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8823

主题

济宁

济南,章丘胡山--明清古村朱家峪穿越休闲腐败活动满员封帖[章丘]

[复制链接] 查看:14151 | 回复:108
发表于 2012-11-25 10:47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8264户外保险频道

线下聚会

  • 开始时间:2012-12-02
  • 活动地点:章丘南部山区
  • 集合地点:
  • 性别别: 不限
  • 活动性质: 未选择
  • 报名截止:2012-11-30
32 报名人数 0 剩余名额
1 人 未通过 查看未通过人员
  • guowang9king
31 人 通过 查看通过人员
  • 赢在心态
  • 燕小培
  • 跟心灵出发
  • 山地狼王
  • ヽ冷眸?红尘
  • 轻落的雨滴
  • 蔻蔻年华
  • 曲阜小宝贝
  • 君子兰马姐
  • ぺ小宝....メ
  • 武警1234
  • 扉利小屋
  • 灵岩
  • K龙腾虎跃
  • 一棵柳树下
  • mouse576
  • 紫衣0203
  • 1012362815
  • 烟瘾
本帖最后由 烟瘾 于 2012-11-28 16:41 编辑

朱家峪历史悠久,古风神韵,人杰地灵,文化灿烂。据专家考证出土陶器,夏商时期有庐于此,距今3800年以上。该村自明代以来,虽经六百余年沧桑,仍较完整的保存着古桥、古道、古祠、古庙、古宅、古校、古泉、古哨等建筑,上下盘道,高低参差,错落有致。
  朱家峪有大小古建筑近二百处,各种石桥二十余座,井泉二十余处,庙宇十余座,有被誉为“世界立交桥原型”的康熙双桥、有“古代交通先驱”之称的双轨古道,还有文昌阁关帝庙、朱氏家祠、坛桥七折等,人文、自然景观数不胜数,因此,被专家誉为“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
  据传,战国时期便有庐于此,原名城角峪,朱氏于明洪武初年入村,因朱氏与皇帝朱元璋同宗,复更名朱家峪。自明初至今,虽历经六百年沧桑巨变,仍完整的保存了原来的建筑格局,古风古貌。古村为梯形居落,上下盘道,高底参差,错落有致。三面环山,南接胡山,西连胡山森林公园,北临齐鲁世博精品园;域内面积七千亩,有祠庙、楼阁、石桥、故道、古泉等大小景点八十余处,系休闲、旅游、度假的一方宝地。
  章丘自古多宝贝,人杰地灵。说远的,距今四五千年,以黑陶文化为代表的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就在城西城子崖。说近的,中国近现代工商业发展史上蜚声全国的“祥”字商号创始人孟洛川及其家族就在城北旧军村。因而,朱家峪这座颇具明清古貌的山村便像大树下的无名草一般,被罩了个严严实实,无人知无人晓。虽然村子紧靠309国道,西距山东省会济南仅45公里,但多少来往的人却总与其失之交臂。也正因如此,村子的古老风貌,也可以说是“原生态”才得以完整地“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而没有像其他一些古村镇一般变得面目全非
34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1-25 10:49 2 只看该作者
圣水灵泉  建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岁次辛丑初秋。井口处,石砌拱形,内墙有碑志,朱士豸撰写。昔日,泉水涌流,草木蕃盛,百鸟争鸣;山峰奇秀,云雾飞渡,如置身于仙境。圣水灵泉,已列入济南市郊风景区名泉。 立交古桥  立交桥位于古村老槐树西下侧,共分东西两座,相距约十米。东桥建于康熙九年(1670年),西桥建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至今三百余年。东西两座立交古桥,相距约十余米。上下行人,通车运输,十分方便。桥身全用小型青石叠砌而成,历尽风雨雪霜,未曾损坏,依然原貌。被专家誉为“现代立交桥的雏形”。 危阁连云  原名文昌阁,考魁星楼碑志,系山阴朱霞所设计、创建。文昌阁上建阁楼,下筑阁洞,造型古雅、宏伟而壮观。楼洞一体,全用大青方石筑成,历尽沧桑,坚不可摧。 文峰独秀  文峰山,拔地而起,外形独特,形如“金”字塔,遍山塔柏,数百年来,郁郁葱葱。