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炉具炊具餐具

"壶说"——火枫T1集热环咖啡壶/茶壶试用报告(工程样)

[复制链接] 查看:8248 | 回复:30
发表于 2010-12-9 12:28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顽固顽家 于 2010-12-9 13:11 编辑

   

几年前刚开始爬山的时候,两支矿泉水、两个馒头、一听梅林牌凤尾鱼罐头就打发掉一餐·····并未觉得难以下咽。
再过了段时间,发现有炉头和套锅这种腐败的物件,于是炒菜、火锅、米饭等热食成了户外活动中的必选项目;
再然后·····(人的确是不会满足的动物)正餐吃饱了,又开始打起饭后茶点的主意·····下午茶时间一到,咖啡和大红袍等又闪亮登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喝上山泉水煮出的香飘四溢的茶水,便携的户外茶壶又成了腐败份子们的标配。作为这群腐败份子中的一员,俺承认腐败份子们的特征就是脸皮厚,能在周围自虐驴们鄙视的目光中腐败的悠然自得,当别人纷纷把标准级路线想办法走成挑战级的时候,俺们这群不上进的驴子却在挖空心思把标准级的路线整成五星级的(酒店的五星,不是红色五角星)。

火枫干部同学的厚爱拿到带集热环的T1茶壶(工程样)试用,这款茶壶和火枫FMC-T1茶壶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在底部加了集热环,采用集热环设计的户外炊具不少,但是带集热环的茶壶实在不多见。在这里对干部同学说声谢谢。

由于T1茶壶还未上市,所以搜遍了网络也没找到关于T1的任何资料,于是只能以自己测试的数据作为参考了,不准确的地方还请同学们海涵。



左上:收到的快件里T1是白盒包装,木有说明书,也木有网带等附件(注:麦兜《木有鱼丸也木有粗面》版为俺的大爱动画)。贴满黄色胶带的包装盒只起到增强保护的作用,不是为T1量身订做的包装盒。
右上:传说中的集热环,户外炊具中大凡用上了集热环则身价倍增,如同男人开上了宝马,OL用上了LV包包······(注:麦兜《阉掉才能作OL》版也是俺的大爱)。由于拿到的T1是工程样,所以集热环有几处轻微的变形,不过好在并不影响使用,在成品上市时候,应该不会有这个问题。
左下:火枫产品的制作工艺的确是一流的,相比G*I、PR***等国外大品牌的锅具做工也毫不逊色,T1的硬氧处理光滑,包括壶的内部都没有一丝毛刺。
右下:壶盖冲压成型,铆钉边缘都做了打磨处理。




T1全貌,和FMC-T1茶壶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当然,T1特点是集热环。



自己用钢卷尺测量的T1尺寸,可能不是很准确,仅供参考。



看下集热环的细节,冲压的纹理清晰可见,至于集热环和壶体是怎样焊接在一起的····这问题我还真回答不上来,下次见到干部需要问一下。不过,从使用的感受来看,集热环和壶体结合的是非常牢固的。
发表于 2010-12-9 12:29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顽固顽家 于 2010-12-9 13:04 编辑

  
壶口处有钳过的痕迹,相信等成熟产品上市的时候,不会有此痕迹。开始不很明白为什么要把圆形的壶嘴钳上这样一下,后来在使用中才发现,这一钳力道深厚,必不可少。图上还可以看到铆钉全都作了圆角处理。



先称重,左边是空壶的重量,右边是装满水后的重量,两者相差803克,由此得出T1的最大容量是0.8升。当然,0.8升是装的满满的容量,实际水一沸腾就会溢出很多,所以真正使用中的容量约0.6升。


————————————————使用测试——————————————————


匹配测试:


