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0100

主题

阿妣碎忆

[复制链接] 查看:6451 | 回复:22
发表于 2009-8-31 00:03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helangturtle 于 2009-9-6 14:32 编辑

人物:严冬冬,何浪
时间:2009年7月
山峰:阿妣山(5694m)
路线:西壁
结果:到达5500m山脊,未登顶

    从四川北京已经一个多月了,现在再写点东西,应该也叫回忆了。总是会阶段性处于懒惰状态中,很不好,应该改正。
    对于我而言,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alpine。之前在学校,登次山多则20人,少也有七八人。就攀登本身而言,所能感受的实在有限。两个人,简单快速,未知路线,最向往的攀登方式,这次终于如愿以偿。有未登顶的失望,也经历了几乎要挂掉的危险,但是收获同样珍贵。攀登的道路才刚刚开始,愿一直自由而执着的走下去。
    这是一条全新的路线,出发之前,我和冬冬手里几乎没有任何资料。只有几张网上流传的照片,和一张并不清晰的地图。查到了一些阿妣对面龙脊峰的攻略,确定了从结斯沟进山,可以坐拖拉机到山脚下。收拾好东西,就这样出发。

    我们先去了双桥沟,在徐老幺家住了两天,头天上午去尖山子半山腰看了看,算做适应。遗憾一直阴雨绵绵,沟里的山头没有一个露出了尖顶。然后进结斯沟向花村,在这个整齐的藏式小寨子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坐拖拉机进山,momojiji开了三个小时到了土路末端。依然阴云蔽日,途中能看到一座极帅气的雪山,老乡说是神山,可惜我已经忘了名字了。
    下拖拉机后步行,过了几次河,选择了右侧一条山沟上山。选这条沟的原因是因为在沟口看见了冰川,后来发现往北多走了一条沟,那条冰川也不在我们的路线上。灌木,草甸,碎石坡,无聊的上升,下午四点多的雨中赶到了4600m的营地。出发前想好要轻装,结果还是没有控制好负重,有一些累。吃完晚饭研究路线,看着眼前这条冰川,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冰舌怎么可能这么缓,而往上岩石路线又太长了点,不像是照片上看到的情况。终于有那么一会,上方的雾散开。看见就在头顶上,挂着一条巨大的悬冰川,冰川下方流泻出数条瀑布,从营地周围流过。真正的路线终于出现了,还是很振奋人心的,至少看上去就让人有攀登的冲动。从右侧的山脊可以走到冰川末端,山脊那一侧的叉沟就是我们犹豫过但是最终没有选择的正确路线。

    好在这边也可以上去,第二天一早,我们留下一些不用的装备,向山脊出发。为了节省时间今天没有使用绳子,其实有局部路段的难度是需要用的。11点之前,我们就到了5100m的冰舌末端,找到了一块倾斜的长条状平台,做为营地。我们没有选择直接冲顶,从时间上说并非不可能,但还是太冒险了点。营地是斜的,而且还不够一顶单人帐的宽度,帐篷有一小半悬空。所有装备都连在绳子上,人也是。其实下方不远就有一处很好的平台,但是旁边有不少雪崩堆积物,不敢大意。
    吃过午饭没多久,雪崩展览就开始了。我正站在帐篷外面看风景,冬冬突然喊了一声雪崩,就拉住一起卧倒在平台上。右侧传来轰隆隆的响声,雪块从我们头顶正上方的冰舌飞出来,向右沿着山体滑下去。由于我们在山脊上,没有打到,但是也被一些零碎的雪块波及。可能因为今天天晴的缘故,之后又发生了三次雪崩,还好都在更远的地方。其中一次发生在冰川和岩石连接的冰雪槽中,我们计划的路线。右侧山体的落石也非常频繁,石头在空中转起来发出发动机一样的声音。冰舍上也不断有冰块掉落,还好大部分在接近我们之前已经粉碎掉了。其实这时候我心里就有些动摇了,毕竟雪崩从头顶飞过还是很有震撼力的,但是到这下撤也不是个事,还是继续攀登。考虑到雪崩的危险,我们将路线改为从冰舌翻上去,沿冰川直上。

