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37

主题

西北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复制链接] 查看:121753 | 回复:267
发表于 2013-2-20 23:45 189 只看该作者
嘎布拉碗(梵文:Kapala藏文:Thod-pa,Ka-pa-la,Ban-dha,Dung-chen)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嘎布拉碗(颅器)是人颅骨椭圆形的上半部制成,是为数众多的金刚乘神灵的供器、饭碗或祭祀用碗。瑜伽师、大成就者、空行母、本尊神和护法神的左手都持有嘎布拉碗。碗内盛有甘露、精液、酒、朵玛供品、化现为恶魔和魔的邪恶之敌的鲜血、骨髓、肠子、脂肪、大脑和心肺。
   制作嘎布拉碗所使用的人骨来源不同,因此,在效力方面与上述胫骨号筒的情形相同。人们认为婆罗门的颅骨或被谋杀或被处决之人的颅骨是修怒相神时最有效力的中介物。青春发育期死去是小孩的颅骨也具有极大的潜力,七、八岁私生子的颅骨亦是如此。用私生子颅骨制成的、盈满真言芥子血的嘎布拉碗是以“吉祥退敌大咒王妃”化身显现的怒相吉祥天女持有的器物。

左手托嘎布拉碗右手持钺刀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智慧”左手通常将嘎布拉碗捧在神灵胸前。与之相配的“方法”右手持有金刚杵或钺刀之类的器物。许多怒相护法神和本尊神都握有钺刀,放在胸前嘎布拉碗的上方,象征着它们的方法与智慧的结合。钺刀或砍dao作为“方法”武器,可以斩断邪恶怨敌的命脉和重要器官。    嘎布拉碗是“智慧”皿,内盛收集来的供神食用的鲜血和器官。对怒相女神来说,这个象征主义有时恰恰相反,钺刀可以代表断灭一切概念化的智慧,而嘎布拉碗则把方法比作 “留有慈悲”(白色菩提心)。 某些教派也认为,男性神手持的嘎布拉碗是用旧颅骨或“干”颅骨制成的,而女性神所持的嘎布拉碗则是用新鲜颅骨或“湿”颅骨制成。
   嘎布拉碗中的血通常被画成一个 “旋转供物”,血呈汹涌或沸腾的液体状,象征着红色菩提心露的“燃烧和滴沥”。红色菩提心露从中升腾,形成内火。据说,供物会在怒相神或女神显现之地沸腾。
   《父续》强调的是方法的发展,因此,在修《父续》时,血顺时针旋转。《母续》强调的是智慧的培养,因此,在修《母续》时,血会逆时针旋转。从男性头顶中央生成的白色颅骨把“色”比作阳性的白色菩提心露,而源自女性脐部温暖的红色血液把“空”比作阴性的红色菩提心露。
   从密宗上看,盈血嘎布拉碗代表神的心 (白色颅骨)内盈大乐 (红色鲜血)。 从更深层意义上来看,着代表 “幻身”(白色颅骨)生成于“明光”(红色血液)。
    天杖、达玛茹和嘎布拉碗是印度教嘎布拉派瑜伽母的三大器物。这三大器物被密宗佛教成就大师所吸纳,代表着神的身、语、意。天杖代表“身”或伴偶(善举或善业);达玛茹代表“语”(动听的话语);嘎布拉碗代表“意”(被净化的思想)。
清红木雕苦行僧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作为苦行僧的乞讨钵或饭碗,嘎布拉碗呈现出最温婉慈悲的一面,它时时提醒人们牢记死亡、无常及造成生死离别的生命的短暂和稍纵即逝。作为温和相神或略带怒相之神的器物,嘎布拉碗也可被视为一个“大海螺”,内盈甘露、水果、药品、食物、珠宝或一个盈满甘露的长寿瓶。
    在更多的怒相神手中,嘎布拉碗上通常带有“金刚标识”。碗内的具体东西是:温暖的血和脑浆或四魔之血。颅器正中央的裂隙通常都画在中央部位,呈 Y 字形。两个半圆形的裂隙画在嘎布拉碗的两侧。这些裂隙被画成三角形的红色 Z 字形线条,它们把嘎布拉碗分成五片,代表五佛。为“内供”所画的嘎布拉碗只在中央处有一条裂隙,象征着方法和智慧密不可分的结合。人们认为带有六条裂隙的颅骨十分异常,只能在某些神秘仪式上使用它。
1梵文:rudras,魔。
2藏文:Nal-thod,私生子的颅骨。
3藏文:Thun-khrag,真言芥子血。
4藏文:dPal-ldan-dmag-aor rgyal-mo,吉祥退敌大咒王妃,神名。

