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491

主题

蓟县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复制链接] 查看:5528 | 回复:90
发表于 2016-5-20 09:28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_梦灬从容 于 2016-5-20 10:22 编辑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文\从容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5月8日,七十峰,行者 ,小青,旅行者,暮秋梦远,在水一方,从容共七位朋友,自驾出游。上午,乾隆太子陵+黄花山清东陵风水墙;+石头营王爷陵;中午,铁锅炖大鹅+王朝红酒+剑南春;下午桃花寺问道+白庄子湿地拣贝壳,悠哉!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弥补周六(5月7日)错失司马台之憾耳!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行摄:在水一方 从容 暮秋梦远等。

备注1、乌合小众,不足谓群。群内的朋友可以熟悉,亦可以陌生;可以踊跃发言,亦可以潜水缄默。朋友之间帮忙是happy的,不是must be的。我们互帮互助,但安全责任需要自负。其他皆是AA。偶有小聚,参加与否,全凭自愿。驴行人心胸开阔。四海之内皆朋友。本群拒绝思想狭隘毒独分子加入。本群不在乎人数多少。本群来去自由。本群不反对商业。本群坚持AA。QQ群:16665812微信群:乌合小众

2乌合小众战略合作伙伴贞佳户外。物美价廉,安心放心。选户外用品,到贞佳户外。地址:天马南路西第一家。联系电话15302003566

19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6-5-20 09:29 2 只看该作者

(_梦灬从容 发表于 2016-5-20 09:28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文\从容

清东陵风水墙
风水墙,古代的时候建在门的正对面,拦住风水的 ,防止好运外流,也可挡住门外横冲直撞的各种对人不利煞气。大户人家门口都有石狮子、下马石、拴马柱等,一般宅院都建有风水墙、风水楼、风水影壁、门神龛、土地龛等。清东陵风水墙,一堵墙,不被涂抹颜料,而是从建成那日开始穿过数百年的风雨曝晒来到面前。这是那个朝代活生生的一截躯体,暴露在荒野之中,光天化日之下,整个世界已经逝去的和正在发生的勾连在了一起。不必进入地宫,不必假想冥界,从一堵残墙,我们进入清朝。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6-5-20 09:30 3 只看该作者
(_梦灬从容 发表于 2016-5-20 09:29 (_梦灬从容 发表于 2016-5-20 09:28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6-5-20 09:31 4 只看该作者
(_梦灬从容 发表于 2016-5-20 09:30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6-5-20 09:31 5 只看该作者
(_梦灬从容 发表于 2016-5-20 09:31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2人点评 收起
  • 鸭哥 欣赏您的精彩户外,支持您的美帖分享! 2016-5-22 20:34
  • (_梦灬从容 清王陵俗称太子陵,在蓟县东北部小港乡和孙各庄乡境内。陵区北为黄花山,南有朱花山,东与清东陵隔山相望。顺治、康熙帝的6个皇子葬在黄花山南坡。乾隆帝的1个皇子葬在朱花山。陵园一般设山门、享殿、配殿、地宫宝顶 ... 2016-5-20 09:32
发表于 2016-5-20 09:32 6 只看该作者
(_梦灬从容 发表于 2016-5-20 09:31

