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47131

主题

户外经理人

天地间户外成长起来的三个战略

[复制链接] 查看:23180 | 回复:40
发表于 2006-12-19 00:02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成都天地间户外  刚开始的时候  从一个20多平米的小店成长到现在  拥有650多有效营业面积的连锁店使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  在户外行业内  至少在成都是首屈一指的

那么今天  我只是用学术上的观点  来跟大家交流  分享 其成功的战略布局

第一  有礼     刚开张的小店时  天地间选址在成都最成熟的户外商圈跳伞塔  名字叫漫游者  做为新手  包括其老板巫先生  都对户外行业不是很懂   在不断的摸索和借鉴以前的家电行业经验   当时成都的户外市场   还停留在以朋友带动口碑相传的阶段    可以说是巫先生首先把商场中的营销理念带到户外并实际操作         就这样 小店在非常迅速的发展    第一个黄金10月  就引起了当时成都最大的蜀山行户外的注意   但是那个时候天地间的力量是弱小的   巫先生对此  采取了与很多竞争对手不走同一路线的战略  不跟他们打价格战  主动叉开营销路线来回避竞争        后来  在蜀山行的旁边  找到一个很不错的铺面   甚至在装修的时候知道的人也不多   包括其内部员工    我认为  这个先礼后兵的战略是漫游者成功  及  天地间大店开成功的重要基础

第二  有策     从漫游者刚开始 巫先生就和其强大的团队一起  建立了自己的电脑数据化管理系统和严格有效的人才培训机制、较为完善的商品分析流程   这个举措  就让漫游者立于不败之地  因为当时的户外市场上风流笑傲的商家  他们都没做到这些内功的历练  可能现在还有很多商家没作到吧   我认为这方面 是天地间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  因为他们是在复制和拷贝  而不是重新创建

第三  有利     成都的户外市场  相比很多城市来说  是比较“血腥”的   价格战是层出不穷花样繁多    在大家都在夏尔吧、雪松都低端鞋打价格战的时候  他主动找到当时成都很多地方都有的品牌UPLANDRE  并用经营品牌的方式来运作一个低端鞋类品牌   成功的拿到了进最大量货的权利并占有了大份额的低端鞋市场  与极星品牌服装的合作也整合了在服装上商品线的不足 包括做所谓的意大利品牌山神  都体现了他在渠道和利润上的先见   事实证明  这些由天地间培养的以前不是品牌的品牌  在利润上得到了很大的成功  我认为这是他能快速前进的动力保障

以上三点  我用我自己的视角  说出来   没的什么特别的目的  只是希望  象天地间这样的户外店在多一点  那么我们户外行业的钱途或前途将朝更良性的方向发展   

陋见  请勿见笑
发表于 2006-12-19 09:53 2 只看该作者
我对天地间的看法:<br />
<br />
之所以成功,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它的产品线非常奇怪,看过它店里所有服装的品牌,几乎可以说是同一个档次的产品,这种产品线在很多地方都会失败,因为顾客选择面太小,而且顾客群太窄。但成都的消费群体洽洽体现了这个档次产品的优势,天地间因而抓住了成都最主流的消费群。<br />
<br />
看过天地间几次,也买过两样小东西。它现在的不足在于虽然是用商场营销的模式来运作,但店面展示和陈列与商场相去甚远,杂、乱没有美感,没有主推产品的陈列,进门口最好的销售位却摆的打折产品。并且,店员的培训我个人认为与三夫、嘉禾、绿蚂蚁这样的店还差很多,有时我感觉店员的服务让我作为消费者很不舒服。
发表于 2006-12-19 10:01 3 只看该作者
没有去看过这个店,但他的营销策略至少是适合他自己的,不管它的陈列和店员培训多么的成功,如果不符合当地市场也是徒劳的!
发表于 2006-12-19 23:11 4 只看该作者
我以前是天地间的员工并有一席地位<br />
<br />
天地间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nbsp; 不要要求完美<br />
<br />
但是现在比如三夫是完美的吗
发表于 2006-12-20 09:14 5 只看该作者
没有谁或者哪个企业是完美的。<br />
<br />
但成功的人或企业定有他比别人更强的地方。
发表于 2006-12-21 10:45 6 只看该作者
赞同 &nbsp; 追求完美  本身就是不完美<br />
<br />
天地间这2年多的做法  我认为是刚好填补市场的空缺  而其他不足的方面也看到其的改变 &nbsp; 相信飞鹰大哥  有空再来成都  就可以看到改进后的陈列<br />
<br />
也会看到 &nbsp; 与他们做为竞争对手的我们的成长
发表于 2006-12-28 10:46 7 只看该作者
市场在细分,有人主攻高端,有人做中低端,有人把店面装修弄得很高档,实行规范化管理,有人把店面搞得很人性化.<br />
<br />
跳出户外圈,你会发掘更大的商机.<br />
<br />
赞成重点说的话<br />
阿明<br />
发表于 2008-8-6 13:25 8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大漠 于 2006-12-19 10:01 发表 没有去看过这个店,但他的营销策略至少是适合他自己的,不管它的陈列和店员培训多么的成功,如果不符合当地市场也是徒劳的!  ...

   支持你说的,适合市场的就会被市场认可!
发表于 2008-8-6 16:18 9 只看该作者
的确牛比.3年时间这样的规模.蜀山都是发展了9年才,,,噢.错了,已经没有蜀山户外哈哈.
但是...但是....犹豫经营者的不同,意见也不同.所以产生了以上的争论.
但是...但是....地方的不同,市场的不同,看待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同.
但是...但是.....开店的目的是什么?
1:数量多,店多,依靠追加投入,不停的追加投入等等.创造无形的价值.天地间就是成都第一户外品牌,就是让更多的人采购,就是价差返还,就是成都最低.这样........产生了问题,小店就在你的旁边和你战斗,就像当初你和蜀山战斗一样阿.类似极光户外等......就是要户外pk.这样零售受到影响.团队呢?地震,奥运.店类户外品牌那里是品牌,进口的老百姓也不认可.认可的是探路者,奥索卡.tnf等等.雪狼,,,k2.领导说:都不出名呀.我们是大单位,需要好的牌子哈哈.愚见,,,继续刚起...开股东会议要时刻利用地震的利润,安抚股东,股东有理由噢.股市被套,到处物价上涨 ,我也要吃饭,这个不能够每年赚钱不分呀.你不能用我们的利润继续投入了,要到什么时候才....再次愚见.....以上情况只是有可能.请天地间前员工证实了.
其实极光户外也不错.看看面积就是比天地间小一点点.现在没有蜀山了.只有我们是对手了.你开3家.我也开3家.结果呢?不知道.再次在愚见....
2:开店就是图利.有利就上.地道的商人.地震,比如成都荷花池老板,就是天天100万.那里有服务没有.相信这样的店全国也有.不发展,不上进 ,就是图利哈哈.愚见.
发表于 2008-8-7 07:54 10 只看该作者
户外和其他行业不同,用一些奇怪的营销招式、运营理念不足为奇的
不按套路出牌是很多户外公司的常用的方法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