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尼泊尔

五千米春夏秋冬,二十天风花雪月。——2012年,安娜普尔娜大环线徒步暨尼泊尔旅行漫记

[复制链接] 查看:213499 | 回复:504
发表于 2013-2-20 00:22 71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冷月风 于 2013-2-20 00:25 编辑

       Dharapani是个较大的镇子,里面有一所警局,一个很帅的警察在门口站岗,尽管背着枪却很和蔼友善,欣然接受了我们与他合影的要求。镇子里还有一所小学校,几个孩子正在玩耍。在大环线沿途经过的村镇,只要有学校,一定是那里最好的建筑,他们对待教育的重视程度也由此可见一斑。要知道,尽管尼泊尔很贫穷,但人家的“义务教育” 是真正免费的!上学的孩子们也被要求必须穿着统一的校服,当然,这些校服也是免费发放的,包括衬衫、领带、裙子、裤子、袜子、皮鞋,甚至小到胸牌和女孩辫子上的头花,真正的从头到脚。穿上校服的孩子们看上去都非常的漂亮帅气,满脸洋溢着幸福,他们也成了沿途一道你无法忽视的亮丽风景。再看看咱国内的校服,唉,不说也罢!
       Dharapani设有一个ACAP检查站,我在一个帖子里看到过这个检查站的图片和关于它的一个小故事。写贴的哥们自称是个英语盲,只会说“Yes、No和Thank you”三句英语,在经过这里时根本没注意到检查站的存在就直接往前走,工作人员就追上他让他出示证件和回去登记,他听不懂人家说的是啥,还以为是当地的客栈老板拉他去消费的,于是就一个劲儿的说“No!Thank you!No!Thank you!”好在人家也不生气,而是非常耐心地解释比划了半天,他最终才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因此,我对这个ACAP检查站的印象特别深刻,老远就看到了路边的那座小房子。后来回到加都,遇到比我们晚两天走大环的阿健,得知他在这个检查站也发生了雷同的故事,最后以大家合影留念而愉快分别。呵呵,也许是那座小房子实在是太不起眼了吧。
       登记ACAP进山证后继续前行,大约在16:30抵达Bagarchhap(2160m),第二天徒步结束了。

五千米春夏秋冬,二十天风花雪月。——2012年,安娜普尔娜大环线徒步暨尼泊尔旅行漫记
警局的卫兵比我帅多了

五千米春夏秋冬,二十天风花雪月。——2012年,安娜普尔娜大环线徒步暨尼泊尔旅行漫记
孩子在小学校前玩耍

五千米春夏秋冬,二十天风花雪月。——2012年,安娜普尔娜大环线徒步暨尼泊尔旅行漫记
多漂亮的花园客栈啊

1人点评 收起
  • fanghy 呵呵,为什么Dharapani的检查站总会发生一些故事呢?在这儿我们的队长MM流下了委屈的泪水。因为是徒步第一天,没想到我们的向导背夫会走得比我们慢,而我们的进山证都放在他那儿,说尽了好话,检查官就是不放行,最 ... 2013-2-28 14:40
发表于 2013-2-20 00:28 72 显示全部帖子


五千米春夏秋冬,二十天风花雪月。——2012年,安娜普尔娜大环线徒步暨尼泊尔旅行漫记

这个小房子就是曾发生过故事的Dharapani的ACAP检查站


五千米春夏秋冬,二十天风花雪月。——2012年,安娜普尔娜大环线徒步暨尼泊尔旅行漫记

工作人员认真登记我的进山证


五千米春夏秋冬,二十天风花雪月。——2012年,安娜普尔娜大环线徒步暨尼泊尔旅行漫记

大环上有很多这种木头或石头的台子,高度正好适合取放背包。完善的管理更体现在这些细微之处!

发表于 2013-2-20 00:32 73 显示全部帖子

让我们的山海老兄再露一下脸
五千米春夏秋冬,二十天风花雪月。——2012年,安娜普尔娜大环线徒步暨尼泊尔旅行漫记

石台也是供人临时休息的,不用取下背包就可以靠在上面。周到的考虑给徒步者提供了最大的方便,这就是大环!


