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暖的最后那点事情:羽绒服保暖经验篇。建议大家先看经验再看推介这样收获更大点。经验可以得出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推介只能说是推介人个人的喜好而已,不能作为教科书,最终希望能够让各位值友能够结合自身的户外活动和体能需求,能综合考量买到适合自己的羽绒服才是本文的出发点。 1.防晒不到位,出山后很痛苦。 2.手套,还是不够暖和,手容易麻(建议一套防水大手套,内里衬贴身手套)。 3.鞋子,穿的是LOWA的徒步中邦靴,和专业的高山靴没法比。但是必须雪套套好,不让雪灌进鞋子就没有问题。但是我还是灌进了,脚冻麻的没有知觉,后来的办法脱掉一双袜子用头巾包裹住。后来就慢慢暖和起来。 4.关于衣服,这晴空万里的,主要是防风,保暖层+抓绒+冲锋衣足够了,但是下雨、下雪另算。 其实也可以看的出来冷应该是很冷的。如果感觉行进速度慢的话,体热散发的少的话还是穿羽绒服更加保险点,当然小伙伴还是有自己的考量的。后续方案肯定也是有的,毕竟是高海拔攀爬,不是开玩笑的,天气突变要人命的很正常。 必要的安全备份还是需要的,我认识的一个老哥哥,60岁了,还能上6000米以上的雪山,每年多会去爬2次雪山,身体是真好,但是人家安全意识很高很高,背包内永远有那么一件多出来的保暖羽绒服,不管去哪里全部带着,关键时候有和没有会要人命的。下文是杭州另外一个攀山的小伙伴年景大神的一些经验分享,刚好也是大玛雅峰。他就穿了羽绒服。 高海拔下是冰雪混合,特别是只要表面有防水效果基本可以,不会侵入透湿。Simond这款我看表面有疏水,一般这类衣服的羽绒处理也大多会经过拒水处理,不知道是不是在描述中没体现。拒水羽绒主要是保真在透湿情况下保真羽绒的保暖性,不会让水使绒朵缩成一团。如果普通的低海拔下,也就没必要在运动中以羽绒服来做动态保暖了 ,基本是放在包内到营地时做静态保暖使用。暴风雪和恶劣天气我也遇到过,那时是四层穿衣进行,中间层抓绒在内,排骨在外面,最外层穿硬壳,恶劣天气除非环境没必要比如7k8k的高度下,为了保暖只能选连体羽绒。一般5-6k多的山峰,也不一定是要外穿羽绒,根据情况来做选择,绝大多数情况下四层穿衣也是可以的。当然了,再好的羽绒服或者连体服的防护也比不上硬壳。从个人来看,在乎耐磨,轻量的羽绒要么就是减轻充绒量来进行轻量,比如排骨。要么就是面料上进行轻量,那耐磨就降低了。在高山攀登中,有冰岩混合面,外表耐磨就很重要。其次面料耐磨也就相对更防透风,不能一味最求轻量而忽略实际使用环境。这几位大佬的意见和我自己去了四姑娘山的经验来说,去高海拔羽绒服起码要装备2件。 羽绒服外层还需要具备拒水功能,能够防住突然而来的大风雪。又或者路过风雪带。羽绒本身也最好是加工后的拒水羽绒。因为很多新手会犯错。乱穿了优衣库的羽绒服就去了,内层羽绒被汗水浸透,又或者被雨水打湿。不是户外专用的拒水羽绒就可能失去保温作用,结果穿了羽绒服等于没穿。在高海拔少穿一层必要的保暖大家可想而知的危险了吧。 例如:内衣搭配,外层衣服等不合理的搭配,会造成穿衣服时候的出汗和运动强度没有很合理的搭配好。简答来讲就是走路的时候尽可能是少出汗,那就是要衣服少穿点,同时走快点自身发热多点,这样能走的更远更轻松。但是如果穿的很多,走的快了就会出汗,出汗多容易疲劳,体能流失的也快。毕竟在高海拔地区很多时候还是要根据向导的节奏在行走的,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拉爆,出汗越多越容易拉爆,拉爆了整个人就会像瘫痪一样,软绵绵的。所以在户外结合自身的情况合理穿衣服,合理的速度行进,还要和向导配合好速度不要被拉爆。尽可能保持身体的热度,不要过热也不能过冷,这个其实很考研经验的,大家尽可能去危险的地方前做下经验积累,别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而自己的实际感受是需要自己去体会的。 |
说说自己的一些经验积累: 前两次冬天去爬山走的是天目山的三尖的童公尖、七尖的药王峰还有东白山,温度大概是在-5度左右,山顶估计最冷的那次大概体感温度有-10度左右,和这两天杭州山里的温度差不多,衣服穿法基本可以借用。 第一:不要穿山寨内衣 不要小看后来我的这个600多克的减重的差距哦,有时候关键最后一口气时就会救人一命。这种情况在高海拔地区更加能够有体验。童公尖这次后我再也没有出现过最后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的情况过,第一个也是长期运动体能上升的缘故,第二,更加合理的搭配户外出行的穿衣技巧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其中减重最大的中间层保暖的改进是其中最关键的减重小技巧。如果你是公路车爱好者,我感觉我会把羽绒服比喻成公路自行车的轮圈,碳刀和铝刀的区别,差距真的很大很大。 |
