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87

主题

西北

360°雪山美景盛宴之旅----博格达九日首环记忆(淹死的鱼)

[复制链接] 查看:34439 | 回复:64
发表于 2015-8-31 21:16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淹死的鱼 于 2015-8-31 22:57 编辑

    《三峰并起插云寒》作者:孙月亮,8264获奖图片,并被戈尔特斯公司选中作为产品宣传素材。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幅博格达图片。

360°雪山美景盛宴之旅----博格达九日首环记忆(淹死的鱼)

        

        作为新疆的一条超级徒步线路,“博格达大环线”穿越了中天山著名景区天池、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大东沟,围绕着博格达7座山峰转个圈,翻越八个达坂、途经十二道冰川,其中六道全程跨越,全部行程历时9天,重装徒步139公里,海拔爬升2600米……2013年6月21日,新疆天山申遗成功,7月13日,博格达大环线首发,一队驴友踏上值得纪念的征途……


360°雪山美景盛宴之旅

----2013博格达环线九日首环记实

文∣图
淹死的鱼



    2013年6月21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新疆天山”申遗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自此,这条横贯新疆中部的大山脉成为了人类公认的自然遗产。


    在天山诸多主峰之中,博格达并非最高,其海拔高度充其量也只能排在前三,然而它的名气却远在其他诸峰之上。博格达峰长期以来在西部各民族心目中,是最富有神性的山峰,它一直被人们视为神灵之宅、紫气之源而加以膜拜。博格达一词就是出自蒙语“神之居所”之意,另一说为“香雪海”。博格达以奇为著以险为绝,三峰昂天挺立,银装素裹、神峻异常。三峰之下更是千峰竞秀、万壑流芳,目力所及,遍是原始森林和山甸草原,葱笼青翠,风光如画。夏季登临博格达,更可在一日之内见四季之景。


    博格达徒步线路有两条:一是传统的经典穿越,即从南坡柴窝堡的三个山村出发,翻越以肯起达坂至登山大本营,再翻越三个岔达坂经大东沟(或从将军沟)从天池出的经典三日穿越,这条线路曾入选中国十大徒步线路,位居新疆十大徒步线路之首,但2008年昌吉政府以水源地环境保护为由封禁了该条线路;另有“博格达大北线五峰连穿线路”,即从南坡三个山出发经以肯起达坂至登山大本营,再翻越简单达坂途经3、4号冰湖,从白杨河沟口出山的四日穿越。博格达的雄奇和秀美,岂是仅一次经过就可以尽收眼底的,如果能围绕着博格达转上一圈、360度雪山美景看个够的话,该有多美……2013年新疆户外界领队的聚会上,“环博”的想法再次被提了出来,他们想创造并推广一条新疆最壮阔波澜且具有挑战性的经典徒步线路,让行者“在无言中完成一次至生难忘的身心洗礼之旅”。

360°雪山美景盛宴之旅----博格达九日首环记忆(淹死的鱼)



    穿越路线越是靠近天山主脉,难度就越大,但风景指数也就越高。博格达环线策划的难点在于翻越阿克苏冰川3980米达坂到达白杨河西沟,但高差300多米的近乎40度陡壁使翻越难度达到登山级别,已经不适合穿越了,后经多次设计并经实地探路,打通“保龄球通道”翻越老虎口,改走白杨河东沟再转道西沟,可使整条环线畅通。策划方案经多次改动,从最初的六天行程到最终成行的九天,从最早设定的南坡出发,改为由天池北岸出发进大东沟,转山后返回天池,最终确定了户外徒步界难度9+级的“博格达大环线”方案,将带给参与者一场“视觉和心灵的盛宴”。


    2006年9月,本人曾组织过内地驴友新疆30天大环线自助游,其间带着6名驴友跟着乌鲁木齐一户外俱乐部走过传统的经典穿越线路,当时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但回来后又回味无穷,按驴友界用俗了的话说“双腿量疆域、眼睛上天堂”。2013年的7月初的一天,我在8264论坛看到新疆优秀领队零红蝶发布的“博格达大环线”召集贴,7年前穿越时的情景如影片似的在脑间闪过,内心的柔软瞬间又被触动,毅然决然的拿起电话报名,此时距首环出发只有7天。



著名优秀的活动领队:
       零-zero:

360°雪山美景盛宴之旅----博格达九日首环记忆(淹死的鱼)


10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8-31 21:30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淹死的鱼 于 2015-8-31 21:33 编辑


D1.  7月13日
乌鲁木齐→天池海北→杰肯毡房

   
当日徒步13公里,海拔攀升900米,营地海拔2850米


    2013
年夏季,是历年来最热的一季,当内地的高温炙烤达到白热化的地步,乌鲁木齐白天的温度却只有摄氏25、6度,昼夜温差10多度,这对于从内地过来的我来说,感觉好舒适好惬意。我是凌晨1点住进宾馆,这个时间只相当于北京时间的23:00,如果是在沿海发达城市夜生活才刚刚开始。考虑到早8:00要集合出发,为了恢复精力、储备体能,我洗了个囫囵澡、东西铺满地板桌椅也没收拾就睡下了。


