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1202

主题

长治

山西长治周围有名的山介绍

[复制链接] 查看:50468 | 回复:63
发表于 2011-6-8 15:0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LK旋涡 于 2011-6-8 15:01 编辑

   莽苍苍的八百里太行山,有多少山,有多少岭!

  这里是一个大山的国度,千岩耸峙,万岭起伏,层层叠叠,如涛似海。看山势,有的如仗剑倚天的莽汉,有的像婀娜多姿的少女,有的似骏马昂首,有的又似鹏鸟欲飞,山崖壁立陡峭,刺破青天锷未残;涧水劈山而下,昂首东去不回头。

  长治市地处太行山的南段,沿东一线万峰林列。由北而南有武乡县、沁县、襄垣县、黎城县、潞城市、长治市区、壶关县、平顺县、长治县等皆居于太行山上,这里群山层峦叠嶂,恰似巨龙飞舞,犹如万马奔腾,气势十分宏伟。它东瞰邯郸谷地,西逼汾水河谷,北靠太原,南俯洛阳,其所最高,与天为党。古往今来,太行山以它的雄浑,夺取了天下名山的桂冠;太行山以它的浪漫,演绎了中国最古老的神话;太行山以它的富饶,养育了英雄的人民;太行山以它的精灵,铸造了灿烂的文化。炎帝尝草,魏武挥鞭,法显讲经,襄黎结缘,扁鹊悬壶,陈卿揭竿,冶铁炉火,抗日烽烟,都是发生在太行山里的故事。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太行山人,养就了大山一样的秉性,他们的忽生忽死,忽歌忽泣,都与太行山上的每一块石头息息相关。

  太行山犹如父亲,是骨骼中的精髓;
  太行山也是母亲,是肌体中的血脉;
  ……
  太行山是一段史,悠远、邈长;
  太行山是一首歌,高亢、声宏;
  ……

一  崇城山上一壮游
       ——武乡县崇城山

  如果是从太原沿208国道南行而达长治境内,你是看不到崇城山的。正是因为崇城山地处偏僻,远离尘嚣,才使得它更显得幽静和神秘。

  崇城山在武乡县城东65公里处之墨镫东南。主峰海拔1573米。山中悬崖绝壁,怪石林立,危岩凌峻,巨乳悬空,地势十分险峻。

  山口处有“太行天险”石匾一块,入山有一线鸟道,只可辗转回环,蚁附而行。崇城山寨就位于鸟道回环处。寨中原有古阁一座,殿宇三楹,上覆巍峨之嵌岩,下临不测之深谷,若依石栏杆而向下俯看,必令人股颤目眩。当地人称“彭彭寨”,盖“岑彭寨”之语误。沟南另有一寨,俗称“马武寨”。据传岑鹏、马武在未归附汉光武帝刘秀之前,在太行山落草为寇,占山为王,割据一方。岑鹏看到崇城寨地势险要,洞穴深邃,且有水源,所以曾在此屯兵。山对面有马武寨,岑马遥相呼应,需要递送情报时,就把信绑在箭头上射去。尔今当地山民上山砍柴还经常发现有生锈的铁箭头。既入寨,有一石窦清泉,常积盈坑,不漫不竭,可以撤轿宴饮。寨东有一处遗迹,原为“高欢避暑亭”,已圮。据史料载:“魏大丞相高欢击尔朱兆于武乡,尝憩于此。”北魏武泰元年(528),尔朱兆杀死孝庄帝后,高欢率兵讨伐尔朱兆,途经崇城山,正值盛夏,但见此处悬崖覆顶,日照不及,盛暑凝寒,疑有千年积雪于深谷,遂在此处小憩。

  古之“太行天险,皆为是处”。崇城山也以其险峻,成为历代兵防之地。“有事防守,则用以窥视敌方之情状;无事登眺,则因以撷山水之菁华。”

  崇城山因山水秀美,环境清幽,金代至清,当地百姓曾在此设馆教子。清乾隆武乡洪水镇显王村举人赵扩就读于此,后学有所成,金榜题名,后人又称崇城山为进士岩。从古至今,到此涉险览胜凭吊者络绎不绝。不少游子墨客还即兴赋诗,或抒发情怀,或赞美河山。其中有赵扩遗诗一首:

         登崇城山

     青山千余仞,微径苦仄仄。
     急而回环处,宛然别一域。
     悬崖直下垂,古庙居其北。
     凭栏一南眺,连峰去如翼。
     远景分浓淡,岗峦互相逼。
     爽气豁吟眸,高峰荡胸臆。
     举足可升天,奚借罡风力。
     始信涉山人,登峰宜造极。
     嗟哉尘俗士,可望不可及。
山西长治周围有名的山介绍



5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1-6-8 15:02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K旋涡 于 2011-6-8 15:05 编辑

二 板山风光甲天下
       ——武乡县板山

  从崇城山上下来,南行约10公里,就到了太行山的又一个山峰———板山。

  板山,位于武乡县城东部洪水镇一带,平均海拔在1800米以上,为武乡县的最高处。最高峰花儿垴达2008.5米,因山形壁立如板而得名。站在板山,八百里太行群峰尽收眼底。是融革命传统教育、自然风光浏览和消夏避暑的著名风景旅游区。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里千姿百态、出神入化的奇峰异石,大大小小的山峰给人们以无限的想象,因而每一座山峰都有一段美妙的神话传说。最高峰花儿垴传说就是当年二郎神在这里斩掉的一条大黑鲨的头形成的。女娲炼石补天时,曾在此取过石料,还用一根石柱支过天,于是就有了大黑石料峰、小黑石料峰和支天石柱。传说到了风雷将军焦龙神的时候,这里不知怎么出现了一条黑龙,黑龙所到之处,田野枯焦,生灵涂炭。风雷将军怜惜百姓,就在花儿垴设坛与天对话,为百姓祈雨,黑龙想阻止他,便发生了争斗,结果,黑龙被焦龙杀死,它的龙骨便化成了一座山峰,叫做化山。两个斩断的龙掌便成了左龙掌台和右龙掌台。

