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0107

主题

其它

我被雪崩冲了

[复制链接] 查看:22416 | 回复:90
发表于 2011-6-22 15:19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半脊之崩 (by 鱼爬树)序言

首先, 感谢国家, 感谢党, 感谢CCAV. 其次,感谢山神, 能让我活着回来, 而且是 in one piece.

以下文字记录了本人6月初的半脊攀登活动。C1至C2途中的雪崩给老夫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也让老夫明白了一张张辉煌的登顶照的背后是怎样的付出。

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天, 但是每次回想起那一刻, 都会微微的颤抖。 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的可怕如此的震撼如此的无坚不摧, 所以我们恐惧, 我们逃避, 逃的太远, 以至于忘记了它的存在。

想要爬雪山的兄弟, 你准备好面对死亡了么?

6月1号晚12:30

降落成都. 竟然没有太阳. 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同志工作没有做好. 出机场, 小雨. 大巴坐到岷江饭店, 转出租. 成都的哥不错. 虽然3年前来过, 但是贵人多忘事, 已不记得当年的评价。 订好的梦之旅, 唉, 真是屎, 之前说可以考虑给一个标间, 从2号开始算钱的, 结果到了以后不但要从1号算, 还只有豪华标. 这好歹有点名声的青旅也挺长眼神的, 看我跟高处大包小包的, 知道坐地起价. 尤其是那前台, 一看就是某种生理生活长期得不到满足的. 不爽. 老子就是住500的标间也不吃你这鸟气. 问了对面的鑫怡家, 还可以, 虽然没有打着驴友客栈等旗号. 办个卡可以给170的标间. 住下.

次日

自然醒. 蛋疼溜达于武侯祠附近. 顺便逛了几个户外店, 不是假货当真货卖就是真货当钻石卖. 南北实体一般黑. 中午, 老高致电, 晚上吃饭兼混个脸熟.

晚饭至, 老高请客. 初见老高, 比照片中的瘦小. 没有宣传照上那么威猛。 我跟高处都不是器材派, 所有技术装备都租, 这次吃饭老高顺便带了两双高山靴来给试穿. 丫似乎对老夫穿42的鞋比较惊讶, 确认了好几次42的确实不大. 其实是稍微嫌小了, 穿厚点的袜子都挤. 脸熟饭95也出席, 为了显示自己的肌肉, 穿一个紧身背心. 年轻人就是不一样, 像老夫这把年纪,剪头只找5块钱的. 随便扯了些闲蛋, 饭毕. 去武汉帮的住处参观装备, 不是鸟就是象,不是BD就是petzl. 有钱就是不一样. 约好出发时间和地点, 离去.

次次日

貌似早7点, 酒店一楼集合, 吃早饭. 早饭后, 大厅里, 已经初现登山气势, 山一样的装备, 看着都渗得慌. 还只是一部分个人装备. 收拾,装车, 正式开始半脊之旅. 成都出发, 途经都江堰和汶川, 看着对面被塌方彻底埋死的老路和部分5.12遗址, 感慨. 此时还没有想到几天后发生的事会更感慨.

老高器材库的一角

中午到达理县, 路上竟然没堵车, 小惊讶. 午饭后直奔景区内的大本营. 到地方以后不出一小时坏天气就开始, 狗日的坏天气一直延续到TNND登顶日. 晚饭前分技术装备. 第一次玩这些东西, 很兴奋, 好像自己马上就要变成登山家. 睡觉的时候可要了亲命, 天杀的1300g睡袋差点把老子捂熟了. 这鸟地方潮, 睡袋只要露个缝肯定吹的关节疼, 不露缝则是烤地瓜, 干烤, 身上不带出汗的.

