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户外经理人

由90年代至今的音响发烧到今天的发展过程,看户外市场的未来运行轨迹

[复制链接] 查看:32265 | 回复:65
发表于 2007-12-10 00:23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设置投票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看看有多少人看了这个帖子
所以请大家赐一票。说我胡说八道都无所谓!我就当您和我开玩笑了
谢谢!

当您往下看的时候,即表示您同意参加我的统计。
大家说话算数!鄙视只看不投票的人!

由90年代至今的音响发烧到今天,看户外市场的未来一篇旧文不断更改中:我的感触,请业内行家指点!



由90年代至今的音响发烧到今天,看户外市场的未来

这篇文章是试图让历史告诉今天。
用类比的方法
看一个市场发展的运行轨迹。
而不是下一个定义

我是92年开始接触发烧音响的,当时正是我国发烧音响的萌芽时期,
93年刚参加工作时我的收入大约是400元,当时CD机刚刚开始起步。

我在 93年底在电台主持了一挡音乐节目和一挡发烧音响节目,

由此真正开始了我的发烧之路,其实发烧一词就是来源于玩音响的,

         我是01年开始接触户外的,当时正是我国户外的高速发展的前夜,一直到现在也算是看着中国户外火爆起来得了。
也一直在研究现在户外发 烧友的玩法。
从03年我就发现户外装备的一些发展有些像当年发烧音响的发展于是就一直在验证着。

          发烧友注重的是不惜血本不惜代价的追求音响效果的完美重现,当时在我国出了好几本发烧音响的书籍比如HIFI音响,高保真音响等,连 一些例如无线电杂志也在连篇累牍的发表发烧音响的文章。(现在大都消失了)
户外装备发烧友认为只要是户外,哪怕是爬个香山,灵山也是危险重重,于是注重的是不惜血本不惜代价的追求户外的所谓舒适性和安全性,在我 国出了好几本发烧户外的书籍比如户外生活 户外探险 户外等,连一些例如旅游杂志也在连篇累牍的发表户外的文章。

          音响发烧远远比现在的户外更有强度。音响发烧友有一些是唯装备派的,经常换机。发烧文化 有的时候音源是为表现器材服务的,我们 当时也特别注重一些器材的材质, 比方说我们要无氧纯铜线去连接低频 用银线去表现高频 我们只认,丹麦的高度风公司 和日本的古河的线材 功放只认马克雷文森 (可比作户外的始祖鸟)KRELL 法国的捷达思 音箱是分丹麦声 德国美国声,英国声 稍微低端一点的品牌在我们眼里都是垃圾货用这些器材让我们觉得强奸我们的耳朵。掉价丢人 我们会疯狂崇拜一些世界顶级品牌。比方说jmlab 马克雷文森 杰夫乐林
          户外发烧人群里面有一些人是户外用品发烧友 有一些是唯装备派的,经常换装备。发烧文化 有的时候户外活动变成了检验器材得了的 ,我们当时也特别注重一些器材的材质, 比方说我们要高泰斯 COOLMAX 我们只认,高泰斯的防水透气 保拉泰克的抓绒 等等 冲锋衣只认始祖鸟,TNF MHW 背包就要1千块钱以上才能用,哪怕人家就是自驾车也会为人家量身定做一条O包腰带 稍微低端一点的品牌在我们眼里都是垃圾货,比如火风的炉子。国产登山杖,国产头灯用这些器材让我们觉得。掉价丢人 我们会疯狂崇拜一些世界顶级品牌。比方说始祖鸟

         后来国内也有一群音响发烧友致力于国货 创出了一些品质真的还不错的国内品牌。比如斯巴克功放。美之声音箱。
          后来国内也有一群户外发烧友致力于国货 创出了一些品质真的还不错的国内品牌。比如爱水电睡袋强氧的背包。

          我们相信音响是一个有很高技术含量的东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层次的提高。发烧音响必然会飞速发展!大家一定会越来越玩 高端的东西。高级音响一定会走入普通人的家中
我们相信户外用品是一个有很高技术含量的东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层次的提高。户外装备必然会飞速发展!大家一定会越 来越玩高端的东西。顶级冲锋衣一定会象雨衣一样走入普通人的家中