五千米春夏秋冬,二十天风花雪月。——2012年,安娜普尔娜大环线徒步暨尼泊尔旅行漫记

又见山门,前面就是今天的目的地Bagarchhap。


五千米春夏秋冬,二十天风花雪月。——2012年,安娜普尔娜大环线徒步暨尼泊尔旅行漫记

从房间窗口看暮色下的青山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2-20 00:34 7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冷月风 于 2013-2-20 00:37 编辑

       当晚入住的是一家小客栈,设施比较简陋。我们刚刚放下行李就听到外面有人在争吵,让英文好的老朱前去一看究竟,得知原来是因为这家客栈客房太少,队员们住下之后就没背夫们住的房间了,这样一来他们的住宿和吃饭都成了问题,有几个背夫(好像是后来的一批背夫)就借此机会向背夫头Tenk(泰克)和队员们发难,队友小璐都被气哭了!有人提议换个客栈住,但好像客栈老板又不同意,局面一度陷入混乱,气氛十分紧张,不过最终还是与背夫头Tenk(泰克)达成了谅解,当晚的背夫住宿由他们自己解决。
       我不知道是谁定下这家客栈的,但我看到附近的好几家客栈都比这家大得多,一路走到现在也没多少徒步者,沿途的住宿看上去好像也都不紧张,为何偏偏选择了这一家?我走在后面不得而知,但我想是可能因为徒步刚开始,打前站的队员也没怎么考虑到客栈的接待能力和背夫的住宿问题。既然问题已经出现就必须要去想办法解决,我把青石叫到我们房间对他提出了一个建议:目前看来沿途住宿条件很宽松,咱们人多没必要都挤在一家客栈住宿,一来可以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发生,二来也能保证大家都能洗上热水澡。
       晚餐前,队长青石召集大家开了出发后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严肃讨论了今后如果再与背夫发生矛盾如何解决的问题,队员们七嘴八舌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明确方案,不过我的建议倒是被青石采纳了,从第二天起队伍就分成两批住宿,一直到三天后的MANANG(马南)。

五千米春夏秋冬,二十天风花雪月。——2012年,安娜普尔娜大环线徒步暨尼泊尔旅行漫记

房间里的小生命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2-20 00:42 75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冷月风 于 2013-2-20 00:44 编辑

       ***没想到徒步才两天就发生了与背夫之间的矛盾风波,其实这种情况在大环上经常会遇到,同时也说明一队好的背夫是相当重要的。但背夫的素质良莠不齐也在所难免,一旦出现问题,你都必须要灵活果断地处理,发现有问题的背夫,也要及时给与必要的警告。
       因此你要做好思想准备,与背夫的故事会伴随你一路的。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戈壁青石
发表于 2013-2-20 00:44 76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冷月风 于 2013-2-20 00:46 编辑

***下面发两张前一天在Besisahar看到的学生图片。
       对比一下就知道咱们的校服果然是世界有名的——既难看又廉价!
       对了,差点忘了写,人家还有政府提供的免费校车接送!沿途每个村镇都设有停靠点,校车会一路接送孩子们一起去上学放学。山区的学校上午10点才上学,下午4点就放学了。真幸福啊!

五千米春夏秋冬,二十天风花雪月。——2012年,安娜普尔娜大环线徒步暨尼泊尔旅行漫记

五千米春夏秋冬,二十天风花雪月。——2012年,安娜普尔娜大环线徒步暨尼泊尔旅行漫记
看样子应该是中学生,可惜没拍清楚。

五千米春夏秋冬,二十天风花雪月。——2012年,安娜普尔娜大环线徒步暨尼泊尔旅行漫记
等待学生的school bus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2-20 00:48 77 显示全部帖子


五千米春夏秋冬,二十天风花雪月。——2012年,安娜普尔娜大环线徒步暨尼泊尔旅行漫记

放大看看这个漂亮的小姑娘


五千米春夏秋冬,二十天风花雪月。——2012年,安娜普尔娜大环线徒步暨尼泊尔旅行漫记

这个小家伙长大了一定是个帅哥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2-20 00:49 78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冷月风 于 2013-2-20 00:50 编辑