几款值得推介的羽绒服: 这里也不是说凯乐石不好,但是重量真的很喜人,对轻量化有追求的还是可以考虑的。真心是轻便。900的蓬松,250+的充绒量,500多的总重量,价格也很不粗哦,3000出头没有理由不 冲一件的。凯乐石的优势就是外层更加坚固,而rab在选择轻量化的同时面料的耐磨性能稍许处于劣势,不过面料黑科技Pertex Quantum面料加持下还是值得信任的,遇到恶劣的情况还是建议使用外冲锋衣结构的羽绒服,或者上硬壳作为外层保护层。 这件羽绒我个人感觉还可以作为6000米左右极寒时候中层使用,外穿更大号的羽绒服可以完全克服防护的功能,外加这件内层保暖应该能够在及其疲劳的登顶时候慢慢的挪上去。 当然作为户外爱好者或者自驾游冬季出行的人,穿轻便点真的比穿的厚重要舒服很多,这件衣服也适合出行需要便携轻巧的用户需求,而非高山攀登的特殊要求款。 还有户外装备购买诀窍,看谁获奖了,大奖产品盲入即可。 |
性价比很高的平替,国货之光黑冰。 这件200+的充绒量能够保证在寒冷环境下保暖需求,外层的防水性能也足以防护冰寒的侵袭。注意针线处不防水,千万记得,防雪可以,防雨要注意。 |
第二:轻便款100G充绒的5——-10户外运动保暖层羽绒服,入选羽绒始祖鸟5200块有必要选择吗?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供大家参考:至于5000多的始祖鸟CERIUMLT男子连帽羽绒服 铺连帽羽绒服设计简洁,具有良好的暖重比可作为中间层或在凉爽干燥环境中单独穿着这款羽绒服采用850蓬松度羽绒,蓬松有弹性其外层为阿拉托”10尼龙面料,轻薄耐磨,分区填充技术(下复合映射m)巧妙地将Coreloftm合成保暖材料用于易汗湿区域。拼接结构贴身舒适,保暖的风暴屋兜帽可覆盖头部皮肤,而又不影响视线。 就价格而言,替代物还是很多的。100G的充绒量可以选择100-150G的750--800蓬松的排骨来替代,重量上不会超过50G性价比会高很多,有的价格1500以内就可以拿下,有的价格稍微贵点也就2000出头点. 实际比较推介的平替如下: Rab【断货王】男款800篷欧洲鹅绒羽绒服连帽保暖透气523gQDN-85碳黑色M Rab睿坡男士900蓬鹅绒连帽防户外运动轻薄鹅绒羽绒服140gQDB-45黑色L montbell日本23年冬季户外男欧版保暖鹅绒服900蓬羽绒服内搭外穿 |
第三:300g+充绒的,适合保暖需求--20度的以上户外出行需求。 如果不差钱的话大鹅应该是首选。 CANADAGOOSE加拿大鹅Langford男士派克大衣大鹅羽绒服2062MA |
日本鸟的选择,带GORE-TEX LABS面料。 迪卡侬旗舰店羽绒服男户外极地秋冬长款加厚棉服防寒外套女ODT2 品牌和性能的双层保证。RAB |
总结:其实北面也有件实体店见过400多充绒的,保暖效果也是杠杠的,大家去户外很冷的地方选择羽绒服其实很好选,看温度和充绒量就可以了、-15度以上其实看充绒量最直接。普通活动,例如旅行等:250G左右,绒毛好点上下浮动下。800蓬松度差不多250.800蓬松度300左右。750蓬松度的话330-350G左右的绒左右,内搭双面羊绒衣服和内穿保暖速干内衣的情况下还是足够能够衣服这个温度范围的。 如果是登山再考虑轻薄点的面料,内层再多一件冲锋衣,双面羊绒改成棉服或者排骨100-150G羽绒,这样运动时候够用了,需要长时间休息的时候穿上300G左右的羽绒服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参考(上文年景大神的经验分享)。 -20以上就选300-400克的羽绒就可以了。例如迪卡侬的那件,你说不好吧,绒毛确实很一般,但是人家诚意也满满的,给你400多绒,足够你应付寒冷了,对比北面那件400多绒的东北去的大羽绒服价格差别很大一块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实际选就是了。我选的这几款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还有很多靠谱的大牌和高性价比口碑的牌子里也有很好的衣服,像我找不到链接的凯乐石的登山服,6000米神器,很多登山队伍全部穿那款。虽然6000米大家不一定能上去,但是有机会可以去搞一件到大东北试试。保暖防风效果很不粗哦的,有着羽绒的保暖,又有着滑雪服的防风效果。-15度以上的话,排骨其实也差不多了,就是静态的时候最好有件200G左右的羽绒作为外层保暖。杭州周边山区冬季露营的温度差不多就是-15度左右,估计很多人多试过这个温度,光排骨还是吃不消的,外套羽绒外套靠谱很多。 今天就大致分享到这里,说是三部曲,其实还是篇幅有限,想说的也东拼西凑的讲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