    8:30,儿童公园附近的科技馆门前,队伍正在集合,整装待发。赶在出发前,我仓促地从一家24小时便利店买来方便面(是我前四天的主食)和鸡蛋,大巴车在领队零红蝶的讲解声中开往环博的始发地天池景区。天气晴好,一如大家的心情、通透且热切。



    上午10:20我们顺利抵达天池景区停车场。与七年前相比,2011年启用的游客集散中心更具规模,更规范也更具国际范,高大上一如豪华的高铁站区,此处距离核心景区瑶池20公里。游客集散中心,游人如织,我们的到来,引起游客们的噪动,尽管背包客在旅游大省新疆已比比皆是,但在成熟的天池景区,一队21个全副武装的驴友的到来,还是很扎眼的。这同样也引起安检人员的注意。通过安检后,安保负责人向领队提出交涉,要求我们把气罐全部留下否则将作没收处置。我们也理解,毕竟申遗成功后,出于对天山环境保护的考虑,限制山野用火在情理之中。不过,这样一来我们的整个行程就无法实施了。经过领队的缜密部署和安排,半小时后我们的队伍顺利登上了景区环保区间车,向天池北岸进发。


    徒步的起点,是在天池西北岸景区公路的尽头,一处宽阔的观景平台,此处有一凉亭,行步栈道由此开始。驴友也免不了俗,大家纷纷取出相机,长枪短炮的对着瑶池、美景狂拍个不停,我也拍了几张,留个纪念,我有预感现在皮肤的白净,几天后就将不复存在了。中午一点钟,在干掉背进来的两个大西瓜后,队伍终于出发了。这个季节的天山天池,气候很不错,不冷也不热,沿着西岸的行步栈道行走,很舒服,一路上没几个游客,6公里的路程很快就走完了,我们在南岸拦污坝前停下,午餐。


    南岸天池的入水口,是由将军沟和大东沟两河交汇而形成,河水来源于冰川融化和夏季降水,偶遇强降雨引发洪水会将山谷里乱石席卷而下,为了防止泥沙冲入天池,近两年,昌吉政府对南岸河道进行疏理,新建了拦污坝。回想06年博格达穿越从大东沟出来,在碎石布满的河道中行走了三个多小时,简直走到了崩溃。现在再次走过河谷,路已不是那条路,天山北坡谷地植被保护已见成效,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河水清澈见底,四周景色宜人。远望博格达方向,在这个区域还看不见雪山。只见远处深山里的云层正在聚集,预计今晚将有恶劣的天气在前方等待着我们。。。

360°雪山美景盛宴之旅----博格达九日首环记忆(淹死的鱼)



    走过拦污坝,从大东沟上山,在穿过一段灌木林后,沿着小河前行,其间偶尔需要涉水过河。河水不深,最深处刚刚及膝,但河水很凉,冰棘刺骨,由于是雪水融化,即便是在2000多米的低海拔的夏天,对于赤脚的我们那感觉也是拔凉拔凉的,领队给我们讲了个笑话:“有人说乌逊、狼塔的水冷,夏特笑了,如果说夏特的水冷,博格达笑了”。可见博格达的雪水,即便是在盛夏也会让你刻骨铭心。


360°雪山美景盛宴之旅----博格达九日首环记忆(淹死的鱼)



    最后一次过河,跨到河的左岸,然后就延着山腰的小道横切着前行,一路拔升。尽管来之前进行过恢复性训练、也提前口服红景天预防高防,甚至也做好了高海拔重装徒步会遇到各种困难的心理建设,但是高强度的负重行走、连续的拔升,还是造成体能的严重透支,这对我自信心打击很大,看着年青人不知疲倦地一路争先,我的心里不时涌现“廉颇老矣”的念头,但是,很快,我开始冷静下来,逐步调整呼吸和步频,渐渐地,牛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心慌气短、眼冒金星的状况有所好转。紧跟在队伍的中间,我尽量少说话、平顺呼吸,利用队伍短暂地休整调理呼吸和心跳,恢复体能。


360°雪山美景盛宴之旅----博格达九日首环记忆(淹死的鱼)



    傍晚时分,刚刚还是蓝天白云,此时已是乌云密布,在低气压云层覆盖下,山谷的光影反差加剧,红褐色的野花变得更加娇艳,不一会儿,指甲盖大小的冰雹从天而降,打在身上、包上、草丛里,四周一片“噼噼”、“啪啪”。看来今天是到不了杰肯毡房了,就地扎营,避雨休整。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8-31 21:37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淹死的鱼 于 2015-8-31 21:56 编辑

D2:7月14日    营地→三个岔达坂→登山大本营

当日徒步12公里,海拔攀升850米,下降200米,营地海拔3570米

    清晨,天气晴好,空气清新,这与头一天风雨交加无关,远离世俗和喧嚣,工业化世界的污染和雾霾到达不了这里。晨光普照,从营地看向高处的山脊,恰似精致的盆景,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光影绰绰,极有韵味。这是我见过最洁净的天空。经过一夜休整,爬出帐篷的驴友们此刻都贪婪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昨晚突遇狂风冰雹,没有赶到规划的宿营地杰肯毡房,因此今天要多走一段路,在阳光绕过山头洒向营地的时候,我们出发了。


   

