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0110

主题

其它

好人老吴,他的死与尊严有关

[复制链接] 查看:150900 | 回复:765
发表于 2009-10-31 11:56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青衣佐刀 于 2009-10-31 14:11 编辑

此文写于下山回家后的一个月6月24日深夜,现已刊载在最新一期《南方人物周刊》185期上,此篇是原文。这是一篇纯粹纪念性文字,请看此文者,保持对已逝者的尊重,谢谢(注:图如若看不清楚,请点击两次)

772副本.jpg

18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09-10-31 11:57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衣佐刀 于 2009-11-6 10:58 编辑

            好人老吴,他的死与尊严有关

              ——仅以此文纪念09年在珠峰北坡遇难的山友老吴



    老吴名叫吴文洪,和我是老乡。

      虽然我从没去过盐城老家,但父亲一辈子都没有改掉过他的苏北口音,所以那天我在大本营他们队大帐篷里见到老吴,他一开口,我就知道遇到老乡了。

     这次珠峰攀登,我们本来不是一个队的。我所参加的是西藏圣山探险公司所组织的登山队,老吴参加的是新疆乔格里探险公司的队伍。他们队所聘请的尼泊尔高山向导因为当时西藏局势而一时进不来,几经中国登山协会的撮合,最终两队合并成了一个大的登山队伍。
    我们队是四月十日进驻大本营的,他们队比我们晚到四天。老吴个子中等朝上,壮实,刚入不惑之年,初始给我的印象木讷少语却又不失热情,那种热情虽然是淡淡的,却让我感到像他的嘴唇一样温暖厚实。我们两个队吃饭休息的大帐篷前后相隔,记得十五日那天吃过早饭后,我到他们队帐篷里串门,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堆盐城好吃的特产,而老吴特地向我推介的小麻花,香脆而不油腻,现在回味起来,仍口有余香。

     每次我来串门时,都会看到老吴坐在帐篷的一角,是低着头看书或者玩电脑我已经记不清楚了,这次登山因为缺氧对大脑造成了严重损伤,使我对一些细节的记忆有些已经模糊不清。

    与其他人不同,老吴从没有爬过雪山,这还是我到了海拔6400米的前进营地时听他们队友说的。在那种高度的雪山上,刚开始的几天里,除了个别人外,其他的队员都会有些高原反应,像北京的苏军和云南的杨雪松在上到前进营地的第三天就直接下大本营去调整了。我的表现也好不到哪里,睡不着觉,头疼,闻到饭菜的油味就恶心,带了好几本书,一行字也看不下去。两队在前进营地休息吃饭的大帐篷,只隔着一条临时踩出来的路,我们在高处,他们的低一点,我们的帐篷虽然大些,但四面八方都会漏风飘雪,有时早上起来的时候,靠帐篷边的椅子上都会有一层雪。他们队的帐篷小,却是新的,保暖性比我们大帐篷强很多。天气不好的时候,适应性训练就会取消,我常喜欢来他们帐篷坐坐聊天。那天上午,当我谈到成都山友小肖,说我们队有个“牛人”,最高的登顶记录是哈巴雪山时,老吴的队友们笑了,其中一个山友说他们队的老吴更是牛人,他从没有登过雪山的经历,那个山友还说老吴说过珠峰将是他登的第一座雪山,也是他的最后一座雪山,没想到这句话真的一语成谶了。

     记得我在山友的笑声中瞟了老吴一眼,老吴坐在门口的椅子上一副若有所失的样子。那天山友们的笑其实并无恶意,也没有轻视老吴的含意,但可能还是让性格内向的老吴有所受伤了。圈内,山友个人的登山资历,常常会获得别人更多的尊重,而老吴的脚下还是一片空白。如果老吴这次能成功登上珠峰,不仅将创造他自己的记录,也将是他自己的奇迹了。但从那天起,我就隐隐地感觉到有些不妥,却又不知道自己该将这种不妥如何表达出来。因为那时劝他放弃是不现实的,但不劝又会让自己心不安。当时我的那种心态也可能是他大部分队友的心态了。

      以后每次见到老吴,我都会关切地问他身体状况,他每次都说自己状态很好,不用担心。那一阵子,我倒是希望他有高原反应就好了,我就有理由劝他放弃了。在山上,老吴的脸色一直不怎么好,我想他一定是将很多东西深深地埋在心里了,用他的信念和执着。

