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7281

主题

佛山

2016-04-03江门棠下良溪古村公坑寺禾雀花联游

[复制链接] 查看:16669 | 回复:182
发表于 2016-4-6 12:3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2924170468 于 2016-4-6 12:31 编辑

43号星期天两夫妻决定到江门棠下玩一天,因上两个星去了一次公坑寺看禾雀花,听人说清明时候公坑寺的老藤禾雀花是开花期,所以再一次来到了公坑寺观赏,的确这次来看古藤已经挂了很多的白色小禾雀了,上两星期来的时候树上只有两三串挂着而已,而这次来看起码有几百串分布在不同的藤蔓上了,而且还有好多BB型小禾雀已经出生了,再到410号应该是最盛的开花期了,而且我们这次连公坑水库也游玩了,公坑水库的杜鹃花开得非常漂亮,围绕着公坑水库和山景映衬,就象一幅油画一样美丽,公坑寺山道幽深,景色清雅,它是禾雀花的原产地,漫山藤萝盘绕,更增加了此地的清奇古雅。不失为一个半日游的好去处。倚云楼上忆联翩,曾与山僧借眠。乍听泉声疑夜雨,疏棂犹见月娟娟,颇能道出这里的佳胜处。而且公坑水库周围有多家农庄分布,农庄内景色优美,还可品尝当地美食的走地鸡和麻鸭,价格相当实惠,这里是一家老少一同游玩的好地方。

 游玩完公坑寺后闻说在江门棠下有古村可游、这里有三条相邻的村子,都可谓文化之乡:金竹冈村是清初著名学者胡方的故乡,至今村头还有鲍俊所书巨匾:金竹先生故里;石头村则是现代最大的史学家之一陈垣先生的故乡,其故居已开放供人凭吊;良溪村是珠玑巷移民领袖罗贵所开辟,建村已近千年,清代岭南四大家之一罗天池就是良溪村人,村中祠堂还悬挂着他中解元时的匾额。良溪村保留明清建筑最为丰富,村容甚具古典气息。


所以我们决定到良溪走走,良溪,位于蓬江区棠下镇北面2公里,据史书记载,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南迁始祖罗贵带领36姓共97户人家携妻带子,从南雄珠玑巷南迁至良溪村安家落户,其子孙又在江门五邑及珠三角周边地区繁衍。据专家考证,江门五邑移居海外的华侨华人中,很大一部分都可以从随罗贵南迁良溪的36姓中找到自己的祖先。因此,罗贵率众南迁,成为我国两宋时代,继南雄珠玑巷之后一次较大规模的移民南迁活动。[1]

村中民居以青砖为主,许多门额的雕刻十分精细考究,山墙边描草龙,搭灰塑,屋梁下的水墨绘画都相当精彩。良溪村背山而筑,面水而居,成弓箭形,弓箭弦式的河涌从村前流过,村前的池塘开阔,晴波潋滟,硕大繁茂的古榕把根紧紧地扎在村口的池塘上。水、建筑与古民居环境的组合,体现了旧时风水理论指导村落建设布局的综合价值。村里至今仍完整保存着许多清代到建国初期的建筑:有贞节牌坊1座,祠堂2间,庙堂4间,韫石堂,雕镂2座,护村墙、护村河,名人故居6间,商铺4间,明清古民居若干座等。当今已成了村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迹。

良溪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至今还保留着正月十五抢炮头,农历六月十三梁真君诞,十月一日舞火龙等民间习俗;广为流传的罗贵南迁和梁真君传说,罗天池始创柑普茶等等。

如今,良溪村古貌依存。整个村落没有因为世事的变迁而变样,即使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也没殃及。古村以青砖、石瓦为主,基本保持清朝建筑风格,行走观赏,如走进历史纪录片,随着幻灯的切换,尽显故园春深花开花落。

良溪村背山面水,村前的池塘开阔,玉带般的河涌环绕大半个村子,巨大繁茂的古榕、高挺的红棉深深扎根在村口的池塘边上。麻石板铺成的巷子窄长而纵横交错,不少石基青砖建成的古民居,门额的砖雕、灰塑都十分精致,山墙边描草龙,屋梁下尽是水墨绘画。这些幽雅的古民居,多是清末民初的侨房———村民出国经商,赚钱回来兴建的;另一些以赭红岩石为墙基的青砖古屋,则是明代的建筑

罗氏大宗祠就在良溪村的村口,面宽三间,砖木结构,进深三进,一式硬山顶,显得平实、厚重而又大气。石柱上的一幅长对联,道出了古人迁徙的经历以及古村的历史:

发迹珠玑,首领冯、黄、陈、麦、陆诸姓九十七人,历险济艰尝独任;

开基蓈底,分居广、肇、惠、韶、潮各郡万千百世,支流别派尽同源。

罗氏大宗祠的碑文上详细记载着祠堂始建和重修年代。该祠堂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咸丰十年重修。