  板山是武乡通往黎城黄崖洞的咽喉要冲,站在花儿垴极目远眺,只见“群峰壁立太行头”,太行山的巍峨博大扑面而来,远眺东南,但见千峰竞秀,万壑争奇,八百里太行如汹涌的海涛,万千座峰峦似攒动的拳卵。俯瞰下望,层层黄崖鳞次栉比,无尽秀色尽收眼底。黎城黄崖山的桃花寨、茶壶山、情侣峰等诸多山峰,或险、或奇、或绝,相依相偎,相拥相随,相互依托,相互点缀,妙不可言。诗人郭新民在任长治市委组织部长期间,不止一次登临板山,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写下了《登板山》:

     纵壑连天海,横崖浴日白。
     心明通广宇,志皓畅情怀。

  板山,不仅以其雄浑险绝,显示了太行雄姿,还因奇妙无比的日出,壮丽的云海,烂漫的红叶等景色而闻名遐迩。

  清晨登上板山,遥望东方,万千座峰头淹没在乳白色的晨雾之中,千里太行如无垠的大海,苍苍茫茫,横无际涯。一轮红日,缓缓升腾,明亮的光波,五色的霞彩,灌满山川,涂满崖谷,故有“泰山日出观不得,板山日出最为奇”之说。

  雨后登上板山,脚下云腾雾卷,白茫茫直连天边,座座小峰浮在云涛之上,似艘艘破涛战舰。远处,云雾直连天边。环顾四周,迷离的白云,瞬息万变,看不见远处的峰壑,看不见身后的大山,只觉飘飘然如在白云之上,深有如临仙境的感觉。游人仿佛置身天国,令人心旷神怡。可与黄山云海相比美。

  深秋登上板山,看那万岭千山的林木,经霜变红,满山的枫叶如火似霞,顺着起伏的山岭,层层叠叠,高高低低,错错落落,绵延伸向远方。那一片片灼灼如烟的花椒林,一串串红玛瑙般的野酸枣,累累果实压弯了枝杈的柿子树,好一幅壮丽景象。真是满山铺秀,遍岭堆锦,秋色烂漫,美不胜收。

  板山不仅风光秀丽,还是一座具有光荣历史的革命纪念地。在这个苍茫迭迭的群山之中,有左权将军带领战士为老百姓挖出的圣人泉,有八路军总部医院旧址,有1941年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修筑的明堡、暗堡、投弹所、观察所72座、团指挥所一处,连接各工事的交通壕6公里,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和左权将军活动遗址2处。板山脚下,是抗战时期华北最大的军工生产基地黄崖洞兵工厂。英雄的板山,既是风景名胜游览区,又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地方,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碉堡、交通壕、投弹所,还可以穿上八路军装,进行模拟战斗,体会一下当年八路军将士对敌斗争的艰苦生活,从实地游览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关于圣人泉,当地有一段美妙的传说。相传,当年二郎担山赶太阳,路经此地住了一宿,他看到这里一片干石山,田地禾苗枯焦,生灵涂炭,起了恻隐之心。第二天拂晓,他拿起半葫芦神水,朝着山下的村民,发出雷霆般巨喊:“接水!”谁知此时正是黎明,村民都还沉浸在梦乡里,那鲁莽的二郎神见无人理睬,便烈性大发,将葫芦踢倒,使神水渗进了黄崖山里。从此,这里便留传着一首民歌:

     圣人泉啊圣人泉,埋没山底几千年。
     有朝一日圣人来,泉水滚滚浇田园。

  1941年夏天,百姓久盼的圣人终于来了,圣人便是八路军。八路军的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带领战士经过艰辛探求,终于挖出一股清澈澈的泉水,左权将军离开这里不到半年,便牺牲在辽县的十字岭。为纪念左权将军,当地老百姓就把这股泉水称为圣人泉。

  圣人,既是对二郎神的崇敬,更是对左权将军的赞美。古老的神话和现代史实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更加显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山西长治周围有名的山介绍


发表于 2011-6-8 15:05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K旋涡 于 2011-6-9 07:31 编辑

三 有仙弈棋烂柯山
       ——沁、武交界烂柯山

  烂柯山位于武乡县与沁县交界处,距武乡县城33公里。主峰海拔1174米。山之得名缘于一个美好的传说:古时,沁州山交村有一名叫王质的樵夫,上山砍柴,遇见两童子下棋,王质放下斧子观阵,童子给了他一个核桃大的鲜果,吃了以后顿觉精神大振。一盘棋下完,童子说:“看你的斧把烂了”。王一看果如其说,很觉惊奇。当他带着斧头回到村里,已无人认识,告之姓名,都说数百年前仿佛有此人。王质从此得道成仙。

  这则故事最早见于南北朝时任昉的《述异记》:

   晋王质入山采樵,见二童子对弈。童子与质一物,如枣核,食之不饥。局终,童子指示曰:汝柯烂矣。质归乡里,已及百岁。

  同样被称为烂柯山的在浙江省还有一座,位于衡县以南,比沁、武交界处的烂柯山还要有名。但任昉在《述异记》中说得晋王质,是指东晋、西晋的晋朝呢?还是晋国呢?两者似乎都说得过去。如果把晋王质理解为晋国的王质,那么,武乡和沁县交界处的烂柯山就显得更正宗了一些。清朝时潞安推官王致中曾游览烂柯山,写下《烂柯山》一诗:

     从古皋狼说烂柯,烂柯遗迹劫尘多。
     长生争是天生妙,性地人人有密罗。

  从王致中的诗中可知,武乡与沁县交界处的烂柯山由来已久,“从古皋狼说烂柯”,皋狼是武乡县在西周时的地名,属晋国。这句诗是否是说,烂柯山的故事在西周时就有流传,只是到了南北朝时才被任昉写入《述异记》中也未可知。“烂柯遗址劫尘多”,烂柯山的仙翁庙不知建于何时,除此之外,烂柯山上还有石棋盘、闪神崖、锣鼓洞、马蹄踪、石蘑菇等多处遗址和景观。
发表于 2011-6-8 15:08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K旋涡 于 2011-6-8 15:12 编辑

四 孤峰峭立畏华山
       ——沁县华山

     奇峰忽飞来,巍然耸天地。
     一朵清芙蓉,缥缈浮云髻。
     攀萝凌绝顶,空翠湿衣袂。
     贪看山色好,行人缓征辔。

  这是清代沁州著名诗人王省山咏华山的一首诗。诗中描述的华山,亦称花山,因位于陕西的华山之东,所以又称东华山,在沁县城北16公里的漳源镇境内。该山山势绵延平缓,山峦隽秀苍翠,方圆数十平方公里,唯主峰突兀,海拔达1300.2米,峰顶林木抱隐古刹,四周岩石历经风雨侵蚀,怪石嶙峋,直如刀削。古人有诗云:

     凌空削出碧芙蓉,疑是蓬莱第一峰。
     怪石悬岩蹲虎豹,奇松拔地走蛟龙。

  华山满山皆奇花异草,尤以春日茶花盛开(上党地区仅此地独有)著称。古有“华峰叠翠”,被誉为“铜革是八景”之首。自上而下古刹、庙宇层层叠映,一派仙景。

  华山脚下有一股山泉汩汩涌出,甘洌可口,称为“神泉”,近年来经化验,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可补人体所缺微量元素。神泉沿山下流,形成一汪水池。古人于神泉上方修建圣母庙,以示泉水为圣母所赐,又在庙前修建净业庵,作信女静修之地。之后又不断扩建、增修戏台等附属建筑。自山下神泉向上攀登200米,即达山腰。由此进入山顶仅此路可通。四周悬崖峭壁,十分壮观。盘旋而上,通过“一洞天”山门,即为真武庙,系木石结构,坐北向南,广深各三间,明代建筑风格。门右侧立有《华山阅藏暨建西方景碑记》、《建藏经楼碑记》等碑数通。自真武庙后右侧登10余米为玉皇庙,抗日战争时期拆毁,遗址犹存。两廊内存碑刻3通。自真武庙后左侧攀登而上,即达华山峰巅,依地势建有砖石结构的方形塔式老君庙(又称老君顶),外看两层,入内则楼阁清晰,雕工精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老君庙不知建于何时,也许因年代久远,有两株古柏竟从庙顶长起,且天旱不枯,令人称奇。

  从老君顶北下山约75米处为王仙翁包骨祠,石砌而成。清康熙《沁州志》载:

   花山,在城北三十五里,高峰耸秀,特异诸峰,望之如莲花,故名。上有老君堂、天仙玉皇殿、王仙石洞,王仙尸解真形在内。

  王仙为明代主持修建山顶建筑的高僧,涅槃后,善人们将其尸骨泥塑成像,供奉于庙内,祠庙由此得名。清康熙《沁州志》有《花山王仙传》,据传中所述,王仙,本名王威,出生于贫苦之家,天生怪异,不读书,不娶妻也不劳动,生活清苦,衣敝茹草,但却爱做善事,每逢有修路筑桥之事,则奋臂而起,到处募集资金,以通舆马,众人称其为“王善友”。州官曾将其善事,书于善人榜中。因花山山高寨孤,当地百姓便请其守庙。王威孤身一人,晨夕焚诵,但却从不着僧道之衣。所带粮食,仅够三月之用,王威一年之中,三月食粮,三月食麦夫,三月食糠,三月食草,无人知其道术。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八月,王威向众人宣布了自己的死亡之期,众人惊异之余,如期云集,只见王威白昼辞众入岩,结跏趺坐,随着一股白气仙逝,当地百姓就其真身涂饰之。五十年后的万历年间,俞汝为任沁州知州,初到任,闻王威轶事,曾登山叩拜,见其尸骨五内俱失,如蚕壳一般,扣其遗蜕,竟如金玉之声。俞即命社首补饰完之,搜其遗事,勒石树碑,并亲为其传。州志中收有俞汝为的诗作《花山》一首,可谓是其亲历之感。诗曰:

     众山蹲伏此崎巅,天削芙蓉耸翠岑。
     废殿百年横野寨,孤松千仞旧禅林。
     云英画吐仙人掌,石溜睛翻玉女襟。
     悟到无生凌化境,洞中遗蜕总销沉。

  华山风景秀丽,庙宇掩映其中,登临其上,犹入仙境,俯视山下,铜革是城尽收眼底。“众山蹲伏此崎巅,天削芙蓉耸翠岑”,是长治市一处重要的风景名胜游览区。
山西长治周围有名的山介绍

发表于 2011-6-8 15:13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K旋涡 于 2011-6-8 15:24 编辑

五 涛声共水韵俱清
       ——沁县檀山

  檀山在沁县城东10公里次村乡境内,海拔高度1121米,有八角九顶,人称“檀山九顶”,为“沁州黄”原产地。“泉鸣石涧,涛声共水韵俱清;漳叠松岩,树影与云报并翠”,是沁县著名风景区。清代州人王省山有一首《游檀山遇雨》,写出了檀山的美丽景致:

     檀山山色好,高低罗九峰。
     峰峰相接连,突兀摩长空。
     阴云遍山起,习习生谷风。
     一雨沛然来,十里烟氵蒙氵蒙。
     我行缘仄径,四顾层峦浓。
     俯身穿林莽,随手披蒙茸。
     幽岩藏古刹,隐隐闻疏钟。
     循声下溪涧,飞瀑声淙淙。
     到门山犬吠,老柏摇青笼。
     回看来时路,苍茫树几重。

  檀山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沁州黄”。“沁州黄”不仅产在此地,而且在当地留有许多美丽传说。相传400多年前,沁州大地遭罕见干旱,草木、庄稼俱枯黄,唯檀山寺院附近的几株谷子没旱死,并抽穗开花,结了种子。寺院和尚采收后,经多年培育,繁殖,终使其成为一种品质好、抗旱性强,耐瘠薄、病虫害少、生育期适中的优良谷子品种,当时起名“爬坡糙”,米称“糙谷米”。明朝年间,檀山寺院一僧人的亲戚在京城供职,僧人捎去“糙谷米”一斗。巧逢皇后生子,失血过多,病情严重,皇后口喊“黄金汤、黄金汤……”,宫中大小官员四处寻觅。见一老妇端一碗“黄汤”给坐月子的儿媳食用,察问后,官员大喜,用重金换汤敬上。皇后连喝数碗后,安然入睡,不久病愈。事后访得此米产在沁州,嘉靖皇帝发旨将“糙谷米”列为贡品。直至清代依然。另有传说,清康熙年间,沁州吴王典,在朝任大学士、刑部尚书,曾将家乡的“糙谷米”带入皇宫。康熙食后,感觉又香又甜,适口性很好,便问吴王典“这米是从哪里来的?”吴王典答“从沁州来。”康熙又问“这唤什么米?”吴王典嫌“爬坡糙”名称不雅,便答曰:“叫沁州黄”,从此,“沁州黄”之名远播。