     老吴总是喜欢蜷缩在帐篷的一角,很少说话,这是他做人处事的低调,也是他的孤独。我懂这种孤独,这种孤独有时蛰伏在帐篷里,却比山高;这种孤独有时漫山遍野地滋生,却始终只能长在心里。

    山自有自己的尊严,人也想在山的面前保有自己的一份尊严。我想老吴在与我们相处的那些天里,一直用一种沉默和坚持在捍卫自己的尊严,那时的老吴只想用自己的脚来说话。

    但我却在和老吴不多的几次交谈中,看出他的坚持,又掺杂着些许幻想和侥幸的成分。    攀登珠峰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要不断进行身体的适应和调整,有一次,我们一起下撤到协格尔县的白坝镇休整几天。那天晚上,我和老吴、老邢聊天。老邢是个彪悍的山东汉子,体能好,却因为高原反应,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每天都沉着一副黑脸。我先和老邢聊了几句后,就问老吴,上到北坳营地用了多长时间。北坳营地海拔7028米,北坳是攀登珠峰途中的难点之一,必须攀爬一个直上直下的大雪壁,雪壁的高度有500多米,雪壁上纵横着许多明明暗暗的冰裂缝,快到营地时那个最大的冰裂缝看不到底,有一个长约四五米的金属梯呈45度角架在冰裂缝上,人走在上面会感到特别恐惧、凶险。北坳这个高度和难度已经成为攀登者能否继续攀登的试金石,常有山友止步于此。在这之前,我已经上过两次北坳了,一次用了4个多小时,一次用了5个多小时。记得老吴当时嗫嚅回答我说他用了5个多小时,老邢当时就指出说老吴不可能是5个多小时,因为那天老邢攀登北坳用了6个多小时,而老吴却是最后一个到达营地的。我知道老邢是不会记错时间的,而老吴说他用了5个多小时,并不是他在故意说谎,现在想来,在那种恶劣的情境中攀爬,不记得时间是正常的,但他将自己攀爬的时间说得短些,更多的可能只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用来保护自己的尊严罢了。

    老吴是一个外冷内热、细心善良、做事认真负责的男人。那次老吴从山下来的第一个夜晚是在协格尔的网吧里度过的,忙活着他的博客。第二天,我和深圳的阿忠、玉溪的杨雪松从白坝坐马车也来到6公里外的县城想洗一次澡。在山上,我们已经二十多天没能洗澡了,随手在耳根下一摸,都是一层黑黑的油泥。县城只有一条街道,有两家浴室,竟有一家能洗到带有玫瑰花瓣的木桶浴,这多少都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在旅游的淡季里,县城是没有自来水供应的,洗澡的水是自家的井水,洗一次木桶浴,价格也不菲,每人50元,还要等上半小时,水才能烧热。正等着时,老吴进来了,一脸倦容,他说下半夜从网吧里出来,找不到回白坝镇的车了,就和新疆的杨春风、广州的华仔找了一家招待所住了下来。盐城是个小地方,我想老吴在当地的口碑一定很好,他来爬珠峰,对家乡人来说,是个大事了,所以老吴只要有机会,都会更新博客,只是想让关心他的人都能及时了解到他的状况。   

    正是这次偶遇,使我和老吴彼此有了更深的了解,并成了朋友。在山上的那些日子里,只有雪和石头,只有危险和冷酷伴随着我们,这次下到山下,就像重回人间,谈到最多的自然就是千里之外的家了,家的字眼那时在我们心中是多么的温馨和有吸引力呀。老吴儿子今年十三岁,我儿子十二岁,我们对孩子日常教育的一些理念和方法有不少相同的地方,谈得尽兴时,以至于忘记了去洗澡。浴室的老板催了好几次,我们才结束了话题。我和阿忠、杨雪松洗毕准备结账时,老板说那个和我聊天的人已经帮我们付过澡资了,这让我们三个人有些窘迫起来,本该是我们帮老吴付账的,却让他抢在了前面。原来老吴在洗澡前就帮我们付过了。

