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5545

主题

北京综合

愚者昏语||通州“北齐长城”:难道是隋代大运河的河堤?

[复制链接] 查看:8078 | 回复:21
发表于 2022-2-28 11:35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一、找到通州的土“长城”

听说通州也有一段“北齐长城”,非常好奇,也非常疑惑。一直想过去看一下。

前次渤海所的宋顺民老人提供了较为确切的线索,就在窑厂村,使得寻找这道“北齐长城”的夙愿得以实现。

这道土“长城”位于贴近玉桥西路东侧,北止于西营前街,南至铁路,大致呈南北走向,略偏向东侧。

该地域属于窑厂村,东侧为通州兵营旧址。据村民介绍,该兵营曾为冯玉祥军队驻地,后为日军驻地,解放后曾作为抗美援朝的机要局,又称八路军曾经使用该兵营。

这段”长城“,长约150米,基宽15至17米,残高3至5米,残顶宽5至10米不等。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2-28 11:35 2 只看该作者
墙顶建有大量民居,略显凌乱。不过,墙顶空间仍显宽敞。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2-28 11:35 3 只看该作者
侧面有些地方有护坡,护坡有一些明代城砖,经向村民打听,是近年保护的措施,城砖系从别处运来,并非原貌。


遇见村里一位老哥,热心给我做了介绍:

这一带明清时期是为京城烧砖之处,有大量砖窑,直至解放后才停止烧窑。清代后由于漕运等的发展,外来人口逐渐增多,逐渐成村,因名窑厂村。

这段长城,大多被烧砖取土挖掉。由于村子地势低洼,窑工将宿舍建于墙顶,因此得以幸存了一段。

往南去,有地名三间房,以前也曾经保存有一段,但现在也已经不存。

这段墙不是孤立的这么一小段,而是一直延伸至天津的武清。

老哥并没有说这道墙的来历、年代,但转述起一位文物工作者的话,这道墙的历史,可能比通州城还要久远。

老哥不愿意留名,因此未曾记录下来。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2-28 11:35 4 只看该作者
二、这段长城的年代

根据文保碑的介绍,“北齐天宝年间,为保护北方军事重镇蓟城和首都邺城安全,在万里长城之内修长一道重城,此城从今北京昌平开始向东南方向沿温水(温榆河)、潞水(潞河、北运河)右岸修筑,中经今顺义区、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长达400里。今仅残存通州窑厂村一段遗址。”

通州区文保碑对这段“长城”的断代,大概源于尹钧科先生的《北京平原地区的北齐长城》(收录于《北京北部山区古长城遗址地理踏查报告》一书)。

这篇文章引用了以下史料记载或观点:

1、宋人王曾出使契丹所撰《王沂公行程录》,有古长城

“出(燕京)北门,过古长城、延芳淀,四十里至孙侯馆(今作孙河),改为望京馆,稍移故处。望楮(黍)谷山、五龙池。过温榆河、大夏坡,坡西北即凉殿,避暑之地。五十里至顺州。”

2、宋人沈括使辽经历,有古长城

“幽州东北二十里有望京馆,东行少北十余里,出古长城,又二十里至中顿,又逾孙侯河(今温榆河),二十里至顺州。”

3、《辽史·地理志》,观点:北齐长城

“(顺州)南有齐长城,城北有华林、天柱(天竺)二庄,辽建凉殿”。

4、清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并引《辽史》认为是北齐长城

“(顺义)县南二十里有天柱(竺)村,二十里有苇沟村(今朝阳区有南苇沟、中苇沟、北苇沟三村),村东临温榆河渡,渡南有长城遗迹。”

5、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齐长城(文章作者推断)