    第三天一早轻装出发,出发就开始接组。到冰舌下方有一段岩石,半个绳距多一点,领攀跟攀居然搞了四十多分钟。到冰壁下,商量一下,换成我来领攀。夏天的冰川破碎的厉害,表面都是被晒出来的孔隙和碎屑。挥镐还好,脚下实在感觉太空,偏巧出发前没准备长距离的攀冰,冰锥只带了五根,很郁闷的在三十米后就建保护站了。从坡度看应当在WI2+的难度,但因为高海拔和冰况差,实际感觉更难一些。在保护冬冬上攀的过程,上方一块脑袋的冰块飞了下来,从冬冬头顶两米的地方飞过。我心里咯噔一下,被这砸上倒不至于挂掉,但也会很惨。并且上面有一段不太好通过,有下撤的想法了。商量了一下,冬冬坚持继续。之后换他领攀,冬冬继续他一路大喊的风格,从一个很别扭的冰缝里挤了过去,还是很不容易的。又一整个绳距才到冰舌顶部,之后坡度变缓。我交替领攀了一段,身体状态一般,再往后就全部冬冬领攀了。
    这天一整天没见阳光,很冷,但是又不至于把雪冻硬,表层都是湿雪。手套和鞋很快湿掉,冷得难受,而且越往上越冷,我belay的时候都冻得发抖。经过一段时间的running belay之后,坡度又开始变抖。大约一个半绳距WI2-的冰壁后到一个小平台,前面一条裂缝,有雪桥可通过。再往上是一条贯穿整个冰川的断层,基本都是仰角。在这里我们停了快一个小时,讨论该怎么办,犹豫下撤还是继续。后来想,如果不耽搁这么长时间很可能就登顶了。通过雪桥后在一个雪崩槽中找到了翻上断层的路,但是经过这么一折腾,此时我冲顶的决心已经变得很淡了。再往上,通过冰川生成区的裂缝,大概三个绳距后,到达山脊。此时我状态已经变差,主要是被冻的,不停的发抖。时间是下午两点,冬冬也开始失去斗志,决定下撤。如果继续冲顶,也很有可能有戏,但是既然决定已做,就不去想是否遗憾。
    下撤并不快,因为全程都要绳降。还是冷,我甚至因为太冷而变得很焦躁,直到回到营地才感到松了口气。下午五点,两人都疲累不堪,决定继续在这个局促的营地住一晚,明早再下去。然后这个决定不仅没让我们松口气,反而几乎至我们于绝境之中。事后想,在那么危险的地方,能少住一晚就少住一晚,即使冒着夜里下降的危险,也应该先下撤的。
    草草吃了晚饭,钻进睡袋里休息,把安全带连在岩锥上,靠绳子拉住自己不下滑,迷迷糊糊的睡过去。本来是带着头盔的,感觉不舒服一会就摘掉了。九点多的时候,被砰砰的声音惊醒。我立马感觉这声音就在我们的帐篷上,下意识的缩起来用手抱住头。帐篷被砸了个大洞,掉了好几块冰进来,但是我幸运的没有被砸到。冬冬被砸到了手指,叫唤了几声,不过也没有大碍。我俩讨论了一下,带上头盔决定继续睡。人的惰性有时真是可怕,当时唯一正确的决定是立即出去躲起来。一个小时后又是更大的一波落冰,帐篷被撕成碎片,帐杆也砸弯。我万幸又没挨到,冬冬被砸到肩,不过也没事。很幸运我们没有为这个sb的决定付出更大的代价,但是已经足够惊险了。这次我俩再也躺不住了,收拾其东西决定躲到下面的石头缝里去。
    石头缝是我们前一天发现的,当时就开玩笑说可以躲到里面去睡觉,没想到一语成真。缝的上方是一块支出来的大石头,下面是很倾斜的石板。打了几个机械塞我们俩把自己挂了起来,由于实在是很斜,屁股根本坐不住,说是悬空吊着也差不多。一夜的雨,睡袋完全湿透,衣服也湿了。我们俩就这么背靠背挂着,不时扭动一下活动被安全带勒的发疼的胯部。冬冬似乎很睡了很久,我则一夜没有睡着。可能是因为我比他湿的厉害,实在是太冷。基本上每隔十秒中就抖五秒钟,从来没这么狼狈过。当时我体温估计已经有下降了,但还没到失温的地步,只是边缘了一下,否则就危险大了。