在大本营附近拍的半脊,这个角度看不到峰顶,右边的是一座卫峰。红色箭头处就是C2营地所在。

大本营, 装好冰爪的高山靴, SCARPA的塑料双层。没想到这种靴子还会冷。

搞死人的睡袋, 一条1200g,一条1300克。此时刚从压缩袋里拿出来,还没完全蓬松

次次次日

正式开始器材培训. 收获最大的一天. 拍了30多G, 还学到不少东西. 一边拍一边学, 劳累的很, 中间机器还被晒死机了一次. 上升器, 8字环, 抓结的使用, 过锚点. 基本绳结打法: 8字,双8字, 意大利半扣, 渔人结, 称人结. 滑坠制动, 结组练习. 练习的地方也是景区接待站, 不断有游客过来, 不断的被围观, 没有收门票, 亏了. 晚上基本是前一天的重复, 外边继续下大雨, 睡袋里继续烤地瓜. MB. 听着外边的雨声, 很忐忑, 明天到底能不能顺利出发......

登前培训, 老高在教基本绳结,这个貌似是渔人结.南舰拍摄

练习上升器的使用, 顺便适应戴手套操作。

九五在教8字环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南舰拍摄

高处和蜗牛在练习抓结过锚点. 南舰拍摄

九五在整理绳索

老高在讲解主锁, 这张是截的视频。

次次次次日

果然鬼天依旧. 每个人都比较压抑. 出发的时候天气不好不是个好征兆. 早饭后等了一会, 还是下, 没办法, 硬着头皮出发. 毕棚沟也是典型的雨林气候, 到处都是烂泥巴, 到处都是苔藓腐殖质. 爬这种低海拔的雪山往往都要经过这种路, 喜马拉雅山脉基本上就只有石头了, 也没有这么潮. 老夫正经的北方爷们, 一到这种湿不啦几的地方真是相当的不爽. 上至C1的过程跟低海拔徒步没有太大区别, 树林里钻来钻去, 滚来滚去. 快到营地的时候树已绝迹, 只有低草. 太长时间没出来耍, 这次几百米的距离竟然很累, 不过贫道属于潜力焕发型的, 第一天往往比较怂, 第二天开始爆发. 到C1营地, 雨只偶尔的停几下, 哪哪都是雪和水, 真操蛋, TMD都快泡发了. 到C1的时候炊事帐篷被雪压塌了, 老高九五几个人搞了半天, 架好, 开始腐败晚饭. 玩了这么长时间户外头一次碰上这么腐败的营地, 我操液化气罐, 木头桌子, 锅碗瓢盆, 大米蔬菜一应俱全. 全是背上去的. 当地人体力确实是真牛逼, 真牛逼, 不是假的. 不管是大本营到C1还是C2到C2, 背十几斤的东西比我们轻装都快的多. 在C1做饭的是两个上海的猛男哥们, 第二天C1直接冲顶. 此为后话. 高海拔饿的真TM快, 加上路餐吃的少, 不到下午2点就饿了, 一直等着吃饭, 等着等着就抽抽了. 惯例, 饭做好了先要祭山神, 老高他们先盛了菜和饭去挂经幡祭山神, 老夫是在太饿, 没去拜, 而且在不知道山神是否已吃的情况下, 先动了筷子. 结果, 唉, 报应了. 有些东西不由得你不信. 饭毕, 无事, 实在蛋疼, 又犯了个错误. 睡的太早. 7,8点就睡了, 半夜3点果然醒来. 在雪山上睡不着原来是如此的fucking难受. 到处都是水, 外边带进帐篷的雨水雪水, 冷热凝结的露水, 日.

