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4832

主题

四川雪宝顶的三起山难事故回顾

[复制链接] 查看:10620 | 回复:15
发表于 2011-10-3 22:15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红U颜 于 2011-10-4 01:06 编辑

一、1999年8月1日  北大女子登山队周慧霞滑坠遇难 
    1999年天,由北京大学山鹰社女同学组成的女子登山队,在攀登四川雪宝顶峰途中发生山难,1名女队员坠下雪山,不幸身亡。该登山队已于日前回京。
  北大女子登山队是7月中旬从北京出发,奔赴四川的。雪宝顶峰位于四川成都以北345公里处,属松潘县,主峰海拔5588米,系岷山主峰,终年积雪。虽然此峰的海拔高度并不高,但攀登它也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去年底初创的北大女子登山队,首次登山挑选了此峰,无论从自身实力还是成功把握上而言,应当说还是恰当的。
  8月1日,女子登山队自海拔5000米左右的1号前进营地出发,准备突击登顶。在越过一座难度较大的陡峭山脊后,队员周慧霞在海拔5200米的雪坡上突然滑坠,直落至海拔4600米左右的冰川尾部,不幸身亡。据了解,周慧霞系北大教育学院学生,21岁,开学后本应上大二。这名湖南籍女孩子去年加入山鹰社,开始各项严格的登山训练,但攀登雪山还是第一次。
  这位山友告诉记者,雪宝顶雪山由于难度适中,交通尚算便利,因此一直是业余登山者初次攀登雪峰的首选,可称得上是业余登山向专业登山的铺路石。但任何山峰都不是绝对安全的,危险始终伴随在登山者左右,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发生不幸。
  背景 山鹰社及北大女子登山队
  北京大学山鹰社成立于1989年4月1日,是全国首家,也是实力最强的以登山、攀岩为主要活动的学生社团。社团精神是“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建社10年来,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包括登山、远足、攀岩、探涧等。通过各种活动使加入的大学生们强心健体,并培养出了一大批青年登山爱好者和国家运动员,为中国的民间登山运动和高山科考事业作出了贡献。
特别是1998年,为给母校北大百年华诞献礼,山鹰健儿们成功登上了海拔8201米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成为首支攀上8000米的学生登山队,产生了极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山鹰社女子登山队成立于1998年12月,以参加过山鹰社1996、1997、1998年登山活动的女队员为主力,意在为广大女山鹰社员提供更多的登山锻炼机会,是国内唯一正规的女子学生登山队。


雪宝顶顶峰.jpg

发表于 2011-10-3 22:16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U颜 于 2011-10-3 22:18 编辑

二、2003年5月  雪宝顶魏洪海遇难搜寻报告  
                                                              第一部分 大海资料
  大海,真名魏洪海,76年生,原籍黑龙江,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94级学生,北京绿野俱乐部成员。
  大海进山与攀登路线:成都──松潘──上纳米──大本营──乌龟背──黑色走廊──C1──骆驼背──冰雪山脊──峰顶
  第二部分 与大海的初次接触
  2003年4月26日,深圳山友红景天、虎头虎脑从成都出发,傍晚到达松潘,准备攀登岷山最高峰——雪宝顶。

  4月27日上午10点左右,两位山友正准备向上纳米村出发时,在松潘街头偶遇“快乐小路”马队,交谈中得知一位北京绿野的山友也准备随他们马队去上纳米,并随后攀登雪宝顶。虎头虎脑从“快乐小路”处得到了这位名叫“大海”的山友手机号码,马上就拨通了电话。电话另一端的大海说他已经从北京坐火车到达成都,现在刚赶上早上9:30从成都到松潘的班车。电话里大海的声音听来比较有自信,但是他说自己是一个人,并且没有任何雪山攀登经验,虎头虎脑认为以当时条件单人攀登比较危险,因此随即提出合队的想法,但是大海表示自己想一个人攀登,虎头虎脑又建议大海去上纳米找扎西做高山向导,大海说他出于某些方面的考虑,不想惊动扎西。

