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492

主题

张家界

密林深处寻踪迹,拨开迷雾朝天观 ——老作业贴

[复制链接] 查看:6251 | 回复:44
发表于 2014-4-15 19:46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谦山万水 于 2015-3-7 11:29 编辑



密林深处寻踪迹,拨开迷雾上天观


   文 / 丢了


    早就耳闻张家界有一所古迹矗立在景区附近的朝天山上,一直以来都未曾目睹其真容。乘着冬日闲暇,想来一次冬攀,于是乎,便把朝天观作为首要攀登目标,周三晚上,在扣群里闹腾了一下,便得到了几位大虾的一致认同。决定第二天去感受这曾经的武陵闻名古刹。
    周四一大早,几位大虾:风哥,怪怪,丢了早早的来到车站集合。活动原计划是从教字垭甘溪峪村上山,从湘电酒店出山,2个方向的班车都停在一起,遇上几个纠结的疯子,折腾了一番,坐上了最先出发的开往森林公园的班车,在仁康附近捡上了早已等候多时的花姐,于是乎,今天的活动就这样匆匆忙忙的开始了。
    一下车便感到一丝凉意,高处不胜寒,也为冬日爬山增添了一点气氛。此时已经是9点40分,大家都喝了一瓶风哥出品的好奶,精神饱满的向着目的地进发,从湘电国际开始,经过一个不知名水库,便进入了朝天山的地界,山势拔高,溪谷纵横,两侧山林密布,风光秀丽。引得四位路人走走停停,驻足留念。话说呀,来时便咨询了进山的路况,岂料在第一个关键路口,小桥流水处却错误的选择了方向,不对,应该说这就是最初的选择,跟着心走,呵呵。
    将错就错,既然来了就没有走回头路的打算,大伙儿依然兴致高昂,在漫山的密林里窜上窜下。之前,花姐给右姐的电话中得知,她们曾经走过一段防火道,然而,一路上除了山对面看到过一丝痕迹外,再没有见到,事后,我们都高度怀疑在沿途的一个房子附近应该就有通往防火道的路,这也是我们应该错过的第二个关键路口。就这样,一路误打误撞走到了通往十八山村的下山垭口。古杉树下小憩片刻,来口暖暖的温水,吃几粒酸甜的糖果,已经极致享受。得幸的是,天无绝人之路,垭口附近有一条平行于上山道的野路,多半是以前从十八山村朝拜天观的老路。有了方向,便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吃喝完毕,继续踏上朝拜之路,此路较荒,竹林密集,一路磕磕绊绊深入大山腹地,路径也随之消失。经众人齐心协力,沿着山势攀登,在一片乱石丛中觅得人迹,也更加确定了通往山顶的方向,此时四周的风景也早已不是竹林,变幻为了高大笔直的杉木林,一股原始的气息席卷而来,众人不由得被此景迷住,摄影师们纷纷开始创作,好想把自己丢在这里。



    在往上行至一处蓄水池,便踏上了人工开凿的上山大道,经过一番漫步,终于登上了朝天观森林管理处,经过管理人员的指点,用肉眼便能看到朝天观古庙就矗立近在眼前的山头,几个小时的攀登,大家也都饿得不行了,只有这最后的一小段了,“冲啊”,众人在一声高亢的吼叫声中,兴奋的朝着天观奔去!!!。。。


感受自然--2013。12.19登朝天观

    文 / 风行


    其实,很早就想和伙伴们去看看朝天观,一直因俗务阻误未能成行,这次在极度的心理疲惫和经不起伙伴们的诱惑,一念成真。
    湖南张家界武陵深处,民风彪悍,信奉自然界有鬼神灵力。这里山高林密,曲径幽廻,物产丰茂,有天高云淡之旷远,有四时不败之花香。


    据1991-11-11《东方时报》毛里林《张家界得名之由》:[据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续编的《永定县志》(永定既今湖南大庸市)载:百丈岩至黄石寨一带称青岩山; 板桥至锣鼓塔一带称张家界;黄石寨至朝天观一带称马鬃岭。史籍将上述区域统称为青岩山﹑张家界,或马鬃岭。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这颗“养在深山人未识”的明珠被人们发现时,人们多称为“青岩山”。80年代初期,“青岩山”之名甚至传到了世界各地。原来,1981年,香港《中国旅游》杂志在同年12月号总第18期“旅游新点”专栏里,以“湘西游踪 — 青岩山风光宜画”等为题发表了著名摄影家陈复礼和陈勃的15张青岩山彩色照片,对青岩山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因该杂志读者遍及欧美﹑日本﹑澳洲和东南亚,故青岩山在海外名声远播。


