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uzhen881717 于 2011-3-14 23:30 编辑 题记: You smiled and talked to me of nothing and I felt that for this I had been waiting long. —rabindranadath Tagore, Indian poet, 1861-1941 你微微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但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经等了很久。 —泰戈尔,印度诗人
你微微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但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经等了很久。不知道这首诗的原意是什么。很久没有读泰戈尔或诗了。就像很久没有释放自己的内心一样。 但现在突然感觉这首诗正是我想要的一种心情。是2011年第一天就要出发,就要立即去实现一个目标,一个心愿,一次探险,一次冲击生命中的第一座5000米雪山时可能面对的真实境遇:静静地站在雪峰顶上悄然无言,然后突然发现它就在那里,微微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但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经等了很久。 序 四姑娘山有蜀山之后的美称。其中的二峰,官方海拔5454米,山友数据5276米。虽是入门级的山峰,但被拦在门槛外的人当是多数。 2011年1月1日凌晨5时,背上登山包,从成都出发,目标是四姑娘山二峰。人生中的第一座5000米以上的山峰,一下子如此接近。对于从未有过高海拔雪山经历的我来说,一切都是未知。而我将一个人去挑战,这显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而最艰难的是,出发前的2010年12月31日中午开始,右脚踝内侧窝处突然无来由地痛起来。因为有事,上午一瘸一拐地从成都坐车离开成都,然后下午回到成都时,仍然不见好转。辛苦的准备,行前的激动,一切即将化为乌有。苍天啊! 我一定是得罪了2010年,它才要在最后一天给我致命的打击。晚上9点时,从一家快餐店吃完饭出来时,我突然发现脚好了!我忍不住跳跃着回到住处,真的全好了!2010年的最后三个小时,悲剧转为喜剧! 然后是收拾装备,清点物资,装包,睡觉,在睡梦中辞旧迎新,然后在2011年第一天的早晨醒来,出发,上路。脚痛还会再发作吗?只有路上再说了。 下图:四姑娘山二峰,金字塔的形状。图片来自网络。
下图:四娘娘山四座山峰远景。图片来自网络。季节当为春夏。
下图:四娘娘山四座山峰远景。图片来自网络。季节当为夏秋。
|
本帖最后由 duzhen881717 于 2011-1-27 14:56 编辑 第一章出发 登四姑娘山至少需要4天时间,往返两天,在山上两天。第一天将要到达山脚下一个叫日隆的小镇,最近的路线距成都5个小时车程,途中要翻过冰雪覆盖的巴郎山,非常危险。另一条路线距成都10多个小时车程,一天只有一班车。 早上6点多的时候到达茶店子车站,班车已经走了。和另外两个同样背包的女子一起租了个面包车,终于出发了。上车后得知司机此行路线不是绕道,而是直接走最近的那条路线,要经过地震中毁损的卧龙,然后翻越高海拔积满冰雪的巴郎山,道路的危险一下子令人担忧起来。