  虎头虎脑觉得自己的劝阻没有起到作用,放下电话后转而跟“快乐小路”马队方面做工作:送这样一位没有雪山经验的人去登山是很危险的。但是,这次劝阻也没有起到作用。
  4月27日下午3点,虎头虎脑和红景天到达上纳米村扎西家。按时间推断,大海应该在当日下午5点左右到达松潘并过夜。然后在第二天也就是4月28日随“快乐小路”马队到达上纳米村。
  于是4月28日,山友红景天开始在上纳米村打听大海的下落,但是没有结果。而虎头虎脑在当天早上发现自己的高山靴出了问题,遂与扎西离开上纳米村外出借鞋。
  4月29日一早,估计到昨晚大海应该是在上纳米村过的夜,因而红景天9点10分开始在上纳米村通往雪宝顶的必经之路,扎西老爸家门口等待大海,又没有结果。后来在下午1点左右听送大海上山的马夫说,大海在当天早上9点,叫了一位上纳米村的藏民,已经出发前往海拔4300米的大本营。途中经过扎西家门口,没有作停留。
  4月29日,因高山靴破裂而到成都借鞋的虎头虎脑,晚上与成都山友伊登、一只洋鸡蛋在酒吧聚会时,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发送时间是4月27日上午10点50分,是在虎头虎脑和大海通话后发出的。内容如下:
  “你们几个人?知道还有别的队吗?我本不想惊动扎西的……,祝你们成功!平安!大海。”
  当三人收看短信时,大海本人应该已经到达雪宝顶4300米大本营。
  4月30日,雪宝顶一带晴空万里,红景天托付一对欲上大本营的上海游客打听大海的消息,但后来没有碰上这两位游客。但根据后来从大本营下来的马队马夫讲他们没有在上面看到登山者的营地,只有一个不知给谁做饭的小伙子待在那里。
  根据天气、时间上判断,估计大海应该在当天上了C1。
第三部分 进山
  4月30日,虎头虎脑携带高山靴回到上纳米村,而成都山友伊登和一只洋鸡蛋则在5月1日赶到了上纳米和虎头虎脑、红景天会合。5月1日到达上纳米的还有广州绿野一行八人,以及一支两人的英国队伍。


  5月1日,海拔3200米的上纳米村上午天气时阴时晴,下午天气开始变坏,雨雪交加。伊登、洋鸡蛋到达上纳米的时间是下午6:15左右,可以肯定当时天象浓云飞渡,密雨如织。当天没有得到任何山上的消息。

  5月2日10点半左右,正在上纳米村长阿嘎的小店门口转悠的洋鸡蛋见到一个骑马的村民从山上下来,手里拿着一个绿色的对讲机。这位村民见到登山者后,将对讲机交与洋鸡蛋并询问是否会使用,洋鸡蛋试着呼叫对讲机的另一方,但反复呼叫没有回答。洋鸡蛋询问是怎么回事?这位村民说昨天(5月1日)下午他和山上一位登山者联络,上面说要下来,但之后就失去联系,至今也没见到人下来。
  广州绿野队先行出发,伊登、洋鸡蛋、红景天、虎头虎脑一行四人及英国队两人中午出发前往大本营。由于出发时间已晚,兼之天气不好,时有雨雪、道路泥泞,到达大本营时已经是下午4点。远望雪宝顶主峰,雾雪交加,无法判断情况,只能就地扎营。当晚6点左右,扎西从松潘到达大本营。
  当晚,向导扎西与四位山友讨论大海的情况,大家初步认为遇难的可能性比较大,决定明天先上山,边走边根据观察到的具体情况实施行动。
  第四部分 搜寻过程
  5月2日一早,天气晴朗,围绕主峰的云雾一散而尽,空气透度相当高。在向主峰方向观察过程中,扎西发现在C1营地隐约有一个黑色的小突出物,怀疑是一顶帐篷。
  在这种情况下,队伍决定先上去看看再说。伊登、洋鸡蛋、红景天、虎头虎脑四人、广州绿野队三人及扎西携带全套装备于上午10点出发。中途因为扎西胃痛,吃了数种胃药都不见效而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午11:30到达乌龟背下方海拔4366米处。从乌龟背向右上方向是传统的登山路线,向左上方向则是主峰南侧冰川的西坡下方。
  经过所有八人讨论,认为大海的去向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在C1以上的冰雪山脊上误踩雪檐坠入主峰的另一侧(东南方向),二是在C1以上的攀登过程中自主峰南侧(冰川方向)滑坠掉下到主峰西侧,由此形成两种意见,一种是沿传统路线上攀,沿途观察大海留下的痕迹,另一种是沿左上方向去冰川下方搜索。扎西认为如果滑坠十有八九掉在主峰南侧冰川西侧,由此队伍从搜索的有效性方面考虑,决定先到冰川以下地区看一看,如果没有发现情况,再考虑往上到C1去搜索。
  中午12:00,扎西、伊登、洋鸡蛋、虎头虎脑、广州绿野队的ETU、胡子等六人散开队形,沿雪坡向左上方向开始搜索。
  冰川下方雪坡大多坡度在20——40度之间,陈雪之上覆盖着5——20厘米左右的新雪。雪层结构较稳定,但有多处流雪痕迹。
  下午1:20左右,走在最前方的伊登和胡子沿西北方向横切最后一个雪坡之后,胡子在转向东北方向的一裸露岩石带旁发现一个红色的头盔(后经观察,有剧烈撞击痕迹)。在停留下来作短暂观察和拍摄照片后,伊登发现东北方向海拔高程60——70米的上方有一黑色物体,该物体呈东南——西北方向紧贴地面横卧,上方是至少70度以上的陡崖,陡崖顶端为主峰南侧的冰川(平均海拔高于5200米)。