  檀山原有仙师寺,元皇庆年间创建,也就是这个寺的和尚在困苦之中培育出了“沁州黄”。尔今,那几个不知名姓的和尚早已作古,仙师寺也不知毁于何代,只有“沁州黄”小米留了下来,并已发扬光大,得到大面积发展,现已成为沁县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山西长治周围有名的山介绍


发表于 2011-6-8 15:13 6 只看该作者
长治的确是个好地方啊!
发表于 2011-6-8 15:25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K旋涡 于 2011-6-8 15:29 编辑

六 大儒读书铜革是山
       ——沁县铜革是山

     我爱铜革是山,独立诚矫矫。
     上有紫径通,下有清流绕。
     我来陟绝顶,俯厌众山小。
     如何山下路,一望耿未了。

  这首诗题名《登铜革是山》,作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是清代名相吴王典考中进士的第二年,闲赋于家登铜革是山时所作。

  铜革是山在古沁州城南四十里,山下有铜革是水。铜革是是沁州的古称,春秋时是晋大夫羊舌赤的封邑,即孔子所说的铜革是伯华是也。铜革是山与徐村的月岭山东西相对,中间那一大片原野称为铜川,是吴王典童年常来游玩的地方,因为他特别喜欢这个地方,便以铜川为号。这里丹壑参差,盘结郁积,风光秀美,蕴含着灵毓之气,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吴王典常徜徉其间,不能不受到熏陶和感染。古人云:凡名山大川,必有灵淑之气藏于其中,必有非常之才闪烁其间,是很有些道理的。

  铜革是山又称紫金山,其背靠官窝山,山上曾修有一座富丽堂皇的“文中子祠”。文中子是隋代大儒王通的别号。远祖为太原王氏,后世移居祁县,再移居铜革是,《潞安府志》载:“(王)通自序曰:吾家倾居铜川六世矣”。六世以后,又迁居龙门(今河津县),所以王通、王绩又称龙门人。王通曾西游长安,向隋文帝上《太平十二策》,不见用,遂知隋朝将亡不远矣,便回到故乡铜革是山设帐授徒。这里北靠太原,南俯河南,东瞰山东河北,西视长安,静可观国中形势,动可汇天下英才,一时竟“受业千数”。王通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基本立足儒学。四州八府慕名来求学者达数千人。王通刚直不阿,学识渊博,为盛唐培养出许多名臣贤将。如唐朝诤谏名臣魏征以及房玄龄、杜如晦、李责力、李靖、贾琼、陈叙达、温大雅等八大安邦治世国公都出自他的门下,成为隋朝的掘墓先锋、初唐的开国功臣。古往今来,登临铜革是山凭吊前贤的文人很多,留下的诗文也很多,距今最久的是唐代大文人皮日休撰写的《文中子碑记》,此碑立于铜革是山之麓,玉真道观之后,因岁久残损,明万历年间由州人杨可大等复取原文,勒石重刻。全文今存于清《沁州志》。

  吴王典对文中子王通推崇备至,曾多次登临铜革是山观瞻文中子读书处,同时有诗《题文中子读书处》:

     废洞依稀石麓阴,山灵招我一来寻。
     泥横残篆碑犹在,门掩苍崖鸟乱吟。
     献策原知非钓主,退耕何事已违心。
     浮沉千载谁能识,房魏区区尚古今。

  在吴王典的诗集中,还有《再题文中子读书处》二首,诗中有“遗踪几度封蛛网,胜地千年任鸟耘,惟有旧祠边豆在,春兰秋菊自殷勤。”之句,可见当时遗迹尚存。
山西长治周围有名的山介绍

发表于 2011-6-8 15:30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K旋涡 于 2011-6-8 15:33 编辑

七 黄崖雷火染更红
       ——黎城县黄崖山

     松柏苍苍鸟竞飞,当年此地隐风雷。
     万山奋起锋长利,一水低萦魂又归。
     天外时来欺世雪,人间总护报春梅。
     丹霞岩貌岂能改,林样旌旗血样晖。

  诗人罗连双这首《黄崖洞》,实际上说得就是黄崖山。

  黄崖山位于黎城县北45公里的黄崖洞镇上赤峪村西,山崖伟岸、峭拔、雄奇、险峻而闻名远近。主峰黄崖山海拔2008.5米,景区面积10余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600余米。因黄崖峭壁中有一可容百人的天然石洞,所以人们常将此山称为黄崖洞,那是在黄崖千仞的半山腰,赫然洞开的一个天然崖窟。洞高约五丈,进深十余丈。远远望去,洞口黑糊糊的,像巨兽张开的大口,阴森恐怖。晴天朗日,崖头松柏、山下绿树把悬崖峭壁映衬得山色空明;阴雨天气,山里云岚氤氲,常有大团大团的雾气从半崖上的洞口冒出,贴着赭黄色的崖壁,袅袅飘升,象是从洞中冒出来的黄绸,故又名“黄烟洞”。

  奇山胜水常常被罩上一层神圣的灵光。民间神话传说,黄烟洞原为黄龙真人的洞府所在。黄龙真人并非等闲之辈,你在经典的古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竟还可以找到他。相传,黄龙真人本是东海中的一条龙,他在太行山修炼千年,得道成仙,后被元始天尊收为门下弟子。黄龙真人替天行道,兴利除弊,曾在这黄崖山与残害生灵的妖龟激战,为民除了一害。有一年,又逢黄崖山一带大旱,山里山外一片枯焦,百姓苦不堪言。黄龙真人为拯救老百姓,从口中吐出一股清泉细流。但泉水被高大的崖山挡着,不能流出山外,于是,黄龙真人从天宫借得五柄神斧,手起斧落处,石破天惊间,黄崖山被齐刷刷地劈成了两半,清清的泉水奔泻而出。从此,山民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据说黄龙真人的洞府黄烟洞,古时候曾筑有“黄龙宫”,半崖之上飞檐凌空,碧瓦红墙,煞是壮观,一年四季,香火不绝。