    那么,“张家界”是怎样脱颖而出的呢?1959年,有关部门在这里建林场,名“国营张家界林场”;70年代末,这里成为风景区后,国家地名委员会定名为“张家界”;1982年,国务院正式下文筹建“湖南大庸张家界森林公园”。从此,张家界之名便确立下来。


    张家界这个地名源于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民间传说:清道光三年,永定县指挥使张万冲登游青岩山,见这里山色如画,想占为己有,便在青岩山南侧7株银杏树上刻下“指挥使张万冲界”几个大字,谁知,事过不久,却变成了“汉留侯张良家界”7字。原来,改字人受仙道赤松子托梦:汉侯张家,晚年沦为云游道人,足迹遍于青岩各界,且死葬于青岩山杨柳之下,其生死皆乐以青岩山为家,故人间仙境立为张良家界,以志铭念,岂容蟊贼张万冲贪占!于是受梦人连夜起身行事……

    时过境迁,张家界沿用至今。     发表档案:( 毛里林  毛子路)


    朝天观就是上文中提到的马鬃岭的一部分 ,据说是森林公园景区的最高点。怀着探幽的梦想,和火枪,奇怪,宝石花等组合成四人帮,从张家界市区坐班车到达湘电山庄,沿着居民区明净的水泥路,经卸甲峪水库边进入无人山区。本来四个人都没走过,在路口居民区的时候问过一位大妈,她告诉我们沿着水库边的路,到了岔路口向右边的路上去直直走就到朝天观。9点50左右,在一个岔路口,犹豫间研究过谷歌地图的我们却相信了所谓的高科技--导航,向左,走了错路。不过没关系,一路风景的美丽让不知道错路的我们一直亢奋不已:踩着厚厚的缤纷落叶,看满山红的绿的黄的树叶,和着时断时续的隐约水流鸟鸣,PS,拍照,随着山势的提升追赶着前面的人。每一丛无名的野花,每一片清新的落叶,每一棵奇特的虬枝,都让我们钦佩大自然和季节的造物之妙。亲近自然,感悟自然,花开花落的轮回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浩翰的宇宙中,我们也不过是自然界的一花一草,我们有我们的季节有我们的美丽。风物渐老,精神永载,这个冷暖自知的季节里,我们又何必强求太多。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一颗树下,这里是个十字路口,我们决定稍事休息,补充水分,吃些带的食品。 在树下,有好心人用大石条围了一圈,方便行人歇脚,让人感觉到只要心中有佛在,无处不修行。再次直行,我们发现前面的山虽然在迷雾中隐约,但大致低了很多,和原先了解的朝天观--景区最高点明显有违,估计是前往十八山方向的。于是我们凭经验回到树下向侧面斜上的山路前进,因为那边有目测的最高峰点,此时时间11点40分。事实证明我们除了错的就是对的,哈哈,这是后话,暂且不论。


    这次选的斜上的山路比较荒芜,一路荆棘非常热情的经常拉着我们的衣服,有的更头上脸上手上乱亲,要是一不小心就一道口子,爱到深处情似火---火辣辣的疼,我的手被挂了几个口子,说明咱是爱大山的,大山也爱我,呵呵。大家调侃着这次不能到目的地就算是一次无目的地的漫游,还商量着下次选一个山峰,作一次重装穿越,没有目的地,只为行走放松心情。小路的尽头是一个山沟,被水冲得了无痕迹。花姐和奇怪斜上,我和火枪前侧封开探看,最后花姐发现了一条向上有痕迹的路,于是我们开始了钻林子。坡度很陡峭,渐渐地进入浓密高大的杉木林,地面松软湿滑,光线阴暗。说起来彼此一起户外的日子都很久了,饥饿和汗水在相互的理解欢笑中淡忘,大家深一脚浅一脚都没有负面的情绪,多年的户外给予我们更坚强和理智。就这样直到前面传来花姐的欢呼声:“好大的路啊 。”我们终于找到了路。。。