     崖上不时有冰雪从山体滑落,存在一定冰崩的可能,因此伊登与随后到达的胡子约定,伊登先上行观察,如果确定是大海的遗体,再让其他人员上行。

  下午1:40左右,伊登到达该黑色物体10余米处,向下方人员打出手势表明:发现山友大海的遗体!
  伊登在离遗体5米处进行拍摄,在其他队员未到达现场时,未接触遗体和遗物。
  第五部分 遗体状况
  大海的遗体位于海拔4600余米处(没带GPS,高度是扎西判断的),俯卧于冰雪之中。
  右臂在身侧,左臂压于身下。遗体上方有一片2米左右长,0.8米左右宽,被冰雪覆盖的血迹。遗体上身穿蓝色冲锋衣,下穿蓝色防水裤,脚穿黑色登山鞋(非高山靴),鞋上没有冰爪,穿着黑色雪套。腰上系着安全带,挂有冰锥、铁锁、快挂等技术装备,现场及周围没有发现冰镐、冰爪、照相机。遗体上方15米处有一红色的JACK WOLFSKIN背包,内装一根主绳,一件用睡袋套包裹的黄色羽绒衣和一只保暖水壶、一副手套、一只头套。由于受到剧烈撞击,不锈钢的保暖水壶严重扭曲变形,但其中仍有半壶水(一直保留到交给警方)。背包右方水平位置5米处有一防水手套,手套上的用以连接冰镐的辅绳有明显被强力断裂的痕迹。以上提到的多件装备物品上均贴有写有“大海”字样的医用胶条。
  现场没有发现帐篷、睡袋、气罐、炉头等宿营装备。
  以上是大海遗体的基本状况,据扎西讲,大海遗体的位置与99年北大周慧霞被发现的位置比较接近。
  下午2点左右,胡子、扎西、洋鸡蛋、虎头虎脑先后到达遗体旁,在拍摄了各种角度的、以便警方取证的照片之后,搜寻组成员讨论了是否将遗体搬运下山的问题。当时考虑到以下几点:一、此处位于雪崩流雪区,容易将遗体掩埋,日后不易寻找;二、此时遗体上方有老鹰盘旋,不动恐怕遗体受损;三、此处海拔较高,雪层较厚又较松软,警方和家属到达比较困难;四、基于传统不能“暴尸于荒野”的习惯;大家都同意将遗体搬运到一个海拔较低并易于到达的位置妥善安置,等待后事处理。

