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华北

国庆节鳌太穿越纪实(文字部分已更新完成全部 精彩图片将继续发)

[复制链接] 查看:85727 | 回复:507
发表于 2012-10-12 16:45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邯郸风筝 于 2012-10-29 22:42 编辑

风雪雨雾鳌太

2012/10/09

引子:

       2012101日至7日,我们一行8人(行者、左边风、五月风、风筝、小刚、悠悠然、翱翔、漂流瓶)在无向导、无后援的情况下,从陕西太白县塘口村进山,经2900营地---盆景园---导航架---药王庙---乔麦梁---飞机梁---金字塔---太白梁---万仙阵---雷公庙---拔仙台--- 大爷海---大文公庙---小文公庙---上板寺(太白景区)---红河景区。历时7天(因雨雪耽误一天),翻越山峰、大梁十几个,克服了大雾大风、雨雪冰雹、泥泞高反等诸多困难,每个人都挑战了自己的意志力和体能极限,全部行程约150公里,无一人掉队、下撤和拖队且还收留一名江西驴友(久久,23岁)一同胜利完成了鳌太穿越

为纪念之特写本文记录所想、所见、所感,并且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按行程时间顺序进行展现。全文共分引子、鳌太穿越的缘由、鳌太穿越的准备、鳌太穿越的实施、鳌太穿越的总结五大部分,将分别予以叙述,敬请关注和支持、鼓励。下面,首先以一首小诗来概括鳌太穿越的总体情况。

     

  

吾辈不畏秦岭难,鳌太穿越只等闲;

三塔三梁九重天,风雨冰雪雾相伴。

遥想当年长平战,白起庙前惜可叹;

今蹬太白拔仙台,翼展雄姿震秦川;




国庆节鳌太穿越纪实(文字部分已更新完成全部  精彩图片将继续发)

左起: 悠悠然、风筝、小刚、翱翔、行者、漂流瓶、五月风、左边风


为和更多关心鳌太的人们共享鳌太的有关知识,现将在网上搜到的一点有关鳌太的论述转载于此和大家分享:

鳌太背景介绍:

鳌山——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鳌山山名的来历  相传远古时代,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那时中华大地上洪水纵横恣肆,相互冲激,灾害连连,大地震动,地维不稳,东海龙王第九子神鳌,献出四足,以立四极,但从此不能游泳爬行,女娲念神鳌断足之功,谴断足神鳌雄镇中央,分流南北,从此天下风调雨顺,水流东去,地维沉稳。鳌山从此成为一道雄伟的龙脊,横亘在中华大地上。
  鳌山位于太白山以西,秦岭中段太白县境内,海拔3475.9米,是秦岭主峰太白拔仙台西面的另一制高点,故又称其为西太白,是陕西的第二高峰。这里也是秦岭山脉中最为原始的区域,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石海遗迹遍布山坡,山间云雾缭绕,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绝佳旅行之地。相传唐代名医孙思邈曾多年深居西太白鳌山,精研医药,著书立说。鳌山雄伟奇观  2009年11月10日,在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全国十大“非著名”山峰评选活动中,十座适合驴友们观光游玩,但知名度欠佳的秀山峻峰,在众专家与网友、读者的评选中脱颖而出,宝鸡市太白县境内鳌山名列其中。
  巍峨的太白山,横空出世,高耸云天,是我国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一高峰。在其西端是山水相连的鳌山(西太白),为陕西的第二高峰。同太白山一样,它以其迷人独特的风光吸引着无数探索者的步伐。当你走进鳌山,站在海拔3400多米的山顶,目视四十里跑马梁在这片纯天然的原始生态区,感受鳌山的阳光,鳌山空气,聆听鳌山歌唱,鳌山呼吸,聆听旷野的天籁,就是那远古的呼唤。我的梦已醉在鳌山的生命里。鳌山顶那绚丽多彩的晚霞,恰是青藏高原的“高原红”;鳌山顶那纯净的蓝天,恰是青藏高原的“青藏蓝”。
      诗仙李白游历鳌山(武功山)时,借助鳌山孤高参天之气势,登山览胜,怀着对鳌山的敬仰之情,写了一首《登太白峰》的五言诗:“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这首诗大气磅礴,意境高远,表达了对鳌山的无限怀恋之情。鳌山,自古集高、雄、险、奇为一身,汇灵、秀、幽、美于一体。在这片美丽富饶和神奇的土地上,有“鳌山雄姿”、“四十里跑马梁”、“六月积雪”、“斜峪雄关”、“桃川曲流”、“青峰古刹”等谜一样的自然景观。
    鳌山一般由3条路可登顶:太洋公路23公里处,称23公里,(实际位置为太洋公路约50处)海拔2245米。一般鳌山从这里攀登,可1到3天,因强度不是很大,建议走1天,最快约8小时,一般用时14小时。一般走塘口下,总拔高1430米,约65里。

