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5577

主题

逍遥户外

2014年1月19日 逍遥户外《八大胡同、西交民巷行摄》作业贴

[复制链接] 查看:49066 | 回复:798
发表于 2014-1-19 19:14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四王爷 于 2015-9-13 15:18 编辑

北京的故事《[size=21.3333339691162px]第五章》




    上回书说道,张爷和老王头吃完饭先撤了。走出砂锅居,老哥儿俩在回家的路上慢慢儿的溜达着,消消食儿。老王头嘴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应着张爷的话,心里还是惦记着掌眼的事。张爷感觉出来老王头的走神儿,笑着打趣儿道,“你把心放到肚子里吧,我应承给你看看就一准儿的会。”老王头是个急性子,说着立马就要回家去取,却被张爷拦住了。“明儿个吧,这黑灯瞎火的,也瞧不真酌,我不敢给你打包票,但也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十。”说着话已经走进了胡同口,“这么着吧,明儿一大早你来我家,我给你好好的看看,然后带你去个地方。”“您可得给我好好的掌掌眼,要不心里老是没底。”张爷拍拍老王头的肩膀,走进了自家的院子。

    第二天一大早儿就听到敲门声,“张爷,起来了吗?张爷!”张爷走过去开开门,看着老王头一脸的疲惫,“瞧你那猴儿急的相,一宿没睡吧?”老王头嘿嘿地笑着也不答话,随着张爷走进了堂屋。小心翼翼的从兜里掏出件玉器,放到张爷的跟前。张爷看看老王头,拿起个放大镜走到窗前,对着这块玉拿远了放近了,又是照又是看的。老王头见张爷看完了转向自己个儿了,有点紧张的看着张爷,眼巴巴的也不说话。

  “你这个螭龙牌子,看包浆、砣工、油性是个老物件,和田玉的不假,但我觉得不是个籽儿料,是块不错的山料。”见老王头没开口的意思,接着说道,“以前的籽儿料都讲究不留皮,或者在不起眼儿的地方留一点儿,为的是留个标记,你这没有籽儿料的寒毛孔,主要是没有籽儿料的凝脂和温润感。再者,清中期的国力强盛,雕出的螭龙都是很有气势,威武雄壮。你要是碰见大师级的作品,都会觉得有点儿盛气凌人。”说着张爷还乍着膀子比划了一下,“可是到了晚清民国,国力衰弱,社会动荡,雕出来的玩意儿也有些软不拉塌的。所以我断这是清晚期的东西,一百多年吧,不错,能玩儿。”

  “那这个能值多少银子?”老王头小声的问道,心里头有点儿泄气。

  “现在的行市我也不懂,不过你要知道,像这个手把件,还有扳指、手钏什么的都算文玩。是个玩意儿,但首先要有文化内涵,你玩儿的是文化,是底蕴,是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说着走进书房,从书柜里取出赵汝珍的《文玩指南》,和史树青的《古玩鉴定》。“我送你两本书,呆会儿走到时候带上,抽空儿好好看看。”

  “得嘞。”

  “对了,你今儿上午有事儿吗?没事儿陪我去趟北海,那儿有一帮京剧票友,你不是也好这个吗,到时候也跟着来一嗓子?”

  “我哪儿行啊,平时也就是跟着话匣子瞎哼两句。”

  “瞧你这杵窝子相,都是业余玩玩儿,你怕的哪门子?”

  “好,张爷,我今个舍命陪君子了,跟着您转转去,顶多不就是丢个脸吗。”

    老哥儿俩进了北海,还没走到五龙亭,就听见那里传来京剧青衣的唱腔,声音悦耳,字正腔圆:

          苏三离了洪洞县,

          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曾开言心内惨,

          过往君子听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转,

          与我三郎把信传,

          言说苏三把命断,

          来生变犬马当报还。


2014年1月19日  逍遥户外《八大胡同、西交民巷行摄》作业贴

67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69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9 19:14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王爷 于 2014-1-20 07:56 编辑


