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4593

主题

新乡

南太行骑驴小分队骑行香泉寺 徒步红草地—香泉水库—封神谷小环线

[复制链接] 查看:14396 | 回复:211
发表于 2015-1-19 21:57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2015年1月18日南太行骑驴小分队随征途者单车俱乐部骑行香泉寺(往返70km非常轻松) 徒步红草地—香泉水库—封神谷小环线(三个来小时纯属休闲)
南太行骑驴小分队骑行香泉寺 徒步红草地—香泉水库—封神谷小环线
南太行骑驴小分队骑行香泉寺 徒步红草地—香泉水库—封神谷小环线






南太行骑驴小分队骑行香泉寺 徒步红草地—香泉水库—封神谷小环线
37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36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1-19 21:58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蓊郁! 于 2015-1-19 22:27 编辑

骑行路线:新中大道—五陵—唐庄—农业路—大司马—张王屯—吕村—太公泉镇—东陈召—东寺庄—姜太公故里大门—香泉寺—神头村—卫吴线—裴寨—北沟—荒里—北陈马—王村铺—后郭柳—愚公泉—王门—东张门—东鲁堡—小朱庄—共产主义大桥
徒步路线:香泉寺西寺—山顶红草地—香泉水库大坝—封神谷—香泉寺

     香泉寺位于卫辉市西北二十公里处太公镇的霖落山上,因离香泉近而得名。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为著名高僧僧稠禅师在魏离宫旧址上所建。
     公元609年(隋大业五年)重修,唐、宋、金、元、清历朝均有石刻、雕像。 它虽没有嵩山少林寺那样远近闻名,但是它在豫北地区却大有名气,素有“豫北第一古刹”之称。
      位于卫辉市年代为南北朝至清的香泉寺石窟,于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1-19 21:58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蓊郁! 于 2015-1-19 22:18 编辑

历史由来
香泉寺坐落在卫辉市西北约20公里太行山东麓的霖落山山坳中。“香泉甘冽”为卫辉古八景之一,寺名就是因之而来。(卫辉古八景:佛洞烟云、古塔凌云、凉台玩月、涧水涛声、竿山叠翠、乳岩寒流、香泉甘洌、炉光夕照)。
香泉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大的佛教文化胜地之一。早在六世纪中叶,北印度高僧那连提黎耶舍就曾经到此讲经传播佛教文化,历史上素有佛教"小西天"之称。
该寺所在地传说为战国时魏安厘王的离宫——雪宫。香泉寺始建于隋大业5年(公元609年)。当时,登封少林寺第二任主持稠禅师游历化缘到此,发现霖落山泉水甘甜清纯,他捧了一口,一股香气扑面而至,就高兴地说:“这里可以建寺院。”后来,这里就建起了寺院,并取名“香泉寺”。但因当时的寺院已荡然无存。元代年间又临山崖建造,重修香泉寺。
格局介绍
香泉寺规模宏大,殿台楼阁、碑刻、坊塔、佛雕无所不有,蔚为壮观。寺以山势分隔,为东西二寺。
西寺有稠禅师殿,殿前有神头塔(亦称胜经塔 无顶塔),整塔用佛雕砖砌。说起神头塔,民间流传着一段美丽传说:很早以前,众多道士常在此塔前习武练功,小道士练功不久,自能腾空飞至塔腰。他们高兴地说与师傅,师傅不信,从远处细看,发现塔顶隐一大蟒,正在用力吸引练功的小道士,吸到塔腰,因已无力,才将其放下。师傅将真情说于小道士,小道士就拾来许多柴草放在塔下点燃,大蟒经不住大火卷尾而去,带走了塔顶。可惜,这座塔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毁坏。塔的两侧有稠禅师石塔和千佛石阁(即千佛碑):石塔现存六级,残高3米,塔四周各级每面雕佛像3尊,须弥座;阁高约3米,宽、厚约为1米,阴阳两面均雕佛17行,每行10尊,刻工精湛,形象逼真。这是两寺中一座比较完整的宗教艺术石刻建筑。
沿石径东北行,梵宇临空,便是东寺。一股清泉从东寺石隙中流出,穿岩越石,飞溅崖畔,泻作瀑布。陡壁如削的山崖,以石径作梯盘曲而上,一座面阔一间,高约4米的石坊枕崖而立,坊楼顶部围绕有脊兽,额枋、斗拱、仰莲等,此坊名曰“南天门”。石坊檐下刻“淑海香天”四个大字。坊柱上刻有“两天既许分东土,南海当移住北方”的对联。穿石坊拾级而上,可以看到东崖壁的华严洞,洞内刻佛,洞外刻经,现已剥落,但其残处可见宋人题名。寺后有一方石筑水池,即为香泉之源。石崖上有明代潞简王亲书的“香泉”二字,字大如斗,清晰如初。其旁还有线刻麻姑像,线条流畅,行笔洒脱,衣带当风欲飘风,传说为唐代吴道子所画。附近山崖有数十个小龛,龛内大都是宋雕佛像,仅有一较大龛内为7尊道教造像。山巅之上有玩胎、狮子岩等景点。登临山巅举目远眺,如置于蓬莱仙境。
历史影响
由于香泉寺历史悠久,古色古香,环境优美,自古以来吸引了不少名人到此浏览,题诗留言。
北宋时期,即六世纪中叶,印度来华僧人那连提黎耶舍,在此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麻疯病院,收容了众多无家可归的麻疯病人。唐代《续高僧传》称:“于汲郡西山,建立三寺,依泉傍谷,制极山美,收养疠疾,男女别坊。”



