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958

主题

哈尔滨

黑龙江、赫哲人、生鱼片、第一缕阳光,一个人的东极之行(全文完)

[复制链接] 查看:20951 | 回复:95
发表于 2012-6-11 22:11 1 显示全部帖子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香格格 于 2012-6-17 08:29 编辑

                                              前      言                                                                           
   小时候,妈妈告诉我:黑龙江原来不叫黑龙江,黑龙江里面还有一条白龙,黑龙和白龙经过一番激战,最后黑龙胜利了,所以就叫黑龙江。至于黑龙和白龙因为什么激战,怎么激战,我就没有完全记住,但是这个故事却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随着脚下的路越走越远,七彩云南,巍巍太行,最美的乡村婺源,梦里水乡西塘,海角天涯......,那一片片的原生态美景,深深的烙在了我的脑海里,可是家乡的美景却一直不曾看过,作为一个龙江人,居然没有见过黑龙江,真是太遗憾了,所以看看黑龙江,看看家乡的美景成了我今年的一个愿望,六一过后有了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所以,向着梦想地出发!
15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6-11 22:21 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香格格 于 2012-6-13 09:01 编辑

就这么一张车票就把我送到了同江--黑龙江与松花江汇合口
黑龙江、赫哲人、生鱼片、第一缕阳光,一个人的东极之行(全文完)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岳桐
发表于 2012-6-11 22:39 3 显示全部帖子
                                                   黑龙江的传说      有这样一种传说,说的是在远古时期,黑龙江叫白龙江。    白龙江边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男人以捕鱼种地为生,女人在家织布做饭。婚后李妻产下一胖小子。有一天突然间狂风暴雨,乌天黑地,白龙在兴风作浪了。方圆百里,一片汪洋,许多百姓又遭涂炭。老汉与妻幸免于难,可未满周岁的小儿,便成了白龙腹中之物。每年白龙都要让江边的百姓进贡食物,还必须献出几个童男童女,李老汉的小儿就是其中的一个。否则,一片汪洋相见。    一年后,李老汉的妻子又产下一个儿子,浑身油黑,且与前儿不同的是,体大而壮,特别能吃,不久,李老汉的黑胖儿子便会走路,会说话了,他经常帮二老做家务,帮邻居干活,很得百姓的欢心。  一日,黑小子在母亲怀中吃奶,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他现了原形,又黑又长的龙尾巴伸到门槛。李老汉种完地回家,开门一看,见一又长又大的怪物趴在妻的怀中,拿起腰刀一挥,手起刀落,小黑龙的二尺龙尾被砍掉了。只见鲜血满地,但听见“嗖”的一声,小黑龙飞上了天。他被砍掉了二尺尾巴,又没吃足奶水,过早的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据说,若再吃上九九八十一天奶,他将所向无敌……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一江难容两龙。”小黑龙在江中时常被大白龙咬的肢离破碎,遍体鳞伤,由于年纪小,没吃足奶水,又被李老汉砍掉二尺尾巴,总是力不从心。每次与白龙争斗都不能占上风。但是,白龙多年兴风作浪,危害百姓,当地百姓对他恨之入骨,都企盼着小黑龙打败白龙。小黑龙早就有心打败白龙,为民造福。怎奈不及白龙,无计可施。    过了不久,白龙又要危害百姓,黑龙尽全力阻止。正当他体力不支出水面休息再战时,众百姓立刻拿出许多馒头、包子、牛羊、鸡鸭给黑龙吃,在父亲及乡亲们的支援与帮助下,黑龙与白龙决一死战,白龙与黑龙打得天昏地暗,从早到晚,一直没有停止,观音菩萨也来助阵,最后白像断了线的风筝,一头扎在了地面上,百姓们蜂拥而上,举起石头,砸向白龙,片刻之间将他砸成了肉酱。  黑龙受万民拥待,他一直维护着这一方的安宁,使百姓们世代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现在的黑龙江由此而得名。
发表于 2012-6-11 23:14 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香格格 于 2012-6-14 22:57 编辑

之所以第一站就选在同江,除黑龙江的传说外,同江驴友的一个召集帖子:“烤肉,刹生鱼”,也深深的吸引着我,“天色渐晚,玉兔东升,我们将在网滩上点起熊熊的篝火,对酒当歌,纵情舞动,当星星渔火渐渐远去的时候,我们在点点星光和浅浅涛声中入眠,睡不着的可以数星星,当然如果你的智商和我一样低的话,那我们一起数月亮吧。”
我是准备去数月亮滴
一路颠簸,6月2日清晨2:10到达了同江客运站,驴友八区辛苦的等侯在站外,由于车晚点,第二天8:10分出发,八区相当于一夜未睡,在此再一次表达深深的谢意!

