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40088

主题

本溪

白云山与风雨相伴

[复制链接] 查看:9390 | 回复:179
发表于 2014-5-14 23:1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cgy8011 于 2014-5-14 23:15 编辑

      5月11号这天,与沈阳征途户外联合登白云山-光顶山-大黑山,由于上山的时候下雨,加上大风,不得已全部下撤,留下遗憾,在这里感谢沈阳征途无心快语和他的管理老恭。

爬了半个小时的山,到了七十二蹬云梯。忽然发现,此地并非一般的游览区,没有了台阶和小路,基本是面向几乎90度的山体,需要手脚并用才可以攀登,越往上越难爬,双脚要寻找可踩的岩石,双手要牢牢地抓住铁栏杆,必须用力向上攀登,爬山时不要回头,向下看就让人眼晕。可以想象古人是怎么上下山的。6个身体较弱的网友,放弃了攀登而按原路返回,事实证明是对的。上了云梯以后的另一段路,需要双手拽住身旁的树,否则一定会滚到山下,保险措施并不完善,等到从另一侧下来的时候,要倒着身子下来,简直就是在接近90度的岩石上攀岩。好几个地方我都是琢磨了半天才找出下行的路线和脚登的地方,小心翼翼的,异常艰难。

  通往主峰的石阶依崖而凿,极陡峭,惊险刺激,如若没有护栏,恐凡人胆战心惊而不能攀登。山路嶙峋,气喘之际,山顶势险景佳,不是仙人不敢坐,凡人坐上顿感飘飘欲仙。拍照小息。最高顶是沿山梁走过去的,有一圈护栏围绕在峰头四周,依崖壁凿出栈道,非常险峻,胆大足健者才能攀爬上去。攀到峰头时,可见一窄洞南北向贯穿峰头,洞口仅容一人卷曲可入,洞内纵长约三米,可爬过,而不能走过。绕过峰头,沿护栏下行,在峰头崖底有一石洞,内阔约一间小屋,别无它物。洞右侧有石缝,攀缘可达峰头,唯石缝狭窄幽深,站在崖底仰望,犹如井底之蛙,故名“半壁天井”。挤进"天井",缘井壁而上,复又归到山梁小路,沿山路返回,再原路返回半山亭、直至山脚下。此处有岔路口,一路去白云洞,另一路便去白云宫。


白云山与风雨相伴
23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3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5-14 23:10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gy8011 于 2014-5-14 23:16 编辑

     下车就分开了,只有我们走在后面的几个人照了集体照。白云山内自然景观清新优美,有石山树、云水雾、花雪洞等绝佳的景地,还有当地淳朴的满族风情和田园风光,过去是自然保护区,近几年,才对游人开放。白云禅院、白云宫、千佛殿等得到进一步修善。独特的地质结构使这里山峦巍峨,奇峰突起,怪石林立,沟壑深切,仅岩石景观多达百余处。秀美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甚至可以说,它把黄山之秀、华山之险集于一身。是一处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好去处。

千山中部五龙谷内,清代乾隆三年(1738)道士彭复兴创建,后经嘉靖、道光、咸丰年间和1927年多次重修及扩建,规模宏大。依山而建,逐步上升,有10多层楼高。整座建筑由正殿、前殿、配殿、钟楼、玉皇阁、大仙堂等组成。游龙透脊,梁栋施面,门悬“北极玄天”匾额,中奉真武、药王、邱祖、灵官神像。前殿之中奉塑慈航道人、龙女、善财等道教神像,殿右有--巨石,长约10米,前高后低,半掩地下,形如饱食之后正在反刍的一头卧牛,故而人称“卧牛石”。“卧牛”右侧紧贴“牛腹”处有一半月形的水井,名“月牙井”,井水甘甜,四季不涸,为千山古井之冠,书屋五间,为宫内较大的建筑。外围以五米高的石墙,远望似一座孤城拔地而起,独具风格。大仙堂和玉皇阁建在宫后山峰之上,建筑小巧,结构玲珑,掩映于石林绿树之间,宛若空中仙阁。宫外五座峰峦从南、西、北三方蜿蜒而来,至一孤峰前突然收拢,酷似五条苍龙翩翩起舞,形成五龙戏珠之胜。


白云山与风雨相伴
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5-14 23:10 3 只看该作者


白云山与风雨相伴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5-14 23:10 4 只看该作者


白云山与风雨相伴
6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5-14 23:10 5 只看该作者


白云山与风雨相伴
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5-14 23:10 6 只看该作者


白云山与风雨相伴
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5-14 23:10 7 只看该作者


白云山与风雨相伴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5-14 23:10 8 只看该作者


白云山与风雨相伴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5-14 23:10 9 只看该作者


白云山与风雨相伴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5-14 23:10 10 只看该作者


白云山与风雨相伴
4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