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8929

主题

黔东南

一跳六百年的水鼓舞

[复制链接] 查看:8316 | 回复:195
发表于 2014-7-10 14:04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水鼓舞”苗语称“zuk niel eb”,“ zukniel”意为踩鼓,“eb”意为水。它的起源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苗族“水鼓舞”是贵州省级非物质遗产名录,是全国最为独特的一种舞蹈,是在水中跳的舞蹈。据口碑资料并结合历史文献考证,水鼓舞至少已有不下五六百年的历史,它被专家、学者誉为民族原始舞蹈的“活化石”。

苗族水鼓节现在仅存于贵州省革东镇大稿午村。他们在水中狂欢、跳跃、嬉戏、打闹,活泼生动,情趣盎然,充分展现了苗族人民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与渴望,极具生命张力。

一跳六百年的水鼓舞



26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38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7-10 14:07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溪鈊動 于 2014-7-10 14:25 编辑

20077月,剑河苗族水鼓舞参加“多彩贵州”舞蹈大赛黔东南赛区取得优异成绩,逐渐被世人了解和认识。20098月,经层层选拔,参加“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总决赛,获得原生态舞蹈铜鼓奖;同年10月,由贵州电视台选送参加“交通银行杯”第五届CCTV舞蹈大赛,以惊人的表演名列榜首,荣获群文组金奖。20108月,应邀到加拿大国家博览会演出,深受国外文艺界的好评。

一跳六百年的水鼓舞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7-10 14:26 3 只看该作者

剑河苗族水鼓舞的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革东镇大稿午一带苗族水鼓舞中以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村寨平安的水、鼓、舞相结合的一种原生态民间舞蹈,整个舞蹈分为祭祀、起鼓、踩鼓三个部分。

一跳六百年的水鼓舞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鸭哥
8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7-10 14:27 4 只看该作者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大稿午久旱不雨,溪河干涸,庄稼枯死。村上有位叫翌仲的老人为寻找水源拯救生灵,来到了今天起鼓的地方挖井取水,不慎被倒塌的泥土掩埋死亡。当天晚上他托梦给他的子女说,这个地方很好,就让他在此长眠。第二天,子女们便带上香纸前去“坟”上祭奠,随后便普降甘露。从此以后,每当遇到久旱不雨,当地人们便邀约来到这个地方进香烧纸,必显神灵,于是相沿成俗。村中相传:有一年大旱,河水断流,只有寨脚今天起鼓的地方有一小潭不干,孩子们便到那里拊水嬉戏,但见潭中两龙相斗,顿降大雨,然后才解燃眉之急,此后便成风俗。据口碑资料并结合历史文献考证,水鼓舞至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

一跳六百年的水鼓舞



10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7-10 14:28 5 只看该作者

丑日上午,举行“起鼓”仪式。男人穿着古怪,身着女人衣裙,头戴草帽斗笠,倒披着蓑衣。他们敲着木鼓,抬着一只绿头的公鸭、箩筐和酒坛从“赶栋榔”(地名)出发,挨家挨户上门“走寨”,各家各户则将事先准备好的祭品和香纸放进箩筐。之后,男子们将收集到的祭物和香纸抬到小溪边举行“起鼓”仪式。“起鼓”仪式由寨中一位德高望重、人丁兴旺的寨老主持,寨老右手持刀,左手提鸭,一边念着咒语,一边把鸭子杀死,将鸭血洒向四周。这时众人则在一旁焚香烧纸,斟酒敬供,祭祀先人,香纸全部烧完后,由两名男子将木鼓抬放到河中用石头垒起的石坛上,一人敲着木鼓点子,众人围着踩鼓。踩完鼓,便相互泼水嬉戏,意为相互祝福。

一跳六百年的水鼓舞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7-10 14:28 6 只看该作者

“起鼓”仪式结束后,到第二个丑日,整村的男女老少,以及相邻的苗族村寨,还有外嫁的姑娘都回来参加水鼓舞的踩鼓。踩鼓时,木鼓置于踩鼓狂欢,最内圈多为村寨上的姑娘和新媳妇,人多时有二十圈。妇女身着苗族盛装,鼓声、银饰声相映成趣,中老年男子则穿着长衫,有的还戴着墨镜,最外圈为身着苗族男装的青年后生,其动作潇洒自如,鼓点节奏变化丰富,在高亢的苗族飞歌的伴唱下,充满浓郁的民族气息,气氛十分热闹。

一跳六百年的水鼓舞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7-10 14:29 7 只看该作者
一跳六百年的水鼓舞


6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7-10 14:35 8 只看该作者
一跳六百年的水鼓舞

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7-10 14:35 9 只看该作者
一跳六百年的水鼓舞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7-10 14:35 10 只看该作者
一跳六百年的水鼓舞

6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