早8:10准时来到江边,已经有先到达的驴友,简单寒暄后出发,从同江松花江边的一个江叉子出发徒步至三江口,同江广场,寻找美食地,开餐鱼宴,一路美景,一路讲解。上片
黑龙江、赫哲人、生鱼片、第一缕阳光,一个人的东极之行(全文完)
黑龙江、赫哲人、生鱼片、第一缕阳光,一个人的东极之行(全文完)
黑龙江、赫哲人、生鱼片、第一缕阳光,一个人的东极之行(全文完)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岳桐
发表于 2012-6-13 06:31 5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香格格 于 2012-6-13 06:32 编辑

 国际惯例,先介绍一下同江的驴友。此次活动共计8人参加,4位美女,4位帅哥
此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永不消逝的电波,后面有他做鱼的精彩场景,那杀鱼动作叫个干净利落啊


黑龙江、赫哲人、生鱼片、第一缕阳光,一个人的东极之行(全文完)
此次活动的另外一个组织者--月下狼牙,风趣幽默的一个帅哥,一路为我拍了不少照片,可惜没有留下他英姿煞爽的照片
黑龙江、赫哲人、生鱼片、第一缕阳光,一个人的东极之行(全文完)




发表于 2012-6-13 06:58 6 显示全部帖子
三位美女,依次为幸运大姐,可爱的淘淘,名花有主
黑龙江、赫哲人、生鱼片、第一缕阳光,一个人的东极之行(全文完)
大明星---冰冰  ,八区家属,一路关于同江,关于赫哲人,为我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感谢八区及八区家属的热情款待
黑龙江、赫哲人、生鱼片、第一缕阳光,一个人的东极之行(全文完)
发表于 2012-6-13 07:15 7 显示全部帖子
美女----做一个好妈妈,贤妻良母
黑龙江、赫哲人、生鱼片、第一缕阳光,一个人的东极之行(全文完)
帅哥---朋友,,一个老驴,优秀的户外领队,关于我行进的路线给了我好多建议,在此谢过
黑龙江、赫哲人、生鱼片、第一缕阳光,一个人的东极之行(全文完)
帅哥----灯火阑珊
黑龙江、赫哲人、生鱼片、第一缕阳光,一个人的东极之行(全文完)
发表于 2012-6-13 07:36 8 显示全部帖子
此次活动的参与者还有同江著名领队八区,雨巷,还有晚间到达驻地的天然居,酒鬼。
在那里我收到了最热情的款待,鱼头、鱼肚据说都是船老大的美食,而此次都成了我口中美味,生平第一次没有参与A费,感谢同江所有的朋友,正如佳木斯美驴生如夏花所说:你到咱黑龙江走走,你才会知道咱黑龙江帅哥美女的热情与讲究!
别不多言,继续上片
船坞
黑龙江、赫哲人、生鱼片、第一缕阳光,一个人的东极之行(全文完)
松花江流到同江水质也变得清澈起来,钓鱼人
黑龙江、赫哲人、生鱼片、第一缕阳光,一个人的东极之行(全文完)
成果,请注意这一段还都属于松花江流域
黑龙江、赫哲人、生鱼片、第一缕阳光,一个人的东极之行(全文完)
发表于 2012-6-13 07:50 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香格格 于 2012-6-17 07:10 编辑

让我也看看,好沉啊
黑龙江、赫哲人、生鱼片、第一缕阳光,一个人的东极之行(全文完)
河汊处就是黑龙江,第一眼看见黑龙江。据资料记载

黑龙江全长4350公里,其长度略次于黄河,居世界大河第8位,为中国的第三大河流,也是世界第一大界河,它穿越了中国、蒙古、俄罗斯三个国家。

黑龙江、赫哲人、生鱼片、第一缕阳光,一个人的东极之行(全文完)

继续前行,到了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处,用卡片机拍摄的汇合处,没有想到拍出来是这样滴,据说在此处可以看见一条线,发黄的是松花江,清澈碧绿的是黑龙江,对岸为俄罗斯,图片里的小浮标不知道是不是两国的界标

黑龙江、赫哲人、生鱼片、第一缕阳光,一个人的东极之行(全文完)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6-13 08:25 10 显示全部帖子
同江市位于三江平原腹地、黑龙江与松花江汇合处南岸,行政隶属佳木斯,原名临江,古名“拉哈苏苏”,赫哲语意为“老屋”,1994年被外交部批准为国际港口,建设中的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可使同江口岸与俄罗斯下列宁斯阔耶口岸连接,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贯通,东连远东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西通欧洲大陆。
黑龙江、赫哲人、生鱼片、第一缕阳光,一个人的东极之行(全文完)
黑龙江、赫哲人、生鱼片、第一缕阳光,一个人的东极之行(全文完)
黑龙江、赫哲人、生鱼片、第一缕阳光,一个人的东极之行(全文完)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