太白山---太白山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一座中华名山。夏商时称“物山”,周代称“太乙山”,至魏晋始称“太白山”。  历代帝王对其封王加侯,文人墨客的足迹更是遍及太白山的山山岭岭,留下了大量赞美太白山景色的绝妙诗篇。自隋、唐以来,眉县汤峪便是关中著名的疗养旅游胜地,先后建有凤泉宫、凤泉汤、唐子城等行宫。  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等名人学士也曾多次登临太白山,吟诗作画,“太白泼墨山”便传说为李白历作诗之处,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人称“药王”,长年隐居太白山中,研究太白山中草药为民治病,太白山中至今还遗留有他采药走过的栈道的捣药的碓窝。而药王的传说故事,也在当地广为流传。

太白山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使我国大陆东半壁第一高峰。拔仙台是以道观命名,是传说中当年武王讨纣后姜子牙封神点仙的地方,拔仙台顶小观上供奉着据说姜尚封神点仙所坐的椅子,世人不可动坐。相传拔仙台是姜子牙斩将封神之地、东汉刘秀曾在跑马梁驯马练兵、汉大将军韩信曾在点兵场演练兵马、杨广上山求医等传说美丽动听。

主要特征

  太白山作为秦岭山脉的主峰,其自然地理条件就更为独特,它那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瞬息万变的气候神姿,自古以来就给人们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更为中外科学家和文人学士所向往。

  太白山以其高、寒、险、奇、秀富饶和神秘的特点闻名于世,称雄于华夏。“太白积雪六月天”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唐诗人杜甫有“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之比喻。柳宗元的《大白山祠记》写道:“雍州西南界于粱,其山曰太白,其地恒寒,冰雪之积未尝已也”;元代朱铎《太白山》诗申有“雪花点翠屏,秋风吹不起”之诗句;元《一统志》中载:“山(太白山)极高,上恒积雪,望之皓然”;明代王昕《三才图会》中,对太白山的终年积雪的描绘是:“山巅常有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可是太白山盛夏积雪之景色奇丽、时间之久、蔚为奇观,银光四射,百里可见。非夸张于虚构,确实来历已久。

  太白山由于地质地貌、山岳冰川、源泉秀水、森林群落、天象景观、奇花异草、人文历史构成了完美的景观体系,是最佳的生态旅游景区。

人文环境景点介绍

  (1)拔仙绝顶--又名八仙台,海拔3767.2米,雄踞于秦岭群峰之上,为太白山绝顶,恰似一个不规则三角形锥体,孤高峥嵘,参天入云,三面陡峭,雄险无比,台顶宽阔平坦,向西南倾斜,西宽东窄,面积约8.4公顷。台上有封神台、雷神殿,登顶远眺,顿有"一览众山小"之感。早观日出,晚看夕阳,流光溢彩,霞光万丈,令人心旷神怡。

  (2)千年冰洞--在大爷海东侧崖壁上,有一"千年不融之冰洞"。洞内常年有冰,寒气逼人,好像一个"天然冰库"。许多游人到此,必攀崖进洞,冰柱、冰台、冰塔,琳琅满目,景象万千。游客多以取山巅之冰为一大乐事,有的还带到山下,竞相炫耀。