武汉帮的帐篷, 图中是近远和南舰, 晚饭前拍摄。

C1主帐篷被雪压塌了, 大家在维修

上海山友在炒菜。 不想当厨子的登山家不是好嫖客。

次^5日

往C2进发. 状态比前一天的轻装还要好. 连吃带抽, 一个都没少, 要不是之前有规定上了山不能喝酒, 估计走之前还得来个小醉. 在这个高度, 受了那么多罪, 还能有这个状态, 让人信心大增. 慢慢上升, 植物消失, 只剩石头. 体力渐渐进入状态, 呼吸和步伐的节奏趋于稳定. 但是坏天气和厚到大腿的雪让人不爽, 多付出的体力太多. 前半段是沿着石头群网上爬升, 容易崴脚, 非常危险. 后来才明白为什么要走这条烂路而不是旁边平整的大雪坡. 这条教训的代价非常惨重. 走到大概一半距离, 饿了. 老夫是典型的发动机身体, 木有脂肪储备, 有油有动力, 没油立马扯JB蛋. 坐下吃饭. 虽然屁股哇凉, 但是心情很好. 在这种鸟地方能吃已经不光是福了. 鸡腿, 饼干, 果冻, 热水. 顺便再赞一个象印的保温壶, 三年前买的, 仍然值得信赖, 胶圈木有一个硬化的, 一滴水不漏, 设计的也非常方便单手戴手套操作. 小日本的东西不服不行.

从C1出发,望着C2和峰顶的方向。后边正在上包的是南舰。

C1至C2的途中休息。后边几个怕屁股凉,都坐在自己包上。天气很阴沉。南舰拍摄

鱼老师特写。这个时候的状态非常好。南舰拍摄

雪崩前的最后一张照片, 高处拍的. 6月6号 上午10:24拍摄, 大概两个小时以后, 12点半, 哥做了雪山飞人. 这个时候的状态还非常的好, 能吃能抽的, 过了没几分钟连抓绒都脱了,就一个内衣一个冲锋衣网上冲.

冲到离C2也就100米的时候, 后边有三个人,从上到下依次是近远, 老夫, 范. 忘了近远在什么位置, 只记得范在我的左下. 当时正在喘着粗气往上顶,突然听见有人喊 ”保护!”, 第一个反应是抬头看一眼, 两人宽的一堆雪开始往下翻, 立马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迅速就把冰镐插在雪里制动. 脑袋整个都扎到雪里, 扎进去以后还听见有人喊雪崩. 本来的想法, 以为下来的雪也就是两人宽, 而且还有头盔, 那雪里也没石头, 像牛一样一顶就过去了, 结果拍过来以后让老夫欲哭无泪. 身上背的是苍穹70,很大, 而且防潮垫是困在包背上, 这样雪过来的时候冲击力被放大了数倍, 毫无悬念的被掀起来两个后空翻, 翻的时候因为惊恐和求生的本能, 声嘶力竭的喊了一声. 那一声里, 有对这个世界的不舍, 有对大自然力量的无奈, 有对天命的委屈. 不知道经历过生死一线的人都有跟我一样的感觉, 在来来回回翻滚的时候我竟然想起来很多事, 想起了梅里雪山上因雪崩长眠的17位登山家, 想起了我说要去爬雪山的时候母亲的眼神,想起了如果5分钟我不被队友从雪里挖出来就会憋死.想着想着, 突然空翻变成了侧翻, 而且右手有明显的感觉,冰镐飞了. 感谢山神, 如果那东西跟着我砸下山, 只要是垫在我下边, 那很可能直接就是N个透明窟窿. 冰镐飞出, 突然感觉被雪崩的力量抛了起来, 而且还有一点向上的角度. 然后就是直坠, 面朝下, 包在上, 耳朵里听见”哐”的一声,左侧胯骨处一阵剧痛, 就着陆了. 当时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应该是背包的腰带扣歪了, 顶在胯骨处,然后又砸到了石头上. 感谢山神, 要是砸的是膝盖, 那老夫以后连香山也不用爬了. 各种姿势,方向翻滚了若干米, 左手手套飞了, 手上一阵哇凉. 然后感觉貌似,仿佛,似乎是停住了, 于是使劲的喊使劲的喊, 喘着粗气, 晃动着全身的骨头来感觉有没有受重伤的地方, 同时发现左手竟然没有埋住, 但是除了左手好像没有别的东西露在外边. 把自己脸附近的雪刨开,能呼吸了, 但是还是看不见东西, 吓的半死. 又摸了把脸才发现是雪都粘在眼镜上了. 清理好视线, 使劲想站起来, 但是挣扎了几次都没能成功, 发现包太重, 于是解开腰带, 挣扎着快速走了一次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然后冲着掉下来的地方大喊, 喊的那叫一个急切, 好像生怕自己被这个世界抛弃. 喊了几次之后貌似确实有疗效, 石阶上出现两个人影,其中一个是老高, 问我有没有事, 老夫用中气充足的声音告诉丫挺: 没事! 就是差点死了!