    起初还是沿着山谷左侧的山腰横切着行走,没多久就过了杰肯毡房,由此开始坡度逐步变得缓和,这让重装行进的队友感觉轻松了不少。随着海拔的升高,山侧的草甸也变得越来越稀疏,山谷在转过一个弯拐向南方时,已渐渐地看不见成片的绿色,荒芜的山野零星地点缀着小草和野花,远远望去,只有一片褐黄色荒凉的碎石达坂。此时海拔已超过3000米,远远地可以看到博格达群峰顶上皑皑白雪。


    中途休整的时候,遇到一队驴友从南坡穿越而来,他们是巴州蓝天救援队的,一天上一天下,拉练队伍、锻炼体能。救援队的领队和队员多数与领队零红蝶熟悉,亲切地聊着,寒喧着。然后大家聚在一起合影,其间一名女队员领喊了一句:“同在蓝天下、生死是兄弟”,大家齐声呼应,欢呼声中饱含着热血和激情,我们挥着旗子、把帽子抛向空中,让相机记录下这激动的时刻。蓝天救援是由一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志愿发起的从事户外遇险救授的民间公益性团体,2007年发起至今,志愿者人数已逾2万人,组织在21个省43个城市有分队。他们都是我们户外界热心人士、志愿者,是不究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的勇士。



    欢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让彼此成为对方照片中的一个身影吧,分手后依然是漫长的旅程。再次启程,零领队开始对休整的时间更加吝啬,就算是午餐,也仅仅只是十五分钟。好在大家都知道,我们离宿营地越来越近了。终于,下午四点钟的时候,队伍在距离登山大本营2公里的三个岔达坂下方停了下来,零队开恩的说,这个时间段拍摄博格达最美,大家休息拍照。在美丽雄伟的博格达群峰前,我们留下了第一次合影。卸去重负的队友或合影、或独拍、或跳跃以迎合天地、或独坐作静默思考,新疆美女白玫瑰甚至还换上长裙拍起了雪山写真。


   

    再背起行囊,翻越三个岔达坂时,已感觉不到有多累、多疲倦,可能是即将要到达大本营的原因,想着今晚要宿在博格达峰下,躺着都能看到雪山的日落日出,就感觉惬意非凡、无比兴奋。站在达坂上看着下方不远的大本营,被一片冰湖映衬的群山环绕着,尤如人间仙境,博格达1、5、6号主峰在西斜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我选择脱离大队直线下行,碎石达板上没有明显的道路,直切下行看着近,但风险很大,松动的碎石随时会在重负的压迫下移位,这对体力消耗和膝部的冲击都很大。好在不走寻常路也会有不寻常的收获,这条道上有好多天山雪莲,青翠纯洁的花朵在夕阳的余辉中显得越发的恬静。



    我是比较晚到达宿营地的,帐篷扎在冰湖西侧的一处水塘边,炉子上煮着面,我躺在帐篷里吹着口琴,羽化在帐篷外的大石头上光着膀子、秀着肌肉,对比行程中的惨状,此时真的很小资。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8-31 22:01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淹死的鱼 于 2015-8-31 22:03 编辑

D3: 7月15日
登山大营地→碎石达坂→四号羊圈→黑沟西达坂→黑沟冰川→翡翠湖营地

当日徒步16公里,海拔攀升900米,下降1100米,营地海拔3405米

    今天的行程很严竣,这从出发前零队绷着一张黑脸给几个协作开会的表情中都能看出来。我的印象中从四号羊圈到大本营,有一段令人生畏的碎石达坂,那年穿越时一路爬升走到了崩溃,但那次是向上爬呀,这次可是下行,还不至于吧。看来,难点应该是后半段的黑沟西达坂。我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我猜到了过程却没有猜到结果。这居然会是让人累到要死、走到崩溃的一天。



    队伍是绕过冰湖,从南端的湖头下山,经过碎石达坂到达了四号羊圈。四号羊圈是两河交汇的一片谷地。东边山谷里冰川融流的一条小河,奔腾的河水到达此处已变得舒缓渐渐没了脾气,悄无声息地汇入博格达峰下流出的冰河中。此处,犹如一处天然的夏季牧场,绿草悠悠,牛羊慢慢,羊群在山坡上走走停停,婉如山间的白云聚聚散散、富有诗意。


    经过短暂的休整,队伍开始转向东方,顺着河水左岸溯溪而上。山谷的北坡长期被河水浸蚀,部分堤岸坍塌已形成了断崖,在此处空身行走都成问题,这对背负超过20公斤的我们来说,通过就变得更加困难。我右手持登山杖探着路,身体紧贴着左侧断崖,小心地保持一定距离,以防止因背包刮蹭崖面而弹向河水一侧,谨慎前行。随着行程难度的加大,我们的队形已很难保持齐整,21个人散布在整个河道,前后延绵几百米。队伍在跨过一处宽缓的河道,转到了右岸,天空黯然,从东方吹来的风裹着冰川的寒气,夹杂着零星雪花向我们袭来。过了河的队友,暂时寄身于岸边大石头后面的背风处,卸下背包烧水吃饭,补充体能。卸了包的后背汗水立马冰结,体温迅速下降,我立即从侧包里抽出羽绒服裹上。站在石头后逆着风向东方遥望,远处一片天昏地暗,左前方是冰川的冰舌,右前方就是黑沟西达坂,现在已被云雾笼罩,山上应该在下雪。