     经胡子、扎西、洋鸡蛋、伊登四人商量后,一致同意搬运遗体。

  由于遗体搬运较为困难,在此过程中,扎西、伊登、洋鸡蛋、虎头虎脑及随后赶到的红景天、英国的莱恩、赛门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最后大家在离雪线较近处的乌龟背西北方附近,选择了一个背风的地方,挖掘了一个雪坑。在队员脱帽致意后,将山友大海的遗体用散雪暂时掩埋。
  第六部分 报警及其它
  在大家搬运遗体的过程中,广州绿野的牛记和在大本营的一高一矮两位山友下山前往上纳米村报信,并骑着扎西的摩托车外出报警(后因车坏返回)。
  在遗体掩埋之后,为了妥善起见,洋鸡蛋、虎头虎脑、胡子、ETU留守在乌龟背的临时营地看守遗体,而伊登、红景天和扎西带着现场拍摄的部分照片前往一百公里外的松潘县报警。当晚6时许,三人到达上纳米村,找到在村口收取登山管理费的松潘县文体局管理人员,向他们借车外出报警。遗憾的是,自上纳米至岷江乡一段三十公里的路程,他们收取了山友400元人民币的费用(平时大约是250元)。
  在岷江乡转车后,晚上9点30分,三人到达松潘,直接到县公安局报警。接警后,公安局立刻安排警力调查此事。在做笔录的同时,扎西联系上了大海的朋友小 dao,经过一番辗转后,联系上大海的家人,简单通报情况后,大海亲属随即赶往松潘。
  第七部分 说明
  一、 在这篇报告整理期间,松潘警方已完成对大海遗体的尸检工作,于5月5日晚十点回到松潘,下一步的调查工作正在准备之中,包括到C1取回大海的其它遗物并进一步寻找大海的失事痕迹,以便确切地判断此次山难的具体原因。
  二、 因我们未达到大海最后攀登的高度,故无法确定大海是否登顶。
  三、 大海的家属5日晚已到达成都,6日到达松潘,7日将进入上纳米村。
  四、 此篇报告未经大海家属过阅,但经过大海家属同意,可以发表关于此次山难的搜寻报告。
  五、 此报告根据4名报告者在此次雪宝顶山难中所知的情况撰写。
  六、 感谢松潘县公安局在此次事件中所作的大量工作。
  在此,我们对山友大海的遇难表示最深切的哀悼。
  “尊重自然,珍惜生命!”
  报告者:红景天、伊登、一只洋鸡蛋、虎头虎脑

发表于 2011-10-3 22:17 3 只看该作者
三、2006年10月5日,万州郎俭滑坠遇难
  在万州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中,提起穿行者郎杰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万州最早的户外运动发起人,穿行者户外运动协会会长,万州第一位取得中国登山协会认可的户外探险从业资格证人员。

寄情山水 成立户外运动协会
  提起郎杰,不可不提他的弟弟郎俭,郎俭网名“重庆恶霸”,郎杰网名“穿行者”。兄弟俩是万州户外运动最早的发起人。
  说起最早,其实也不过2003年的事。两兄弟从小喜欢运动,经常锻炼身体,但健身房里的锻炼怎么也没有兴奋的感觉。两兄弟不时邀约朋友一起去郊外徒步野游,遇到水丰景美的地方就停下来野餐或野炊。
  偶然遇到一些外国游客背着很大的包穿山涉水,兄弟俩一搭白,才知道这叫户外运动,是一项很时尚的运动休闲方式。看到老外专业的背包、帐篷、鞋子、水壶、野外炊具,兄弟俩大呼过瘾,感到自己的塑料布、水壶太业余了。
  回来后,两兄弟到网上查找,发现国外和国内的大城市才有这些专用的户外运动用品,在万州还是一项空白。当时万州人已经有很多喜欢徒步旅游的人,但都没配备专业用品。两人敏感的捕捉到其中的商机,很快开起了一家穿行者户外用品商店。
  商店开起的时候,两人对户外运动的爱好已经远远超过了对经营生意的兴趣。“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兄弟俩是山水都爱,每次去到人迹罕至的大自然,都感到无比的放松和愉悦。结识了一帮兴趣相投的朋友后,两人自然成为户外运动的带头人和组织者,经常组织去七曜山、铁峰山、凤凰山等地穿越丛林。
  随着爱好者越来越多,队伍也越来越庞大,2003年9月,两兄弟组织成立了穿行者户外运动俱乐部,2004年6月,又在民政局正式注册成立了穿行者户外运动协会,郎俭是协会会长,郎杰是协会秘书长。至今协会已经有会员150多名。

