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47145

主题

有问必答

卡片相机也能媲美单反

[复制链接] 查看:6172 | 回复:10
发表于 2011-3-19 21:45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1驴币
单反数码相机的价格已经不如几年前高高在上,最便宜只要4000元左右,这个价格大多数人也可以接受。但出于体积和份量的考虑,不少人还是会选择卡片数码相机。一些摄影老鸟们用卡片机也能拍出不亚于单反相机效果的照片,他们究竟有哪些诀窍?这里为你一一揭晓。
(转自《IT时报》)



相机选择是前提

  如果你用的卡片机只有自动模式和艺术模式,不能调节光圈和快门,那拍出来的照片只能导入电脑上,再用Photoshop这样的软件后期处理,才能达到单反相机那种颜色饱满、浓郁的效果。不过现在的卡片机大多数都有简单的感光度和曝光补偿功能。各种型号的卡片机在色彩还原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有些偏向于真实表现,有些则色彩比较浓郁。你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来选择相机。

  另外,小三脚架也是必备的。长时间的曝光可以让照片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对夜景和动态物体。架上三脚架可以让卡片机保持稳定,以免震动造成照片的模糊。

客观条件做保证

 蓝蓝的天,碧绿的水,朵朵白云,似乎很容易就拍出不错的照片。的确,虽然照片的好坏,拍摄者的功力占了主要因素,但卡片机对拍摄环境还是比较挑剔的。好的天气,光照充足,能保证照片色彩饱和度。比如要拍摄大场景风景照,最好选在早晨阳光最柔和的时候,因为此时阳光柔和不刺眼,光照不强烈,被照物体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浓郁的,色彩宽容度不高的卡片机也能拍出具有足够细节表现力的照片。

拍摄前的参数设置

 拍摄前,首先要针对当时天气情况对相机进行ISO感光度设置。在晴天或是光线充足条件下,最好选择ISO100,阴天的话可以调节至ISO200—400,拍摄夜景就需要更高的设置,根据情况选择ISO400—800。在连续拍摄时,如果光线差别不大,最好不要频繁改变感光度设置。

  不同被摄物体,感光度最好也进行调整。在光线较弱或拍摄运动物体时,感光度越高越好,但高感光度下的图像噪点较多,清晰度也下降,色彩还原度也可能不够;相反感光度低,图像噪点较少,画质会更细腻些。所以拍摄人物、风景等静态物体时,感光度低一点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不过,如果需要制造高反差、高颗粒感的效果,适当调高感光度也可以。

  令不少爱好者头疼的还有白平衡设置。因为在各种不同的光线状况下,被摄物的色彩都会产生变化,只有让相机认识到底什么颜色是白色,它才能更好的还原其他色彩。

  现今各品牌卡片机通常自带多档白平衡设置,像自动、日光、阴天、白炽灯、荧光灯等。如果你不确定设置是否正确,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检测方法,在拍摄地点找一个光线充足的地方,将相机对准白纸拍摄几次,选择一档显示效果最接近实际色彩的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冷白节能灯、日光灯等环境下设置为荧光灯白平衡,而暖黄灯光的台灯、壁灯等环境下就要设置为白炽灯白平衡了。当然,这些都是理论上的东西,某些照片色彩偏暖色调会比冷色调的效果好得多。就拿拍摄户外景物来说,在阳光充足时,若把白平衡调到“阴天”那一档,就可以拍摄出充满温暖气氛的画面。

  卡片机没有单反相机的光圈、快门调整功能,但是用好曝光补偿,同样能控制照片曝光准确程度。

  光线过暗时增加曝光补偿,反之则降低,这是最常规的手法。但在拍摄深色物体时,一般要降低1—2档曝光补偿,拍摄浅色物体则增加1—2档。这是因为相机测光往往以中心物体为主,而大片的深色会让相机以为环境过于昏暗,从而导致照片曝光过度。反之主体为浅色的话会导致曝光不足,从而使照片发灰。“白加黑减”这一定律还是非常实用的。

  另外比较特殊的环境是阴天和大雾的时候,即使环境够亮但是物体受光仍然不足,适当增加曝光补偿,可以让被摄物体更为自然。

拍摄时构图取景

  好的照片是需要赋予其创造力的,而这个创造力就体现在摄影师构图的功力上。不管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或是特写,摄影时我们都会注意画面上下左右的平衡,不要让被摄主体撑满整个画面而造成照片过于拥挤,还能防止画面视觉形象一边太满,另一边太空。尽量保证照片的主体只有一个,简单构图是拍摄好照片的基础。

  像大海、森林、草原这样有地平线的风景,三分构图法是常用惯例,即让地平线或树干与画面低处三等分线重合,这样不仅能体现广阔的空间感还能保证画面平衡,并更好地突出主体。还有一种运用得比较多的构图方式是对角线构图,也就是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这种方式可以给人力量感、方向感,并赋予画面动感和更强的冲击力。

  虚实结合可以弱化主体周围,有利于突出主体。对于卡片机来说,微距拍摄时的虚实结合特别能够体现出类似单反相机的效果。因为很多卡片机的微距可达到1cm,差一点的一般也有5cm左右,加上卡片机机身小巧可以灵活取景,近距离拍摄花草昆虫等反而成为它的优势。

  相机离被摄物体越远,景深越大,清晰范围越大,模糊程度越小。反之,模糊程度就越大。微距模式下的景深很小,除了焦点范围的主体清晰外,焦点之外就像是做过柔化效果般模糊。如果没有微距功能的卡片机,就必须保证被摄主体足够近,照片背景足够远,越远虚化得越厉害。初学者可以利用能调节位置的物体作拍摄练习。


发表于 2011-3-19 21:45 2 只看该作者
我就没有单反,只有卡片
发表于 2011-3-19 22:12 3 只看该作者
就机器性能而言不存在这种可能性!
但是,不是说有单反就能拍出好相片,好相片空间,时机,思维的结合.
发表于 2011-3-19 22:25 4 只看该作者
我没有钱!
发表于 2011-3-20 12:58 5 只看该作者
我有单反[单位买的最好的]但用起来复杂。卡片呢,我也有。
发表于 2011-3-20 15:17 6 只看该作者
mark mark
发表于 2011-3-21 18:19 7 只看该作者
应该大家一起探讨下最初级的单反,我想买个单反
但卡片好像更实在点
卡片比较便宜
发表于 2011-3-22 11:09 8 只看该作者
(原则上,在同等水平摄影的前题下,只要是单返就要比卡片强大。好好片更多的是个人水平,不在于机器)引用一位大师的话。不是我说的。哈。。。
发表于 2011-3-22 21:01 9 只看该作者
我来学习的,大伙继续!
发表于 2011-3-23 17:03 10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下,我喜欢mark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