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7286

主题

探洞

织金洞地质遗迹开发、保护与管理——贵州老钱

[复制链接] 查看:3726 | 回复:0
发表于 2011-8-12 11:38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织金洞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境内,是一个以喀斯特洞穴、峡谷、天坑、天生桥等地貌为主要地质遗迹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它也是中国第三批,贵州省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之一。

织金洞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早在19861月,应织金县人民政府邀请,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对织金洞进行了为期20天的考察和录像,本书作者贺卫、李坡两人参加了此次考察工作,这是作者首次与织金洞的亲密接触,我们在对织金洞宏大的洞腔规模,洞内碳酸钙沉积物奇特美观的造型,多样的形态类型和复杂的成因叹为观止的同时,一致认为织金洞具有较高的旅游和科研价值,旅游开发前景远大,但在开发利用之前应该对洞穴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和旅游开发可行性评价,并充分保护该洞穴。在考察结束后,杨汉奎等还撰写了“打鸡洞特征简介”一文,在贵州省地理学会1986年年会上宣讲。

1987,为了对织金洞进行系统的研究,为洞穴的旅游开发和保护提供科技支撑,解决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贵州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了“织金洞成因及环境条件研究” 的项目,我们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了对织金洞的探测和研究工作,这是国内外首次针对织金洞所进行的系统研究。该研究项目对织金洞的形成条件、层次划分、演化过程、洞穴内外环境进行了深入调查、监测和研究;对洞穴环境质量、洞穴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对洞内次生化学沉积物进行了成因和水动力分类;对洞穴的旅游开发价值进行了模糊评价,提出洞穴开发利用与保护建议,提交了“织金洞成因及环境条件研究”
报告、织金洞图册和一系列相关图件,发表了“天然岩溶洞穴环境工程”、“论喀斯特洞穴问题”等相关研究论文,项目研究成果获得1990年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年,为了更深入研究织金洞发育的古环境条件,解读豪猪支洞的粪便堆积层在古气候、古植被及古生态环境方面的提供的信息,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实施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织金洞豪猪粪堆积层与古生态环境的相关性研究”,对织金洞内扫尾豪猪粪堆积层的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孢粉组合、同位素年代测定及地质环境条件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显示织金洞地区自6710±130年以来,古植被和古气候均属亚热带环境。豪猪粪堆积层孢粉分析可分为四个孢粉带,反映了植被由松占优势、混有桦、栎常绿阔叶的针叶林松占优势,含五加、栎和山核桃的针叶阔叶混交林松占优势,栎、五加和桦增多的针叶阔叶混交林松为主,混有胡桃、五加和榆落叶阔叶的针叶林的演替过程。相应的气候变化是:温和偏湿温暖偏干温暖湿润湿凉干燥。气温波动基本在13~15℃之间。同时推测织金洞在距今1165±90年以前的约5500年时间内,一直有扫尾豪猪栖息,经常性栖息的有20只左右,并分为3~4个群体。根据粪便成分分析,山核桃、杨梅、栗、菊、蔷薇及真蕨等植物的根、茎及果实是它们的主要食源。此项目在国内具有开拓性,对织金洞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具有指导意义,部分成果已用于织金洞的的开发与建设中。这期间我们还发表了“织金洞古豪猪粪便堆积层特征与古生态环境意义”、“织金洞扫尾豪猪粪堆积层的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织金洞扫尾豪猪灭迹之原因探讨”、 “织金洞的气候环境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贵州织金洞的环境监测与评价”和“卷曲石成因探讨”等多篇论文,为推动织金洞的环境研究和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之后,我们仍一直密切关注着织金洞地质遗迹的旅游开发和保护状况,特别是2004年织金洞申报获得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后,我们欣喜地看到织金洞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在开发中得到了进一步保护。

2005年我们主持编制了《贵州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保护项目与基础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贵州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重点国家级地质遗迹——织金洞地表生态环境防治可行性研究报告》,对织金洞地质公园建设、地质遗迹保护和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提出了织金洞洞顶对应地表村民的异地搬迁、洞顶地表生态修复(退耕还林、宅基地及水土流失严重地段的环境绿化及人工促进封山育林等)对织金洞的保护方案和措施,促进了地质遗迹的开发与保护。

为了织金洞地质公园的旅游发展和地质遗迹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扩大织金洞地质公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2008年,我们协助织金洞地质公园管理处组织了“中国·贵州· 织金国际旅游洞穴论坛——旅游洞穴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组织国内外专家对织金洞进行了的考察,对织金洞自开发旅游以来出现的诸如景观风化变色,灯光植物的生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洞穴景观的保护措施和洞穴旅游的可持续道路,并在大会上宣读了“织金洞的形成条件及演化过程”一文,同时为参加会议的中外国专家的论文进行中文翻译。

2009年,为完成贵州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贵州喀斯特生态综合治理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喀斯特洞穴与旅游开发研究》研究任务和内容,我们于20101月再次对织金洞进行全面深入的野外调查和探测,对织金洞穴内的部分景点数据进行了补测和相片补摄,并对织金洞周边的峡谷、天坑和天生桥等其他地质遗迹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测量和研究,特别是对大、小槽口、大小痴聋和大小罗圈等具有较高旅游价值的天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织金洞地质公园内的天坑及其形成过程”一文。