          当时我作为音响发烧友 身边的人在买音响的时候都会征求我的意见,而我只会推荐音响组合会把自认为优秀的品牌。推荐功放至少要3千 元以上的 音箱强烈建议5千元以上,(这可是95,96年的消费水平)在我眼中一些国货 包括象索尼建伍这样的大众化国外品牌或者组合音响都 是垃圾货
         现在这些老驴子发烧友 身边的人在买户外装备的时候都会征求他们的意见,而老驴只会推荐户会把自认为优秀的外用品品牌。推荐背包至 少要1千元以上的 鞋子一定要高台寺,在我眼中一些国货 包括象夏尔巴火枫 ACME 普尔兰德 这样的大众化国内品牌都是垃圾货

          有时候一些器材发烧友喜欢在一起比器材,用一些试音天碟去考机器。大家都喜欢对照着一些顶极录音棚里的标准来玩器材(比方说BBC) 。有时经常会超过一些顶极录音棚的效果。其实录音棚里监听音箱也不过5千块钱左右。 有时候一些器材发烧友喜欢在一起比器材,用一些特例去说明问题。大家都喜欢对照着一些特殊环境去说明器材的重要性。
有时经常会超 过一些顶极高山的装备用在了自驾车或者是周边露营上。其实夏尔巴门的装备也不过如此。

          音像发烧友拿到手的器材会在CD机上放块大石头。目的是避免振动。会用镀金插头因为黄金不会被氧化这样来保证接触点的导电性好 在音响发烧友中经常的评价是,某某东西不计成本之作。军用级零件,当时那可是一个只计较好坏不计较价格的年代,因为我们认为一些 不够发烧的一些东西对音乐的表现太差,简直不堪入耳,糟蹋好音乐,还会告诉朋友这对耳朵不好。
         户外发烧友之间还会拿着器材到处去比拼。 拿到手的器材会在会说韩国炉子点火器可能会出现问题,假如某某情况下没有热汤会如何。然后可能为了这一口有1%可能消失的热汤你 要再多花个300块 在装备发烧友中经常的评价是,某某衣服好。防水透气,但忘了考虑我只需要一件普普通通的外套,大不了我穿件雨衣,当时那可是一个 只计较好坏不计较价格的年代,因为我们认为一些不够发烧的一些东西有那么一点可能让你有那么一点不舒服,就会告诉别人有可能出现生命 危险。

         一些有钱人刚刚开始玩音响时也会受到售货员(音响店员也一般都是发烧友)的诱惑,高高兴兴的买一套顶级设备回家。然后开开心心 的唱起了卡拉ok。
         一些有钱人刚刚开始玩户外时也会受到售货员(户外店员也一般都是户外装备发烧友)的诱惑,高高兴兴的买一套顶级设备回家。然后开开心 心的穿上冲锋衣。拿上净水器,把GG的背包往车后面一仍,高高兴兴的自驾车去海边烧烤了

         慢慢得 大家烧劲过去了慢慢的冷静下来了。发现原来自己仅仅需要一套在发烧友眼里俗的不能再俗的家庭影院。或者甚至是被发烧友 嘲笑的MP3,
慢慢得 大家烧劲过去了慢慢的冷静下来了。发现原来自己仅仅需要一套在户外发烧友眼里俗的不能再俗的低价装备。或者甚至是被发烧友 嘲笑的探路者

         户外发烧友们也慢慢的退烧了。慢慢发现原来我们忽视更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欣赏音乐。而不单纯是炫器材。原来一套普通的组合音响,有源 音箱也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
发烧友们也慢慢的退烧了。慢慢发现原来我们忽视更重要的就是我们要玩户外。而不单纯是炫装备。原来一套普通的汗衫,腰包也能 够满足我们的需要。

        于是当我们的好奇心结束之后,发烧器材又成了小众的市场。原先被我们呲之以鼻的什么索尼之流又重新回来占据了主流市场,原先 一些国内的老牌子发烧器材要么消失了,要么演变成为步步高爱多这样的东西。又有一些新品牌冒了出来。 于是当我们的好奇心结束之后,高级装备专业登山又成了小众的市场。原先被我们呲之以鼻的什么笛卡农之流又重新回来占据了主流 市场,原先一些国内的老牌子发烧装备要么消失了,要么演变成为探路者样的东西。又有一些新品牌冒了出来。 索尼其实就像现在户外品牌里的迪卡农。 (未完待续)

