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01717

主题

水具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复制链接] 查看:18015 | 回复:31
发表于 2009-12-7 12:5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MHW 于 2009-12-7 14:33 编辑

江南的冬天,湿、阴、寒。每天捧着nalgene,虽然可以用来暖手,但这不保温的杯子还是不如持续喝热水暖和。
国内销售的保温杯里,知名度较高的基本都是日系(或前日系)品牌:虎(Tiger)、象印(Zojirushi)和膳魔师Thermos)。前两者,网上的评测数量众多且非常详细。而膳魔师给大家的印象更多的集中在家居厨房用品,正如其名“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所以难得能见到相关介绍。前几天赶上膳魔师做活动,并且因为它设在国内的工厂离现在上班的公司不远,所以去转了转。


先来点儿广告装点门面:

Logo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膳魔师到底是哪里的牌子一直众说纷纭,据办事处课长介绍:1904年源自德国(也就是经常出现在Thermos各种宣传台头上的那个水柜车,如下图);后被日本收购,期间发明了双层真空保温技术;现在公司为台湾所有。

水柜车: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介绍: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中文官网:www.thermos.com.cn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7 13:14 2 只看该作者

这次拿到的是一个容积只有300ml的小个子:JCG-300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本来说明中介绍是一款“焖烧杯”,没弄懂具体是干什么用的。但看大小很适合我平时用来喝水就收了。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和SNOW PEAK 450ml双层钛杯对比大小,基本外围尺寸大致相等,略胖一圈。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发表于 2009-12-7 13:25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HW 于 2009-12-7 13:31 编辑

继续对比: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超级厚的杯盖。因为原本定义为超小型的焖烧锅(焖烧杯),所以并没有此用常见保温杯的直接饮水型的杯盖,而是螺纹广口杯盖。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杯盖无法自行拆开,不过掂量它的重量,里面应该有填充,以增强保温性。密封并没有采用常见于Nalgene类太空杯或者手电上的具有密封性的梯形螺纹,而是依然采用气密性更好的老办法:硅胶圈。不过当杯内温度变化较大时,因为气压的作用杯盖被压实,加上杯子表面以及杯盖表面较光滑没有施力点,劲小的话想打开确实需要努努力。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发表于 2009-12-7 13:42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HW 于 2009-12-7 14:16 编辑

不锈钢杯体上的螺纹: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关于食品中用到的不锈钢材,前不久一个帖子讨论的比较详细:https://bbs.8264.com/thread-295881-3-3.html
引用“勇敢的青蛙”回复的内容如下:

炊用不锈钢的三种材质区别,
2系列,马素体、鉻锰合金(特点原材料价格便宜、中度和低度重金属析出,塑形性普通,201能被吸铁吸住、但磁性不是很好,202磁性并不好)
3系列,奥素体、鉻镍合金(特点原材料价格比较高、无重金属析出,塑形性较好.炊用比较多是304医用的是316)
4系列,铁素体、鉻碳合金(特点锅用430价格比较便宜、塑形性比较差、磁性非常好,但属于健康金属在碱性环境中会生绣、4系列除了430以外多数是用于刀用钢材与其他用途,因为硬度高于2、3系列)
北地的帖子的意思是不能用磁铁来判断是否健康不锈钢。
超市不锈钢接触食物和水的产品有以下区别:
1、不锈钢压力锅全部是304以上材质制作的(因为压力锅有国家用材标准、本身是为防止压力锅爆炸制定的,顺便把材料也规范了)
2、汤锅超市的便宜货基本是2系列的材质(汤锅没有国家标准),因为如果用304做的汤锅原材料就是201的几倍一口零售比如70元的汤锅,扣除超市30个点毛利。扣除品牌公司30%营销成本剩下40%=32元,32元根本无法用304材质做出一口20CM汤锅。一口20CM左右汤锅的原材料成本至少60元左右(世界镍材料成本一直有波动,所以并不可能特别准确,目前核算的是当前成本)。也就是零售价至少是140元以上,超市的利润和营销成本是恒定比例。所以北地讲到超市在汤蒸炒不锈钢炊具类基本上是没有几个完全无重金属析出的产品)
还有你的膳魔师的杯子是304材质的,虽然我不喜欢日本人,但他们确实没有在原材料上耍花样。杯子还有虎牌、象印。国内的有思宝是坚决采用304不锈钢的。据说哈尔斯也是,但我看他超市便宜真空杯的价格比较怀疑,但他们老板解释是在低价的时候囤积的304材料。其他杂牌基本用的202。



外表面拉丝处理,表面还刷有一层清漆: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漆面整体很光滑,不过也还是略有瑕疵:

P1040135.JPG

发表于 2009-12-7 14:00 5 只看该作者
内表面有喷砂的质感,但不知道有没有涂层(官方说没有)。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它的好处就是使用后不容易留下痕迹(水渍很容易甩掉),易于清洗。

膳魔师: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SP: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发表于 2009-12-7 14:13 6 只看该作者
内胆是一块不锈钢片弯成桶装,配合拉伸(冲压的一种方法)而成的底座,焊接而成。下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打磨后的焊缝: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配合杯子的外层,就是膳魔师的“双层”结构。具体的意思即为:完全密封的内外双层不锈钢杯体,其中间的密封腔体内被抽真空,形成一个保温绝缘层,利用这个真空层延缓热传递,实现保温。说得再简单一点儿,就是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了一个老式暖水瓶的双层玻璃内胆。
发表于 2009-12-7 14:24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HW 于 2009-12-7 14:27 编辑

既然是保温杯,那保温才是本职工作。说明中提到,这个杯子可以在“6小时内保持44度以上”,但并没有说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多少。手边没有很精准的温度计,只能做最简单的保温测试:冰箱冷冻。

零下14摄氏度的恒温冷冻室: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刚烧开的开水直接灌入杯子,上午10点半放进冰箱: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相机关键时刻掉链子,“出舱图”遗失。只能文字回顾:晚上6点半拿出来,杯子表面一层薄霜。费了很大的劲才拧开杯盖(前文所说的气压),测得杯内的水温大约为34摄氏度,口感并不能算“温暖”。虽然比说明中的时间长了两个小时,但温度的变化还是比较明显。不过考虑到一款300ml的杯子,且非针对极限环境设计,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发表于 2009-12-7 14:32 8 只看该作者
结尾一点无奈的对比:杯口的口感。

膳魔师的杯口因为需要拧杯盖,既要保证外围尺寸,又要保证内部广口,所以杯口边缘比较薄。如果像我一样作为水杯使用的话,总感觉心理上有点儿别扭(恐怖片看多了?)。相比SP的钛杯因为没有盖子不需要顾及这些因素,所以杯口过渡比较圆润,口感甚佳。

THERMOS--膳魔师 JCG-300
左图为俯瞰SP,右图为俯瞰膳魔师。

全剧终……
发表于 2009-12-7 14:53 9 只看该作者
闷烧锅是那种把食物(特别是汤类)在火上烧开,然后拿下来闷半天以上时间,借助食物自身温度使食物更烂,更上味道。闷完要再烧10-20分钟,则做出来的东西味道更佳。

我觉得闷烧罐类似 只是小很多  做个粥比较合适   我有个类似的 primus的小罐子
发表于 2009-12-7 15:23 10 只看该作者
介绍哪款合适在八千米使用的喂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