老高从石阶上下来了, 急切的问我有没有摔伤. 两个人具体说的神马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好像我回答他骨头都没断一根, 丫非常兴奋, 使劲抱了老夫几下, 差点把腰给搓断了...... 最后丫留下一句: 你先在这里等着, 别乱动, 先压压惊 , 就闪人了. 哪想到这个鸟惊一压压了将近一个小时,蛋都快压碎了也没出现个鬼影, 真是那句话,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也说明鱼老师的铁汉形象已深入人心, 任何摧毁鱼老师的企图都是不得人心的, 是不会得逞的, 中国人民决不答应. 这一个小时估计是老夫活了这把年纪最漫长的一个小时, 就好象被人扔在了火星上, 除了雪和石头没有第三样东西. 刚开始的时候还故作淡定的抽了根烟,(红双喜, 你值得信赖的朋友) 烟一没就越想越后怕, 再加上冷, 身体是越来越哆嗦, 菊花是越来越紧,左手手套没了, 全是冰水,抓绒薄手套也已经湿透,还不如不戴. 只能把冲锋衣袖口上的魔术贴卡到最紧然后插裤裆里保暖, 要不这手八成要冻伤, 回去就成猪蹄. 真是幸亏山不高, 要是8000级别的, 这情况基本等于截肢了. 雪越来越大, 头盔上粘的雪被体温融化, 开始滴水, 这情景是越来越TMD凄凉, 开始反省自己为神马要来爬这天杀的雪山, 还想起了北京那小破屋里温暖干燥的被子. 哆嗦了半天也不想去包里拿衣服穿, 挂在外边的抓绒已经粘满了雪, 湿透了, 只靠一个薄内衣和冲锋衣扛着. 脚也冻的硬了, 虽然是双层靴, 还是塑料的, 但是不动弹也是照样冷. 过了若干分钟,实在扛不住了, 包里把羽绒服拿出来套上,爽多了, 就是脱冲锋衣的时候很痛苦, 只有一个内衣顶风雪, 现在回想, 真是MLGBD. 也不知道等了多长时间, 雾薄了一点, 阳光晒在背上, 竟然有点热乎, 然后雾又浓, 又冷, 然后又变薄, 又暖,如此反复了几次. 不断的朝老高刚才来的方向看, 希望能出现点什么, 哪怕是个高山乌鸦, 结果每次都落空. 这安静真是能搞死人, 或者说搞的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死了. 冲锋衣的帽子比较硬, 与头盔摩擦的时候, 发生褶皱的时候, 会有低音, 前几次还以为又有雪崩,吓的腿都软了, 后来慢慢也习惯了, 崩就崩吧, 也不是没崩过,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老子也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终于等来一个活物了. 小杨. 从石头的另一边绕过来. 小杨一向惜字如金, 到了近处也不说话, 我问他: 怎么办? 答曰: 下撤. 很意外, 竟然要下撤. 马上就要到C2了, 而且时间还早, 我还是能继续上的. 在C2休息一晚, 第二天如果有人能把稿借我用一下, 冲顶应该问题也不大. 虽然都被崩蛋晕了, 听到下撤的决定, 还是有点小失望. 小杨让我到他那边去, 从他那边往下走, 低头一看, 又是松软的新雪, 而且下边没石头挡着, 再崩一次, 稳死. 只能从上边的碎石路绕. 跟他说包我实在背不动了, 他把包放下, 过来背上我的, 两个人一起过去. 空身过去, 已经是极度的痛苦, 看着地上几十斤的包, 马上背上. 这个时候只要一犹豫, 可能就再也背不起来了. 刚背上包, 南舰就过来了,又跟我确认了一次下撤的决定, 又小失望了一把.