  而今神斧劈山的胜迹犹存,这便是黄崖山南口的瓮圪廊,这也是黄崖山南口的惟一通道。瓮圪廊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长廊,长二里多,两侧崖顶欲和,曲狭幽深。其间峭壁千仞,如铸如削,水雾溟濛,嶙峋阴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堪称一绝。沿着如削如劈的陡崖前行,越走越狭窄,仰视只见一线青天,一道瀑布飞泻而下,水声震耳欲聋。瀑布下面是个深不可测的老潭,人们称它为“无底瓮”。当地人们是这样形容瓮圪廊的:

     瓮圪廊啊一步宽,
     进去九曲十八弯,
     银龙飞落潭水深,
     仰望上空一线天。

  穿过“一线天”,抬头只见一条石梯,栈道“挂”在面前。这石栈窄窄的,竟有一百多米长。它一边紧依石壁,一边下临悬崖。石栈分前、后两段,中间有一架十余米长的吊桥连接。若是拉起吊桥,不只是断了路,连上面的栈道也被遮掩得严严实实。过了吊桥,还有“老虎嘴”,两块巨石夹着一道豁口,中间仅容一人通过。在当年的黄崖洞保卫战中,17岁的八路军战士崔振芳就在这里凭借天险,一人打退了日军数十次进攻,消灭敌人数十名,最后壮烈殉国。有诗颂曰:

     云崖险峰一线天,断壁幽谷泻银泉。
     英烈肝胆照青史,太行浩气万古传。

  黄崖山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八路军兵工厂所在地。1937年7月,八路军军工部遵照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参谋长的指示,将榆次韩庄的修配所迁到这里。在黄崖山建立兵工厂,建厂初只有200多工人,经半年边生产、边建设发展到近700人,取名“军工所一所”,受军工部直接领导,对外称“流动工作团”,后改称“兵工营”。主要生产***、手榴弹、马尾弹、五○炮等。每年所生产的武器可装备十六个团,是当时八路军的主要兵工基地,同时也是侵华日军的心腹之患,多次派兵进剿,著名的黄崖洞保卫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1941年11月11日至19日,日军三十六师团第四、第六混成旅共5000余众,陆空联合,进犯黄崖洞,企图一举摧毁兵工厂。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在彭德怀和左权将军的亲自指挥下,凭借天险与敌血战八昼夜,歼敌千余人,赢得了敌我伤亡六与一比的辉煌战绩,“开中日战争史上敌我伤亡对比空前未有之记录”,又一次粉碎了华北日军妄图摧毁八路军军工生产的阴谋。中央军委在《战役综合研究》一书中,评价这次保卫战为“1941年以来反‘扫荡’的模范战斗”。

  美国友人韩丁曾有一首《游黄崖洞》,写得就是这次战斗:

  云凝屏障似堡垒,
  风伫红旗若磐石。
  鬼斧神工,
  劈此峡谷小径,
  砍此峭壁平台。

  半山腰间;
  山涧淙淙。
  这是八路军兵工厂的旧址,
  它是藏在太行深处的宝藏。
  如玉引人,
  比金珍贵。
  锤炼的炉火曾在这里熊熊燃烧。
  峭壁一端,
  石垒羊工小屋,
  几尺见方,高不过人,
  这是左权将军的指挥部。
  联络、开会,
  皆在这方寸之地。

  将军消瘦的身躯,
  穿着破旧而不合身的上装。
  他焦急地等待着
  年轻战士血写的捷报。
  他们扼守着通向黄崖洞的峡谷,
  眼如利箭,
  逼视着远方墙垒;
  警觉的耳朵,
  听得见每一块卵石滚动。

  一千对五千,
  七天又七夜,
  潺流中号手倒下,
  号角声回荡天际。
  清泉冲刷敌尸,
  污血染红小溪。

  脚步无声,
  尸塞峡谷。
  处于险境的兵工厂暂得拯救,
  陈旧的机床依然飞转,
  直到敌人从另一条被出卖的小径偷袭上来。
  饱尝战火的世界哪,
  数不清的亡灵。
  战火延刈到珍珠港,
  在备受折磨的地球另一边。
  站在太行山巅,
  岂不见人类理智失控后酿成的灾难?
  小溪渐渐变暖,
  莫不闻小号手那如啸的号角?

  在左权将军遇难的小屋前,
  我默默肃立;
  脱帽、致敬、心在筛动。
  湖南兄弟、太行人民,
  请接受我深深的悼念。

  在黄崖山东北的山顶上有一古寨遗址,名为桃花寨。民间相传,这里是桃花女与恶霸奴隶主大战的地方。大约在周朝时期,这里有一个恶霸,名周贡,此人好吃懒做,无恶不作,百姓对他恨之入骨。桃花女为一民间女子,但有一副侠肝义胆,决心为民除害,就把当地百姓组织起来,在黄崖山上筑成一个大寨,与周贡进行了一场恶战,最后将恶霸周贡打死了,但跟随她的百姓有好多也都受了重伤,为了给乡亲们治伤,桃花女将自己的心剖了出来,救活了好多人,而她自己却倒地死去。现在桃仁仍然是一味治病良药,据说那就是桃花女的心。

  桃花女的故事在黄崖洞一带流传了好多年,如今与此有关的地名还有上赤峪和下赤峪,那是因为桃花女与周贡浴血奋战,血染山谷而得来的。

  黄崖山不仅山体雄壮,而且林木茂盛,属典型的华北植被,1996年由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在千仞绝壁的背脊,在其大小53座山头和18条沟壑之中,森林密盖,草木丰茂,300余种植物遍布其间。上层为松橡混交的天然林,以油松、白皮松、辽东栎为主,间有成片的橡树、枫树等70余个树种。中层有黄剌梅、虎榛、金银木、山月季等,间有山桃、山杏、榆叶梅等30多种开花灌木和野生林木,还有白杜鹃、龙胆、二月兰、玉竹、紫菖蒲等高山花卉,人参、野党参、元参、芍药、桔梗、牡丹、木香等43种名贵药材遍布山壑。底层为人工栽植的油松、侧柏、火炬树、柿子树、核桃树等观赏树木和经济林木。有5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和羚羊等。