好在司机是当地人,应有冰雪路行车经验,勉强成为了一个安慰的理由。 第一节 天公不作美 面包车在7点多的时候,从茶店子车站出成都而去。也许是面包车跟出行的人一样急迫,也许是司机习惯于山野开车的野性,出城的一路跌跌撞撞,有时不避不让从偶尔破损的路面小坑中铿锵有声地硬撞过去,更多的时候见红灯就闯,像一匹不让交通规则约束的野马,让我不免有点心惊胆战。当然脸上仍然淡定。也许只有这样的野马,才真正熟悉山中积冰的险路,能安全地带我们翻过危机四伏的巴郎山吧。 出发的时候,一如悲观的天气预报,沥沥的小雨把早晨未明的天空浸润得更加阴冷晦暗。行前对元旦期间的天气预报更是令人担忧得差点取消行程,全国大范围内将降温降雪。我却深信四姑娘山的天气与全国无关,也许这是正确的判断,也许只是心有不甘,不愿放弃。 出成都,至都江堰高速段的时候,小雨变成了大雨,高速路上的能见度在大雨中大幅降低,驶在前面的车辆像一团模糊的黑影,被腾起的水雾包裹起来,像怪兽行在水面。上都汶高速,穿出第一个隧道后,穿前是雨,出后是雪,真是两个天地。漫天的雪花扑面而来,前路将会如何?更加难以揣测。 第二节 面包也越野 四姑娘山也在降雪吗?如果山上积雪较多,还有可能去登顶吗?人在车上,这些担忧像路一样起伏不定,若远若近,但仍要前行。车上的两个女子是到四姑娘山双桥沟去看攀冰的,她们显然不用这样担心。其中一个女子倒在另一个身上睡着,然后在颠簸中醒来,看到窗外的雪景,兴奋地扯出相机来,打开车窗,咔嗒有声地不断按响快门。 我对这样的雪景倒是无心观赏。只是注意到过了映秀后的路况越来越差。司机说,这段映秀到卧龙的路是8.13特大泥石流损毁的区域,破坏极大。当时的映秀新城就是因这场特大泥石流被淹没的。5.12的时候也曾到过灾区,但地震中崩塌的山体显然没有8.13泥石流发生时损坏得更为严重。我们的面包车行进在山崩地裂以后的峡谷中,行进在大熊猫的故乡,行进在地质灾难后的仍然惊人的现场。 泥石流在这里并不准确,或许应该去掉一个“泥”字。这里的山体都是石质,石流滚滚从车轮下一直铺到山体上。山仿佛曾经被一支无量大的巨锤砸成碎片,然后铺满沟谷,一直铺到峡谷中的水流中去。 在这峡谷中的灾难现场,面包车在艰难的路况中,像越野车一样在前行。有时在乱石丛中爬上一段泥泞的陡坡,有时从落入水面的泥石流上铺成的便道上弯弯绕绕地走过。司机说,那些底盘低的车,很容易挂。相反,看他开得从容不迫,平稳便当,这匹山里的野马,离了平地,方显出取高就低的本事来。 车行耿达,过卧龙,过邓生,然后即将驶入巴郎山,一个冰雪下的危险世界。 第三节 冰雪上的舞蹈 车子在冰雪的公路上翻过海拔4467米的巴朗山垭口,沿着峡谷一路下降到海拔约3200米处,日隆就在这里。 司机说,之前刚刚下过雪,希望巴郎山现在没有下了。也曾在北方过冬天,但在冰雪路上坐车通过,还是第一次。我注意到其它车辆大多上了防滑链条。非常搞笑的是,有正在路边给车上链条的两个人,他们正拆下轮胎,努力地忙活着。有这样脱了鞋子系鞋带的吗? 上巴郎山之前,是长而深的峡谷。两边是雪裹玉树,中间是一条白色飘带,一直通向雪的峡谷深处,看不见路面。 路上看到有车子飞出了路面,临空停在路边一处土堆顶上。很难想像笨重的金属汽车怎样像鸟儿一样轻盈地飞翔,然后稳稳地临空停在高高的土堆上面!回程时那个司机说,还有一辆车更绝,高高地飞到了路边在建的水泥横梁上!这些当是上坡的险情。亲眼见的另一辆车当是上坡时遇险。它转弯上坡时,倒滑到路边的一个临时工地上,屁股稀烂。 我们的司机把一部烂车开得相当稳重,虽然没有防滑链条。我问他为什么不装,他说,麻烦,没必要。此时,我们的车已经超员,重车更易上坡了。