5梵文:Rakta-purna;藏文:Thod-khrag,嘎布拉碗中的血。指放在用人的颅骨做成的容器中的血。
6梵文:piteitantra;藏文:Pha-rgyud,《父续》,金刚乘中,主要论述幻身或现分方便生起次第的经典。
7梵文:matrantra;藏文:Ma-rgyud,《母续》,以阐述智慧空分为主的佛教密乘经典。
8藏文:Vod-gsal,明光,亦称“极光净”。二禅天之上层。生于此中诸天,所发光明,照耀其他天处。
9梵文:Kapalika,嘎布拉派,佩戴头盖骨的湿婆教信徒。
10藏文:Dung-chen,大海螺或长形海螺。

发表于 2013-2-20 23:41 188 只看该作者
啥时候出发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2-20 23:12 187 只看该作者
shrv77 发表于 2013-2-20 23:03 真是学识渊博!

感谢支持!
发表于 2013-2-20 23:11 18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如风飘 于 2013-2-20 23:22 编辑

胫骨号筒(藏文:rKang-gling,rKang-dung)
   藏式胫骨号筒是用人的大腿骨制成的带孔号筒。据说,它发出的声音可以取悦一切怒相神,也能恫吓一切邪恶精灵和恶魔。瑜伽师、瑜伽母和大成就者,特别是那些与断行派或与尸林有关之人的“智慧”左手常持有这个器物。在驱魔仪式和呼风唤雨的仪式中,西藏的萨满或持咒者也使用胫骨号筒。
   仅有几个主神,如:持胫骨号筒大红护法和令人生畏的忿怒女神,将其作为手持器物拿在手中。从断行修法来看,忿怒女神是尸林的女性保护神。拥有胫骨号筒主要象征着神对三界的控制。

传说是少女腿骨的胫骨号筒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密宗教派认为信奉婆罗门教的十六岁少女的左大腿骨最具效力,可以掌控精灵及其部众。信奉婆罗门教的十六岁少男的右大腿骨在功效上略低于上述大腿骨。
   而受害者的大腿骨、遭枪杀者或以外亡故者的大腿骨、死于病毒性或传染性疾病之人的大腿骨的效力依次降低。人们认为,老年亡故者或自然死亡者的大腿骨在降魔上的效力微弱。老虎的大腿骨也用来制作胫骨号筒,因为,人们认为它能显示老虎的凶猛威力。
   要将大腿骨的球状关节精心锯下制成单管号筒或双管号筒。常用铜丝缠绕较薄的号嘴或用一个金属套将号嘴套上。大腿骨内的髓管成了乐器天然的中空孔道。由于是寺院乐器,胫骨号筒也可以用青铜模仿人的大腿骨制成。

青铜仿人骨号筒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1原文:shanam,萨满,萨满教巫师。“萨满”一词为满——通古斯语族语言,原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后为萨满教巫师的通称。新萨满必须采用“神选”方式产生。
2藏文:sNgags-pa,咒师,持咒者。以念诵咒语为人镶灾祈福的宗教职业者。
3藏文:mGon-dmar-rkang-gling-can,大红护法,神名。
4藏文:Khros-ma-nag-mo,忿怒女神,神名。
5藏文:sTag-gling,老虎的大腿骨。