    午饭后,我们攀上河谷中形状象鲫鱼背的一段小山梁,沿着山脊上行。在距离冰川百米的地方爬上山谷右测的山梁。真是看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直到此刻,我们才真切地看到正东方,天际与大山交汇的地方,才是我们今天要翻越的黑沟达坂。此时,达坂上的雪层与天空中飘着的雪花自然融合,我们的视线业已分不清界线,天山一色。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8-31 22:02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淹死的鱼 于 2015-8-31 22:04 编辑

    望着远方,大家的表情都变得严肃,话语不多,此时能听到的除了风雪声,就是自己的心跳声。零队也察觉到队友心态的变化,试图挑起气氛,指着远方达坂的顶说:“你们看,达坂顶上的那个小点点!”我们定睛一看,白茫的达坂顶端果然有一个小点点在动。“那是苍狼,咱们吃饭的功夫,他没停,这会儿都到达坂顶上了。他会在那儿烧热茶和果珍等着咱们呢!”大家从怀疑到震惊、转而敬佩之情溢于颜表,个个心头的小宇宙都好象在此刻爆发,没有动员令,一个个铆足了劲向达坂迈进。


    黑沟西达坂,曾经也被冰川覆盖,冰川在消融过程中底碛沉积以及冰川作用对山体浸蚀,使得山体表层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碎石,且呈低处碎石块头大,越高块头越细小的分布规律。此时的达坂,早被一层薄雪覆盖,山坡上碎石颗粒变得松软,部分路段脚印里都渗出了冰水,一脚踩下去就会陷得很深或者会下滑一大段。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以之字形路线行进。天空中飘着被大风裹起的雪粒,迎面袭来,打在帽子、雪镜、背包和身上,噼噼啪啪,临近垭口时瞬间风力达到七八级,早就累得牛喘的我一时间被吹得无法呼吸,只好用杖杆戳地背过身去,这一回望才发觉,我们已经越过了漫长的黑沟西达坂,成功的喜悦涌上心头。我从胸包中取出相机,拍了一张冰雪覆盖的垭口照片,穿着鲜艳的队友成了这雄壮图片中英勇的主人公。我走在队伍的中段,看见远处第一拨队员已经通过垭口。风太大,气温降到零下七八度,大家都没有在垭口附近停留,迅速下降至达坂另一侧下方的避风处休整。太冷了,我不敢脱下背负,背着背包半靠着坐在碎石坡上,苍狼递给我一杯热果珍,我捧在手里暖暖,尝了一口,感觉真是比任何时候喝得都暖都甜,我一口气喝了下去,瞬间有股暖流从腹部传递到了全身。我又活过来了。此时,零队的对讲机突然传来呼叫:“零队零队,某某高反!某某背负太重,走不动了,出现失温现象,急需救援!”此时的我,已经缓过劲来,正想起身,只是包还在身上,一下子没能站起来。零队已经招呼着苍狼和我身边的棒小伙羽化,三个人火速返回垭口,估计有人会说,这是领队和协作的责任,但是我想说,我们玩户外的,个个都好样的,团结、无私、勇于担当,自私在这里是没有生存土壤的。没能等到他们全部回到休整地,我们前队又了出发了,因为,垭口风大,待久了会失温。接下来,还有更艰苦的行程等着我们。



    东坡比西坡还陡峭,垭口下方已经没有大过拳头的石粒,大石块早就在常年的风雪中滚落到半山腰以下的位置了,接下来的行程,我们要速降800米到达山脚下扎营。开始下降的时候,我们还小心翼翼,遵循的标准动作走“之”字形下山,走了近二十分钟也没下降50米,前队的队友沉不住气了,甩开膀子用双杖保护着,作大踏步下滑,近百公斤地体重在厚厚一层石粒中行走,一步可滑出一两米,停住了再跨出另一脚,随着杖杆和步伐的协调,速度果然大幅提高,远远看去象是高山速降。后队的我们也纷纷效仿,一时间现场只能听到杖杆、鞋子和砂石磨擦声。下降4、500米后,坡度缓了,石头也变成大块头,队伍速度慢了下来。此时天也渐渐暗了,东坡的风被山势挡住了,雪花在空中飘飘荡荡。


    今天是到不了翡翠湖了,接近九点钟,天快黑透了的时候,我们到达山脚下的冰塔林。风雪中,我用脚连踢带踩在石子地上整出一片平地,勉强支开帐篷,饭也没吃就钻进去躺下,太累了。。。。。。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8-31 22:09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淹死的鱼 于 2015-8-31 23:04 编辑

D4:7月16日冰川→翡翠湖→象鼻梁→黑沟东达坂→阿克苏河谷营地

当日徒步23公里,海拔攀升500米,下降1400米,营地海拔2420米


   

    凌晨的时候,我被羽化叫醒,尽管不想起,但猛然想起昨夜睡得急,还有部分装备散落在外面,我瞬间清醒。坏了坏了,手套被风吹走了一支,帐篷裙边没压住,经过一夜风雪,外帐全贴着内帐被冻住了,最严重的是放在门厅的登山鞋也灌满了雪水。惨,屋漏偏逢连阴雨,这注定了今天又是难捱的一天。