司机说,有一次冰雪中上这山时,车上人太少,他捡了几百斤石头到车上,然后就稳稳当当地上去了。一边心中紧张,悬念叠生,一边看着路边有的人在推车上一个转弯的坡道,脚下滑跌,甚是努力。一边看路边有的车轮悬空飞转,恁是上不去,然后像蛇一样在路上留下弯弯扭扭的痕迹。超载也有好处啊。 天空阴沉,浓雾紧锁山谷,司机说,还没真正开始翻巴郎山,现在不过是在脚底下打转。 对无法掌控的过去和未来,我都会安之若素。在这样漫长的惊心动魄之中,我对四伏的危机全然麻木,居然安然睡去了。 突然醒来时,好似一个人在深沉黑暗的迷梦中,被清晨灿烂无朋的阳光恍若带入高远明亮的天堂,我突然发现车子已经把云雾踩在脚下,我们已经升到了云端,升到了垭口,湛蓝的天空万里如海,金色的阳光铺撒无尽的雪峰,下面云海茫茫,壮丽惊人!从沉沉睡梦中初醒的眼睛在阳光、蓝天、雪的山峰下,无法适应,我赶紧推醒后排座位上的两位姑娘,然后一起被这突然跃出来的云海蓝天感到深深的惊叹。 这里已经是巴郎山的垭口。只有经历了峡谷中的阴霾,冰雪上的惊险,只有从危险得麻木的境地过来,只有从深沉的迷梦中突然来到光芒万丈的境地,只有从长年喧嚣,终日阴云紧锁,终年天空阴沉,阳光少见的都市,突然来到这雪域高山顶上的人,才会有如此突然的激动和感到震撼。 美,就是如此。突然击中。无论是从大山中走出遭遇城市的繁华,还是从麻木不仁的境地遁入大山的清静。 美,旅途之美,就是体会生命中不期而至的感动或亲历的发现。哪怕一瞬间,也胜过万千。 下山之时,睡意已过。一条路从海拔4000多的垭口降下去,曲曲弯弯地伸向远方。现在是站在高原之上了。日隆镇就在前方山的深处。四姑娘山就在湛蓝天空的远方。 下图:用这张照片基本能说明进巴郎山之前的峡谷口,两边银妆素裹, 中间积雪路面。图片来自网络。
下图:云海之上,巴郎山的路一路上来。(网图)
下图:过巴郎山垭口以后的路,伸向远方。(网图)
下图:这张图片能够说明巴郎山上山的路,在雾中穿行,不见天日。(网图)
下图:这张图片能够说明巴郎山的部分路段,有时只见积雪,不见路在何方。(网图)
下图:这张图片能够说明巴郎山部分冰雪路面实况。(网图)
下图:这张图片能够说明巴郎山雾大时影像。(网图)
下图:雪中的婚纱。(网图)
下图:巴郎山来时的路,回望当如此。(网图)
下图:巴郎山的春天当如此。(网图)
|
本帖最后由 duzhen881717 于 2011-1-27 14:56 编辑 第二章 旅程开始的地方 车到日隆,这是阿坝州小金县一个小镇。这才是登四姑娘山旅程开始的地方。之前的一切不过是铺垫。就像人的一生。有的人30岁还没开始人生,有的人40岁没有,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有。平平淡淡才是真,也许一生苍白,空虚可怜。因为属于自己的人生,永远也没有开始。只是铺垫。却当成了正剧。 日隆镇上有一家著名的三嫂客栈,在山友圈中已成传奇。那将是我到四姑娘山大本营前将要落脚的第一站。事前预约、超过基本需要的精心安排,只会令人厌烦。事先并没有打电话预订。能否入住,仍属未知。而寻找三嫂客栈是到达镇子后的第一个任务。 还没有进镇,远远地喊住车子。跳下车来,背上登山包,一个人站在冰雪的路面上。司机从车窗里挥手告别。从充足的暖气来到极寒的空气中,如果是一粒火星,落入无边的冰雪世界,热量在一瞬间就可能被全部夺去。日隆就在峡谷的对面。空气寒冷,但是天空湛蓝,山峰雪白,阳光刺目,褐墙白顶藏式风格的各式客栈构成了小镇的大部,色彩简单鲜艳,整个天地艳丽惊人。这是典型的雪域高原的美丽。没有复杂的修饰,然而妆容秀丽。像素面朝天的女子,令人有别样的喜欢。 在冰雪路面上小心行走,徒步进去。