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15

主题

西南

人生中的第一座5000米以上的山峰:四姑娘山二峰

[复制链接] 查看:38420 | 回复:133
发表于 2011-1-13 15:33 21 只看该作者
成功登顶了么?
发表于 2011-1-13 15:37 22 只看该作者
不错…
发表于 2011-1-13 15:39 2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uzhen881717 于 2011-1-13 15:40 编辑

喜欢以下文字,但仍未写出最深的感受。
  
  人生中需要静穆的时刻,对户外的商业化天生排斥。孩童终须成长为目光冷峻心脏强大的人。自然无法对抗,成长在残酷的环境中完成,像远古时代面对荒野的先民,要么获胜,要么躲在温暖的洞中呦呦待哺死去。荒野的力量远离商业与时尚。
  我看到目光清纯,肢体健美,长发中散发出荒野气息的女子悄然而退。
  我来到雪的女神脚下,原以为她会在寂静中降临我的营地。她看到我心绪不宁,无法静穆。雪白裙裾的一角在壮烈的风中一闪而过,她已转身而去。
  在黑暗之中,在广袤酷寒的冰雪上,在深邃永恒的星辰下,雪风巨大,滚过天地,渺小的栖身之所不过是一个雪粒,失去所有热量,只有身体在睡袋之中保全卑微的生命。

发表于 2011-1-13 15:46 2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Ellengm 的帖子

成功登顶。但过程虽然写得很长,实际极为平淡。
发表于 2011-1-13 15:51 2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uzhen881717 于 2011-1-27 20:04 编辑

第四章 冲顶

冲顶 心情

   You smiled and talked to me of nothing and I felt that for this I had been waiting long.
                    —Rabindranadath Tagore, Indian poet, 1861-1941


   你微微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但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经等了很久。
                        —泰戈尔,印度诗人


  你微微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但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经等了很久。不知道这首诗的原意是什么。很久没有读泰戈尔或诗了。就像很久没有释放自己的内心一样。
  但现在突然感觉这首诗正是我想要的一种心情。要立即去实现一个目标,一个心愿,一次探险,一次将立即去冲击生命中的第一座5000米雪山时可能面对的真实境遇:静静地站在雪峰顶上悄然无言,然后突然发现它就在那里,微微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但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经等了很久。

冲顶 准备

  凌晨4点起来,5点出发。只有向导和我,一头扎入黎明前的黑暗之中。星空耀眼,但寒冷十分严酷,大风不止,加剧对身体热量的无情剥夺。
  一夜好睡,没有任何不适。我知道自己没有高反,身体也没有因昨天徒步而明显疲惫,立即决定开始攻顶。回想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听见隔壁俱乐部队伍有人气氛紧张,然后连夜摸黑冒险用马把高反严重的队员送下大本营去了。
  向导做好了面条时,我已经收拾好行装。从睡袋里起身出帐篷时,突然起身引起心脏一阵强烈加速跳动,令我猝不及防。这是冲顶时惟一的一次不适。似乎身体在提醒我,关注它的存在。
  戴上头灯(PETEL家的超小头灯,这种路况够用),把高亮手电(LED-LENSER P7)给向导探路用。向导肩扛路绳,轻装前进。我背上登山包,挂上腰包,两层手套,拄上登山杖,缓慢而行。前途未卜,为了避免心脏的再次狂跳,缓行才是策略。好在呼吸没有急促。但明显不能发力急行,无法跟上向导的速度。