下撤的路是很痛苦的. 身体和心理都受了相当大的蹂躏, 水也没了, 有点脱水. 下撤的时候还是要过大雪坡, 每一步走的都是心惊胆战. 所幸上山的时候体力控制的比较好, 预留的很多, 经验是王道. 过了石头群, 老高开始允许我们滑行下去, 很省力. 滑到刚才休息的地方, 小感慨了一下, 几十分钟前还是很彪悍的状态, 能吃能喝能抽, 一转眼就成个蔫货了. 滑滑滑, 滑滑滑, 滑过石头滑过雪, 新买的冲锋裤竟然一直都没掉链子. 真是一分钱一分货. 老高沿着上来的老路走在前边. 现在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动新雪了, 大家都怕了. 而且回去路的雪坡比发生雪崩的那个要大的多宽的多, 中间也没有任何大型石阶可以阻挡雪流, 一旦崩了那99.9999%是要被冲稀碎. 安全下到雪线以后大家都很有默契的坐下休息, 哆哆嗦嗦的点上一根烟, 回想.看着不远处C1蓝色的帐篷,立刻有了无限的安全感. 又挣扎着走了一段烂泥巴地, C1近在眼前. 高处看到我, 立刻迎上来. 坚强的鱼老师终于垮塌, 像一堆稀狗屎一样摊在地上. 到C1以后噩梦并没结束. 什么都湿了. 从这一刻起, 鱼老师成了鱼老湿. 坐了几分钟, 觉得屁股上出奇的凉, 一掏, 一块冰. 再一掏, 又一块. 膝盖附近, 也有两三块. 刚才滑雪的时候被冲锋衣铲起来的雪都掉进裤子里, 一化一挤就成了冰疙瘩. 更要命的是老夫的保暖裤是棉的. 这一吸水, 到了成都都没干. 身上的湿了, 包里的也一个球蛋样, 上去的时候嫌麻烦没套防雨罩, 里边的东西也没一样干的, 一共3条保暖裤子湿了2.9条. 冻的扛不住了, 回帐篷, 睡袋也是湿的, 钻帐篷的时候还带进去好多雪.

吃饭, 开始谈感想. 还没下来的时候老高说先不要提, 不吉利. 下来以后就都开始发泄了. 雪刚崩下来的时候老夫就神马都看不见听不见了, 所以很多要讲政治, 讲大局的东西, 还是得听他们说.

据可靠消息, 此次一共三个人吃了崩. 近远受的冲击比较大, 但是他没有被完全冲垮, 上半身还露在外边, 而且他很幸运的被石阶上的石头拦住了. 范则在很边缘的地方, 只是被轻微推了一会. 最命衰的就是老夫, 处在能量最大的地带, 紧急制动以后直接跟摇元宵一样和在雪里, 其他人直接都看不到人在哪了. 雪流冲出石阶的时候直接把老夫给扔了出去, 而且那个死球石阶还稍微有点向上的角度, "我要飞的更高 ". 崩完以后大家都没想到被冲出去的是我, 甚至没想到已经有人被冲下石阶了. 据老高回忆,崩完以后他第一眼扫过去还以为大家都没什么大事, 结果一清点人数少了一个, 心想, 完了, 鱼老师肯定是挂了. 哪想到老朽竟然是千秋万代, 洪福齐天. 老高说他站在石阶上往下看的时候看到有一个人躺着, 不过我估计他可能只看到我的包, 没看到我人. 雪流停下以后我基本上第一时间就站起来走到石头边上去了, 他们站的地方离石阶还比较远, 跑到石阶上往下看要有一段时间. 所以不应该看到我的时候我还没站起来. 开饭以后吃的非常少. 感觉很饿, 但是吃一点东西就想吐. 几天的虎狼胃口就让个破雪崩给糟践了. 怕半夜起来难受, 只能扛着冻硬挺着跟大家吹牛逼, 熬的晚点再睡. 晚上回到帐篷以后继续受罪. 日他奶奶的全是湿透的, 老子的羽绒睡袋至少吸了3斤水.帐篷湿的睡袋湿的袜子湿的内衣内裤湿的帽子湿的防潮垫湿的旁边睡的高处也是湿的. 躺下, 脱水搞的头很难受, 还不敢喝, 喝多了又得爬外边放水, 这个时候有人踹都不想起了. 昏昏睡着, 半夜又自然醒了(为什么要说又?), 一看才3点多, 躺下继续睡, 睡不着, YY了一会林志玲,再次昏昏睡去.