时间充足,心情从容。陌生的地方反倒更加从容不迫。没有问路,只是穿街而过。喜欢尽量避免与人的接触。目的地客栈一定就在路边的某处。逐渐接近陌生目标的感觉很特别。 公路沿着峡谷盘旋向下,日隆镇只是一个以路为街,约略2里?长,雪山环抱的小村落。狭窄而积满冰雪的公路穿镇而过,下到更深的峡谷里去。两边的房屋,大多是客栈或小店。这是典型的因旅游而存在的小镇。街上冷清而寂寞,只有我一个人背着包空街而过。只有数量很少的登山、攀冰、冬季徒步的人在酷寒的季节来到这里。空气极冷,时时有强劲的风像刀一样掠来。有一辆车停在某家户外客栈门口,穿着红色、黄色鲜艳登山服,背着各式装备的人,很快消逝在里面。但是阳光极好,刺得人睁不开眼来,我那已经习惯了城市灰暗的眼,不得不迅速戴上墨镜,在脸上套上防晒头巾。 三嫂客栈是日隆镇上最著名的一家,然而我从镇头到镇尾,却没有发现她的身影,或者招牌。从镇子结束的地方回头,找了一个难得遇见的人打听,才知道在回头的地方。折回身来,找到所指的地方,仍然没有发现。在一个没有招牌的楼房门口犹豫,忽然看到一个脸膛红红的当地年轻妇女用布兜着菜回来,一问,知道她就是三嫂!我原来就已经站在她的门口。 她的店招牌因为更新,还没有重新挂上。可是事后证明,慕名而来到这个没有招牌的店子的山友,在这个冷清的季节,挤满了这个楼上楼下共三层的店。 三嫂的老公是四姑娘山第一批专业协作,当地最出名的高山向导。在山难中牺牲。选择这里作为旅程开始的地方,仿佛直接抵达了四姑娘山的历史。 当然,三嫂的传奇,并非只是因为过去的历史。三嫂的厚道,才是她著名的所在。我一个人来到这里,没有足够的装备,没有精确的计划,没有可靠的信息,没有能够登顶的信心。如此多的未知,也许只有来到这个比较厚道的地方,才能获得好的开始。 三嫂用布兜着菜,一进院子,里面几个坐着的山友,立即打着招呼,三嫂回来了!三嫂说,一会儿给你安排房间,然后忙去了。我在院子里卸下登山包,阳光晒人,我躲开阳光找个小凳坐着。一会儿又觉得冷了,又挪到阳光中去。几个山友闲聊着。 我能从人群中一眼分辨出出来登山的人属于哪一种群落。有的人是带着成功感来的,这里不过是他们成功感的延续。有的人是从热闹中来,在这里继续他们的热闹。有的人属于内心的失败者,他们想在这里找到证明。有的人一贯骄横,于是在这里继续自以为是,对一切充满挑剔。有的人把登山当成又一次经历,不过是回去向那些八小时之内无法动弹的同事吹嘘的资料。成功者,失败者,都不是真正的登山人。 想到这些,心中一片淡定。 然后,二哥回来了。他已经接了一个俱乐部的带队向导任务。我只好请他单独帮我请一个向导。他答应了。然后我找三嫂租了一个羽绒睡袋(她唯一的一个,也只有足够温标的羽绒睡袋能抗零下20度左右的寒冷),然后租了一个帐篷,一根登山杖(我只带了一根)。然后我又去买了路餐(明日到大本营,中午的路餐,晚上的营地餐,后天早晨的营地餐,后天中午登顶后的午餐。)说好第二天早晨八点多从日隆镇出发,给我请一个向导,一匹驮马(驮帐篷、睡袋、路餐、炊具),我自己背自己的登山包。 三嫂家的住宿是50元包一晚一早餐。三嫂的厚道,我在此行深深感受。后叙。 夜深而寒冷。还有一拔又一拔人赶着夜路来到这个没有招牌的三嫂客栈。天黑很久的时候,我有事站在门口街上,两个茫然无助的年轻人站在外面,过来问我,三嫂客栈在哪里。我没有笑他们站在门口还不自知,只是赶快热情地给他们说,这里就是,赶快进去吧。 一夜头痛,但是第二天醒来时室友说,一晚就你睡得最香。醒来时,头痛全没了,高反过了?我不敢庆幸。路还刚刚开始。 大本营4000多米,山顶5000多米,一切还是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