高衬托了我的海拔,让我更自信了,吔!   还要感谢CCTV、MTV、AKSTV……
       不啰嗦了,图片伺候!


哥哥的身材被衬托得咋那么好尼



胜利?no,再看帅哥叉你眼睛



侠客风范


第一天 痛 并快乐着

      痛:背包忒重,肩痛、脚痛、浑身痛!

      坚持:风景在前方,我们努力贪婪地走着。


    这什么呀?——生活无处不风景,只要你有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在我的慧眼里车上遮阳板上有幅天然形成的图画:这分明是一幅黑白全景航拍照片——兵团垦荒图。前方一排胡杨,中间一片热火朝天的垦荒场面,尘土飞场,人影与拖拉机交织。之后是一望无际的盐碱滩……这不正是我们要去的塔河畔四十年前的写照吗?     这时,从天而降四个大字:宇通客车。原来,还是只是个广告。



一路折腾,中午四点才到离塔河源最近的新开岭镇(十六团),小餐一顿兴奋上路。地图中小镇到阿克苏河大桥那么短一段,根本没当回事儿,谁知这一上路才走了十分钟,我稚嫩的肩就被背包扯得生疼,感觉走到桥头都遥不可及。背包上夹了个啥子东西?几张大馕。咱新疆人出远门哪能不带它。



这场景,充分证明了我们出行的季节。



阿克苏河大桥



远眺阿克苏河



天堂之路?地狱之路?管它什么路,朝着与它相反的方向,我们走下公路,走进漫漫河道。

山没崩地先裂了,长满了幼小的红柳苗。



感觉走进了非洲大草原。有没狮子呀。



象个打劫的。用放大镜看看这孩子的手在干嘛呢?



河道有一两公里宽,一望无际。





水位很低。



夕阳下的苇荡,美不胜收。



捕捉最美的瞬间ing



上张照片拍下的同时在另一个相机中产生的画面。         没看懂?好复杂?自已想去



小仲(隆重介绍:我的同伴帅小弟兼摄手兼打手兼绿叶兼……)航拍的轻柔起舞。怎么航拍,后面告诉你。




温暖、温柔、纯净、细腻。             是不是觉得这么好的词用给你就好了。臭美去吧。


走过风景,向前方胡杨林进发。



在偷馕吃吗?              错怪人家了。帮我扶包呢。多好的青年!有意的MM与我私聊告诉你他的QQ哈。20岁以上勿扰,谢谢。



这里的水蓝莹莹,这里的天白茫茫。




这只是排水至阿克苏河的小水渠,最窄处不足一米宽。我们必须过去,可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困难。不是我们腿短,如果背着十几公斤的大包你能跳过去,你没参加本届亚运会算中国的损失!结果我卸下包袱一人跳过去,两人用棍子把两个大包传送过河。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多聪明的两个青年。



晚熟的胡杨,顽强地等着我们来给它拍完照才肯谢幕。



走进胡杨林……


沿着河道走了一个多小时,开始陷脚了,差点无法自拔。沿河道边的胡杨林前进,遇到了刘翔都跨不过去的排水渠,只好进入胡杨林,穿过它,找最近的过渠小桥。



大自然隐藏的美……



大片的湿地,成群的野鸭栖息。可惜它们太害羞,远远地看见帅哥来了就激动的四处飞散。



行走在风景中



一望无际的湿地



这种景象让人想象会不会有野兽出没……         我活着回来了,证明这里没有大型野兽。所以,你也可以去。



胡杨林深处的人家


相依相偎



第一段搭车。   

        连续行走了三个多小时,天色渐暗,从地图上看,要到达当晚的目的地两河口还有很远的距离。穿出胡杨林时也已人困腿乏。正好不远处开来一辆电动三轮车,试着拦了,纯朴的司机大哥居然就把我们带上了,顺路带到离两河口最近的村子二连。一听说我们是来旅行的,好惊讶,这里除了胡杨树有啥子好看的。哥哥,我们就是来看胡杨的。  没想到这段路很远,如果没搭这段车,走到天黑我们也到不了二边,更别说两河口了。再次感激。

第二段搭车。

        出了二连,我们向两河口方向走去,没一会儿天就黑了,打着手电走。这时的胡杨林展现了它阴森的一面。此时心里有的异样的感受——天黑都是往家走,我们倒好,反而要向未知的树林深处走,往没人的地方走。虽然浑身痛得都快提不起脚了,但,夜驱使我们不能停息。这时后面远远地跟来一辆小四轮,拖着空的很大的装棉花的车斗,行至跟前定睛一看:是两个维族小伙,居然主动停下来邀请我们上车。听说离河口还远,虽然有些胆怯,还是上了车。摇摇晃晃地前进着,双手紧抓车栏杆实在腾不出手来拿相机给他拍照留念。过了一户点着蜡烛的人家往前一段,小四轮嘎然停车……

        心有点被揪起,他们想……操着不太清楚的汉语,他又问我们到底去哪,我们说去河边,他说他们家就在前面不远了,也有汉族人(估计是拾花工),让我们去他们家烤火,说着要来拉我们。那架势,不知是敌是友,吓得我们落荒而逃。朝着和田河的方向飞奔,很快消失在黑压压的树林中。那会咋背也不疼,脚也不疼了。原来惊吓是可以祛痛的。走了约摸一公里,确定到了不容易被找到的僻静之地,扎----营。

痛,累,渴,饿,冷、怕,各种感觉集于一身,太享受了。



有了火,有了希望,画地为营,

简单却救命的晚餐……吃得那个叫香呀。

        饭后,一身疲惫地安歇了,在寒冷而寂静的夜里,呼吸声变得那么脆弱而清晰。此刻的感觉真的象个病人,僝弱无力。露在睡袋外的脸一会就被冻得鼻子囔了,只好整个人全部钻进睡袋。心里仍有隐隐的惧怕,知道我们行踪的维族青年会不会带人来……,这密林深处会不会有狼……

        我要回家,明早起来就找到最近的公路搭车回家……迷糊中,渐渐睡去。

待续……

发表于 2010-12-4 00:25 2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发错地方了.
发表于 2010-12-4 11:09 3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看不到图片{:5_153:}
发表于 2010-12-7 14:35 4 只看该作者
新疆西藏都是兄弟省市
发表于 2012-10-27 21:33 5 只看该作者
看不到图片呀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