     让我更多地了解老吴善良、热情一面的是在从白坝回到大本营的第三天。那天,我一进他们队的帐篷,老吴依然是用家乡的特产一个劲地招待我,吃的是什么,我已记不清了,却只记得他那张脸的表情,特别真诚的样子。我知道,老吴的真诚和热情本就是与身俱来的,但那种真诚和热情的另一面却也是想要在弥漫的孤独中找到一次认同,而认同那时对于他来说,显得多么的重要呀。从老吴的嘴里得知,老吴是学体育的,于是我们自然而然地就聊到了足球,我谈到自己对中国足球的失望和沮丧,老吴谈的更多是对明天的希望。平时的老吴,即使在交谈中也是不苟言笑的,但那天谈到足球时,老吴脸上不时闪烁出一丝天真的笑意,那种天真却又透着一道成熟的浪漫,以至于原本让我对中国足球的那一点怨恨也慢慢在心里消解了。后来还是从别人口里我才知道,从1995年至今,老吴每年拿出二十万来组织和举办盐城市的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从这件事上,也可看出老吴性格中那种向上和执着。也许那天的老吴应该是上山来最兴奋的一天了吧,他向山友们也向我全家发出了邀请,在今年的10月1日到7日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期间到盐城去做客,众山友们齐声叫好,我对老吴说我好想吃海鲜,老吴说盐城的海鲜并不出名,他会用螃蟹招待我们的。虽然还没有吃到,虽然还有无比艰险的山峰在等着我们攀爬,但那天帐篷里洋溢着友情的温暖,那种温暖似乎化解了帐篷外冰天雪地带给我们的冷意,那天的温暖是有形并可以真实触及的。

     我们蛰伏在海拔6400米前进营地里,一直等待一个好天气周期的到来,但在等待的那些日子,有时人会变得烦躁不安,连我都不相信自己怎么会变得那么心胸狭窄,有好几次,我和队友在大帐篷里争论甚至争吵,但每次见到老吴,他都还是那样坐在一个角落里,很安静的样子,有时,眼睛始终朝一个方向看着,却又像什么也没看一样,眼光深沉,像雪山的黑夜。

     好天气周期终于等来了,我们队作为A组将于5月14日开始冲顶,他们队作为B组将于次日开始冲顶,对于每个人来说,珠峰的梦也只有3到4天的距离了,大部分的山友很兴奋,只有老吴依然坐在帐篷的角落里,依然很安静的样子。临出发前一天,我突然起了为B组每个队员拍照的念头,当我拍到老吴时,我看到他眼角是湿润的,像是泪水。我又叫老吴走到帐篷外,以珠峰为背景,拍了几张,这也是我在山上唯一为老吴做的事了。

     09年春季的这次珠峰攀登,对于我来说不啻是一场恶梦。16日,从C2营地到海拔8300米的C3的突击营地途中,我的氧气面罩接二连三地出现故障,共换了三个,极大地消耗了我的体能。当17日冲顶下撤到第二台阶上时,我发现自己的氧气已经用完了,下到第二台阶后,向导旦增帮我找到了半瓶氧气后,他因寒冷和体力消耗过大独自先行下撤了,当我发现氧气面罩上连接氧气瓶的那根黑色橡胶管早已被冰冻堵塞不能使用时,旦增和其他的队友已经走得很远。从那天下午1点多钟开始,350米的垂直高度,一直到晚上8点40分我才下撤到C3营地,期间,经历十多次的滑坠和摔倒,每次生死都在毫厘之间,当我蹒跚挣扎着钻进离营地最近的一个帐篷里时,我的体能和意志几近崩溃。那顶帐篷恰巧是老吴和贵州山友老罗他们住的,他们刚从C2上来,也已经疲惫不堪了,现在回忆起来,虽然有些细节已经遗忘了,却清楚记得老吴为我倒水以及和老罗两人为我忙着输氧的场景。那天,对于我来说,老吴的帐篷胜过天堂。

     18日那天上午10点多,我已经下撤到北坳营地,正看到攀登总指挥桑珠一脸兴奋,他说B组所有队员都已冲顶成功,那时,我心里还在为老吴高兴了一阵子。

    下午,当我和广州的伟哥结伴下撤到北坳下大冰盖的一半时,遇到了向导中最强悍的其美正带着五六个人急急火火地往上赶,只留下了一句话,B组有个队员出现高原反应下不来了。

     已下撤到海拔6400米前进营地里的山友们没有人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没有人知道老吴此刻在海拔8750米的地方,正坐在海拔8750米雪坡上,无声地等待着生命一点点在风中消逝。

    19日中午,在向海拔5800米过渡营地下撤的路上,和我结伴的山友深圳阿忠的手机突然有了信号,收到一条短信说老吴遇难了。那一刻,我先是本能地拒绝这条消息,我对阿忠说,别信那些小道消息,但随后那条消息的阴影却始终伴随着我的脚步,老吴沉默不语的样子老是在我眼前晃动不止。