清王陵俗称太子陵,在蓟县东北部小港乡和孙各庄乡境内。陵区北为黄花山,南有朱花山,东与清东陵隔山相望。顺治、康熙帝的6个皇子葬在黄花山南坡。乾隆帝的1个皇子葬在朱花山。陵园一般设山门、享殿、配殿、地宫宝顶、碑亭等,并绕朱垣一周。现均不存,仅留建筑基址和墓碑。
乾隆太子陵  据史料记载,清王朝共建有十二座皇帝陵、七座皇后陵及大量的皇室园寝,唯独皇太子陵只建有一座。其背靠朱华山,面对翠屏湖,东西两侧山头浑圆等距,如青龙、白虎双砂拱卫;正后方的黄花山与前方翠屏湖相对峙,山环水抱,左辅右弼,前屏后障,空气清新。
端慧皇太子永琏是乾隆皇帝弘历的第二个儿子,生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六月二十六日申时,生母是乾隆帝的嫡皇后富察氏。雍正皇帝格外器重这位皇孙,亲自为他起了汉名永琏,"隐示以承宗器之意"。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九月初三,弘历即位称帝后,立意自本朝起,要以嫡子承继皇位,因此他遵照世宗(雍正皇帝)所创建的秘密立储的方法,于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七月初二日,正式将皇二子永琏定为皇太子,并将手书的密诏,封存在鐍匣之内,高高地置放到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但在秘密立储两年之后,即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十月十二日,永琏因"偶感风寒"而病死于宁寿宫,时年仅9岁。为此,乾隆帝十分伤心,下令辍朝五天,哀悼皇太子,并命人将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的鐍匣撤出,还说"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皇考命名,隐示承宗器之意。朕御及后,恪守成式,亲书密旨,召诸大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虽未册立,已命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礼用皇太子仪注行"。
对于皇太子永琏的丧事,乾隆帝尤为关注,亲自为永琏赐谥为端慧皇太子。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当乾隆帝确定了自己的万年吉地在东陵境内的胜水域之后,他又下令派大学士讷亲和户部尚书海望等人,带领风水官员在东陵一带为端慧皇太子永琏相度福地,先后相看了马兰峪、七星山等地,因这些地方垣局狭窄,下砂稍低,规模未备而落选。后来,相中了黄花山之南鞍子岭前的朱华山。
乾隆帝为他心爱的皇太子永琏修建的园寝中,不单单葬入端慧皇太子一人,后来又陆续葬入了乾隆皇帝的六个不成年的儿女,分别是七阿哥永琮、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永璟、十四阿哥永璐、十六阿哥,乾隆帝的八公主葬于太子陵东南角的天落池中。
太子陵建成后,尽管有固定的人员看管,但因为陵园内有贵重的陈设与器皿,故受到许多人关注,自清末至民国年间,多次发生盗案,不仅地宫中殉葬品被洗劫一空,就连地下、地上宫殿的砖、石、瓦、木也全被拆走。
发表于 2016-5-20 09:33 7 只看该作者

清王陵俗称太子陵,在蓟县东北部小港乡和孙各庄乡境内。陵区北为黄花山,南有朱花山,东与清东陵隔山相望。顺治、康熙帝的6个皇子葬在黄花山南坡。乾隆帝的1个皇子葬在朱花山。陵园一般设山门、享殿、配殿、地宫宝顶、碑亭等,并绕朱垣一周。现均不存,仅留建筑基址和墓碑。

乾隆太子陵
据史料记载,清王朝共建有十二座皇帝陵、七座皇后陵及大量的皇室园寝,唯独皇太子陵只建有一座。其背靠朱华山,面对翠屏湖,东西两侧山头浑圆等距,如青龙、白虎双砂拱卫;正后方的黄花山与前方翠屏湖相对峙,山环水抱,左辅右弼,前屏后障,空气清新。

端慧皇太子永琏是乾隆皇帝弘历的第二个儿子,生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六月二十六日申时,生母是乾隆帝的嫡皇后富察氏。雍正皇帝格外器重这位皇孙,亲自为他起了汉名永琏,"隐示以承宗器之意"。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九月初三,弘历即位称帝后,立意自本朝起,要以嫡子承继皇位,因此他遵照世宗(雍正皇帝)所创建的秘密立储的方法,于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七月初二日,正式将皇二子永琏定为皇太子,并将手书的密诏,封存在鐍匣之内,高高地置放到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但在秘密立储两年之后,即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十月十二日,永琏因"偶感风寒"而病死于宁寿宫,时年仅9岁。为此,乾隆帝十分伤心,下令辍朝五天,哀悼皇太子,并命人将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的鐍匣撤出,还说"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皇考命名,隐示承宗器之意。朕御及后,恪守成式,亲书密旨,召诸大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虽未册立,已命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礼用皇太子仪注行"。

对于皇太子永琏的丧事,乾隆帝尤为关注,亲自为永琏赐谥为端慧皇太子。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当乾隆帝确定了自己的万年吉地在东陵境内的胜水域之后,他又下令派大学士讷亲和户部尚书海望等人,带领风水官员在东陵一带为端慧皇太子永琏相度福地,先后相看了马兰峪、七星山等地,因这些地方垣局狭窄,下砂稍低,规模未备而落选。后来,相中了黄花山之南鞍子岭前的朱华山。

乾隆帝为他心爱的皇太子永琏修建的园寝中,不单单葬入端慧皇太子一人,后来又陆续葬入了乾隆皇帝的六个不成年的儿女,分别是七阿哥永琮、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永璟、十四阿哥永璐、十六阿哥,乾隆帝的八公主葬于太子陵东南角的天落池中。