山下,泉水涌流,水质特好,泉边老人寿域九十,故取名“长寿泉”。山东电视台、济南电视台多次报道,已闻名于外。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关帝小庙  位于旧村双井北,修筑于一北墙中,考其墙碑,建于清嘉庆十三年,岁次戊辰(1808)。小庙三面尽用大青石扣砌而成,坐北面南。关帝日日夜夜面对路人,阅尽人间沧桑——真善美——假恶丑——历历在目。 帝在这里是主风水的,因为山东时常旱涝,所以关帝在这里是祈求风调雨顺.至于阅尽人间沧桑,是杜撰之辞,子虚乌有也. 朱氏家祠  位于旧村北首东侧,创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领袖朱士杰、朱秉忠和朱秉刚。墙碑载“历时既近周甲祠屋剥蚀……”复修于民国廿六年(1937)荷月。
  朱氏家祠共分里外两院,堂前院中原有名木四株,现只存高大百年桧柏一棵,依然生机勃发。旧时,每年正月初一早晨,朱氏后人聚祠堂内祭祖,“入堂思敬,肃然致衰”,“非敢谓光前裕后,实不忘报本追远”以此激励后人,不断进取,再创辉煌。 现已饲门紧锁,里面同步的一人.据村民介绍,现在他们也是无法进入的. 女子学堂  民国廿一年(1932)本村教育先师朱连拔(字麟书)积极操办,大力支持开明人士朱连弟等人,创办女子学堂(官屋为教室),设一个班,学生廿余人,孙吉祥(女)为先生。 现在已成为小商店,为游人服务. 东山长流泉  在官庄乡朱家峪村东、泉子岭东坡崖壁上,南北并列两个形态相同的石洞,洞壁两侧有龙头伸出水自龙口泻出,流入深1.5米的方池。平时细水长流,雨季时流势甚旺。因四季水流不断,故人称“长流泉”。
  此泉共分南北两方水池,紧紧相依。南池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仲春,北池建于民国十年(1921)三月。在南池南北两面石墙上,各有一石雕龙头,相对而视。每当开泉季节,清凉的泉水,从龙口喷涌而出,注入方池,清澈见底,甘甜爽口。 坛井七折  又名坛井七孔桥,位于旧村东南首,文峰山东北脚下。从无碑碣记载,无从考证其修建年月。坛井口小、肚大,状若坛。井水系文峰山下潜流涌出,甘甜适口,从未干涸。在坛井北东南三面,建有七座小桥,曲折相连,纵横交织。在坛井北、东、南三面,建有七座小桥,纵横交错,曲折相连。坛井与七桥,相依为伴。昔日,绿柳下,石桥边,洗衣村姑,四时不断。
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1-25 10:51 3 只看该作者
自己活动支持自己一下,哈哈哈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1-25 10:51 4 只看该作者
哎呀 哥啊 你终于舍得回家啦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1-25 10:57 5 只看该作者
任性娃娃 发表于 2012-11-25 10:51 哎呀 哥啊 你终于舍得回家啦

妹子,自己的家必须回滴。
发表于 2012-11-25 10:59 6 只看该作者
烟瘾 发表于 2012-11-25 10:47 朱家峪历史悠久,古风神韵,人杰地灵,文化灿烂。据专家考证出土陶器,夏商时期有庐于此,距今3800年以上。 ... ...

好活动~,支持!墙裂滴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1-25 11:26 7 只看该作者
支持好活动,FB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1-25 11:28 8 只看该作者
神支、烟哥。朱家峪的山鸡蛋,味道很正。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1-25 11:37 9 只看该作者
支持烟哥!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1-25 11:38 10 只看该作者
烟瘾 发表于 2012-11-25 10:47 朱家峪历史悠久,古风神韵,人杰地灵,文化灿烂。据专家考证出土陶器,夏商时期有庐于此,距今3800年以上。 ... ...

哈哈 太远啦,不然也参合一下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