鬼球的6月6终于过去了

手上的擦伤,可以看出来,确实只破了点皮。

胯上的擦伤

虽然起床的时候极度痛苦, 但是想起马上要离开这个鸟不拉屎还从不晴天的地方, 想起客栈里干燥的被子和24小时热水, 还是机械地收拾东西. 又冷又饿, 真不想动. 眼镜本来是放在一边想吹干一点,走的时候也忘了拿. 其实下撤了没几步就想起来了, 但是再也没有心情回去了. 我要下山. 越快越好.

说来真是很讽刺, 从大本营迈出第一步开始, 不是雨就是雪. 该下撤了, 大晴天. 而且还不是暴晒, 时不时的飘过来一朵云让你凉快凉快. 操他妈. 本来的计划今天可是登顶日! 日日日!!! 这就是雪山, 这就是命运!

翻山越岭翻山越岭, 走过泥地穿过森林又走过泥地又穿过森林, 终于回到人间. 山一样多的装备, 猪一样脏的队员,引来无数围观. 坐在椅子上, 懒洋洋的, 发现原来阳光也是这么可爱的东西. 人, 就是贱, 再重要的东西, 只要得来的太容易, 都不会珍惜.

人都到齐了. 坐上大巴, 看着一座座远去的雪山, 看着差点让老子Game Over的半脊, 试图寻找那个生死点, 无果. 近视眼.

山, 是神. 应该敬畏, 也必须敬畏. 我还会回来.


8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6-22 15:20 2 只看该作者
晕, 怎么格式都没了
发表于 2011-6-22 17:43 3 只看该作者
湿雪崩一般发生于一场降水以后数天,因表面雪层融化又渗入下层雪中并重新冻结,形成了“湿雪层”。 在冬天或春天,下雪后温度会持续快带升高,这使新的湿雪层不可能很容易就吸附于密度更小的原有的冰雪上,于是便向下滑动,产生了雪崩。湿雪崩都是块状,速度较慢,重量大,质地密,在雪坡上像墨渍似的,愈变愈大。因此摧毁力也更强。这种块雪崩的形成区通常在坡度稍缓的雪坡上。因为陡坡上的粉雪(松散的雪)要几乎崩完了,才会轮到相对的缓坡,发生块雪崩。它的下滑速度比空降雪崩更慢,沿途带起树木和岩石,产生更大的雪砾。但一旦卷入块状的雪崩体中,就决不会有像遇到干雪崩那样幸运了。而且它一旦停止下来会立即凝固,往往令抢救工作十分困难。

湿雪下滑  是湿且重的表层雪崩,发生在春夏解冻或夏天的大风雪之后。相对容易预测,由于日照或0度以上的气温使雪变暖,一般发生在30度以上的雪坡。特别有可能是由于夜间的雪没有冻住。湿雪下滑通常由于攀登者引发,由一点向下成三角形扇面发生。一般下方的人被扫走,比上方引发雪崩的人处境更危险。避免湿雪下滑就要夜里攀登,上午之前离开雪坡。如果穿过一个可疑的坡面,记得保护下方的人。
发表于 2011-6-22 18:02 4 只看该作者
多么风骚的文笔哟~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1-6-22 18:48 5 只看该作者
很生动。很有用。
发表于 2011-6-22 18:51 6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好
发表于 2011-6-22 19:00 7 只看该作者
果然不错~~不一样的经历!
发表于 2011-6-22 19:03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尼玛部落 于 2011-6-22 19:05 编辑

很不错的文采,就是图片少了点,呵呵!
发表于 2011-6-22 19:14 9 只看该作者
写的不错 LZ万幸啊
发表于 2011-6-22 20:02 10 只看该作者
一路笑着看完,因为知道楼主没事,好文菜……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