6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1-19 21:58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蓊郁! 于 2015-1-19 22:43 编辑

香泉水库位于卫辉市太公泉镇神头村北1.5公里处,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7.8平方公里,总库容546万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小(Ⅰ)型水库。主要建筑物包括挡水坝、溢洪道、输水洞等.

南太行骑驴小分队骑行香泉寺 徒步红草地—香泉水库—封神谷小环线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大江大潮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1-19 21:58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蓊郁! 于 2015-1-19 23:54 编辑

神孕岭

南太行骑驴小分队骑行香泉寺 徒步红草地—香泉水库—封神谷小环线

https://bbs.373.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2330&highlight=%C9%F1%D4%D0%C1%EB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大江大潮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1-19 21:58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蓊郁! 于 2015-1-19 22:47 编辑

愚公泉虽为人工开凿,但自然景观奇特。泉内峭壁之上石阶选岩,险要之外架以钢梯;桥下有泉,路边有溪,曲径通幽。虽为人工开凿,但峡谷深壑,几泓清潭,气势磅礴,观之顿增人定胜天之感。1974年至1975年,先后有十七个国家元首,130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临泉参观老茧,高度评价了这一旷世奇迹。景区内水质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分析报告;愚公泉的水资源属富硒、锶复合型天然矿泉水。主要元素硒具有抗癌,抗衰老、美容,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供游人观赏的主要景点还有:当年供两千人同时用餐的天下第一锅;三大泉井、三号泉瀑布、烈士墓、山泉亭、古泉亭、泉中亭、哈蟆石、鱼鳞石、神仙洞、灵泉洞、椿王探海、群英会、避雨轩、将军椿愚公塑像和愚公文化像等八十多个景点。

1965年春天,后郭柳村民司文元等人在本村马家山上采石烧灰。炮响之处,发现一个溶洞,洞中有水。愚公泉就这样在无意中被发现了。然而,司文元等几个村民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的发现竟然引发了一场历时8年的凿壁引水战役,竟然改写了凤泉区无水、干旱的历史。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1-19 22:00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蓊郁! 于 2015-1-19 22:49 编辑

南太行骑驴小分队骑行香泉寺 徒步红草地—香泉水库—封神谷小环线
新中大道北环十字的集合点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1-19 22:00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蓊郁! 于 2015-1-19 22:54 编辑

南太行骑驴小分队骑行香泉寺 徒步红草地—香泉水库—封神谷小环线
天气不错 风和日丽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1-19 22:00 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蓊郁! 于 2015-1-19 22:53 编辑

南太行骑驴小分队骑行香泉寺 徒步红草地—香泉水库—封神谷小环线

西边的渡槽大桥非常漂亮
有时间顺着下面的河谷走一走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1-19 22:00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蓊郁! 于 2015-1-19 22:58 编辑

南太行骑驴小分队骑行香泉寺 徒步红草地—香泉水库—封神谷小环线

      公元前1210年农历八月初三,姜太公诞生于卫辉市太公镇吕村。姜太公亦称吕太公,名尚,字子牙,号飞熊。是我国西周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他也是我国二百多个姓氏的血缘始祖。这个传 奇色彩颇为浓厚的历史人物,单是姓名就有不少叫法,如《史记汉书诸表订补十种》记载他的名字有:太公望、吕望、周望、吕牙、吕尚、姜望、望尚、师望、姜公、姜老、吕等等。姜太公故里原是姜氏的一个大部落。一九九五年在太公泉出土的唐代墓碑,曾记载着太公泉原叫“姜塬”。据《竹书纪年》上说,姜太公仙逝于“周康王六年”十月二十日。终年一百三十九岁。葬于卫辉太公泉。
4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