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去香港徒步麦里浩径,对电源续航产生忧虑,又不想带转换头,于是就在光伏板上打主意。 对于唯装备论用户,目光投向了单晶硅(转换效率高意味着质量轻)折叠板(便携)。 做了一番功课后,我准备了以下原料及器材: 电烙铁、焊锡丝; 加厚防水牛津布; 0.3平方红黑电线两米以上; 5V2A太阳能稳压器USB接口; 魔术贴20厘米; 气眼扣及安装工具; 咸鱼市场的光伏板,十片45元。 核心元件光伏板是ETFE 材质,尺寸180mm*110mm,卖家标称中午大太阳时单片输出7伏0.48安。理想状况下,单晶硅材料每平方米在太阳直射下产生功率180-220瓦。单块片上光伏材料的面积约为150mm*110mm,理论输出电流就是功率/电压;在秋日正午阳光下测出单板输出最大电压是接近7伏,电流就只有0.3安。这里踩了一个坑:买件是按理想值转换率0.22给出的电流0.15*.11*220/7,约等于0.48安。但是实际上转换率只有0.18,所以实际电流是0.15*.11*180/7,能有0.4安就不错了。按0.3安计算,果断采用五块板并联的方案,输出电流=7*0.3*5/5=2.1安。 如果下次再打造太阳能板,单板的面积可以选大些,还要在正规的厂家买转换率高的品种,这样就能够在同样的重量下产生更高的功率。 于是在某个夜晚开始施工。剪出适当长度的防水布,让老妈子在缝纫机上包边处理好,包上5块板感觉一下。注意一下起始图和最终成品图的位置偏差,长度还要再预留些松动。 板子背面有正负极焊点,很容易上锡。由于采用并联的方案,所以注意正极对正极,别搞错了。 我的方法是在第一块板上接好线,用泡沫胶水黏合在防水布上,固定、干涸后再接下一块板。。。 导线没有截断,而是比照适当的长度用电烙铁烧掉绝缘皮,将对应露出的铜线直接焊接到板子上,这样的强度会高些。 最后一块板接上稳压器。再敲好通气孔用于悬挂,贴上魔术贴固定。成品如图,卖相还行。 折叠后的对比图,加上导线后封面有点移位。 摩挲着成品,此时无比渴望阳光的出现。 实测效果,稳压器耗掉了部分的电,但是可以直接给手机充电。用备机测试,正午阳光每小时能充电约20%,这个包包重量415克,基本上满足户外补充能源的需求。 在享受DIY的过程后反思一下,剩下的板子还可以做另一个包包,直接连USB输出,减掉稳压器的损耗(虽说输出电压是7伏,据说接负载后会降压,不过为安全计,就只能给低价值的充电宝供电了),期待做到阴天能输出电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