    路在杉木林里逶迤而上,地面青苔荇生,高大笔直的杉木在青碧的路两边夹持如墙,我们在树海里穿越,时曲折时直行,不时有美丽的景色带来惊喜欢呼,我们忘记了刚才的苦行,将要去何方,就这样走走停停到了森林公园朝天观管理站。曾看到骆驼蜜蜂逃跑的图片,我一下子仿佛梦里惊醒,告诉同伴骆驼在这里工作,其实我没见到过骆驼,我们只在网上聊到过关于蜜蜂的事。站里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指点了离这里不远的朝天观所在。


    大约离管理站500米左右的山顶,朝天观静静地在岁月荒芜里沉默着,粗大的石条堆砌成的一个个方形的格局告诉我们这里曾经的庄严 。朝天观仅东南面一条山脊上的路,其他三面悬崖临空百十丈,地势险要。原址格局大约概三层平面:门进去一层是十多米走廊过道;二层最大,高于一层1-2米,东西跨度有十几间房子半包围在三层东南面;三层又高于二层2-3米,三间房子,东北面外间隔两米左右都加固隔墙和房子连接在一起,这是个很奇特的建筑。整个朝天观除了二层正中估计是大殿位置有一间铁皮加盖的简易房子可以遮风避雨,香阁里供奉着几位菩萨,很多信士奉捐的石碑散落四周,按规模来说应该有些朝廷册封的勒碑却没有看到。现状整体来说一片乱草掩映着断垣残壁,荒凉得惨不忍睹。仿佛曾经的八方朝拜,香烟袅袅和佛经清唱隐约随风而起。。。对着座上的菩萨合掌俯首,却怎么也放不下心头的执念。。。


    渐行渐远,告别管理站的师傅,我们从杉木林直下到卸甲峪,路上颠沛难行与惊喜同在。原来,一念之差 我们绕了一个圈走了很多路,就像生活中的我们,因为心中的追求走了很多远路,暮然回首,平淡是真。



3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4-15 19:46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谦山万水 于 2015-3-7 11:29 编辑



出发时合影




发现一个大马蜂窝




薄雾消散,天空开始变得晴朗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4-15 19:47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niSter` 于 2014-4-15 19:57 编辑



一种植物得种子,漫天飞舞





自然艺术之美




由于遇到岔路,但队员们果断往左边道路开进,此时已近中午11点



发表于 2014-4-15 19:47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niSter` 于 2014-4-15 19:58 编辑



树和藤



经过十八山脚的一条小溪




上升到150米左右来到几块桂花树地,向远眺望,隐约看见黄石寨几座石峰山顶

发表于 2014-4-15 19:47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niSter` 于 2014-4-15 19:59 编辑



遇到一块石头




此时已上升到200多米




来到垭口,看到刚好有几块歇脚石,时近中午12点,大家决定休息补充水份干粮



发表于 2014-4-15 19:47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niSter` 于 2014-4-15 20:01 编辑

12时许从垭口岔路出发,往左竟是一条下山山路,于是折返择一条往右小山路往朝天山方向上升




小山路走的人不多,香草没及腰间




友情提示:此环境需带护目镜保护自己的眼睛




途中遇到一丛蕨叶,拍照一张以留些许感念

发表于 2014-4-15 19:47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niSter` 于 2014-4-15 20:03 编辑



走过竹林后来到一条小溪沟,山路忽地了无去向




全队队友诧异中,花姐觅得一条似有人迹滑坡幽道,几经确认后队友汇合继续上升




上升至600米左右,大家稍作休整,此时已至午时,拍照一张



发表于 2014-4-15 19:47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niSter` 于 2014-4-15 20:04 编辑



休整后出发,但眼观八方仍无明路可上,大家只好作好迷路折返打算继续上升



但见此杉林极为干净,杉木高耸林间幽暗,由于针叶林长期密封无光,地面杂草极少




大家循着人迹继续上升

发表于 2014-4-15 20:01 9 只看该作者
支持好活动。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4-15 20:03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niSter` 于 2014-4-15 20:05 编辑



上升到900多米,忽然前方出现一口水井,一条宽度一米左右山路出现在大家眼前,杉林茂盛之景观令人感叹




此时全队已从一条路走到另一条路,如此户外迷路也算奇遇




无法形容的心情,不过真的好多树啊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