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4694

主题

西安

一篇细讲楼观台

[复制链接] 查看:3118 | 回复:21
发表于 2024-5-13 20:06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一篇细讲楼观台
陕西周至县的东南部,有一个叫楼观台的景点,相传尹喜在此结草为楼以观天象,后人叫楼观,后道祖老子上此间高台上讲经布道,留下一个古迹叫说经台,原来两个景点相距约一公里,现经曲江开发成终南山古楼观历史文化景区,两个景点已经贯通,更应了楼观台之名。
楼观台包括山前黄土台原和秦岭浅山区。山依秦岭,水连田峪,是山千峰耸翠,高低错落犹如重楼台阶式相叠;是水一脉入海,跌宕有致恰似苍龙蜿蜒着前行。山巅数石相磊,古称石楼山。山前小梁成岗有起有伏,属于黄土台塬的丘陵区。远看楼观台恰如一只昂首朝阳的凤凰,背后几道山梁正是曲线优美的凤尾,站在台顶庙前,直面如棋如画的秦川渭水,正如宋代苏轼游此吟的名句:“此台一览秦川小,不须传经意已空”。
楼观台已经建成国家4A级景区,区外围就是以百竹园为代表的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从说经台道院南门而出,一路石阶可以把你送一个叫炼丹炉的地方,这个山头现在叫长寿山,这一段小路,千年来,走过一代代楼观修道之人,也走过王孙贵族,文人骚客,路东侧的显灵山山头上,耸立着道祖老子铜像;路西的密林中,新建了一座以野生动物抢救中心为班底的秦岭四宝科学公园。
炼丹炉所在的炼丹峰海拨950米,炉旁的青砖小古庙中依例祭祀着老子石像。南望秦岭,沟壑纵横,“碧嶂插遥天”;北瞰秦川,经纬阡陌,“五陵守北塬”。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4-5-13 20:16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风1 于 2024-5-13 20:16 编辑

要说楼观台就应该从东行3公里的秦岭国家植物园说起,秦岭国家植物园是由陕西省人民zf、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西安市人民zf联合共建的综合性大型植物园,是国内目前面积最大、地理位置最独特、生态价值最高,原始山林保护最好的植物园,也是全国唯一冠以“国家”二字的植物园。园区位于秦岭中段的周至县境内,距离西安市70公里。规划面积639平方公里,最高处光头山海拨2996米,有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五个地貌单元,相对高差最大2417米,气候垂直变化明显,自然资源丰富。园区内地貌单元多样,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有植物1641种,动物154种,昆虫2000余种。园区峡谷、瀑布、古栈道、石海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保存完好,草甸、冷杉、杜鹃、白桦等植物带垂直分布明显。核心保护区域分布大片原始森林,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第四纪冰川地貌遗迹景观交相辉映。
沿景区道路进入田峪,谷道缓高南行,三季野花交映,一路奇树遮天;河水奔泻,时而成瀑,鸣声震天,时而静卧石边,任天上白云,倒映水中,如诗台画。相传田峪有“四坪三岔两口子,三道峡谷二顶子”,从魏晋古迹十老洞,前行三公里就是第一坪栗子坪,栗子坪一侧山顶就是“九焰山”,继续前行就进入金林峡,陡壁对立,夹岸险滩,急水击石,泻玉而行。峡区不足一里,步步景色各异。继续前行过铁炉岔,跨河进入兴凤峡,山青水秀涛声紧,苔深石怪鸟语新。路边一棵古楷木,有数百年历史。
再行就进入田峪第二坪金牛坪,金牛坪也叫三河,是上游三条大支流交汇的地方,首先西行是野牛河,沟道狭仄,有"十里飞瀑"之誉。一路上石门流瀑相间,古木枯根常逢。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4-5-14 06:44 3 只看该作者
大风1 发表于 2024-5-13 20:06 一篇细讲楼观台在陕西周至县的东南部,有一个叫楼观台的景点, ...

道教圣地。
发表于 2024-5-14 06:44 4 只看该作者
大风1 发表于 2024-5-13 20:16 [要说楼观台就应 ...