    第四天的早晨在鸟叫声中来临,看着外面淅沥的小雨,郁闷的挣扎着爬起来。但是终于要下去,心里还是很爽的,终于要告别这个永生难忘的夜晚。睡袋已经完全湿透,拎起来感觉比上山时整个包的重量都要沉。收拾好破损的帐篷和散落外面的装备,两个狼狈的家伙开始下撤。一路绳降到上山脊的地方,其实有的路段可以直接走的,但是一夜没有休息的我状态已然很差,保险起见一直用着绳子。下撤过程中还走错了路线,好在最后还是绕了回去。
    回到4600m,收起留存的装备。所有东西都湿漉漉的,负重到了难以忍受的限度,也可能是因为太累了的原因。整天雨不停,走的也慢,到山脚时就放弃了直接走到向花村的打算,决定就近在老乡家歇了。坚持着走一个小时休息几分钟,其实很疲惫,但就是坚持一定不多休息,终于在下午六点之前走到了老乡家。看到那家放牛的小男孩,感觉好亲切。晚上一直坐在火炉边烤火,吃野味,小喝了点酒,回到人间的感觉真好。

    第五天,装备已经干了许多,负重减轻。终于能在轻松的气氛中前进,用比拖拉机多了1/4的时间走回向花村。晚上就回到老幺家里,嫂子听说后不停的骂我们,说我俩太冒险了,其实我也不想……

    回到双桥沟,过了一天看小说打弹弓晒太阳的日子,然后日隆,成都,北京。生活回归正轨。但是还是会想念,那里美丽而蛮荒的雪山,想念在冰舌上先锋的感觉,想念挂在石缝的狼狈。有些感觉,是永远不希望再尝试第二次的。但是你还是无法预计下一次会发生什么,也许下一次会更狼狈,也许不会。这正是攀登的魅力,来自于那些伟岸的山峰,也来自于自己。
发表于 2009-8-31 00:04 2 只看该作者
添加图片

仰望冰川.jpg

第二天和第三天的营地.jpg

从这里翻上冰舌.jpg

发表于 2009-8-31 00:06 3 只看该作者
继续图片

远处的雪崩.jpg

结斯沟看野人峰.jpg

发表于 2009-8-31 00:07 4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两张

断层和雪崩堆积物.jpg

这就是顶峰了.jpg

发表于 2009-8-31 13:00 5 只看该作者
顶顶。。。。
发表于 2009-8-31 13:46 6 只看该作者
很累,很狼狈,也很冒险,但是很自由。
感触也会很深刻,比起商业爬或是大部队爬,这才是少人自主攀爬的魅力所在。
登顶并不是登山的全部,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发表于 2009-8-31 17:42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arkblueocean 于 2009-9-1 17:25 编辑

很有闯劲儿,顶了

ps:忘了加精华了,补上!
发表于 2009-8-31 20:36 8 只看该作者
哈哈~~没有想到你摔成那个样子的相机还是可以发出如此好的相片。

愿青山常在,我们再聚在山上。
发表于 2009-8-31 20:54 9 只看该作者
是用picasa处理过的,之前我发的照片就很烂...
发表于 2009-8-31 21:21 10 只看该作者
“破碎和狼狈”就是我的羡慕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