为作这个测试,俺准备了4个炉头(此图上只有3个,还有一个在桌子下面····疏忽了),除了火枫的主力炉头号称全球最轻的116T以外,另外3款也都是其他厂商的主力产品,于是一体炉和分体炉各2,测试各种炉头与T1的匹配情况。说到翻锅·····不知各位同学遭遇过野餐翻锅的情况没有,由于炉头和锅具不匹配导致套锅重心不稳,一个不小心把辛辛苦苦背上山又辛辛苦苦炖好的肉汤碰洒了一地,当时悲痛欲绝的心情绝对可以与《山楂树》里静秋痛失爱人肝肠寸断的情形一较高下····



左上:火枫116T一体炉头,炉头支架稳稳的卡在集热环的缝隙里,轻轻摇晃纹丝不动,相信除非连炉翻,T1单独基本是不会翻的。
右上:某国产品牌分体炉,大型的片状支架也很牢靠的卡在集热环的缝隙里,非常稳定
左下:另一国产品牌分体炉,金属杆成型的支架,由于支架的直径比较粗,所以只能搁在集合环上,这样稳当的程度就大大的不如片状支架。不过相比普通光滑的锅底,T1集热环的凹凸形状能增加更大的摩擦。
右下:某进口品牌一体炉,由于也是片状支架,所以结合紧密毫无悬念。

看来TI集热环的结构更适合搭配片状支架的炉头,这样可以大大减小类似翻锅这样的小事故,除了人身安全的隐患意外,有时候小小事故是会大大影响整个行程愉快程度的。
发表于 2010-12-9 12:29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顽固顽家 于 2010-12-9 12:54 编辑

烧水测试:

烧水测试,传统测试项目了····所有作炊具测评的同学都毫无例外的在烧水,俺也不能免俗········唉。请出陪测,某品牌户外水壶(我们暂时叫它B水壶···)。T1和B壶在外型上····实在是太像了,材质一样,造型一样,连壶盖的把手和壶身的提手都几乎一模一样,壶体颜色也一样。除了身高的差别外,简直就是一对双胞胎。看来T1必须要在外型上有所改动,不然当它看起来和其他厂家的产品几乎没有区别。



我们在两个壶中都装了0.8L自来水,由于没有能精确读出0.8L的容器,俺只能把T1装满水,然后倒入B壶中,再把TI装满·······装满后发现两壶的容量差不太多,B壶略大一点点。而T1装满0.8L水后,几乎已经可以从壶嘴处溢出来,所以日常使用的时候,装0.6L水就差不多了。拿化学实验用的酒精温度计测量,水温是22摄氏度,我们要看看,从把水从22摄氏度烧至沸腾,T1和B壶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客人优先,先测试B壶。使用一罐满的火枫高山气罐,测试用的炉头是火枫116T火力开至最大。把0.8L水加热至沸腾,B壶用了2分57秒。


然后轮到T1上场表演,116T炉头的火力也开到最大。搭配了集热环的T1不负众望,烧开0.8L水只用了1分53秒,可惜沸水喷勃而出的场面没有拍下来,太强劲了。相对于同样材质,同样容量的茶壶,T1由于集热环的设计,节省了1/3的时间和燃料,假如T1为几十人的大团队服务的话,每壶水节约1/3的燃料和时间,几天下来就可以为团队增加相当可观的资源。看到这里大家有疑问了,T1烧沸一壶水到底需要多少燃料呢?


测试地点深圳的海拔几乎为0海拔,气温24摄氏度,测试水温是22摄氏度煮沸至100摄氏度。右边是T1测试前的气罐加炉头重量—393克。而左边是T1烧沸0.8L水后的气罐加炉头重量—385克,393克-385克=8克。T1烧开只需要8克燃料。而一罐火枫丁烷气罐的净容量是230克燃料,这样算下来,理论上一罐火枫丁烷扁气罐使用T1可以烧开 (230÷8=28.75×0.8=23)23L水。当然,受到气压,气温,气罐压力,燃料纯度等等影响,23L只是一个理论值,仅作参考。

打包测试:
随着户外装备的轻量化和小型化,驴子们对装备的重量和体积是锱铢必较,所以T1扁平的壶体那点容量也是必须派上用场的,我首先想到的是在壶体里装上一套小茶具··········开始搜索·······有发现。