值得看一看。
发表于 2024-5-14 09:16 5 只看该作者
沿主沟到达金牛坪时,这里已成为秦岭国家植物园最大停车区,再走就只有步道了,景区没有开发前,从这里继续前行要翻越一道俗称“骆驼脖子”山梁丫口才能进入东河,沿东河向东行山路约15公里,可以登上登上海拔2720米的秦岭又一主峰首阳山。首阳山在田峪东河、耿峪、甘峪三沟的最深处,一片草甸簇拥着五彩石下的九头山庙,夏日,绿草成荫,风行浪卷,野花如星,点缀其间。在铁板庙、太白庙和万仙庙,有明万历年间铸造的铁铜器及雕刻的石碑、石雕等。山顶的一片杜鹃林,在五月初准时盛开。
田峪主沟是西河,名曰西河,其实是南行进入秦岭梁的干道,这里先要进入的就是四十里峡,这里是原川陕古道之一,偶而可见古栈道凿孔遗迹。前行有一叫“五一二堰塞湖”的景点,水面清明,水天一色,谁会想到这竟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副产品。继续前行峡谷夹道,绝壁入云。一处处古摩崖石刻、一处古石拱桥仿佛记叙着苍桑的过往。一路上峡愈窄,崖愈险,头顶一线青天,面对一堵石墙,水流转弯处,有一窑洞形石洼,人称石门子,路傍青流,岩生古树。四十里峡被游人誉为似三峡,非三峡,胜过三峡。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发表于 2024-5-14 09:18 6 只看该作者
秦岭国家植物园大门对面就是西安曲江农博园,西安楼观曲江农业博览园,是以生态高效农业设施栽培示范园区为标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农业设施。园区占地面积约585亩,以农业资源为基础,生态旅游为主题,涵括了有机食品体验馆、农耕种植园、曲江菜园、绿色童年、低碳生活馆、秦岭花鸟园、楼观驿站等七座现代农业科技温室,汇聚了现代农业展示、农耕文化传承、农业休闲体验、精品花卉展示、生态康体康居、餐饮会议接待、儿童游乐体验等功能,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旅游体验服务,享受无限风光的田园乐趣。农博园集农业科技推广、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于一体,寓科于游,寓教于游,寓乐于游。整个园区以瓜果花菜为载体,充分展示现代农业科技的风采与魅力。景点之间以幽径、花廊、绿篱等生态趣景相连接。游览农博园,您不仅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欣赏奇花异果,参观现代化科研设施,还可以采摘品尝无公害食品,购买先进种苗,真正达到回归自然、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健康体魄的目的。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发表于 2024-5-14 09:25 7 只看该作者
秦岭国家植物园所在的地方是集贤镇殿镇村,殿镇村在秦岭脚下,建设秦岭国家植物园搬迁的殿镇村民,集中居住在殿镇新村里,这里气候宜人,依山傍水,山明水秀,气候温和,村南高岗上就是原始台,这里曾有与楼观台齐名的祭祀原始天尊的庙宇,不凡的身世,传下来一个不凡的村名,背靠着田峪这条大沟,因交流与交通的需要,这里很早就有镇甸,古街上有木材商、药材商数十家,相传财神赵公明早年也在殿镇做过生意。殿镇村还有红色基因,1932年10月红四军曾在此扎营;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也在此驻扎,同时击溃了国民党骑兵的尾追,惩处了土豪劣绅,赈济了贫苦农民。村口的牌楼上有一副对联,虽有美化成份,但基本上可以代表村子的精神风貌:“古堡历唐宋元明清世,新村承温俭恭良让风”。元始台后的山头上有一个明代修建的砖亭就是八卦楼,仰天池就在偏南500米,相传是太上老君李耳在楼观台炼丹时淬火的水池,底部有泉眼与东海相连,虽天旱也不涸。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发表于 2024-5-14 11:25 8 只看该作者
财神文化区是以华夏正财神赵公明故里和财神历史传承为核心的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建设在财神故里赵大村,系华夏正财神赵公明飨祀的祖庙,早在汉唐时,皇家就曾来此地祭祀,到明清时达到鼎盛,素来享有"华夏第一财神,九州无二福地"之美誉。在遗址之上复建的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占地约531亩,开发以财神故里、众神传说、集贤鼓乐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打造祈福娱乐一体化的华夏文化寻根朝拜旅游项目,并将中国传统的道教文化和现代生活有机融合,给游客以深切的历史体验。在中国古代,五路财神指的是人的双手,分别有五个手指,也暗合勤劳致富的朴素思想,不知道什么时候,五路财神变成了五个送财的神祇,再也没有人提勤劳的事了。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规划布局以四水归堂、五路财神为概念,以三进财神殿为核心建筑院落,又以偏殿和小庙构成了众神体系,形成了民俗吉祥福神的综合展示园区。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发表于 2024-5-14 11:29 9 只看该作者
田峪河发源于海拨2996米的西光头山,古称蚰蜒河,河水曲曲折折,汇集数十条支沟的水系后出山北流而去,并黑入渭,环山路边建起田峪河公园与田峪河湿地公园,公园内风车悠然,水车寂然,水边有亲水平台,可以看到荷花正艳,静水如镜,身临其境,无不尘世两忘,满心释然。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发表于 2024-5-14 11:35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风1 于 2024-5-14 11:36 编辑

道文化区是一个新建的旅游景点,把宗圣宫与说经台连为一体,宗圣宫,迄今已有约2500多年的历史,系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圣宫曾几经兴衰,唐初为第一次辉煌,元朝为第二次辉煌。元中统四年(1263)《重建宗圣宫记碑》载: 原系春秋函谷关令尹喜故宅,后因老子于此讲学而闻名,南北朝时创建道观。唐武德二年(619)和元太宗八年(1236)相继扩建。修复后的宗圣宫占地18150平方米,坐北向南,自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有山门、宗圣宫、玄门、列祖殿、紫云衍庆楼、三清殿、文始殿、四子堂等。“初入山门气象幽,春风先到紫云楼,雪消碧瓦六花尽,烟绕丹楹五色浮”(宋章子厚诗句)。“瑶花琪树间霓旌,十二珠楼接五城”(元萨都刺诗句)。明清以后,受地震、山洪暴发、战争影响,宗圣宫逐渐萧条,“**”中再遭浩劫,千年银杏树也毁于失火,古庙均已毁,整个宫区成为废墟一片。2000年9月依照碑石所载元代宗圣宫全貌图再次重修,采用中轴线平移的方法,重修了三清殿、紫云衍庆楼、老子祠等建筑,重修后的宗圣宫占地面积约112亩。虽经烈火焚烧,现在依旧郁郁葱葱,生命力之旺盛,可见一斑。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一篇细讲楼观台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