“黍谷山,(怀柔)县东四十里,跨密云县界,亦名燕谷山。。......山南有高齐时长城,(长城)东北有华林、天柱二庄”。

6、清《光绪顺天府志》,北齐长城

“(顺义县西南)三十里苇沟村,有齐长城”。

7、1983年通州城南梨园出土唐代平州卢龙府折冲都尉乐安故孙公(名如玉)墓志,北齐长城

“魂埋潞川,东有潞河通海,西有长城蓦山,南望朱雀林兼临河古戍,北有玄武垒至潞津古关,并是齐时所置”。

8、稍晚梨园附近又出土唐故处士南阳公孙府君(孙封)墓志,有长城

“原莽莽兮堑9、光绪《通州志·艺文·墓志》,有长城

“故莫州长丰县令李(丕)君墓志铭”,唐贞观六年“葬于(潞)县之南三里潞水之右”,“屹然孤坟,长城之东”。

10、《读史方舆纪要》,秦长城

“《城邑考》:(通)州北三里有长城,相传秦蒙恬所筑”。

11、清刘锡信《潞城考古录》,北齐长城

“今通州长城北连顺义,则即北齐天保中所筑之长城矣。《漷县、武清二志》,俱载有古长城,疑昔时亦与此接连为一云”。

12、光绪《通州志·古迹》之长城条目,长城,长堤之异名

“旧志云:在州南漷县东北一里,南抵武清,北接通州,即长堤之异名”。

13、与武清长城有关的《嘉庆重修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之武清县“泉州城”、《光绪顺天府志》武清县等,不再一一引述。

值得注意的是:对这道基本连续的“长城”,武清有关的史料还出现了“蒙恬所筑”、“燕所筑”、“始皇堤”,甚至两道长城的说法。

14、与北齐修长长城有关的史书《北史》、《北齐书》、《资治通览》等史书的记载

文章的结论是:这是北京平原上的北齐长城,其走向可能是自南口向东,沿温榆河,至顺义-通州-武清。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2-28 11:35 5 只看该作者
三、疑虑与争议

虽然文章作者引用了大量史料,却仍然令人起疑:北齐如何会在此处修筑长城?

盘点上述资料,有以下终点:

1、根据文保碑的介绍,“北齐天宝年间,为保护北方军事重镇蓟城和首都邺城安全,在万里长城之内修长一道重城......”

问题一:北齐时这一带属于幽州,并无蓟城。唐时置蓟州,此蓟城说法不妥。

问题二:在远离邺城数百公里的平原上,修一道南北向的长城,如何能保护邺城,让人不解;

问题三:北齐重城,经多位专家考证,均应在燕山一带,即北齐内长城,而不是平原地带。即将观点有所不同,但也不至于将这道重城认为是修在了平原之上。参见艾冲先生的《北朝诸国长城新考》、尚珩先生的《北齐长城考》等文。


2、这道墙顶部过宽,能够筑院砌房尚且宽敞,不像是长城

3、引用文献,没有论证过程,均属揣测,且是相互转抄

4、最关键的一点:北齐在此处修筑长城没有理由

北齐需要防御的,是来自北方草原的柔然、库莫奚等游牧民族,西边的北周。在其东境设一道南北向的长城,面向大海,防谁呢?

持严重怀疑态度的,还有尚方老师与萧艾老师。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2-28 11:35 6 只看该作者
四、如果不是北齐长城,有没有可能是更早期的长城

如果这一道墙,并非北齐长城,那么,会不会是更早哪个朝代的长城?

1、燕长城:

燕北长城,一般认为,在燕山之外。

燕南长城,则应在保定境内。前几年,中央电视台一个节目,播放了白洋淀一带作为河堤的燕南长城。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2-28 11:35 7 只看该作者
2、秦长城

秦长城将燕赵秦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自然也不会筑在顺义-通州-武清的平原上。

3、汉长城

汉代将长城筑上了阴山山脊,自然不可能在通州。

4、北魏的畿上塞围

北魏前期的都城在平城(大同),学者推论的畿上塞围虽有分歧,但皆是围绕政治中心而筑,其东端大致在军都关,且防御方向是北部草原,再怎么着,也要以北部燕山山脉的山险作屏障,不可能在通州顺义武清一带修筑长城。

