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4616

主题

洛阳

游走部落2011年新年第一天:暴走在洛阳文化历史的长河中

[复制链接] 查看:7271 | 回复:32
发表于 2011-1-2 21:29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前言:从2007年8月29日开始,游走部落暴走洛浦公园已经有3年半的时间了,游走部落也升华到洛阳徒步的大概念中来了;那么,每一年的元旦,是洛阳所有徒步爱好者的节日了;徒步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你看你看,今天游走部落一行80多人,迎着朝阳,走在了洛浦公园的大路上。

游走部落涧西队出发地点在洛浦公园西入口大门:白鸽帆影


(相关资料)白鸥帆影——滨河游园西入口大门
  大门位于滨河游园西入口广场,西临南昌路和洛河魏屯桥。考虑到此区域内的游人多为附近的居民,大门设计时旨在体现一种休闲、舒适的氛围,从洛河的传说故事及水体中提炼出水鸟、帆船等要素进行创作。水鸟的造型较为抽象,高度为9.3m,体量较大;三角造型的帆船高度为7.3m,体量较小。体量不同的造型构筑在入口处相互呼应,虽然坐落于对称式平面构图的广场上,视觉效果比较协调。水鸟、帆船造型的内部空间用作门卫室和管理用房。大门外饰面采用白色基调的花岗岩,显得清丽宁静。大门两边的围墙采用通透感极强的栏杆造型,栏杆由钢筋和钢板制成,钢板剪成水鸟状在栏杆中“穿梭飞翔”



早8点40左右,涧西队的队友们就陆续来到了这里,恰好车友会的活动也是在这里集合出发,广场上显得车很多、人也很多。

涧西队队友们合影留念。

9点整,队友们集体出发。

下载 (181.76 KB)
4 小时前






下载 (190.11 KB)
5 小时前




下载 (183.41 KB)
4 小时前


下载 (188.18 KB)
4 小时前





这是骑游部落的版主:骑点,听说我们新年暴走活动后,专程赶到洛浦公园,在上阳路段和我们相见。在这里感谢骑点大哥,祝你新年快乐!!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2 21:30 2 只看该作者
大集合:

大集合是游走部落一大传统,从第一期暴走洛浦公园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涧西、老城、西工四个队相会,热闹非凡。

这是集合地:牡丹桥下。


相关资料:牡丹桥全长1369.6米,桥宽34米, 牡丹桥始建于1992年10月,当时***著名的南巡讲话,在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大潮。洛阳改善投资环境,遂建此桥。牡丹桥,连洛栾快速通道,可直达栾川;牡丹桥,南接高速路至洛阳西站。




下载 (188.33 KB)
4 小时前

下载 (187.44 KB)
4 小时前



下载 (184.56 KB)
3 小时前

下载 (184.45 KB)
3 小时前

下载 (189.02 KB)
3 小时前

下载 (187.74 KB)
3 小时前

发表于 2011-1-2 21:32 3 只看该作者
下载 (184.5 KB)
3 小时前

下载 (181.9 KB)
3 小时前

发表于 2011-1-2 21:33 4 只看该作者
下载 (179.45 KB)
3 小时前

下载 (189.21 KB)
3 小时前

发表于 2011-1-2 21:34 5 只看该作者
一路狂奔,我们来到了洛浦公园的定鼎路大门口:彩虹凌波


相关资料:彩虹凌波——滨河游园东入口大门
  此大门位于滨河游园东入口广场上,东临定鼎南路,南靠洛河。考虑到滨河游园是现代公园,以休闲娱乐为主,所以在立意初期就以表现滨河水景的一些元素为主题,采用由波浪转化来的弧形彩虹为主体。彩虹主体从地面逐渐升起,一来可以成为组景框。二来又不至于在空间上对临近的桥面产生压力。彩虹状的主体与左右两个竖向跳跃的拱门互相穿插,立面简洁、活跃。建成后的大门主体宽46.8m,高13.4m。大门采用红白两色花岗岩饰面,主体为白色,跳跃的拱门为红色,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的视觉造成一定的冲击。彩虹主体与拱门相互穿插,在主体下方左右各形成两个空间,作为门卫和管理用房。为在广场上形成通透的效果,大门的周边没有设围墙栏杆,而是采用弧形花架和种植池相叠舍,造型与主体相协调,并能满足阻隔人流、分隔空间的功能。此大门建成后,已成为园内一个标志性建筑