因此,为了未来更好地开发和保护织金洞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实现地质遗迹的“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宗旨和原则,我们对多年来在织金洞地质公园内考察、研究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校对、归纳、总结,修正和补充,出版这本系统研究织金洞地质公园的形成、发育和演化及其开发利用及保护的科技图书。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开发、保护与管理的专著。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织金洞的考察和研究不断深入,新的观念和成果较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洞穴内沉积物的成因和分类的研究,以及对洞穴环境的监测方面。但研究成果主要在各种科技刊物上发表或以图册的形式表现,目前仍未有一本专著对织金洞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对洞穴的开发保护与管理进行论述。本书就是这样一本具有科学性和可读性的专著。我们撰写这本书,从内心来说是不由自主的,是二十多年来对织金洞工作的情结,本书作者均为多年从事洞穴探测、科研和管理的洞穴工作者,织金洞的工作,将我们带入洞穴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殿堂。织金洞自从被发现起,就受到我们的关注,对织金洞的探测,我们已无法记清进洞的次数,也无法计算在洞内逗留过的时间,但每次进洞后均能获得不同的感受和收获,均会感到新的震撼,这就是织金洞情结,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洞穴的情结,这也是为什么要写这本书的原因之一。现在,以我们多年勘察和研究的资料写成的这本书即将出版,在这里要特别感谢贵州人民出版社接受这样一本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图书的出版。

当我们对织金洞进行探测和研究时,不可避免地对织金地质公园区内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生活有了更广泛的接触,我们抱着极大的兴趣观察这些独特的自然现象和当地人民的生活随着这个洞穴旅游开发带来的改变。多年研究的资料不断地引起我们浓厚的兴趣,经过反复对比之后,我们才认识到这些资料的价值,这些资料促使我们就这样一次再次地有机会与织金洞交流,对它作进一步的了解,并重新比较和验证我们以前所做的记录。本书就如同它的名字《织金洞地质遗迹开发、保护与管理》所透露出的信息一样,是一次真实的喀斯特地区洞穴的旅程,是多年来无数次考察的真实记录,是对洞穴的详细描述,是运用洞穴学原理对洞穴的还原,对地理环境、地质学背景、人文环境、意外景观和现象的发现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在本书中有详细的描述。同时,我们也强调对自然遗产和喀斯特文化的保护。

本书共分为七章,增加一部分有关地质遗迹保护与管理的内容作为附件,从第一章开始,我们就将带领读者进入丰富多彩的织金洞地质公园内的喀斯特世界。

第一章主要是对织金洞区域背景的基本介绍,涉及到织金洞周边地区的自然概况、地质地貌情况、水文构造情况、织金洞的历史和科考研究等内容的一些基本情况。

第二章主要介绍地质遗迹概念,包括什么是地质遗迹、地质遗迹的内涵、地质遗迹的分类、国内外对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保护现状和织金洞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开发保护研究等。

第三章重点介绍织金洞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的形成过程,主要分门别类地介绍了织金洞地质遗迹的各种类型,包括洞穴、天坑、天生桥和峡谷。当然这些地质遗迹是组成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最主要的自然要素。同时,我们也将对织金洞周边的其他喀斯特洞穴和地质遗迹做了必要的描述。

第四章着重对织金洞区域主要地质遗迹进行评价,这些评价是建立在科学基础和科学考察意义上的,评价的原则是国际统一的标准和惯例,评价的所有指标是以多年来精心考察和测量数据为基础,通过这样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到织金洞地区过去和现在的地质现象,并通过这些细致的科学评估做出更加精细的保护原则。

第五章涉及到织金洞地质公园开发的历史过程和现在的具体情况。在改革开放初期发现的织金洞,在最少两代人的艰苦努力下,终于展现在世界面前,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主要通过织金开放以来的科研数据、多年来保护和管理情况,分析目前和未来这个地质公园的发展方向,提出更加完善的保护计划。

第六章主要是突出怎样保护,针对织金洞地质遗迹保护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在保护中开发主,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是全世界地质公园建立的宗旨。通过提出这些原则,对织金洞地质公园保护区的范围界定,保护等级的划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所有的这些结果,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保护措施上。

本书最后一章通过回顾织金洞开发、开放以来,不断探索出来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措施,这些经验和措施也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一个封闭型社会转向开放型社会所取得的成绩。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也在这样的条件下不断地学习先进经验,完善自己。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有关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正。

在这里,我们要感谢已故的杨汉奎研究员、朱文孝研究员和宋林华院士、杨明德教授,感谢他们在织金洞开发前后对洞穴的考察和研究工作,特别要感谢已故朱文孝研究员,感谢他对织金洞执著的研究热情,申请了贵州省科学院研究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使作者能对织金洞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持续不断地进行研究,使本书得以出版。也要感谢卢耀如院士、张寿越研究员、朱学稳研究员、张英骏、陈治平、余锦标、熊康宁、章典等教授多年来对织金洞开发建设和保护的关心,感谢他们对织金洞开发与保护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还要感谢先后考察过织金洞的法国美国英国、前南斯拉夫、瑞士、墨西哥、新西兰日本等国家的洞穴专家、学者和教授,感谢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的黄仁海、车家骧、潘高潮、张璞和李建平等同志,他们参加了1985年对织金洞的考察和录像工作,并且还要感谢张璞博士对法文版《GUIZHOU EXPE86 中国贵州洞穴考察》织金洞部分的翻译工作,使我们能理解和参考中法考察队对织金洞地质公园内其他洞穴探测的资料。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法国洞穴联盟和法国青年洞穴潜水协会,他们对织金洞及其周边洞穴的考察和测量工作为我们这本书提供了部分洞穴实测图件,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们还要特别感谢织金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和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的长期合作配合,使我们的考察和研究顺利完成,并与管理局的很多工作人员建立了兄弟般的情谊,同时也要感谢他们给我们每次考察和研究工作提供的无私帮助。感谢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著作,特别感谢张良君主任和戴俊编辑对本书的精心加工。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