太子陵建成后,尽管有固定的人员看管,但因为陵园内有贵重的陈设与器皿,故受到许多人关注,自清末至民国年间,多次发生盗案,不仅地宫中殉葬品被洗劫一空,就连地下、地上宫殿的砖、石、瓦、木也全被拆走。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2人点评 收起
  • 鸭哥 欣赏您的精彩户外,支持您的美帖分享! 2016-5-22 20:34
  • (_梦灬从容 石头营王爷陵 清东陵西侧,黄花山的西麓,东西并排建造有6座绿琉璃瓦红墙的园寝,从东到西分别是:荣亲王,理亲王允礽,裕亲王福全,纯亲王隆禧,直郡王允禔,恂郡王允禵和允禵第二子弘明。荣亲王,顺治帝第4子,母 ... 2016-5-20 09:34
发表于 2016-5-20 09:34 8 只看该作者
(_梦灬从容 发表于 2016-5-20 09:33 清王陵俗称太子陵,在蓟县东北部小港乡和孙各庄乡境内。陵区北为黄花山,南有朱花山,东与清东陵隔山相望。 ... ...

石头营王爷陵
清东陵西侧,黄花山的西麓,东西并排建造有6座绿琉璃瓦红墙的园寝,从东到西分别是:荣亲王,理亲王允礽,裕亲王福全,纯亲王隆禧,直郡王允禔,恂郡王允禵和允禵第二子弘明。

荣亲王,顺治帝第4子,母为孝献皇后董鄂氏,本欲立为皇太子,不料两个月后即夭折。建筑有宝顶、地宫、享殿三间、大门三间,均为绿色琉璃瓦,门外东西厢房各三间,其等级与妃园寝等同。按照清代亲王园寝规制,应该有碑亭,但未设无碑亭,不过在地宫中石刻圹志一盒,其文乃顺治帝亲自撰写,记述荣亲王的生死日期和哀悼之词。

理亲王允礽,康熙帝次子,母为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14年立为皇太子,康熙51年被废,囚禁在大内咸安宫,雍正2年12月14日去世,享年51岁,追封理亲王,同葬的还有其福晋石氏。

裕亲王福全,顺治帝次子,一目有残疾,未能继位为帝,曾任大将军出征讨伐葛尔丹,康熙42年去世,享年52岁。享殿增设丹陛石,上刻一升一降双龙,外有小碑亭一座。

纯亲王隆禧,顺治帝第7子,康熙18年去世,年仅20岁。园寝规制与裕亲王福全同。

直郡王允禔,康熙帝长子,曾随同裕亲王福全出征为副帅,后因用魇镇之术陷害皇太子允礽,被康熙帝下令幽禁在家中,直到26年后的雍正12年病逝幽所,终年63岁,以贝子礼下葬。屋瓦为布瓦,无碑亭。


恂郡王允禵,康熙帝第14子,与雍正帝同为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所生。曾任大将军,争储声望最高,雍正继位后,被囚禁在景山寿皇殿。乾隆继位后被释放,乾隆20年正月初六去世,享年68岁。墓道前立碑亭一座,上刻满汉双文,记述其一生。园寝内还附葬允禵第二子弘明,曾和恂郡王一同被囚禁,乾隆继位时释放,封贝勒,乾隆32年去世,谥“恭勤”,在恂郡王碑亭旁,高宗也为他建碑亭一座,目前园寝建筑均毁,只存石碑。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6-5-20 09:34 9 只看该作者
(_梦灬从容 发表于 2016-5-20 09:34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6-5-20 09:35 10 只看该作者
(_梦灬从容 发表于 2016-5-20 09:34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不爱研究历史的吃货不是好驴友


2人点评 收起
  • 鸭哥 欣赏您的精彩户外,支持您的美帖分享! 2016-5-22 20:34
  • (_梦灬从容 桃花寺 桃花寺位于天津蓟县城关镇西马坊村北的桃花山上,占地近30亩,始建于唐,明万历十五年重修,清乾隆八年奉敕重修,并在寺旁建成桃花寺行宫。桃花山景色优美,桃树满山,春天别处的桃花尚未开放,这里的桃花却已竞相怒 ... 2016-5-20 09:36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