    钻出帐篷,心情随着天气的转好又逐渐变得晴朗,我是一个能很快接受现实的人。正准备烧水做饭,就听得轰隆隆声音从4号峰方向传来,我叫了一声“雪崩了”,瞬间,多个帐篷同时冒出脑袋和相机,其中也包括平时要睡到拔营才起床的零队




    此时,我才好好地观察了一下周边的环境,营地就在4号峰脚下黑沟冰川的西侧,距离冰川十多米,零队称这里为黑沟冰塔林。营地的地面全是碎石,据羽化说,昨晚摸着黑冒着雪扎营,我钻进帐篷不到半小时就鼾声四起,看来环境真不是制约睡眠的主要因素,只是没累到那个份上。


    行程规划今天要行走23公里,由于昨天没到达翡翠湖营地,因此今天行程要超过25公里。严峻的考验摆在我面前,我必须尽快处理好湿鞋子。快速吃完早餐,我用炉火轮番地烤着登山鞋,不停地用卫生纸吸水,但温度太低,效果不明显,直到拔营时,鞋子还是很潮湿。为了不影响行程,又尽可能保护好双脚,我用干袜子打底,套上塑料袋,再穿上昨天的潮袜子,最后再穿鞋,用罗汉扣将鞋子绑紧,防止脚滑,试了试,还行。当天行程较长,海拔上升最高500米,因此相对较平缓,总体为下降趋势。最难走的就是黑沟冰川至翡翠湖这一带,沿着冰川边上的碎石烂泥行走。过了翡翠湖就是一路下坡,休整间歇回望来路,队友的身影在四号雪峰的映衬下,有一种大片的感觉。这一天我没少拍片,以弥补昨日遗憾。



360°雪山美景盛宴之旅----博格达九日首环记忆(淹死的鱼)



    中午时分,队伍在一条河的岸边休整。我一层层地象剥洋葱似地拨开登山鞋,脚已被汗水泡得发白,好在脚底板起的泡不大,我把帐篷、睡袋拉出来晾在岸边,鞋子剥开放在太阳下暴晒,人靠在背包上短暂休息,喝着队友送来的紫菜蛋花汤,享受着午后的夏日暖阳。



    午饭后,在经过漫长的缓坡,我们攀上了黑沟东达坂。东西达坂有着明显的不同,昨日让人崩溃的西达坂,是四号峰两侧的冰川夹着的一道山梁,冰川消融后沉积的冰碛石覆盖在被剥蚀的山体上,海拔高、温度低常年风雪飘零,寸草不生;而东达坂位于天山南坡、远离雪山冰川,属于高山草甸,地势舒缓,沿途可看到许多骑着摩托车放牧的哈萨兄弟。


    背包行走在此,有一种天高地阔任我行的壮志情怀。

   

    下午翻过东达坂垭口,进入阿克苏河谷,然后一路下行走到天黑,终于到达休整地----阿克苏河谷深处的一处牧场,此处离达坂城较近,也是我们环博中途唯一的物资补给站。今晚不用扎营了,有宿舍的上下铺,有红牛、啤酒、和其正,还有皮牙子手抓羊肉。


    晚上,有五名队友种种原因退出了,其中就有前四天一直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乌鲁木齐小两口九段和三世,分开时,没有离别的伤感,我们约定五天后乌鲁木齐相聚!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8-31 22:16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淹死的鱼 于 2015-8-31 22:17 编辑

D5:7月17日    阿克苏河谷→阿克苏冰川

当日徒步17公里,海拔攀升950米,营地海拔3350米


     

    早晨醒来,发现睡在上铺,记忆好象断篇了,只记得,昨晚喝了两瓶啤酒和若干罐红牛,羊肉好象还没吃几块的我就醉翻了,我是怎么爬到上铺来的呢?有点恍惚。我是倒数第二个起床的,除MR.陈(流氓陈)还在呼哈大睡,其他人都在院子里聊天。宿舍桌上摆满了补给,我找到我的那份,馕、方便面、番茄、鸡蛋、青椒、黄瓜、牛肉、卷心菜,还有三个气罐,外加二罐红牛、一瓶和其正,待装满行囊时,竟然比第一天出发时还重,没办法,还要在山上待五天,再重也得背着。

   

    早饭是女队友借牧民家的炉灶做的汤面,鲜香的羊肉汤、青脆的鲜蔬菜、筋道的面片,久违了的美味瞬间把我带回了人间!

   

    再次上路,16个人的队伍变得紧致,已经适应了高海拔高强度的我们,即便背上更重的背包,行走的节凑也显得从容有力。队伍沿着车马道走到尽头,离开牧场围栏攀上山梁,我们向阿克苏冰川进发。


   

     山谷两侧的山体上横挂着许多羊肠小道,这都是羊群和牧民踩出来的,我们沿着右侧山腰的小道前进。今天我的状态不错,用零队的话说,象是打了鸡血似的,全天都跟在双鱼后边。双鱼是谁,全队中最牛的一驴呀,零队最喜欢的一协作,象牛一样能背,象驴一样能走。傍晚,我们顺利到达阿克苏冰川尾部堰塞湖畔,这是一片宁静的高原湖泊,冰川融水在此聚成湖,即而转向西南从湖头缓慢流出,我们就是一路沿着湖头流出的河水走到了这里。傍晚的湖水在夕阳照耀下闪着光辉,色彩鲜艳的帐篷散布在湖的周围,而此时的我,早已卸下行囊,脱下鞋袜,躺在布满野花的草甸上享受着夏日的暖阳。远处的湖边,女汉子们无意间释放出她们温柔的一面,换上美艳的衣裳,或跳跃或静坐,把雪山、镜湖当背景,留下最美的影像。


