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7281

主题

中山

2015年2月8-10日福建厦门行之集美学村

[复制链接] 查看:6045 | 回复:192
发表于 2015-2-12 19:54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Pear1018 于 2015-2-12 19:57 编辑

2015年二月8日到10日,俺去到了福建厦门市进行了三天的游玩!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是厦门岛外的福建省"十佳"风景区(点)之一的集美学村。集美距厦门市区十七公里,面积二点八三平方公里。以它命名的“集美学村”是集美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的总称。它由陈嘉庚先生于一九一三年创办,前后耗资一亿多元,誉满东南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集美学村的总建筑面积达十万多平方米,拥有在校师生一万余人。学村包括厦门水产学院,集美航海专科学校,福建体育学院,集美师范专科学校,集美财经专科学校等高校以及中专中小学和幼儿园托儿所。 除校舍之外有大礼堂游泳池、体育馆、电影院、医院、航海俱乐部等。规模之宏大,设备之完美,在国内尚属罕见。

集美中学前面的龙舟池
26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2-12 19:54 2 只看该作者
陈嘉庚,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人(现厦门市集美区)。1913年回家乡集美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校(统称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各校师生都尊称其为“校主”。

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2-12 19:54 3 只看该作者
集美学村是在陈嘉庚先生亲自指导下创立的,由于学村的建筑熔中西风格于一炉,成为集美的一个象征。

8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2-12 19:54 4 只看该作者
归来堂,建于1962年,是一座别具风格的单层建筑。取白石砌墙,绿瓦盖顶,具有闽南特色的代表性建筑。陈嘉庚先生的铜像就伫立在归来堂前。陈嘉庚先生生前希望,在住宅前建一座“归来堂”,以召唤海外亲人不忘故乡,热爱祖国。如其归来也有个聚会的地方。1962年陈嘉庚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归来堂”落成。

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2-12 19:54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ear1018 于 2015-2-13 09:25 编辑

集美中学的道南楼、集美侨校的南薰楼、航海学院的教学大楼,或巍峨挺拔,或凌空欲飞,建筑很富有个性。

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2-12 19:54 6 只看该作者
陈嘉庚先生故居坐落于集美镇后尾角,今嘉庚路149号,是陈嘉庚先生居住过的地方,1918年建成。故居是一座两层小楼房,1938年被日本飞机炸毁,后重修,直到完工后才重修居宅。现故居是1980年按小楼原来格局修缮的。故居按先生晚年居住情况陈列,并珍藏有手稿、衣服及日常生活用具等遗物。二层的会客室、餐室、工作间、卧室等,均按陈先生生前原样陈设。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2-12 19:54 7 只看该作者
集美中学前面的龙舟池,龙舟池在集美鳌园路南侧与龙船路之间的海边。一九五五年陈嘉庚倡建。池面接近长方形,现东西最长约八百米,南北最宽约一百八十三米。池畔四周建有数座仿古建筑的琉璃瓦顶楼台、廊庑和亭榭,以北岸居中的“南辉”亭为主观景台和指挥台,建筑为廊庑式,长48米,宽8.5米,两端连以双层八角亭攒尖顶,中为二层楼重檐歇山顶,均为琉璃瓦屋面。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2-12 19:54 8 只看该作者
集美,俗名“尽尾”,即大陆尽处;又名“浔尾”,即浔江之尾。明末集美进士陈文瑞嫌“浔尾”不雅,改称“集美”,寓集天下之美,但未通行。

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2-12 19:54 9 只看该作者
攀附到高大树林上的凌霄花儿。凌霄花是紫葳科、凌霄属攀援藤本植物,分布于中国中部,性喜温暖湿润、有阳光的环境,稍耐荫。借气生根攀援它物向上生长,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边缘有锯齿,花鲜红色,花冠漏斗形,结蒴果。

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2-12 19:54 10 只看该作者
通往集美学村的大道,路边的树是芒果树。

4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