  黄崖山是绿色的山,也是红色的山,是壮美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建国以来,地方政府一直把黄崖洞作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1972年在烈士墓前建起了“黄崖洞保卫战殉国烈士纪念塔”。从1982年起,多次投资,进行了修复和建设,修了路、通了电,修复了20多间厂房和左权办公室,新建了“展览亭”“镇倭塔”“血花亭”“飞虹亭”等景点建筑,还在入口处建起了由邓小平同志亲自题额的牌楼。1985年按原样修复的水窑兵工厂的工房、锅炉房、图书馆和装配车间,有兵工厂遗留下的断壁残墙等。1996年1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国家公布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前来观光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人们络绎不绝。观赏大自然的美景,体味中国革命艰辛的脚步,抚今追昔,无不获益。诗人李玉臻的一首《贺新郎·访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可以说代表了所有前来黄崖山旅游观光者的心情:

   鬼斧奇崖现,迎我来,仪仗两列,蓝空一线。泻瀑峡中听乐奏,叮咚玉飞珠溅。溯流入,画屏四面。盖紫藏红铺绿蔓,迤逦行,衣袖沾芳艳。登古洞,攀云栈。

   英名久慕今如愿。又适逢,女儿暑假,相携观玩。扑蝶采花寻李果,嬉戏兴浓无倦。讲故事,遗踪指点。虎口瓮廊桃花寨,石嵯峨,碧血当年染。忠魄在,人长念。
山西长治周围有名的山介绍

8.jpg

9.jpg

发表于 2011-6-8 15:36 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K旋涡 于 2011-6-8 15:40 编辑

八 襄黎寻亲广志山
       ——黎城县广志山

  长治境内的襄垣和黎城两县,有一个奇特的习俗,近200年来,黎城人见了襄垣人叫“小舅子”,襄垣人见了黎城人则直唤“外甥”,且不分大小性别,互相嘻戏,无论相识与否,从不气恼。但若谁有了为难事,对方都倾力相助。成为中国民俗风情百花园中最独特的奇葩。

  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在清代嘉庆年间,襄垣县城北关有一个王员外,年过半百,身边却只一个15岁的女儿,生就聪明可爱,被王员外视为掌上明珠,娇惯之下多少带些任性。这年又到了农历四月十八黎城广志山娲皇庙庙会的日子,王员外夫妇要去广志山烧香,想再求得一子,女儿却吵着闹着非要跟去不可。自古上广志山庙会求子有个严格的禁忌,那就是未婚嫁的少女是绝对不准到山上去的。见女儿非要去,夫妇俩怎么也给她解释不通,好不为难,只好以山上有老虎、豹子为借口,连蒙带吓,总算给唬住了。于是二人急急上路,然而王员外老两口怎么也没有想到,当王员外夫妇刚刚进到女娲神大殿,一眼就看见了已经跪在神像前的女儿。这一惊非同猩,王夫人又气又急,失声喊道:“哎呀,我的小奶奶!”随即一巴掌打向女儿。不料,巴掌还未打下,女儿却已扑倒在地气绝身亡。这时,庙中的老道走了过来,把小女的尸身随手扶坐在女娲神身边的座椅上,一边跪倒即拜,一边口称小奶奶大驾归临,在下接驾来迟。从这一刻起,广志山娲皇庙中多了一位襄垣小奶奶。四邻八乡的百姓都说王员外的女儿是娲皇身边侍女转世,她本与广志山上的小青龙是前世姻缘。从此以后,襄垣与黎城两县的人民,也都互相成了儿女亲家。

  广志山位于黎城县城西35公里处,原名中阳山,又名广志垴,主峰玉皇顶,一峰陡直硕壮,怒插中天,海拔1807米,是太行山高峰之一。因山势高耸雄奇,奇峰突兀,游者登上峰顶顿有开胸广志之感而得名。站在广志山顶南望,上党盆地一览无余;若再瞻顾左右和身后,则群山森列,峰壑起伏。广志山风景绮丽,是黎城新八景之一,而广志山本身又有内八景可供赏观:上山第一景是土地庙所对的大石崖,望去酷似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曰“雄鹰励羽”;它对面的老君殿建在一个环抱的山岫中,上下梯田宛然相扣,就像阴阳鱼,称为“太极图”;向上攀登,有宽2.6米、高500米的高大石梯直通天际,名之为“登天有路”;将及老顶,有一处悬崖,高可数十丈,崖头平坦,有一棵宛若苍龙的古树,面前一望无际,浮云常在脚下游动,曰“平步青云”;登上绝顶,有袖拂天星之感,称“登峰造极”;两峰连接处有一石桥,称“复道行空”;山后有老天池,名曰“耄耋天池”;傍晚站在广志山观日落,可以看到夕阳在离山老高处沉落的奇特景观,称之“中天落日”。

  1990年,黎城县政府经实地勘察,选定新八景,广志山的“中天落日”即为其中一景,县长李补安为此撰序赋诗:

         中天落日

  广志山高,危峰独秀。近晚立峰巅观日落,赤云苍山,气势恢弘,四海雄风,尽舒展于胸中。

     五行多奇秀,今来广志游。
     云自胸中起,日打脚下收。
     河川飘纤发,山峦攒拳头。
     廊庙耸崔嵬,中立梳妆楼。

  广志山不仅落日好看,日出也很有特色。每逢晨曦初露,东方那率先射出的一抹阳光将广志山的玉皇顶染就一片红色。学者高熙有诗曰:

     群山起伏朝中阳,略逊五岳也非常。
     朝日未升巅已红,诸峰皆暗顶犹亮。

  广志山的古建筑为佛道合一,主峰玉皇顶上建有玉皇殿,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建在半山腰一块开阔地上的是娲皇庙,娲皇庙比玉皇殿在建筑规模上大出数倍。根据广志山上现存古代碑刻资料可知,山中这些庙宇中至少有一些早在五代前后(即大约千余年前)就已始建。目前,娲皇庙仍保存着前后三进院落的规模,基本属明清时的形制。山门之内第一进院落是两廊与戏台。二进院落中主殿不知为什么被称作为“开山殿”,殿中正位即是娲皇神主,侧旁则是“襄垣小奶奶”的塑像。这里是民间已婚未育妇女到广志山求子的主要目的地。再往后去,第三进院落内最后位置是一座两层的楼阁式古代建筑,俗谓之“梳妆楼”,实则属娲皇寝殿。娲皇庙始建于唐交泰元年(958),1985年重修。庙座东向西,两进院。前为大戏台,面阔7间,进深11米,歇山顶,全施琉璃,斗拱为五踩双下昂,为黎邑舞台之最。中为开山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悬山顶,脊施琉璃,五踩斗拱双下昂,明间前后辟门,为过殿式。后为梳妆楼,原为单檐硬山楼阁,占地206平方米,清乾隆时称为“娲皇圣母梳妆楼”,1985年扩建为260平方米,改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全施琉璃,斗拱为五踩双昂,四面出檐廊,飞阁流丹,宏伟秀美。峰顶部有一天然裂缝,间隔隙缝二丈许,成南北相峙之势,有“天皇殿”、“碧霞宫”建其上,各居其一侧,中以石桥相连,周围悬崖绝壁,苍松百株,相映成趣,登临则有飘然欲仙之感。然而不知从什么朝代开始,娲皇梳妆楼的下层却悄然供奉起了文殊、普贤、观音这些属于佛教中的菩萨。乍一见到这种场面,常有瞻仰者感到愕然。女娲乃华夏民族起码在5000年以前的史前始祖之神,文殊、普贤、观音这些佛界大士来到中国也不过2000余年时间,佛道合于一殿,恐怕也算广志山上的一种特有风情了。

  近年来从半山的娲皇庙前往玉皇顶修了一条长约500余米共850余级的石阶“天梯”。娲皇庙后新整修的“襄垣小奶奶”的墓碑前,也经常可以见到一群群如花似玉的未婚姑娘们姗姗而来,翩翩而去。

  有人说,广志山的玉皇顶一柱擎天,极易使男子产生阳刚之气,就连山间产的柏籽羊与党参,也都具有滋阴壮阳的特殊功效。也许是出于对神灵的崇敬,也许是广志山上的独峰玉皇顶是男子生殖器的象征,这里不仅有不准未婚女子上山朝拜的习俗,而且还不准男子在山上随意小解,据说有犯禁者就会得一种怪病。而得病的人只有再围绕玉皇顶持香祭拜整圈后,病痛才能逐渐解除。

  广志山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八路军一二九师的后方医院,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有400名伤病员在这里疗伤康复,重返抗日前线。1940年秋,日寇集结一个营的兵力进攻广志山,山上仅有一个警卫连驻守,30余名八路军战士凭借着广志山天险和当地民兵的大力配合,激战两昼夜,击退日寇疯狂进攻,保卫了医院的安全。此次战斗,八路军有42名干部、战士和民兵为保卫后方医院而壮烈牺牲,烈士遗体葬于广志峰之阴。1987年,黎城人民在主峰北侧为在保卫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建亭纪念,永志不朽。目前已通盘山公路直达山顶,广志山亦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旅游胜地。
山西长治周围有名的山介绍


发表于 2011-6-8 15:41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K旋涡 于 2011-6-8 15:43 编辑

九 人间何处觅仙堂
       ——襄垣县仙堂山

  仙堂山,位于襄垣县城东北25公里处,海拔1700米,因仙堂古寺建于山腰而得名。这里危崖千仞,高耸入云,如铸如削,雄伟壮观。重峰叠峦,回绕起伏,势如九龙汇聚,故又名“九龙山”,居古韩八景之冠,以它的独特风格载入《中国名胜辞典》,既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佛教圣地,更是一个迷人醉客的风景区。

  从南面进山,盘旋而上,来到一个岩洞,叫朱砂洞。洞内岩石和红土状如朱砂,因大小两洞相连又叫子母洞。有诗云:

     扶正驱邪医百病,灵丹妙药一炉中。
     修道不知安何在,炼得大小两洞红。

  再前行百余米即达黑龙洞,名曰“洞天福地”,洞口有两条巨龙作腾跃状。从月门入洞,有9个龙头迎面伸出,个个口内喷水。再向里走,岩顶怪石形如彩云,洞底钟乳状若游龙,喷泉四射,叮当有声,一个平石台上聚一汪清水,龙嘴之水即源于此。当地人说喝此水可治百病,实为甘美之矿泉水。龙洞后端的洞底磐石宛若两条弯曲而卧的黑龙,此乃龙王夫妇的起居之地。游人称其为:

     上有彩云岩顶浮,下见九龙洞底游。
     忽闻仙人弹一曲,原是清泉石上流。

  出了黑龙洞,走不多远,映入眼帘的是一棵长着疏密两种迥然不同枝叶的奇松。山里人叫它“鸳鸯树”。从前仙堂山脚下有位大财主,其独生女儿长的面如桃花,身如白玉,财主视若掌上明珠,取名玉儿。玉儿在16岁那年,突然得了一种怪病,经多方诊治不见好转。老财主心焦如焚,不知如何是好。他在街上贴出告示说,谁能治好我女儿的病,愿将女儿终身相许。山下有位以采药为生的俊儿,听人说灵芝草能治百病,便走遍了仙堂山的山山岭岭,采回了一株灵芝草。玉儿吃了俊儿的灵芝草后,奇迹般的痊愈了。但黑心的财主却嫌贫爱富,违背诺言,将女儿另许高门。玉儿对父亲的这种背信弃义,非常痛恨,偷偷跑了出来,找到俊儿。二人见面后,抱头痛哭,商量生不能做夫妻,死也要死在一起。两人双双上仙堂山跳崖而亡。就在这对情人殉难的地方,长出了这株奇松。后人有诗云:

     仙堂山上花千树,
     更有奇松引人目。
     疏密两叶同根生,
     凛凛傲立穿云雾。

  再顺路步行便到了耸入云天的仙堂寺天梯脚下的滴谷洞。相传有一年仙堂山一带遇到了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仙堂寺内的粮食也一天比一天少,就在僧侣化缘无路,吃斋无门的时候,忽然发现了这个岩洞顶端的乳状大小孔隙中沥沥啦啦地滴下了谷子。僧侣们靠这滴出的谷子,安然度过了荒年。荒年过后,滴谷洞依然滴谷不止。寺院有一个离经叛道的和尚起了贪心,以为只要把滴谷的石孔凿大,谷子就可以哗哗的流下,结果,事与愿违,石孔凿大后,谷子竟连一粒也不滴了。后来,谷子虽然不滴了,滴谷洞的名字却流传下来。

  出了滴谷洞,登上直插云霄的127阶天梯,就来到了仙堂山最精华、最引人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仙堂寺。