   

    今天补给充盈,我和羽化一道,做起还算丰盛的晚餐,青椒炒牛肉、番茄鸡蛋汤。其实这一程,让我感触颇深的是新疆驴友与我们“口里人”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别。这次内地的驴友,几乎都是自背帐篷,觉着睡得好才是真的好,在吃的方面能简单绝不复杂,美其名曰“减负”“便捷”,面包、方便面、火腿肠、烤肠、汤料包居多,大多是真空包装,开袋即食;而新疆的驴友,更看重的是营养的补充,背包里除了必备的衣物装备,盛放最多的就是各种食物补给,从果珍、茶、咖啡,到牛肉、羊肉、土豆、皮牙子、卷心菜、豆角、辣椒,油盐调料少不了,还带着辣椒酱、各色汤包,主食涵盖了馕、拉面、麦片、八宝粥啥的,甚至有的线路还会带上高压锅、大米,至于住则很简单,三个人挤一个帐篷,行军时重量均分。每到扎营的时候,就见他们忙火着洗菜淘米,埋锅造饭,好不热闹。当然,两种观念各有利弊吧。前者,行军途中补给方便,随时取食不用大费周折,晚上扎营一个人睡,不受影响,可以休息地更好,而且装备都放在帐篷里安全、取用方便。后者,则相反,同吃同住,交流多、感情深,便于更快熟悉和了解,团队观、大局观意识浓厚,互帮互助氛围好,缺点也明显,可能会休息不好,拥挤且不说,互相干扰也严重,不利于体力恢复。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8-31 22:20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淹死的鱼 于 2015-8-31 22:40 编辑



D6
:7月18日阿克苏冰川→保龄球通道→老虎口→白杨河东沟

当日徒步13公里,海拔攀升500米,下降350米,营地海拔3500米

   

    今天是第六天,清晨醒来,天空开始零星地飘起雪花,乘着雪下得还小,我赶紧收拾帐篷,装好背包,然后才开始做早饭。保持装备的干燥是我多年的习惯,不仅可以减轻重量,还可以保证宿营时有个良好的休息条件。

    行程规划里曾提到过,今天要穿越“保龄球通道”、翻过老虎口到达白杨河东沟。早晨拔营时,领队零红蝶再次把大家聚拢,详细说明了今天的行程和要求。虽然从数据上看,今天徒步的距离,上升下降的高度均不大,但危险程度和难度系数却不低。老虎口,是位于阿克苏冰川右颈山梁上最低一个垭口,是博格达环线顺利畅通的重要关口,虽然相对高差不到200米,但整条通道是由山体坍塌形成,碎石遍布,每一块石头都可能在重压下滑动,因此被形象地比作“保龄球通道”。零队要求队员们,冰川上行走、以及通过“保龄球通道”要遵守纪律,按领队和协作的要求操作,保持间距、确保安全通过。
360°雪山美景盛宴之旅----博格达九日首环记忆(淹死的鱼)



    拔营时,雨夹雪越下越紧,我们沿着湖的东侧向北,绕湖半周,然后溯溪而上,攀过一大段冰碛石坡,渐渐接近阿克苏冰川。其实阿克苏冰川算是我们经过的海拔最低的冰川,冰舌离昨夜扎营的湖水,直线距离不会超过3公里。但要爬上冰川,难度还是挺大的,首先要攀过冰碛石滩,然后寻找离冰舌最接近的地方登上冰川。这是我第一次在冰川上行走,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存在时间以万年计的冰川遗迹,的确让我心情激动,以至于,我在冰上呆坐了好大一会儿,都没意识下一步该做些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无以名状,只记得攀登古长城时曾经有过类似的感觉,象是穿越了时空,我恍惚了。短暂休息后,队伍排着顺序前进,跨过冰川上一绺绺融化的溪流、躲过危险的冰裂隙,欣赏着偶遇的镶嵌在冰川中的冰碛巨石。中午时分,来到距离冰川顶部约一公里的右侧山脚下,天气放晴了,围绕着四、五号雪峰的浓雾渐渐散去,天空撕开了灰白的云层把它最深遂的蓝展现在我们面前。领队零指着右侧大豁口,对我们说,午饭后我们要通过这里----老虎口,下边就是保龄球通道。还真形象,一个大滑道角度被抬升了30度,眼前尽是大块碎石,越高石头越小,显得越齐整,但愿我们不是保龄球。山体崖壁上许多晶莹纯洁的雪莲花正悄悄地绽放。

