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3538

主题

穿越西双版纳原始热带森林

[复制链接] 查看:5121 | 回复:7
发表于 2007-12-13 10:48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对很多户外探险者来说是一个神秘的、很有吸引力的去处。西双版纳属热带雨林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摄氏度,适合热带、亚热带动植物生长和繁殖,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五千多种热带植物和数百种珍禽异兽,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2007年国庆节期间,我们几个户外发烧友组成“穿越原始森林探险队”,从西双版纳野象谷出发,成功地穿越了西双版纳勐养的原始森林。
    我作为这支探险队的队员之一,有幸与同伴们一起领略了原始森林的美丽、神奇,感受了原始森林给予我们的惊险与刺激。
  
十月三日早上830,我们进入勐养的原始森林。我们请的两名向导都是与原始森林打了多年交道的人。据向导介绍,勐养的森林形态很特别,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使这里拥有了“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共有的形态特征,这在东南亚地区的热带雨林中是很少见的。
  
进入原始森林,我们就如同淹没在绿色的海洋里了。巨大浓密的树冠,遮蔽得透不进日光,好像是一层绿色的天幕;大树上是寄生的野兰、老蕨,大树下交织着藤棘、杂草;不知名的野花、野菜、野果,或是挂在树梢、茎干上,或散落在草丛中。
热带的野菜、野果色彩鲜艳,香味浓郁,甜美淳厚。
阴冷湿润的原始森林中,弥漫着一种鲜花、野菜、野果、新枝嫩叶的清香与朽木落叶的霉腐相混杂的气味。几步以外的视野就被密匝匝的树木遮挡。不时可见的长满苔藓的卧倒在林中的枯死老树,似乎在提醒人们:原始森林是个充满危险与死亡的世界。
  
连绵的雾霭,时浓时淡,使原始森林更显得苍古幽深、神秘莫测,我们似乎走进了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
  
走着走着,我们发现了几处新鲜的野象粪便和野象刚刚走过的脚印,这让队伍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了起来。尽管几个队员出发前还表示,此行最想见到的就是野象。甚至还有人开玩笑说:“摸不得老虎的屁股,就摸一摸野象的屁股吧”。可真到了野象可能出现的时候,大家又都把心提到嗓子眼了。这场虚惊还是让队员们明白了,原始森林带给大家的确实不仅仅是美丽。
  穿过一处长满“云南树铁”的缓坡,我们来到一条上宽下窄的狭长沟谷。沟谷上方被荆棘藤蔓遮蔽,沟谷底部是没过脚面的淤泥,沟谷的宽处不过一米,窄处仅一、二十公分,从沟谷通过就像钻地道一样,有时要弯腰或蹲着向前挪动。沟谷里散发出的是一股难闻的腥味,向导告诉大家:“这是麂子的脚印,这是野猪的脚印,那是黑熊的……”。向导接着说:“这是一条野生动物的通道,谷底的淤泥是大量野生动物踩踏造成的,腥臭味是动物的粪便和尸体发出的”。身处这阴森的环境,听的人都难免有毛骨悚然的感觉。
  
过了麂子沟,踏着松厚的落叶和杂草,绕过几十株参天巨树,我们来到了一处弧形崖壁前,从崖壁缝隙中不停有清水渗出,崖壁的下方有一个约两米方圆的类似人工挖出的土坑,土坑四周可以清楚地看出杂乱的野象脚印。
  
约莫又行了十分钟,我们来到原始森林中的一条小河旁,当地人称这条河叫南养河,它是从东部流经这片森林的,最后注入澜沧江,全长100多公里。我们趟过河水,来到一棵老树前。老树巨大的根部呈椭圆形,宽处超过两米,窄处也有一米多,仅三米多高的树杆向河心斜伸出去,尖细的顶部有两棵二十公分粗细的新枝像两根芒刺一般伸向天空。向导介绍说:“这棵树至少有四、五百年的树龄了,从树根来看,它原本很高大,大概在很久以前,遭遇雷击或其它的自然原因,主杆折断而成为现在的形状,顶部的新枝是近十多年才长出来的,折断的主杆或是腐烂,或是在某一个雨季被大水冲走了”。
跟着向导前进,我们接下来的一段路程顺利多了。突然前面的队员大叫:“小心,有蚂蟥”。这一声叫不要紧,一听说“蚂蟥”我就浑身起鸡皮疙瘩。因为出发前,两位向导都跟我们说过“蚂蟥”的事。原来,原始森林里的旱蚂蟥极为细小,比一根大头针略粗,长还没有大头针长。这个微小的东西,虽不起眼,但极富攻击性。在没有蚂蟥的地段,你一个也碰不到,在有蚂蟥的地方你也很难发现它,因为它们藏在树叶背面和杂草枝节等隐蔽处,一但有动物或人从附近走过,它们会顺着气味从几米远的地方弹跳过来。它会从人的袖口、衣领、裤管、袜筒钻进去,叮在皮肉上,直到吸饱了血为止。而这一切你都毫无知觉。我还听说有人的耳朵里、鼻孔里都钻进过蚂蟥。遇上这样的“吸血鬼”,你能不头皮发麻吗?
  