               《看八大胡同的旧舍  观西交民巷的洋房》



    早就听说大栅栏那边的老房子,面临城市改造要拆除了,今天相约了12个人,趁着山上没什么景色的时候,串串胡同溜溜腿。


    十点钟在和平门烤鸭店前面集合,照了张合影,就开始了今天的活动。从和平门顺着南新华街往南走,就是琉璃厂,再往前不多远左手有条胡同,叫韩家胡同,这是我们今天串八大胡同的起点。


    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独独八大胡同十分有名。因为当年,这里曾经是烟花柳巷的代名词。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其实,老北京人所说的“八大胡同”,并不专指这八条街巷,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因为在这八条街巷之外的胡同里,还分布着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过当年,这八条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档次”也比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


    八大胡同的沧桑岁月虽然与罪恶、堕落和烟毒,有着如影随形的关系,但它却也见证了清朝末年列强入侵的暴行和民国初年军阀割据、政权叠换的悲哀。在这段令人心酸的历史过程里,八大胡同却也曾出现过几段感人肺腑的轶事和感情,玉堂春、赛金花、小凤仙的故事经久流传。昔日的八大胡同现早已经成为平民百姓的居住区,只是在一些门楼和大杂院的中间,还能偶尔寻觅到一些历史的痕迹。物是人非,斗转星移,昔日的喧哗,今天的宁静,虽让人唏嘘不已,但也是历史的进程。我们不是历史学家,也不去考究青楼文化,亦或是鞭笞文明的堕落,只是想看看老北京的老房子。不管如何,它也是那段历史长河中的一叶。


    走出八大胡同,到了前面的西煤市街,每个人吃了碗老北京杂酱面,向北行就到了正阳门,站在这里,已经看到了胡同把口的洋式小楼,这就是我们今天寻访的第二站,西交民巷。


    东交民巷和西交民巷,旧时称江米巷。民国时期按其谐音改名,东江米巷改称东交民巷,是外国驻华使领馆区。广场西侧则称西交民巷,是晚清以来到二十世纪后期约一百年的金融街。1949年以前,外资银行大多设在东交民巷。

  当今的西交民巷,留存不少银行建筑。这里的大楼在当时是相当壮观的。现在看来,其实不大也不高,低者二层,高者也就是三、四层。其中大陆银行、北洋保商银行、中央银行三座大楼,北京市人民政府已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向西走,路边除了有些老房子外,更多的是被高楼大厦取代了。到了新华街,这是西交民巷的西界,今天的活动就到此结束了。曦宇他们年轻人兴头不减,又去北海转了,我和久远的回忆接着西行,走到宣武门的天主教南堂,进去照了几张像,各回各家。


城南旧事已萧然,

往日笙歌梦断弦,

怎地英雄不落泪,

风尘侠女助云滇。

2014年1月19日  逍遥户外《八大胡同、西交民巷行摄》作业贴

14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30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9 19:14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王爷 于 2014-1-20 20:23 编辑

2014年1月19日  逍遥户外《八大胡同、西交民巷行摄》作业贴

3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9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9 19:14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王爷 于 2014-1-20 20:24 编辑

2014年1月19日  逍遥户外《八大胡同、西交民巷行摄》作业贴

6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9 19:14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王爷 于 2014-1-20 07:58 编辑

2014年1月19日  逍遥户外《八大胡同、西交民巷行摄》作业贴


6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9 19:14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王爷 于 2014-1-20 08:00 编辑

    这是琉璃厂街,是因举子进京赶考和各省的会馆云集而形成的文化街,但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照了张像就过去了。
2014年1月19日  逍遥户外《八大胡同、西交民巷行摄》作业贴

5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9 19:14 7 只看该作者
2014年1月19日  逍遥户外《八大胡同、西交民巷行摄》作业贴

5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9 19:14 8 只看该作者
2014年1月19日  逍遥户外《八大胡同、西交民巷行摄》作业贴

4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9 19:14 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王爷 于 2014-1-20 08:03 编辑

    不知是什么兽,问了一下因有很重的口音,也没闹明白,好像是治水兽。
2014年1月19日  逍遥户外《八大胡同、西交民巷行摄》作业贴

4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9 19:14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王爷 于 2014-1-20 08:08 编辑

    韩家胡同里面的老房子,虽已经破旧了,但仍显现出它的古韵沧桑。
2014年1月19日  逍遥户外《八大胡同、西交民巷行摄》作业贴

4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0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