发表于 2013-2-20 23:03 185 只看该作者
真是学识渊博!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2-20 22:50 184 只看该作者
达玛茹(梵文:Damaru藏文:Da-ma-ru,rNga-chung)
    达玛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哈拉帕文明,最初是以象形文字出现在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字中。作为湿婆教的早期标识,达玛茹是以“舞蹈之王”化身显现的湿婆右手所持的一件器物。
   湿婆奋力击鼓,形成雄浑的节奏,以说明柔美的曲调节奏(贪欲)是世界结构的基础。自远古以来,游商和街头艺人曾使用印度的达玛茹或“猴鼓”来“召引”观众,其时断时续的演奏很快就把人们聚集在一起 。

达玛茹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达玛茹被做成沙漏的小鼓,用木料车制而成,有两个对称的羊皮鼓槌。用系在两张鼓皮间的一根Z型长绳将湿婆教达玛茹的鼓面绷紧,这样,通过挤压鼓腰上的绳格就可以提高它的音调。
   两个小圆鼓槌或两个小球固定在达玛茹鼓腰的两侧。高举右手前后快速摇动时,鼓槌轮流敲击鼓面,发出颇具特色的 “铃鼓”般的音色。西藏艺术作品中有时也有沙漏形状的湿婆教达玛茹。

佛教的达玛茹(下图是活佛用的象牙达玛茹)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佛教的木制达玛茹或小鼓是由两个空心的半圆组成,半圆的拱顶处连在一起。达玛茹的尺寸各异,从直径大约四英寸到十六英寸的巨型断行鼓不等。更小的达玛茹常常是手工雕刻成圆形、四叶形或与人的颅骨相似的椭圆形,形状要根据颅骨进行设计。
   两个羊皮鼓槌的皮是从同一张整张羊羔皮上割下来的,现将皮放在水中浸泡,然后将其粘在两个木半球的边缘上。这样,在皮干了之后,两张皮能够发出相同的音调。羊皮常要经过染色或涂成绿色,也可用蛇皮或鱼皮制作小型达玛茹。 达玛茹中腰处围有一块起装饰作用的绸缎、毛皮或金属箍条,上面挂有布垫手柄或珠宝饰手柄。手柄中心箍条的两侧挂有两个布垫而成的或用钩针钩出来的小球,用于击鼓。通常用两条拧在一起的红色或黑色丝线将小球连在一起,有时,在两个小球连接的中心处打上一个结。在达玛茹的布垫手柄或珠宝饰手柄上垂挂着丝绸“尾穗”。
    在传统上,尾穗上有一个布垫手柄,形状宛如三叶“云纹”。一块五彩丝绸帐幔从上面垂下来,在帐幔的沿缘和上边下缘处缝着颜色排列顺序相同的丝线穗子。帐幔在不用时,长长的穗尾将其卷绕在鼓腰上,达玛茹则放在一个鼓状的、带有布衬的盒子里。布衬两面的中央处一般都有用十字绣法或凸绣法绣成的圆形图案,图案上有三色“喜旋”。在神灵手持达玛茹的彩绘图上,手柄通常是一个珠宝链,珠宝链末端有一个三叶云纹和一个带穗的三层帐幔。
   佛教怒相神或半怒相神手持的密教达玛茹是用信奉婆罗门教的十五或十六岁的少男少女的颅骨制成,或是十六岁男童和十二岁女童的颅骨连在一起制成。
   藏族艺术家常把双面达玛茹左侧画得稍小一些来代表青春少女的颅骨。在密宗仪礼中常明确规定使用人骨和其他真言芥子,因为它们的特质能使礼器或“力器”与被安抚之神建立起特殊的亲密关系(参阅下面有关胫骨号筒的内容)。
   达玛茹的鼓槌和手柄装饰物都是用人骨制成的,令人生畏的手柄是用黑丝绒制成,黑丝绒上织有各种武器的图案。由于达玛茹的两个鼓面是用“同时发声”的两个少男少女的颅骨制成,因此,从性的角度来看,摇动达玛茹象征着方法和智慧的结合就是相对和绝对菩提心露。    两个颅骨的颅缝被精准地粘连在一起,这也是在强调这种结合,颅缝被称作“梵孔”。
   藏式达玛茹一度相当的多,是用从尸林或天葬场得到的人的颅骨制成。但现在,这样的礼器在东方艺术市场上已寥寥无几,且售价极高。现代“仿造品”是印度工厂用“再生骨”制成的。工厂把遭意外伤害的无主颅骨和骨头清洗和漂白后用于出口。但根据密宗的规定,在即使使用这种颅骨的仪式中,它们已毫无效力。现在还可以地道用猴子颅骨制成的小巧玲珑的达玛茹。
   男女神灵或密宗修持者的阳性“方法”右手总是手持达玛茹。其功能是召唤一切佛陀、菩萨和空行母,用大乐激励他们。“阳性”达玛茹发出“大乐之声”,它经常与法铃相配,握在“阴性”的左手上,发出 “空性之声”。空行母的达玛茹召集并激励所有空行母发出大乐之声。