冲顶 爬升第一个碎石坡

  仍然没有看到理想中的星空。那应该是静谥的,清澈的,闪亮的。许多年前一次无月的漆黑深夜走在乡村偏僻的路上时,我们抬脚不见路,乃至有一次摔在路边土沟里,幸好毫发无损。但天上的星空却格外璀璨,是乡村夜晚最明亮的所在(乡村夜晚最明亮的所在是灶膛里的柴火和天上的星)。然而在这里,寒冷中的寒冷,风雪中的风雪。戴双层手套的手十指剧痛,无法握杖,只能夹在腋下。双手也许会冻得麻木,然后发黑,坏死;如果温度再低,如果持续时间再长。壮烈的风加剧寒冷。衣服提供了足够的保护。脸有时露出头巾外,似要被寒冷夺去。
  事后向导给我说,出发后的风极冷,他都打算放弃。因为寒冷加剧,风速在到达冲顶最后阶段前的垭口处将更加巨大,恐怕难以逾越。
  向导比我年级小,肤色显老。对前路漠不关心,只知道脚步不停。大风固然热闹,夜色却如此寂寞,暂时只有我们两个灯影前行。于是攀谈起来。向导姓杨。两个孩子,男孩和女孩,非常满意。他断断续续讲了些以前带人冲顶的事情,现在都不记得了。他是个活泼的人,个头一般,身形和眼神都显精干。虽然和我谈得较少。时不时独自在前面坐下等我,在风歇时唱上几句。
  这是一段比较缓的爬升。白天见很近的金字塔形的二峰主峰,现在黑暗中却不知踪影。积雪有时过膝,前路黑暗迷茫,风雪之中仿佛行进在遥远的雪原,但分明是在向主峰前进。一个小黑点在一座巍峨的雪山脚下缓慢移动,这当是那时的景象。
  前面有了坡度,雪浅了。这是第一个上升的碎石坡。发现前面的头灯了,非常遥远。然后碰见两个下撤的人。后来知道,这是一个六人的队伍,出发得比我们早。但后来我和向导超过了他们。
  这个碎石坡的角度愈加陡峭。前面遥远模糊的头灯光显然在我仰头才能望见的地方。呼吸平稳,虽然不时休息。出发时有些混乱的气息终于找到了节奏。向导不时的等候也不再引起情绪波动。我仿佛洞悉了蜗牛的心态。那也是参加一场长跑的心态。目标遥远,步伐不停。
  爬升到原来仰头才能望见的地方,花费了难以计数次休息。庆幸的是,天仍未亮。这是一个欣慰。只要有时间,高度不是问题所在。

冲顶 爬升第二个碎石坡

  然后是横切。平台。然后是第二个石坡。在这个过程中,太阳从波澜壮阔的云海之上出来了。灯光已经不用。眼前的雪逐渐明亮。从未发现阳光的颜色在雪层上、岩石上、山峰上如此惊艳。然而没有细看整个日出过程,那需要静坐、全身心的紧张屏息等待,仿佛初恋的人等待爱情第一次击中。
  登山的过程中,日出只是一曲雄浑的伴奏。
  然后也不需要登山杖了。因为第二个石坡直接壁立在面前。从岩缝中攀身向上,四脚必须都派上用场。体力消耗更大。因为每一个攀爬动作需要突然发力。好在至此没有筋疲力尽过,也没有失去呼吸的节奏。
  速度并不重要。因为时间和高度特别漫长。有时候一分钟不过上升一米。有时候一小时仿佛只上升了一两层楼的高度。但是无比淡定。我觉得突然明白了那些真正朝圣的人,他们用身体丈量漫长道路时,他们的心态也是淡定。他们一天也只能前进几公里吧,但那并不漫长,因为目标已经在每一步里。
  在这里,已经超过了前面的人。之后将是垭口,冲顶最重要的转折点,也是难以逾越的地方。

冲顶 巨风扫过垭口,死亡近在眼前

  (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11-1-13 15:54 26 只看该作者
喜欢泰戈尔,喜欢这首:

You smiled and talked to me of nothing and I felt that for this I had been waiting long.
              —Rabindranadath Tagore, Indian poet, 1861-1941

   你微微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但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经等了很久。
                        —泰戈尔,印度诗人,1861-1941
发表于 2011-1-13 16:15 27 只看该作者
多谢加分鼓励。{:4_129:}
发表于 2011-1-13 16:20 28 只看该作者
这次惟一失败的装备,是手套。一层抓绒,外加一层防水,居然不抗冷。好在最冷的时间较短。手可能是不耐冷的部位。长时间行走时,手较少活动。
发表于 2011-1-13 17:53 29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个装备失败,是忘记了带防晒霜。也有一半心思是故意忘记,成心试试。结果严重,脸被晒伤。
发表于 2011-1-13 17:53 30 只看该作者
未完等续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