     当我在过渡营地里终于证实了这条消息的真实性后,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淌了下来。

     我们队只在大本营住了一个晚上。20日中午,队友们上了中巴车准备离开,因为高寒,车抛锚了,一时走不了。那天喜马拉雅山谷里的风很大,我望着珠峰顶上的旗云急速飘动,那白色的旗云覆盖在白色的雪坡上,雪坡上的老吴昨天还是鲜活的,还和我们在一起,现在却静静地躺在了那里,变成了冰冷的尸体,每天都会被冷酷的暴风雪吹着,总有一天,风雪会将包裹尸体的羽绒服吹烂,躯干将裸露在外。

     突然有一个念头伴随着一个场景浮现在我脑中,如果他还活着呢,如果此刻老吴突然醒了过来,坐起了身,向山下我们的方向看着,向我们呼救,而我们却听不到,他就眼睁睁地看着我们这样离去,他的内心将会经历怎样的绝望呀,就像我那天经历的绝望一样。想到这里,我的眼泪又一次淌了下来,止都止不住,我立即打开电脑,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就写下了这首诗:


《老吴,天堂离你最近》



老吴,终于在海拔8750米的地方

你不愿再走了

因为那里有你小时候的梦

因为那里离天堂最近



老吴,我们就要走了

当我隔着车窗的玻璃

远远地,一直望着你所在的方向

好想你能坐起来,喊声:等我一下



老吴,这一刻,我们的汽车坏了

我一直眼含热泪,望着你的方向

似乎就是为了再等一等你

我们一起来的,现在山上却只留下了你孤单的一人



老吴,我们就要走了

我们不再打搅你

因为那里还有洁白的雪和坚强的石头

陪伴你安宁的呼吸



老吴,这就是你小时候的梦吧

你只是一时兴起,太贪玩了

但我们却不忍心和你告别

怕惊动你千年的睡意



老吴,我们就要走了

我们将离你越来越远

但这二天喜马拉雅山巅上的风雪,却早已

将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老吴是个好人,后来我听到尼玛校长谈到他在山上临死前的一些细节,还谈到他对汶川震区人民的爱心,他带到顶峰唯一的一面旗帜不是自己企业的,旗帜上面写着向震区人民问好的话。其实,老吴在冲顶前体力已经快透支完了,我一直在猜测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了,但他为圆自己二十年的梦想,还是没有听从向导的劝阻,义无反顾爬上了世界的最高峰,也是他人生最后一座巅峰,其实,老吴的性格决定了自己最后的命运,他就是这样一个能为理想一生都在坚持的人,我一直认为,老吴死的很有尊严。


    有时候,我真想知道,老吴在等待生命结束的那十几个小时里,在那个冰天雪地下午和夜晚,会想些什么。

     有时候,我真想还能再爬上去,好好陪他聊聊,也为他倒杯水。


                          2009-6-24
晚上 青衣佐刀于马鞍山

79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9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09-10-31 12:02 3 只看该作者
顶青衣大哥的文章
发表于 2009-10-31 12:39 4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尊严!
发表于 2009-10-31 12:52 5 只看该作者
向老吴致敬!
山的尊严是高度,人的尊严是信念!一个具有非凡信念的人征服了一座举世无双的山峰!虽然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同时劝解其他山友,不赞成没有雪山经历和充分训练准备情况下攀登极高海拔雪山。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0-31 13:04 6 只看该作者
祝愿老吴在自己的世界里是满足和欣慰的。天堂不会寒冷。好人老吴,走好!
发表于 2009-10-31 13:07 7 只看该作者
再一次流泪。为了老吴。也为了青衣~
谢谢你带给我们的文字。谢谢~
发表于 2009-10-31 13:11 8 只看该作者
尊重死去和活着的人
发表于 2009-10-31 13:55 9 只看该作者
你轻轻的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
         既然你不曾拥有一切,又何故去在乎那些;
     我们都是过客,紧窜着匆匆来,撒开了悠悠去,
    高原上空盘旋的雄鹰,那就是你一颗自由空旷的心,
去翱翔,在属于自己的土地,给梦插上翅膀,自由的自由。

                                          山人赠老吴
发表于 2009-10-31 13:57 10 只看该作者
感动人的好文章。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