  (3)天池明珠--在海拔3000米以上有6个高山湖泊,系冰川遗迹之冰斗湖、冰碛湖、冰蚀湖,水面1000-8000m2,湖面平静,碧波荡漾,清澈凛冽,洁净无杂,印月映日,呈串珠状排列于拔仙台南北,被誉为"高山明珠"、"太白天池"。湖边常有白顶溪鸲小鸟,飞行敏捷,鸣声啾啾,见人不惧,飞临水面,衔取湖中草叶,人称"净池鸟"、"净水童子"。

  (4)太白积雪--太白山终年积雪,奇特壮观,历来为文人所赞颂。从春至秋,中低山野花盛开,姹紫嫣红,叶红似火,果挂枝头,山巅白雪覆盖,银光四射,百里可见,格外壮丽,留下了"太白积雪六月天"的佳话。

  (5)冰川奇石--在海拔3300米以上,有第四纪冰川遗迹的角峰、刃脊、槽谷、石海、石河、石环、石玫瑰、冻融岩柱等,怪石嶙峋,千姿百态,如禽若兽,似人若仙,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

  (6)垂直景观--太白山植被、气候、土壤、动物,均以海拔高度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垂直景观带谱。森林植被自下而上有8个景观带:栓皮栎景观林带(海拔1300米以下)、锐齿栎景观林带(海拔1300--1800米)、辽东栎景观林带(海拔1800--2300米)、红桦景观林带(海拔2300--2600米)、牛皮桦景观林带(海拔2500--3000米)、巴山冷杉景观林带(海拔2800--3200米)、太白红杉景观林带(海拔3000--3500米)、高山灌丛草甸景观带(海拔3400米以上)。还可以感受到从暖温带至寒带不同的气候景观,也可看到各景观带内的珍禽异兽。

  (7)平安云海--太白山千峰竟秀,万壑藏云,中高山地带常见云海霭雾,尤以平安云海最为壮观。平安寺周围,峡谷深幽,峰峦叠嶂,云雾翻腾,四野弥漫,峰如海岛,岭似飞舟,时隐时现,变幻无穷,景象万千,身临其境,有飘飘欲仙之感。

   

10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0-12 16:46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邯郸风筝 于 2012-10-13 22:31 编辑

第一部分:鳌太穿越的缘由

       鳌太——这个名字我以前只是偶尔听说过,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是指秦岭的第二高峰鳌山和第一高峰太白山。自然,鳌太穿越就是鳌山到太白山之间的连穿了,对鳌太的认识也就仅停留在这一不能再浅的认识水平上了。直到今年五一重装穿越南太行十字岭——王莽岭时,行者说要在十一国庆节期间进行鳌太连穿,这才在我大脑里留下了一丝印记,但当时并没有参加的想法。7月初和行者又一起重装穿越了北---南驼梁,他再次提起穿越鳌太之事;中旬我又和战士等重装穿越了小五台。回来后,分别写了两篇游记,又经王道的转载和介绍,我登入了8264户外网并试着发帖子、看帖子。期间,比较关注关于鳌太穿越的帖子,越看越觉着具有挑战性,且对鳌太穿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鳌太穿越的难点不仅在于时间长和路途艰辛,需要翻越十几座海拔在3500左右的山峰和大梁,更在于气候变化无常和高原反应给人带来的巨大影响,从而进一步增大了穿越的难度和风险。正是对鳌太认识的不断加深,才一步步让我对穿越鳌太更有兴趣,进而更加关注有关鳌太穿越的有关信息。可以说,从7月中下旬开始直到9月份的两个多月的时间内,我几乎每天上网都在看有关鳌太的内容,从攻略、游记到有关事故、事件的报道等。在此期间,我和爱人、朋友、同事也时常说起想穿越鳌太的事,他们大多是出于对我关心的考虑,劝我别去冒险和自虐,但我还是在9月初下定决心参加鳌太穿越。我是一个具有一定挑战精神的人,但又是一个小心谨慎细致的人,现在不穿越更待何时?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必须要参加这次穿越活动。经分析,理由有三:一是我个人身体条件尚好,虽说年龄偏大一点,但我个人体能方面完全能够承受鳌太穿越的强度和险度;二是我具备一定的户外经验,对鳌太穿越的难度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因而具有足够的自信心;三是我信任领队行者,也对这个穿越的团队有足够的信任度,相信我们经过团结努力一定能胜利完成穿越的。决心定下之后就是精心细致的准备了,且看下回分解。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0-12 16:51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邯郸风筝 于 2012-10-16 22:58 编辑