弟弟滑坠雪宝顶 托体同山阿
  2006年10月5日,农历中秋节的前一天。郎杰在家中,心里牵挂着正在四川阿坝攀登雪宝顶的弟弟郎俭。那时,兄弟俩的登山经验已经非常丰富。神农架、四姑娘山、长坪沟、稻城亚丁、西藏墨脱、三奥雪山、贡噶山……都已经走过,有的地方还带协会会员走过多次。海拔5588米的雪宝顶对郎俭而言已经不在话下。
  晚上,电话响起,传来的却不是成功登顶的好消息,郎俭遭遇山难去世!那一瞬间,郎杰的反应是不可能。论技术论体能论经验,这都不可能在郎俭身上发生啊!
  第二天,郎杰赶到雪宝顶,亲眼看到了弟弟的遇难现场:离前进营地仅仅不到100米啊,弟弟滑坠的痕迹非常明显,雪坡上工具、头盔、衣服碎片散落着。在滑坠处下方几百米的地方,他们找到了郎俭的遗体。
  原来,当天登山时天气恶劣,大部队前进到海拔5400米的地方时决定下撤回前进营地。冲锋在前的郎俭自然落到了下撤队伍的尾巴上。当他独自一人行走在一处山脊的时候,可能因为精神放松,把原本该紧握在手的冰镐背到了背上。不知何故发生跌滑的时候,他没有工具在手,稳不住身体,一直滑坠到山脊下。
  这件意外不仅击倒了郎杰,也打击了协会所有会员。会员们写下祭文悼念郎俭:
  “郎俭,我们的兄长。小弟小妹们永远感谢你!是你,给我们打来了干净的泉水;是你,教会我们搭第一个帐篷;是你,送来了御寒的衣物;是你,在最困难的时候向我们伸出了援助而有力的手;面对恶劣环境,你教会我们如何泰然处之;面对危岩高峰,你教会我们谨慎攀登……
  郎俭,我们会在你曾走过的每一条路上,为你插上一支山菊花。在你所向往的每座山峰的方向,为你秉烛上香。愿你在天国的路上,穿行中永远有你的梦想!”
  擦干眼泪,把悲伤埋藏,郎杰将弟弟安葬在雪宝顶后收拾心情,决心完成弟弟未竟的事业和梦想。