{:5_144:} 下载 (174.51 KB)
3 小时前

发表于 2011-1-2 21:43 6 只看该作者
过了定鼎路,进入洛浦公园东段。

洛阳桥至廛河口为北岸景区东段历史文化区,在该区建有河图洛书、夏都斟寻,商王祈雨、会盟史话、定鼎九州、洛神广场、东汉太学、张衡三仪、蔡伦造纸、建安风骨、洛阳纸贵、四夷里馆、李杜相会、雕版印刷等反映洛阳13朝古都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14个历史文化广场,用园林小品和铺装、雕塑、碑刻展示了洛阳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实现了园林艺术与历文化的完美结合。同时建设了洛神苑、晓月园,九州星宿广场、上阳宫游园、秋风园。北岸景区整条绿带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对比强烈,季相变化丰富,具有优美韵律的带状园林景观。

第一段:河图洛书——历史文化区西入口大门
  根据洛阳的历史发展顺序,展示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大门位于历史文化区西入口广场上,《易·系辞传》中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与洛书的图案中圆圈表天数,圆点表地数,这是古人对“数”的最早认识。

    本大门设计思路来自古老的“河图洛书”的传说,13个广场按历史发展顺序而定,“河图洛书”大门是13个广场的起始节点。
    大门由河图石和洛书台组成,河图石内部为值班室,外部采用块石叠砌,经加工凿制成巨石状,巨石表面镶嵌黄色铜钉和白色不锈钢钉,组成河图图案;
    洛书台为升起的高1.8m、20m×20m见方的小广场,广场上按洛书图案设石柱组,每组石柱高低不同,错落有致,石柱上采用象形文字雕刻,以示其历史的久远。

下载 (185.94 KB)
2 小时前

下载 (188.13 KB)
2 小时前

下载 (182.23 KB)
2 小时前



河图:
伏羲对日月星辰,季节气候,草木兴衰等等,有一番深入的观察。不过,这些观察并未为他理出所以然来。一天,黄河中忽然跑出了“龙马”,也就是这一刻,他突然发现自己正处于一种强烈的精神震撼之中,深切地感到了自身与所膜拜的自然之间,出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和谐一致。他发现龙马身上的图案,与自己一直观察万物自然的“意象”心得暗合,就这样,伏羲通过龙马身上的图案,与自己的观察,画出了“八卦”,而龙马身上的图案就叫做“河图”。
下载 (75.35 KB)
2 小时前

下载 (4.54 KB)
2 小时前



洛书:
古称龟书,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象,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
下载 (30.71 KB)
2 小时前

发表于 2011-1-2 21:45 7 只看该作者
   出了“河图洛书”广场,进入的是“夏都斟郇”广场,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斟鄩都城就在洛阳,其具体位置在今洛阳偃师二里头村,所以称为二里头遗址,它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的中心遗址,内广场以1号宫殿总平面图为载体,展示夏文化丰富的内涵,洛阳一带是夏民族活动的中心,大禹治水的时候把天下分为九州,洛阳称为豫州。传说大禹为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里塑有根据传说而制作的代表大禹治水的浮雕。

下载 (187.07 KB)
2 小时前

下载 (181.56 KB)
2 小时前

下载 (185.09 KB)
2 小时前

下载 (189.86 KB)
2 小时前




浮雕塑像中最西面一幅讲的是大禹的父亲治水的故事:

    尧帝时期,洪水滔天,浸山灭陵,黎民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尧帝下令(人名)去治理洪水,可是九年过去了,毫无成效。后来,鲧知道天上有一种称为“息壤”的宝物,只要用一点投向大地,马上就会生长起来,积成山,堆成堤,于是鲧想办法到天上偷了息壤到人间。用它堵塞洪水,大地终于渐渐看不见洪水踪迹了。但是,天帝知道息壤被窃,就派火神祝融下凡,在羽山地方把鲧杀死,并夺回余下的息壤。天帝还命祝融监视人间治水,命他掌管一方水的大权。由于祝融属南方之神,所以就合水火为一神,兼任南海之神了。

浮雕塑像中东面的一幅讲的是后语射日的故事:

到了尧统治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同出来。
灼热的阳光晒焦了庄稼,花草树木干死,老百姓连吃的东西都没有。
还有其它多种灾害,诸如……
于是,尧派后羿去为民除害。
后羿把这些灾害一一清除。
尧领导人民建立了如此巨大的丰功伟绩,深得民心,受到了人民的爱戴,推举尧为的领导人。
发表于 2011-1-2 21:48 8 只看该作者
商王祈雨

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灭夏桀,建立商朝,偃师商城遗址是商灭夏后所建的最早的都城,被学术界定为夏商分界的界标。广场以考古发掘商都西毫为依据,着重突出商城“大城套小城”,以两四边形相套,寓意城中城,居中为“商王祈雨”雕塑。关于汤王祈雨之事,《淮南子》等古书有记载。千百年来,汤王舍身求雨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为了纪念这位古代明君,在这里塑了一尊“商王祈雨”雕像,广场由此命名为“商王祈雨”广场。