第二部分   穿越鳌太前的准备

       穿越鳌太的准备,具体可分为精神准备、知识准备和物资准备。关于精神准备、知识准备其实在第一部分就算是做到了,这里我想着重说说物资准备方面。就物质准备来说又可分为装备、食物和衣服及药品等准备。具体如下:
1、装备:
登山包70L、登山杖2个、高腰防水登山鞋、雪镜或户外偏光镜、雪套、头灯、-20度睡袋、雨衣、3升水袋、防风板、炉具、餐锅餐具、打火机、气罐2个、1升以上保温杯、四季帐、防潮垫等。
2、食物:按6天根据自己的食量准备(我自己准备如下:)
烧饼12个、月饼6个、酸奶6袋、方便面6袋、无淀粉火腿肠6根、牛肉干1斤、玉米面1斤、自晒干菜(菠菜、空心菜)2袋、纯巧克力(小)约20快、红牛3罐、备用应急纯净水2瓶等。
3、衣服:
冲锋衣裤1套、头巾或防风帽1—2个、速干衣1套、速干内衣1—2套或带一套专门用于晚间睡觉时穿的棉内衣、袜子3双、内裤2—3个等。
4、药品:
主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带一些感冒、发烧、消炎及防肠胃疾病和外伤的药品。另外,根据可能出现的高反,可准备一些预防或减轻高反症状的药品。比如:高原安、西洋参含片、Vc片、葡萄糖、肌苷片、去疼片等。我自己还准备了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在晚间睡觉或较大强度爬升感觉呼吸困难时偶尔用过。
5、其他:
最好能带上防水火柴或防高反的打火机、蜡烛(点火用)、洗漱用具、防晒霜、手套(防晒、防磨)、细绳(备用)等。
       感想:这次我自己带的装备和食物、衣服等,基本都派上了用场,因此,我没有因为衣服、装备不行而增加困难。特别应该提出的是,我的鞋和冲锋衣都是防水的新品,所以大部分队员鞋都进水了,而我的始终保持干爽;我的睡袋也是-20度以下的,所以尽管我睡的帐篷是三季帐还遇到了大雪、大风,但我一点也不感觉冷。另外,在食物准备方面,我根据自己的喜好将每天的食物都做了具体安排,并按照每天一袋进行分别按次序装包。这样,既保证了每天的膳食结构合理,又方便了取用,不用每天将包掏乱,省时省力。


        上面,只是说了一下我个人的准备情况,仅供以后想穿越鳌太的朋友参考。其实,就我们整个团队来讲还有更细致的准备呢!在9月中旬,我们为这次鳌太之行进行了一次模拟拉练,即:全重装穿越 :南太行   十字岭---锡崖沟---关后大峡谷---九莲山景区。以检验每个人的体能和装备。在临行前的一个星期,领队行者召集全体队员开会再次明确分工及装备、食品、药品、用具等准备情况,以及须注意的有关事项。正是事前准备充分,功略做得好,诸如GPS定位航迹线、等高线图、路线图甚至还准备了以防万一下撤路线图等,才使得这次全队实现圆满成功的穿越。正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希望想实现穿越的朋友切记这一点。

6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0-12 17:11 4 只看该作者
赶上现场直播,支持
发表于 2012-10-12 17:12 5 只看该作者
哈,沙发板凳都是我的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0-12 17:23 6 只看该作者
期待下文,一样的感受,一榉的心情,就是还没有成行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0-12 19:02 7 只看该作者
。。。。。。。
发表于 2012-10-12 19:31 8 只看该作者
对这个区域不是很熟悉,看直播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0-12 19:56 9 只看该作者
这周星期日我也只上鳌头一天,鼓励哈!
发表于 2012-10-13 14:14 10 只看该作者
新疆人民发来贺电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