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451

主题

四平

大河之源——伊通河探秘

[复制链接] 查看:5146 | 回复:46
发表于 2014-6-12 12:11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端午节前两天,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驱车去伊通满族自治县与磐石县交界处的青顶山北麓,去实地探秘伊通河水的发源地。

    伊通河是伊通和长春的母亲河,是松花江的二级支流。东源于哈达岭山脉青顶山北麓,由渗出的泉水集流而成,向西流经大酱缸、板石庙、寿山屯至营城子与西源汇合流经伊通县、长春市、德惠市、农安县,在农安县靠山乡汇入饮马河,全长有三百多公里。

    车行伊通南,在103省道上行驶大约五十公里,在河源(原板石庙子乡)大酱缸屯,路遇一老者,热情介绍自己是当地学校退休多年的教师,头些年接待过省城专家,并陪其一同去伊通河发源地探访,还合影留念。看我兴致颇高,还要主动为我引路,考虑到安全,还是婉言相拒,谢谢了。

    远远的看到了苍翠的青山,得名青顶山,山南侧是磐石境内,水源地就坐落在山下靠近伊通县界的一面。路边有一倒伏的石碑,刻有“伊通河水源地”字样,红漆已剥落,字迹已不清晰。

    跨过西侧路基进入沟底,山坡上满眼是高大的树木,洼地上生长着成片青色的水生植物,有水柳、芦苇、蒲棒,还有不知名的植物,茂密的生长着。多亏来时带了雨靴,此时派上了用场,深一脚浅一脚的前行,不时黏稠的淤泥将靴子陷住,还得慢慢往出拔。周围像湿地一样,鸟唱蛙鸣,有清澈的细水流过,缓缓地,渐渐没入山脚,蜿蜒向远方流淌。在细水流的尽头,终于看到了一汪水潭,潭边水柳长势很好,潭口有水流向潭里渗透,严格说是渗出泉,也就是当地百姓所讲的“控山水”,水潭始终保持不满,好像总在一个水平面,将水弄浑后,不一会就又是清可见底,这就是伊通河的水源地。

    据讲,但凡河流哪怕是大江大河的源头都很小,在流淌中形成的湿地以及河流的汇聚等等最终形成了源头所在,广泛的意义讲,青顶山地区都可谓伊通河源。

    在源头喝水洗脸绝对意义非凡,清冽甘甜的泉水让人倦渴的身心为之一爽,快意非常。

    可以想见,当年这周围应是很大一片沼泽地,竹竿插进去深不见底,下面的村子由此得名“大酱缸”。但现在,地貌已发生很大的变化,远处又被开垦成稻田,湿地范围日渐萎缩消退,沼泽地也变成了旱地,让人对伊通河水的发源地堪忧。

    愿大家都能唤起保护母亲河的意识,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愿爱我母亲河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4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6-12 12:19 2 只看该作者
大河之源——伊通河探秘

发表于 2014-6-12 12:19 3 只看该作者
大河之源——伊通河探秘

发表于 2014-6-12 12:19 4 只看该作者
大河之源——伊通河探秘

发表于 2014-6-12 12:19 5 只看该作者
大河之源——伊通河探秘

发表于 2014-6-12 12:19 6 只看该作者
大河之源——伊通河探秘

发表于 2014-6-12 12:19 7 只看该作者
大河之源——伊通河探秘

发表于 2014-6-12 12:19 8 只看该作者
大河之源——伊通河探秘

发表于 2014-6-12 12:19 9 只看该作者
大河之源——伊通河探秘

发表于 2014-6-12 12:19 10 只看该作者
大河之源——伊通河探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