下载 (185.48 KB)
2 小时前

下载 (188.56 KB)
2 小时前

下载 (185.2 KB)
2 小时前

下载 (187.91 KB)
2 小时前

下载 (187 KB)
2 小时前

下载 (189.99 KB)
2 小时前

下载 (189.46 KB)
2 小时前

发表于 2011-1-2 21:50 9 只看该作者
会盟广场


  商朝末年,纣王无道,八百诸侯会盟,这里有根据此故事而设的会盟台,该广场取名为“会盟广场”,该台由台阶分隔为八个斜面,线雕八组故事,反映了八百诸侯齐聚孟津,广收人才,积聚粮草,打造兵甲,练兵布阵,制作舟船,台面由800块青石板铺砌,中央的青铜器是依据洛阳出土的西周文物而放大制作的“爵”,在此利用有限的空间再现武王伐纣、定鼎颊辱的壮举。

下载 (185.94 KB)
2 小时前

下载 (190.04 KB)
2 小时前

下载 (184.21 KB)
2 小时前

下载 (189.07 KB)
2 小时前



【八百诸侯会孟津】公元前11世纪,商纣王昏庸无道,诸侯叛离而归顺西伯姬昌(周文王)。周文王卒,武王即位,太公望、周公旦等人辅佐。武王二年,姬发率兵东至孟津(今洛阳市孟津县东北,时为黄河重要渡口),八百诸侯来会,都说可以伐纣,武王则认为灭商时机还不成熟,于是退兵。
DSC01436.jpg (187.27 KB)
下载次数:0
2 小时前




发表于 2011-1-2 21:53 10 只看该作者
定鼎九州

   转过土丘,就是“定鼎九州”广场,广场以《周官考工记》所载“三礼”图为兰本铺砌,表示东周王城,中宫置周鼎一尊,表示王权。自周平王东迁洛邑至郝王建都长达500余年,东周为诸侯纷争,百家争鸣的年代,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由此广场内还塑有大型群雕,如“苏秦边纵”及战国七雄“秦齐燕赵韩楚魏”和“孔子入周问礼”等雕塑。



下载 (184.55 KB)
2 小时前

下载 (189.77 KB)
2 小时前

下载 (188.46 KB)
2 小时前

下载 (182.27 KB)
2 小时前



     据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约公元前 21 世纪至公元前 17 世纪),禹王以九州进贡的青铜铸了九只鼎,鼎上分别雕铸九州物产、奇禽异兽的图象,精致无比,代表当时的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等九州。《拾遗记》中解释道:“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象征天下九州方园尽归于夏,九鼎就是镇国之宝,王权之象征。  约在公元前 17 世纪初,夏桀失道,众叛亲离,汤王伐桀,商朝取代夏朝,取桀之九鼎为镇国之宝。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叙道:“桀有乱德,九鼎迁于殷。”
     公元前 1088 年,武王伐纣灭商而建周,在洛水之北营建城廓,取名洛邑,并把象征国家政权有重器--九鼎从商朝国都朝歌迁于洛邑,史称“定鼎中州 ”。
     公元前 606 年,周王室权力衰微,诸侯争霸,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遂至于×(名 + 隹),观兵于周疆。”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王。楚王故意向王孙满打听九鼎的大小和轻重,流露出有取而代之之意。后世称其有“问鼎之心”。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莫不觊觎周王室的九州鼎。秦国最有条件并吞六国统一中国,天下尽归,自然要占有国宝九鼎。公元前 258 年,秦国灭周,秦昭襄王就把九鼎迁到秦国国都咸阳去了。这标志着秦国完全取代了周王室的地位。
     相传迁鼎途中,船过泗水时,豫州鼎(即洛阳鼎)突然由船上飞起,化为巨龙没入水中,寻而未果。秦始皇登位时鼎只有八只了。九是数中之最,秦始皇希图自己的权力达至无以复加的程度,自然要极力寻回那只失落的鼎。《史记 . 秦始皇本纪》中说:秦始皇“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于泗水,使十人没水求之,弗得。”秦始皇终于没能寻回那只鼎。另外的八鼎秦以后也渐渐失传,不知所以了。九鼎的下落终成千古之谜。  
     秦以后,鼎的象征意义不再那么被人重视,仅仅存在于人们的语言中。
     唐代女皇武则天洛阳重铸九鼎耗铜 56 万斤,其中神州鼎最大。九鼎落成后,宰相、诸王率南北牙宿卫兵 10 万人簇拥入城,置于通天宫。看来,第一个女皇和第一皇帝总有一些是相通的。  
      历代王侯垂青九鼎,但九鼎并没有护住他们的江山社稷,历史按照它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而铜鼎的光泽却长久地垂照着人类的历史。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