明鎏金那若卡居空行母象
一路向西——西藏佛教图文浅解。。。更新中
    大乐源自邬摩天女或“外道女”噼啪作响的内火,因为,在藏族瑜伽修法中,这个喷焰“天女”从中脉中升腾。 大型的木制达玛茹用于藏族的“断行”修法中,能够发出 “无常之声”。它召唤所有空行和空行母共跳 “断我之舞”,并召唤一切精灵赴 “盛宴”,一起吞食修持者的尸体。断我修持是大成就者帕·当巴桑杰从印度传入西藏的,又经其著名的藏族女弟子玛久拉珍传承下来。
    断我修法是让人亲眼目睹自己被肢解的尸体献给众神和心怀不满的鬼怪来清还业债的方法,寻求断灭 “二执”和自爱。这个有效的断执修法在传统上要在夜间的一个与世隔绝或超自然的地方进行,如鬼怪出没的十字路口或尸林。断行鼓的典型尺寸在直径八~十六英寸之间,鼓边常饰有莲花生八大化身或八大尸林袖珍画。在蒙贴鼓皮之前,达玛茹内侧面上常要刻上咒语。 达玛茹的空心鼓体象征着法身,两个鼓槌头象征着相与空的结合。鼓中腰处有一圈起装饰性作用的箍条,箍条上可以装饰宝石或子安贝壳,代表着应身的三十二大相。两个鼓槌把报身比作方法与智慧的结合。填充而成的三叶云纹代表着三角形的“法相”。五色丝绸帐幔的尾边代表五佛。达玛茹上半部手柄有时是用海螺壳的某一部分制成,代表着“语”。鼓本身代表“身”,丝制帐幔的尾边代表“意”。
1梵文:Nataraja,舞蹈之王。
2梵文:tala,节奏。
3梵文:raga,贪欲。

4藏文:gCod-rnga,断行鼓。
5梵文:brahma-randhra,梵孔。
6藏文:Gtum-mo,邬摩天女,大自在天之妃。
7梵文:candali,外道女。
8藏文:gCod,断行,断除一切烦恼之意。
9藏文:Pha-dam-pa-sangs-rgyas,帕·当巴桑杰,人名。公元十四世纪抵达西藏的一名印度佛学家。
10藏文:Ma-cig-lab-sgron,玛久拉珍,西藏一女佛学家名,也是能断派的创始人。依帕·当巴桑杰为师,是希杰
决鲁派教法的主要传出者。其生卒年虽有不同说法,但多数认为,生于公元 1031 年,卒于 1129 年。
11二执,亦称“执二边”:执常、执断或执有、执无。

发表于 2013-2-20 22:18 183 只看该作者
焚琴烹鹤 发表于 2013-2-20 21:49 领略了佛家万千气象,好贴子

确实是博大精深!感谢支持!
发表于 2013-2-20 21:49 182 只看该作者
领略了佛家万千气象,好贴子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2-20 21:38 181 只看该作者
一切简单就好 发表于 2013-2-20 21:20 西藏~ 驴友们最向往的地方!

必须要去的圣地!~~
发表于 2013-2-20 21:37 180 只看该作者
住在你隔壁 发表于 2013-2-20 20:29 支持  慢慢欣赏看

感谢支持!交流学习~~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