就是说,北齐以前,也不可能将长城修筑在这一带。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2-28 11:35 8 只看该作者
四、河堤与长城

前面提到燕南长城的时候,专家考证,这同时也是堤防。

以堤防作为长城防线,并不是孤例。宁夏的河东的长堤,即是以黄河的河堤为长城。

通州窑厂的这段“长城”,距东侧的北运河、北侧的通惠河,其实都很近,最近处不足1.5公里。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2-28 11:35 9 只看该作者
北关分洪枢纽是通惠河、温榆河、小中河、运潮减河、北运河五河交汇之处。再往上游,温榆河接纳了坝河,小中河接纳了中坝河。可以说,在元明清三代,此处河网密布,漕运非常发达。

中坝河原为潮白河故道,温榆河、潮河、白河构成北运河的三支源头。

由于地势低洼,河网密集,这一带时常洪水泛滥,危害周边。

元代的漕运船只,通过通惠河进入大都。明中期以后,通惠河水量逐渐减少,船只通过通惠河再运至东便门,改在通州通惠河与北运河交界处的码头卸货,通过陆路转运至京城。

1912年、1917年、1939年,潮白河多次洪水,造成潮白河改道;为解决水患,1950年开辟潮白河新的入海通道,使之直接于北塘入海。从此潮白河与北运河各成河系,北运河上游只剩温榆河一支。

时常泛滥的北运河水系,在元明清三代,将北京定为都城的数百年间,治理水患,是一项重大的工程。这项工程,需要一道坚固的北运河大堤。甚至,由于水患的影响,河道可能存在变迁,或者河道宽阔,大堤距离北运河保持了足够的距离,使得洪水在泛滥的季节有一个可伸缩的空间。

这样一项工程,该在何处?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2-28 11:35 10 只看该作者
五、推论:这道“北齐长城”很可能是隋代的大运河河堤

回顾《北京平原地区的北齐长城》一文提到的史料,我们可以总结出这道“长城”出现的时间:

1、出现时间:唐之前即已存在

延续至今的这道“长城”,应是史料中一直提及,唐代时即已存在的那道“长城”。

2、唐代之前并无记载

同时也可知道,在唐代之前,并无这段“长城”的记载。

正因为如此,这道“长城”,才会被推测为北齐长城。

3、被忽略的隋朝大运河

人们推测这道“长城”是“北齐长城”的时候,推论的过程中经不起推敲的,推论形成的结论是极不合理的。

推论过程中,为人们所忽略的是:与北齐紧紧相接的隋朝,修建了一项大工程:大运河。

这道大运河,接纳了众多的河流。

为防止涨水季节河流的危害,必然在两岸修筑了长堤。

这道长堤,正应是光绪《通州志·古迹》长城条目下所云长堤:“旧志云:在州南漷县东北一里,南抵武清,北接通州,即长堤之异名”。

此处所云长堤,才是这段“长城”的真实历史,长堤之名,还了这段“土长城”一个真相。

河流的堤坝,必然要有足够的宽度、高度,这就解释了这道“北齐长城”的宽度特别是顶宽远比所知的长城要宽很多,甚至可以让居民安家落户的原由。

这条长堤,正是沿着温榆河、北运河(潞水)而修建。

后人忽略了其与运河的关系,误以为是一道长城,以讹传讹,自此以后,纷传此是“北齐长城”,甚而衍生出“蒙恬所筑”、“燕所筑”、“始皇堤”等等不同说法。

至现代,由于雨量减少,这条长堤被取土殆尽,基本消失不见。

其实,这道长堤,本应当是沿河两岸筑有两道武清有关的史料里提到的两道长城,很可能就是两岸的长堤

只是年代久远,陆续坍塌倾圮,人们多是只能断断续续地见到其中一部分,而产生了误觉。

正如尚方老师所说,能够证实这个推测的确凿证据,只能寄希望于未来某个时候,文物部门能够对其进行发掘。

2022-2-26,次日补记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