  仙堂寺始建于1600多年前的东晋咸康年间。石勒称帝后,支持商僧佛图澄在所辖州郡建寺893所,仙堂寺就是其中最宏伟的一所。仙堂寺又称五泉寺,据说原寺并非建于今址,后来某朝某日某夜,忽然风雨大作,树摇石动,至天亮时,寺中的所有建筑物已然挪至舍身崖后的山峰之上,更奇特的是,佛殿中竟陡然出现了三身不同质地的佛像,左为铁佛,中为石佛,右为木佛。三身佛像座下又各涌出一股清泉,大殿之外则另有二泉环旋于寺院中,这应该就是仙堂寺又被叫做“五泉寺”的缘故。历史上的仙堂山草木花卉繁盛,多洞而又多泉,加上山间殿堂林立,流光溢彩,所以人们就拿她与山东的蓬莱仙境去相比。仙堂山五泉寺山门上有古人留下的砖雕对联,联中写得真确,上联写“无地不蓬莱尘寰有几”,下联写“重峦饶风趣世俗全非”。此联不粗不俗,名副其实,堪称联中佳作。

  仙堂寺几经沧桑,曾屡遭劫难。其中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发生的“三万大军平仙堂”事件最为知名。唐武宗灭佛是中国佛教史上尽人皆知的重大事件。史载当时全国毁寺达4600余座,毁佛像4万余尊,逼迫僧尼还俗达26万余众。仙堂山五泉寺当属最典型者。据说当时朝廷大军与仙堂寺僧侣发生过极为残烈的格斗厮杀场面。直至最后,唐武宗派大将会同潞州、邺州两处节度使共统兵三万,设暗计才达到了毁寺于仙堂的目的。1990年,襄垣县委、县政府多方筹资,进行抢救性修复,使仙堂寺重现昔日的辉煌。开发时,在山中北崖下曾发现埋于洞穴深处的许多无身头骨,在距山不远的强计乡,则还保留有世代相传的“杀僧场”的古地名。

  在仙堂寺侧有一突兀于群山之中的独秀峰,山高千仞,耸入云表,横矗数里,雄伟壮观。崖间有洞穴72个。正面半崖娲皇宫,凌空而立,云飞霞举,如入玉宇琼楼。其后通深洞。有石阶可攀援而上。通宫石径宽仅尺许,攀之令人头晕目眩,人称“舍身崖”,登之犹如身临仙府洞天。明永乐进士李浚有诗赞曰:

     天生胜概景非常,山绕藩篱石作墙。
     地拥金莲关佛像,水流石洞泛花香。
     西山二子全身隐,北海孤标遁世藏。
     此地蓬莱真境界,更于何处觅仙堂。

  娲皇宫西侧悬崖峭壁上雕有法显高僧的巨像,高达数十米,伟岸庄重。像侧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字:“东晋高僧法显法师。”

  法显像是仙堂山古建筑群原本没有的,只是在有关仙堂山的传说中可以看到端倪。说是在很早以前,有一名高僧曾在此剃度受戒,成年知名后则悄然隐遁而去。这也就是襄垣八景“仙堂旧隐”的由来。千百年来,多少人都作过摸索探求,很想弄清楚那位隐遁而去的高僧究竟是谁。明代曾作过兵部尚书的襄垣人刘龙,就有一首题为《仙堂旧隐》的七律诗。诗曰:

     高士当年不可求,白云无恙水长流。
     桃源路沓应难问,蓬岛春深是胜游。
     已入烟霞成痼疾,肯将霖雨慰深忧。
     苍松翠柏遮天日,独傲人间万户侯。

  作为在仙堂山出生的刘龙在诗中明显表露出渴望探知仙堂山旧隐高僧真实姓名的心愿,而且还透露出古人对这位隐去高僧的尊崇怀念与极高评价。近十多年来,史学界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位高僧就是法显。

  南朝梁人慧皎所著《高僧传》中讲:“释法显,姓龚,平阳武阳人。”又言及法显曾有三个哥哥,都在幼年夭折而亡。父亲怕灾祸再降临到法显的头上,所以从三岁时就送他进入佛门。再翻开中国最权威的典籍工具书《辞海》,在“法显”的条目下,明明白白讲道:“法显,平阳武阳人,今山西襄垣。”而法显的出生地很可能就是襄垣的龚家沟,在近年发现的龚氏后裔保存下来的清同治十二年(1873)《龚氏族谱》,其文中不但叙述了襄垣龚氏世代所居地缘环境的变迁沿革,而且特别提到“余龚包肢居斯土,耕读相承,子孙接续瓞绵,延上世原居司马,公生数子无成,后将次子送交和尚。”显然,这里所说的龚氏上世祖宗中曾有“生数子无成,后将次子送交和尚”事,与《高僧传》中所记法显身世十分吻合。沁县政协(沁县与襄垣相毗邻)的张正先生曾完好保存着一帖文字石刻拓片,原文为:“武定三年九月十五日比丘法显为无边治界众生造像一区所供养。”东魏武定三年为公元545年,是法显去世125年后的事,那时候法显已经很知名,家乡人为其造像纪念,也是情理中事。另据襄垣史志办的张林源先生考证,法显初时出家襄垣宝峰寺,宝峰寺距龚家沟很近,稍大后游历于仙堂山,知名后隐去。所谓“隐”,在僧人看来,就是云游四方,最后到达长安,受皇命而西出取经。

  10多年前,祖籍襄垣的原《人民日报》记者连云山先生公布了他30余年的研究成果《谁先到达美洲》,指出法显不仅比唐僧西行取经早200多年,而且比哥伦布发现并到达美洲早1080年,此说一出,世界为之震惊。作为法显的家乡襄垣也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理所当然地在法显的讲经处仙堂山塑起了法显的巨幅浮雕,建起了法显纪念堂,严肃地向世人昭告:世界文化名人东晋高僧法显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漫漫征程,其起点就源于襄垣的仙堂山。

  法显的浮雕巨像,居高临下,雄伟高大,站在仙堂山的山门,数华里外赫然入目,成为整个景区视野中最能唤起人们历史与文化情愫的一种特殊环境标志。诗人罗连双有诗赞曰:

     率先走过地球村,何异西方探险人。
     不畏荒途万象恶,况为瘦骨六旬身。
     冰峰奋越承天意,苦海慈航渡世心。
     今到仙堂山上望,高天朗朗正和春。

山西长治周围有名的山介绍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