    攀爬开始了,出于安全起见,队友之间间隔三四米。零队与双鱼打头阵,女队友居前,我跟在羽化的后边,位于队伍的中后部,苍狼和元素负责收队。前队出发快半小时了,我们才迈出第一步,看似扎实稳固的石头,在我们重装的压迫下变得松垮。行进速度非常缓慢,有时候为了踩实一步,需要试探着出脚三四次。此时双杖已经变得多余,大多数时间需要回归原始,手脚并用。长时间的全神贯注、枯躁地重复同一个动作,视线始终汇聚在眼前一米的范围,让我们极易疲劳,体能和精力消耗巨大,穿破云层的阳光斜射在身上,豆大的汗珠瞬间汇聚在眉角、和下颚。前面队友踩松的石块簌簌地滚落,提醒着我们一定要踩牢,否则一失足成千万恨呀。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离老虎口越来越近,保龄球通道也在收窄,行进的难度不停地加大。在等待前方队友通过一处异常松滑地段时,我回望来路,苍狼和元素已经变成小蚂蚁,在石坡上蠕动,远处的冰川又恢复成冰洁玉净、与世无争的静态。前方,零队和双鱼已经到达垭口,正端着相机炮筒子镜头狂拍。


    做好冲刺的准备,我再次出发了,由于整段上坡没有合适的地方卸包休整,两根登山杖也一直没能绑到背包上,只是简单的折叠后套在手腕上,再向上有一段宽度只有五六米,坡度超过30度的坡道,已经没有碎石覆盖,露出山体和缝隙中的砂泥,从鞋底打滑的印迹可以看出,前面的队友没少在此吃瘪受罪。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在坡面上寻找下脚的支撑点,视野所及之处要么没有落脚处,要么就没有手可借力的地方,短短一米的高差居然将我隔离在成功之外。我只好向左横向移动,双手趴在坡面上保持重心紧贴,移出两米后,终于寻找到一处山体上的小突起,鹅蛋大的石尖,我左脚用力踩实,右手因为没有借力的攀抓点,用杖尖狠狠地戳向岩缝,经过三四次试探终于寻找到稳固的感觉,于是用力一蹬,向上方攀爬,一步两步,眼看着就要到达一片有碎石覆着的小平台的时候,我的左脚一滑,整个身体趴向崖面,由于背负太重,紧接着就开始下滑。我立即手脚并用,实施制动,好在只滑出一小步,衣服、杖杆和鞋尖的力量还是阻住了下滑的力道。调整了一会,我爬上了小平台,惊起一身冷汗。再起身时,发觉右大腿凉飕飕的,才看到冲锋裤被石头划出一道口子。20分钟后,我也到达了老虎口,回望出险的那段路,居然已经隐落在碎石之后,一点迹象也看不出来,真是危机四伏呀。天空一片晴朗,阳光从西方透过云层照在保龄球通道两侧的红褐石壁上,刚刚经历的痛楚和紧张,被登顶的喜悦冲得烟消云散。

360°雪山美景盛宴之旅----博格达九日首环记忆(淹死的鱼)



    站在垭口上看向另一侧,全是乱石,距离山谷中绿色的草地还有很远的距离。下山路被大块的山石覆盖,坡度没那么陡,但在石头上跨越着行走,最消磨的除了膝盖和体能,还有毅志和精神。曾经一驴友在游记中写道:“行走,其实就是一次次修行,行走的生命,当灿若繁花,当坚如磐石!”我喜欢这样的感觉,行走就是一种生活的状态,背上包迈起步,只要离开原地,就离新的目标更近一步。一年后的今天,当我写下这篇游记,再次回味去年的那段远行,沉淀在脑海里的没有崩溃,只有经历,没有苦痛,只有幸福!


    傍晚时分,走过荒芜、干枯的河道,我们来到一片绿草萋萋、山花遍地、雪山围绕的河谷盆地。一条溪流缓缓地淌过,几匹牧民的马散布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草儿,对闯入它们世界的不速来客视若未见,这是多么豁达的一种境界呀!


    扎营了。帐篷面对着远方雪山,金色的阳光照耀着橘色的帐篷,我躺在遍布鲜花的草地上,置身于天高地阔,俯视着涓涓小溪,听它绵绵细语,整个人融化在大自然中,忘记了疲惫和饥饿,以及,炉头上炖着的热汤面。。。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8-31 22:42 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淹死的鱼 于 2015-8-31 22:46 编辑

D7:白杨河东沟→白杨河东沟冰川→转山达坂→白杨河西沟冰湖

当日徒步8公里,海拔攀升450米,下降600米,营地海拔3380米

    又一个清晨,被雪打帐篷的声音敲醒,四周一片静谧。没有人起,我也继续躺着,看着汤锅底下随风飘渺的火焰,回想着六天来的点点滴滴。。。行程已过大半,想着明天晚上就要回到大本营了,曾经的举步维艰、即将变成未来的回忆和怀念,心头泛起丝丝的不舍。

    拔营了,雪还在下,按计划今天要翻越转山达坂,高度仅次于简单达坂,达到3980米,是白杨河东沟西沟的分水岭,两侧均为冰川覆盖,因此环境气候变化莫测,往往是山外晴空烈日,达坂上却云雾缭绕、雨雪交加。途中零队和苍狼不停地碎碎念,如果命好,天开雾散,今天就能看到神山的全貌了。


    雪中,队伍沿着冰川融水汇成的小溪攀登,跟昨天路况类似,但天气却没昨天的好,雪山和达坂被一层厚厚的雾气笼罩着,视线最远不足几十米。看不到景,就没有好心情,实在没招了,我就拍雪、拍队友、拍野花。一直到翻越转山达坂,也没能等到云开雾散,倒是翻过垭口顶端的那一刹,透过云雾被大风撕开的空隙,看到了另一侧白杨河西沟冰湖的方向。仅仅是隔着一道山脊,西沟里天气迅速发生着变化,还没下撤到山腰的位置,雪就停了,雾气渐渐散去,露出积雪斑博的雄伟的博格达2、3号峰,此去一别陪伴我们三天的4号峰就再也看不到了。