郎杰登顶四姑娘山三峰

  2007年1月,郎杰代表万州区穿行者户外运动协会参加了由四川登上协会举办的2007年冬季冰雪登山技能暨四川省第四届高山协作员培训班的培训。经过一个星期的系统学习,经过各科目理论、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他取得了由四川省登山协会认证的四川省高山协作员证书。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学习结束后牛刀小试,他成功登上了海拔5355米的四姑娘山三峰。这在学习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
  四姑娘山三峰位于四川省小金县日隆镇,海拔5355米,论高度在四姑娘山的四座山峰中排名第二。三峰山势陡峭,气候变化无常,山上积雪皑皑,裸露的岩石风化严重,攀登难度也是第二。此前,郎杰自我估量攀登大峰二峰没有问题,三峰却有点吃不准,四姑娘山的幺峰更不敢想了,这座山峰攀登难度比珠穆朗玛还大呢,据说目前为止仅有10多人成功登顶。
  联系好向导和驮运登山物资的马匹,准备好头盔、雪套、登山鞋、冰镐、冰爪等专业登山用品,他和参加培训的三名登山爱好者一同出发,当晚就到达山脚下海拔约4400米的大本营。
  所谓大本营,其实就是一片地势相对平坦开阔的背风之地,这是他们登山之前要驻扎一晚的营地。几人支好帐篷,铺好睡袋,用专用炉灶烧开雪水,煮了点方便面充饥,然后早早睡下。睡在羽绒睡袋里,帐篷外雪风狂卷,身下的岩石硌得人生疼。郎杰开始不由自主地怀念家里的席梦思、沙发、电视、热水浴,以及一切温馨的东西。“我何苦要来受这份罪呢?又苦又累到底有什么好?”自己千万遍问自己的问题钻入脑海,但每次都得不到答案,登山前他总是这样后悔:“以后再也不登山了!”可久不登山,又抑制不住地怀念那份“罪”。
  第二天一早起来发现帐篷里的一瓶脉动水已经凝结成冰,这在以前的登山经历中是从来没有过的,他开始觉得自己低估了三峰,事先竟然没有带专业的保暖水壶。
  天还没有亮开,外面雪风乱卷,能见度很低,一行人打着头灯前行。郎杰特意把水放到背包里面,希望随着白天气温升高冰能化开,这样路上就有水喝了。
  冬季的四姑娘山气温低得吓人,郎杰准备的双层手套可以耐受零下25度的气温,清早出发时双手竟然冷得毫无知觉,脚也麻木了,走了好久才渐渐找回了体温。除了寒冷和风雪,最大的危险就是脚下风化的岩石,一脚踩上去,碎石哗哗往下掉,他小心的和前面的人拉开距离,一步一步稳稳上行,有时候踩到松动的岩石踩滑了,就赶紧降低身体重心,用冰镐抓住地面,让身体不致滑坠,要知道下面不是深谷就是悬崖,一旦出现意外,生命堪忧。
  到达离山顶约100-150米的地方,是一面坡度达到70度的陡坡,坡上全是风化的岩石。专业的高山向导发挥了作用,他首先攀登上去,打好保护,放下保护绳,郎杰等人系上保护绳和上升器,然后开始攀登,这是最考验技术的时刻,苦学一周的技能派上了用场,最终,一行四人于中午12点30分登上了山顶,山上风急天高云淡,大峰、二峰和周围群峰都在脚下,“会当凌绝顶”的豪迈让几个热血男儿忍不住挥动手中的冰镐。
  下山的时候还有三段插曲,郎杰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为什么上山的时候没有呢?同伴总结他是用强大的意志和登山的兴奋抑制住了高原反应,是意志战胜体能的表现。
  二是郎杰打开水瓶喝水,水却冰冻得更加厉害,口渴难忍的他只好抓来冰雪嚼化解渴。
  三是来自新加坡的登山伙伴小明在4500多米的时候忍不住兴奋,脱下手套给家里人发短信报喜,短信发完手指就冻伤了,下山后本该用温水浸泡手指,但冻伤的手指被80多度的热水泡着而毫无察觉不知疼痛,最终是冻伤加烫伤,起了两个亮晶晶的泡。郎杰只好一路护送他到成都就医,这也让他对四姑娘山的寒冷有了更深的感受。
组织攀登三奥雪山  
  今年五一,郎杰组织了18名登山爱好者集体攀登了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境内的三奥雪山之奥太娜峰。奥太娜与奥太姬、奥太美形成品字形山峰,是当地藏民心目中的神山。海拔4800米的奥太娜山势较缓,适合初学登山者攀登。与四姑娘山不同,这次登山考验的是郎杰的组织能力。
  组织工作远比登山复杂:事先向四川省体育局登山协会提出申请、等待批准,确定线路,准备物资,联系向导、协作员、马匹,了解队员情况,安排沿途休息和行动计划。
  一切准备好了登山途中,郎杰动了个小小的心眼,他故意和一个协作员落在了大部队后面,给落伍的人一个安慰:还有人在我后面,我不算最落伍的呢。一路上,他给落后队员打气、鼓劲,最终,18人中有13人成功登顶,要知道这13人中有4位女性,有初学登山的,有哮喘和心脏病人,年龄最大的已经51岁了M连经验丰富的向导也忍不卒赞:“我带过这么多山友、驴友,只有你们这支队伍整体实力最强,团结互助精神最好!”
  作为登山爱好者,他还有一个愿望是今年国庆节再登雪宝顶,去看望长眠在那里的弟弟郎俭。走弟弟未走完的路是对弟弟最好的纪念,郎杰对此非常坚定,即使全世界的山峰都阻挡在他的面前,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抬起步伐,将它们踩到脚下。    
发表于 2011-10-3 22:55 4 只看该作者
阅!!!!!!
发表于 2011-10-3 23:25 5 只看该作者
雪宝顶这个国庆期间又有山难了,门户网站都有报道。
发表于 2011-10-3 23:34 6 只看该作者
强!有目标和榜样了
发表于 2011-10-4 22:15 7 只看该作者
看后心情沉重,户外安全第一,不可掉以轻心
发表于 2011-10-4 22:52 8 只看该作者
热爱山的人生,有不一样的价值
发表于 2011-10-5 02:21 9 只看该作者
尊重自然,注意安全,任何时间不能掉以轻心。
发表于 2011-10-5 16:21 10 只看该作者
热爱自然,真爱生命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