“法庭”五部堂

融合儒释道文化

五部堂与罗氏大宗祠在地理位置上呈对角之势,守护着良溪村的另一个村口。庙口立着两根华表式的汉白玉的柱子,是清朝嘉庆年间的遗迹。

五部堂内供奉着6尊神仙,门口东厅对联则是典型的儒家风格型仁讲让,敬老尊贤,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位一体的特征在这里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五部堂也是良溪村传统的法庭所在。过去如果有人违反族规,就会在五部堂接受族人的审问。良溪村人说道。

豪宅韫石堂

在良溪村,堪称古建筑民居群最富丽堂皇的私人住宅韫石堂,是村中保存最完好的清末建筑。韫石堂坐落在一排沧桑的民居中,屋子的结构是传统的岭南民居风格,中央大厅的屏风及左右房门都镶着由红、橙、黄、绿、蓝5种颜色拼成五彩透光的玻璃。屏风和窗棂上则镶嵌着精巧别致的雕花玻璃或者雕字玻璃。屋主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在建造房子的时候,他是专门请人到南韩购买这种上乘的彩花玻璃。一进门,门官神台、厅堂等,都显得特别宏大。最让我们叹为观止的是客厅那一整面木雕间隔墙以及艳丽的满洲玻璃窗花。之前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以及开平自立村里对外开放的碉楼,类似的木雕都没有这么大型的。这里是一整面的间隔墙,上半部分供奉神灵,下面起着真正的间隔作用。精巧的木雕散落在屋子里的屏风、窗棂以及天花上,图案以喜鹊、蝙蝠、花果等吉祥物为主题。

  红橙蓝绿的满洲玻璃窗花,艳丽而内敛。客厅间隔墙上的花玻璃是单面的,在客厅里看,如茶色玻璃,跟陈木色融为一体;走进后面的小黑房,才能发现它们原来是彩色的,还能透光。房间里的花玻璃才是双面的,拼砌方式带了西洋味道,不过整体图案是倒着的蝙蝠———福到了!房间里一个屏风似的间隔玻璃门,也蛮有意思,一格一块花玻璃,玻璃上有镂空式的文字,都是仁义自成一类的词。

贞节牌坊

深藏罗门吴氏的悲哀

清乾隆元年留下的贞节牌坊,与别处牌坊立于空阔处不同,这个牌坊显得异常低调,甚至紧贴着牌坊外包了一层墙,似乎要把自己藏起来,藏得更深一些。如果是我们单独来有意寻找这个牌坊,即使站在它的门外,也不可能发现它的存在。也正因为如此,这个牌坊保存得非常完好,上面有着旌表节妇罗门吴氏的字样。

罗贵墓

朴实无华受人景仰

罗贵墓在良溪村东凤凰山的半山腰上。这块占地100平方米的古墓周边遍植松柏,很明显寄托着后人的敬仰之情。罗贵墓初看上去朴实无华,虽然在1992年重新修葺过,但却整旧如旧,不事奢华。

最后说说出行线路指示:中山汽车总站坐到江门汽车总站(新站)班车,到达江门汽车总站后走到对面马路坐22路、36路、56路公交车到乐溪下车,下车后走到对面马路一直往里2.5公里到达公坑寺,这段路非常漂亮全是水杉路,很舒服值得走一趟,走最好问一下当地人怎样到公坑寺,游玩完公坑寺后原路返回到乐溪公交站,坐22路到裳下医院下车,下车后可以看到良溪古村的指示牌,你可以往棠下市场方向走,走到市场尽头又可以看到良溪古村的指示牌了,然后往里走40分钟可到过良溪古村,如果去良溪最好还是自驾游因为良溪没通公交,所以要走一段很长的公路才能到达,提示:良溪古村里还没有真正被开发,一切都非常原生态所以里面没有什么东西卖,只有非物质遗产的柑普茶卖,而且里面没有食饭的地方,如果想游良溪最好先在外面吃好饭后才去良溪游玩噢!

2016-04-03江门棠下良溪古村公坑寺禾雀花联游

2016-04-03江门棠下良溪古村公坑寺禾雀花联游

2016-04-03江门棠下良溪古村公坑寺禾雀花联游
4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6-4-6 12:33 2 只看该作者
2016-04-03江门棠下良溪古村公坑寺禾雀花联游

发表于 2016-4-6 12:33 3 只看该作者
2016-04-03江门棠下良溪古村公坑寺禾雀花联游

发表于 2016-4-6 12:33 4 只看该作者
2016-04-03江门棠下良溪古村公坑寺禾雀花联游

发表于 2016-4-6 12:33 5 只看该作者
2016-04-03江门棠下良溪古村公坑寺禾雀花联游

发表于 2016-4-6 12:33 6 只看该作者
2016-04-03江门棠下良溪古村公坑寺禾雀花联游

发表于 2016-4-6 12:34 7 只看该作者
2016-04-03江门棠下良溪古村公坑寺禾雀花联游

发表于 2016-4-6 12:34 8 只看该作者
2016-04-03江门棠下良溪古村公坑寺禾雀花联游

发表于 2016-4-6 12:34 9 只看该作者
2016-04-03江门棠下良溪古村公坑寺禾雀花联游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6-4-6 12:34 10 只看该作者
2016-04-03江门棠下良溪古村公坑寺禾雀花联游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