    下午,从冰湖边沿登上西沟冰川,阳光撕开云雾,照耀在冰川和雪山上,大家心情也随之开朗,纷纷卸下背囊,在冰川上拍照、玩耍。

    再行不久就到达今天的宿营地,这是一片位于冰川中间的冰碛石滩地,营地西侧的冰川被2、3号峰挡住了阳光,冰川融化的慢,冰坡上的融水在阴影里渐渐冻结,冰里夹杂着冰碛砾石和泥土,看上去又脏又冷。营地东侧的冰川还保持着雪檐的形状,因日照温度上升,许多融化的地方发生断裂,融水延着裂隙不断冲扩,形成冰川裂缝。此时,太阳还能透过2、3号峰的肩膀照在东侧的冰川上,我们迅速扎营、做饭,享受着少有的温暖。一旦阳光被挡住了,这里很快会被四周的寒气包围,飞速地掠走身上的热量。

    天没黑,我就钻进了睡袋。乘着暖和尽可能早睡,因为我有预感,半夜肯定会被冻醒。

360°雪山美景盛宴之旅----博格达九日首环记忆(淹死的鱼)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8-31 22:47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淹死的鱼 于 2015-8-31 22:50 编辑

D8:7月20日    白杨河西沟冰川→简单达坂→博格达北大坂冰川→登山大本营

当日徒步14公里,海拔攀升800米,下降600米,营地海拔3570米



    我的预感很灵验,半夜不到一点钟,我被冻醒了。睡袋里面的我穿着羽绒服、冲锋裤,按说是可以抗住零下十度的气温,但寒气还是从地垫下方渗透上来,就象是睡在冰块上,一阵阵寒气冻彻筋骨。起身将背包和包里的衣物全垫在睡袋下边,但寒冷依然。既然睡不着了,就起来拍拍夜景吧,掀开帐篷的一角,午夜的天空异常干净,皓月当空,远处缕缕白云轻轻飘过,雪山在月光下变得神圣而宁静。我戴着手套,捧着相机在帐篷外溜达,寻找可以稳定相机的石头。气温简直是太低了,在睡袋里积攒的一点热量瞬间被剥蚀干净,手冻脚冻,轻风吹过脸颊象被刀割了一样的疼。低温下相机和摇控器的电池也罢工了,还没拍两张,电池就开始报警,索幸,给自己找个理由,我又回到了帐篷,钻进睡袋坐着,等待天明。


    天亮了,迷迷懵懵的我走出帐篷,爬到冰川上寻找洁净的冰,烧水做饭。太冷了,感觉体温降到了冰点,牙关被咬得格格响,一夜没有小便,就怕仅有的一些热量就这样散失了。陆续地,营地也开始热闹起来,没等太阳晒屁屁大家都起了,一聊,原来跟我一样。苍狼刚刚从巨石后方便回来,指着我的帐篷说,你昨晚就是睡在冰川上的。我用杖尖拨了拨帐蓬底下的石滩地,果然上面薄薄一层砂泥,下面就是冻得结结实实的厚厚的冰川。

今天将一直在冰川上行走,翻越简单达坂,回到登山大本营。


   

    出发了,离开营地那片假石滩,继续绕着2、3号雪峰在冰川上行走,天气晴好,晨光洒在雪山冰川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每个人都做了防护,包裹好围巾、戴上雪镜,小心翼翼地在冰上行走。临近简单达坂,风大了,气温下降很快,为了防止出现意外,领队零红蝶戴上头盔,与协作结绳打保护,将队友串成线攀登达坂垭口。虽然简单达坂海拔接近4200米,但这对于重装行走了8天的我们来说,变得稀疏平常、小儿科了,走走停停歇歇,轻轻松松地登上了垭口,垭口北坡雪厚、平滑。先到的零队松开我们身上绳索,指着雪坡,羽化最先意会,一屁股坐着向坡下滑去。我立即从背包里取出还没舍得啃地一整张馕,此时已经冻得硬邦邦,正好可当滑雪板。我把馕往雪面上一扔,收紧背包带,抱着相机,坐着滑雪板飕得一下就滑了出去,真是超级奢华举世无双的高山滑道呀。我挥舞着四肢、开心地喧叫着滑下了雪坡。



    相机记录了大家的开心和放纵,此处没有年龄的限制,也没有身份的约束,苍天之下、雪地之上,只有宣泄着各自情绪的我们。


    再次行走时,我发现杯具了,我的冲锋裤被碎了的馕饼划出个更大的口子,从屁股延伸到大腿,“探路者”退休了,在完成转山的前一天。


    傍晚,我们回到了久违的大本营。此时大本营已不再安静,橘黄色的大帐篷遍布山野,据说是我们离开大本营的第二天他们就到了,是新疆登山队来做适应性登山训练的。我们回到上次扎营的地方,已有一队驴友支好了帐篷,好在地方足够大,容得下更多的帐篷。



3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