上图这套简约的茶具打包起来就是一个扁圆的柱体,这样不正好塞进T1的肚子吗?心中一阵暗喜,想着多么完美的组合啊···。


但再细细研究了一下,茶具木头盒盖的直径是10CM,而T1的口径只有9CM,就差了1CM放不进去啊,看似完美的组合计划只能流产。既然没有合适的茶具,T1的肚子里能不能塞点别的东西?气罐是不行,炉头倒是可以一试。
发表于 2010-12-9 12:29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顽固顽家 于 2010-12-9 13:18 编辑


某国外品牌的一体炉是可以轻松放进去,还有大大的富余可以放茶叶包和咖啡啥的,T1的容量在装包中也算没有浪费。



再看火枫116T······杯具,116T加上包装,放进T1就盖不上盖子了,6CM的内高对某些炉头来说显得太小,所以T1能否放下同学们的炉头,只要量一下,低于6CM高度就有可能。

倒水测试:


T1短粗的壶嘴倒出的水流竟然是这么完美,没有零散的滴漏,图中壶体上的水渍是因为水装的太满,加上倒的太激动导致水从壶盖出溢出,所以用T1倒水心情一定要保持平静和淡定,这样才可倒出俺这样圆润剔透的完美水柱····(这才明白壶口处那道钳过的痕迹,钳过之后有助于水流的成型)



T1的壶盖和壶身结合力度适中,倒水的时候可以有效的防止壶盖因为倾倒角度过大而掉下来,当然不可以倒的太快,不然水会从壶盖处溢出。溢出的是沸腾的茶水就比较危险了,轻则留疤重则毁容,彻底影响下半生的幸福。


最后来一张惠州60公里徒步活动的PP,俺们正在营地中,沏上一壶蹭来的极品铁观音,颊齿留香,回味不绝·······

总结:
T1(产品上市的时候应该不会叫T1了)集热环咖啡壶/茶壶是一款非常实用的产品,特别适合对户外生活品质有无限追求的腐败驴们,集热环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燃料的消耗和节省烹煮的时间。给户外活动中精疲力尽的驴们带来热腾腾的美味饮品。
优点:
1.集热环设计有效减少燃料的消耗和节约烹煮的时间,每次快1/3,大团队人多就很明显了。
2.集热环的设计能与大多数炉头紧密契合
3.壶体做工精细,大厂风范,火枫的做工和材质的确没的说。
4.倒出的水流完美,谁都不希望倒的水流四溅。钳痕在成品中应能消除。
5.壶盖与壶身结合度适中,不影响揭开壶盖,大角度倾倒时壶盖又不会掉下来

缺点:
1.壶体设计沿用的FMC-T1的外型设计,此设计各品牌都在用,连规格都相差不大,T1的成品必要在外型上有所改进和突破,不然将成为外型陈旧且毫无特点的水壶。
2.(不算缺点算建议)要是有T1选配的,可以放进T1壶体内的简单茶具就好了,这样打包会更容易,节省背包空间。
3.(不算缺点算猜测)成品T1上市的时候,包装内是否会有保护集热环的配件或者保护壶身的网袋呢?持续关注中···

“壶说”了一气,希望各位同学能看明白,为同学们的采购计划添砖加瓦······最后一句:腐败是一种严肃的户外态度,神圣不容鄙视。

(全文完)
发表于 2010-12-9 12:31 5 只看该作者
占位
发表于 2010-12-9 12:33 6 只看该作者
{:4_111:}
发表于 2010-12-9 12:39 7 只看该作者
88888888888
发表于 2010-12-9 12:39 8 只看该作者
等PP
发表于 2010-12-9 12:42 9 只看该作者
占位等图片
发表于 2010-12-9 12:47 10 只看该作者
我也有一個火風的水壺。不過沒有這個高科技。

環下面為什麼不是平的。 那小爐怎麼放。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