         当大家冷静下来的时候 发烧退了以后的时候还有一些人会继续他的发烧之路但是更多的人会选择普通音响而把侧重点放在了节目的选择上,也 就是说越来越不专业了。
户外现在也已经漏出了非专业化的苗头。例如腐败的队伍越来越多。由自虐而转向腐败的队伍越来越多。 未来由于技术的透明化户外产品的国产化率也会越来越高 ,其实我们都知道其实国内企业完全能做出高档的产品只是牌子不响而已

        上次深圳户外同行说深圳人消费比较理智,假如这种理智波及全国我们应如何应对 新鲜事物传入中国来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追随者,现在大家还是把户外当成一件时髦和新鲜的事情。尤其是登山探险的激情影响。户外市场的未来,是分化,诚然会有一些人流在了专业化登山上。但是更多的人会把目光放在休闲的舒适化上再一者就是会放在户外的的多元化上比方说帆板 游艇 滑翔等 并不是大家有了钱由了消费能力就一定要烧装备。
就像当年我对音响市场对未来 的判断出现的错误一样,觉得大家有了钱就会有更大的消费能力去买专业音响,错 了。其实大家现在是没钱才会在周边买上套好装备转转,一套顶级的户外装备才几个钱 基本装备2万块打住了(和发烧音响比起来真的是小巫见大 巫)将来户外市场大家真正有了钱会买房车,游艇,会去亚马孙漂流 非洲探险旅行,月球漫步。。。。。。
        记得NBA来中国的时候说NBA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电影,电视 还有其他娱乐活动 那么户外呢。未来户外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如果出现了比户外更好玩又有益身心的的游戏活动。。。。
        当时的发烧品牌都在做什么了?始祖鸟已经被收购了
        当时我第一次来北京的时候有两个地方专程去了,一个是当时位于玉泉路的大中电器当时好像应该叫做大中音响 一个是位于新街口的超音波音 响花园,那里都聚集了世界最著名的一些音响品牌。后来 大中音响转为了大中电器由专业音响领域转向了家电,成功转型为一家综合电器卖场,里面还有音响但是是一些大众消费级的商品
        超音波成为了硕果仅存的的专业音响集散地,继续它的高端音箱路线。但是也为了迎合市场做了一些相对低端产品        大中开了多少家连锁店,超音波只有孤芳自赏,这可能就是量 我们现在也许还不到变的时候但我们是不是应该随时想着变。我们是不是应该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变就像大中音响转型为大中电器一样,这种可能性也许会出现在体育用品商场正式和我们抢市场的时候

[ 本帖最后由 野人阿木 于 2007-12-19 11:51 编辑 ]
单选投票,共有 168 人参与投票
你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3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10 01:50 2 只看该作者
哈,我是第一个投票和回复的人
发表于 2007-12-10 05:16 3 只看该作者
走自己的路,要别人去说吧。
一切都要看自己的钱够不够的。我就用国产的一些东西,又怎么了?妨碍谁了嘛?
发表于 2007-12-10 07:40 4 只看该作者
精辟!顶顶顶,有谁敢说背书包去爬山就不是户外呢
发表于 2007-12-10 08:13 5 只看该作者
同一年代的人
有着相同的经历
发表于 2007-12-10 09:13 6 只看该作者
恩,有点意思。
发表于 2007-12-10 11:19 7 只看该作者
深有同感,顶
发表于 2007-12-10 11:55 8 只看该作者
严重同意。

发烧友、先锋型消费者,永远都是人群中的一小部分。

绝大部分消费者都是理性消费者,寻求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不会为多余的功能多掏一分钱。

专业设备价格高,利润高,但是销量低。普及型产品价格低,利润低,但是销量大。

企业如果追求销售额,必须针对理性消费者生产普及型产品。
发表于 2007-12-10 12:17 9 只看该作者
以上调查只认为对专业或发烧友有用
对于我来说,目前只有一对有源音响,可以满足我基本需要了
咱们应该在做一个调查,看看大家买音响花了多少钱
发表于 2007-12-10 12:52 10 只看该作者
有点意思!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