我们跑步冲下了这个百米草坡,连滚带爬地翻过了两棵横在山坡上的老树,跳下河滩,跑进水中。一停下来大家赶忙捉蚂蟥。尽管出发前我认真扎紧了裤管,也从头到脚洒了半瓶风油精,可这会抬腿细瞧,鞋子上、裤管上,还是有十多条细小的蚂蟥在蠕蠕而动。我用小树枝把蚂蟥一个个刮掉。谁也说不清有没有蚂蟥钻进了衣服里面,反正这一刻大家都感觉浑身不自在。我庆幸蚂蟥没有钻到我的衣服里面。




向导带领我们沿着河边在较为平坦的灌木林中继续穿行,顺着河湾拐过一处数丈高的陡崖,就听到前方传来流水的轰响。向导告诉我们,拐过弯,前面就是“跌水坎”了。果然,河湾越来越开阔,水声越来越响。我们头顶上森林的巨大“伞盖”也渐渐分开,露出了天空、透进了阳光……
  
跌水坎”是个瀑布群,是一处绝美的景致。一块巨大的岩石从南养河的水面突起,有五、六条凹陷的沟槽,不规则地分割了巨石表面,河水就通过这些沟槽流出,跌入两、三米深的下游河床,形成了壮观秀美的瀑布群。这些瀑布有的分两级、三级跌落到底,有的直泻而下。大的如山虎咆哮、势不可挡;小的如绢丝珠帘、华贵纤秀。岩石下,激流翻涌、飞花堆雪;岩石上,瀑声如雷、惊人心魄。面对眼前的美景,大家欢呼跳跃起来,好似回到了久别的老家一般。
我们中午就在“跌水坎”休息、野餐。大家卸下背包拿出各自的午餐和水,我们几个队员拾了一些干柴,采了很多野菜、野果,用石头磊起一个简易的石灶,架上一口锅,一阵烟熏火燎之后,煮熟了的野菜香味已经浸透了所有队员的全身。当一缕阳光透过森林照耀着营地,我们蹲在石头上大口地吃着自己烧煮的野餐时,一种回到远古的感觉油然而生。



我们离开“跌水坎”顺南养河水继续前行。过了“跌水坎”,南养河两侧的树木又逐渐显得高大,原始森林也逐渐变得浓密了。最终那巨大的枝叶在我们的头顶上空交汇,遮蔽了天空,挡住了阳光,我们又似乎钻进了一个绿色的隧道,这里水流越来越急,情形越来越险。有一次从一个急湾处过河,水流很湍急,但因河中正好长着一排小树,小树的乱枝拦住了一些从上游冲下来的石块,向导说从这儿大家可以踩着树杈,扶着树枝,从树上走过去。可一位小个子队员看到水中的石块便一脚踏了下去,不料脚未站稳,那石块就借着水流滑动起来,小个子队员一脚走空连人带包被冲倒在水中,幸好走在他身后的队员眼及手快,一把拉起了他,但他还是被呛了好几口河水。
    还有一次,全体队员要过一道三十多米长、横跨在南养河上的独木桥,这道独木桥距水面有两米多,是一棵直径六、七十公分的大树倒下形成的。大树倒下年深日久,表面已明显腐烂。稍一振动,长满绿色苔藓的老树皮就纷纷脱落。向导试着走过这道独木桥,告诉大家只可以一个一个地过,人多了不行。
      我们朝左岸的山坡攀登。坡越上越陡,约莫上行百米左右,我们眼前的坡面几乎是直立的了,大概是爬坡时精力过于集中,我们竟没有注意到身边的变化,直到听见身后的队员赞叹道:“好漂亮的竹子啊!”我才驻足抬头,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已由树林钻进了竹林。
  
在几乎陡直的、没有路的崖壁上前行,大家手脚并用,靠抓住就近能抓到的竹子、小树或藤蔓,然后再小心翼翼地移动脚步。脚下踩落的石块和泥土打在下面的竹子上,发出一连串令人恐慌的“嘭嘭”声响,吓得我们一阵阵地冒冷汗。
  
晚上830分,我们终于走出了这片原始森林。回望那神秘幽深、浓绿阴湿、给了我们许多奇险壮美体验的原始大森林,我更钦佩那里特有的、原始的、博大的恢宏、富有、生机与苍古。
  对于每个热爱户外探险的朋友来说,在森林里穿越时采食野菜、野果,将是穿越活动中最美好的时刻,它将会使参与的队员大饱口福,满嘴留香。既可以领略热带森林的奇异景观,还将丰富森林探险活动,让野菜、野果丰富生命的内容,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发表于 2007-12-13 11:05 2 只看该作者
西双版纳属热带雨林气候!现在应该也很温暖
发表于 2007-12-14 19:12 3 只看该作者



顶!

版纳是我家
发表于 2007-12-19 17:37 4 只看该作者
我也想去一次 
发表于 2008-3-23 10:42 5 只看该作者
很强~~~~~~~~~~~~~~~~~~~~~~~~~~~`
发表于 2008-3-25 22:15 6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iang831 于 2007-12-19 17:37 发表 我也想去一次 


俺也是
发表于 2008-4-27 16:23 7 只看该作者
真想去`~
发表于 2008-5-25 17:53 8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条线路也很精彩,哪就是到普洱茶的发源地——勐海县的南糯山,这里是爱尼族聚居的地方。环南糯山徒步一圈,走村串寨,领略那里的自然景观和爱尼族人文景观,到茶山上亲手采摘春茶,亲手加工茶叶,亲口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又是和穿越热带雨不同的一种享受。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