★英语是尼泊尔的官方语言,但尼泊尔本地英语好像并不是标准英语,大家相互问候的时候一般不说Hallo或How do you do等标准英语的问候语,而是说Namaste!(那马斯代,尾音要上扬),这个单词可以当做你好或再见的意思,据说它的涵义是“我向你身体内的神灵问候”的意思,在尼泊尔这个神比人多的宗教国家,Namaste!是最好的问候语。事实也一再证明,临时掌握几句尼泊尔英语是非常有效的。

★谈到大环线上的食物,当然首推标准尼泊尔套餐Dal Bhat(你称它德尔巴、达尔巴、达勒巴都行)。Dal Bhat主要由米饭(rice)、蔬菜(vegetable,其实大多数是咖喱土豆)和扁豆汤(Dal)三大部分组成,大多数还会有一张近乎透明的油炸薄饼(Papad),另外还会有一小份腌泡菜(pickle)或时蔬(这倒是真的vegetable),最多也就三两口的量,这些权当调胃口的小菜了。极少数会有肉,如果有的话价格要贵些,肉大多是鸡肉,也没几块,塞个牙缝而已,别想着靠它能解馋。你要了解的是,这并非尼泊尔人抠门黑心,因为在山里绿叶蔬菜和肉食一样,都是稀有之物,如果有的话,一定会很好吃,它们绝对都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到了高海拔地区这些食物就更罕见昂贵了,你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

Dal Bhat最大的优点就是三大部分都可以免费添加直至吃饱为止。要知道,长时间长距离徒步,谷物及其他淀粉类食物才能提供最大的能量,肉类其实更多是用来解馋的。三大部分中的扁豆汤(Dal)最为特别,名为扁豆,其实不扁,而是一种类似咱们四季豆的豆类植物,熬出来的汤呈灰绿色,味道有点像沤过的生豆水,最初可能有人会不太习惯,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个扁豆汤能够让你有效地缓解一些高反症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各地的饮食习惯都是经过多年来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这和进入藏区喝酥油茶可以抵御高反一样的道理,也再次验证了长途旅行一定要吃当地食物的说法。


这是一份标准的Dal Bhat,里面有一小份蔬菜沙拉。

五千米春夏秋冬,二十天风花雪月。——2012年,安娜普尔娜大环线徒步暨尼泊尔旅行漫记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2-20 00:51 7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冷月风 于 2013-2-20 00:55 编辑

★★关于装备
       今天的行程中要经过多处漫水路段,尤其是涉水通过瀑布那一段,可以对我们登山鞋的防水性来一次检验。借写这段游记的机会正好提前来总结一下,说说徒步大环的装备问题。

★鞋
       鞋子的重要性对徒步者来说是毋庸置疑的。来尼泊尔之前我对于究竟穿哪双鞋走大环的问题曾纠结过,最终我选择了今年刚买的那双雪松高帮登山鞋,因为今年夏天穿着它走了一次太行感觉不错,才决定就穿它了。哪知道在涉水通过瀑布之后,就发现鞋子表面全湿了,很长时间都没干,里面也有些潮,当时也太没在意,以为是徒步出的脚汗多,晾凉就好了。谁知第二天,这双鞋就出了问题,右脚两侧鞋帮的护皮都开胶了!幸好后面一路再也不用涉水也没有积雪路面。从鞋子开胶之后我才留意别人的鞋子,真是不看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的鞋子我竟然几乎都不认得,一问才知道那都是些专业生产高端徒步鞋、登山鞋的世界顶级品牌!连什么北脸、哥伦比亚都不在一个档次,更别说咱这雪松了。
       一路经历也一次次的颠覆了我来此之前对鞋子的观点。以前总认为穿那些鞋子的人都是钱多烧装备的,事实却告诉我并非完全如此。就拿雪松来说吧,整体舒适度还不错,就是有些笨重,长途跋涉感到有些沉重。鞋底够厚,尽管不是V大底,但完全可以应付大环上那些令人崩溃的碎石路。防水性和透气性不好,与好鞋子差距太大没法比。(好鞋子在涉水后,外面的水很快全干,里面一点都不湿,整天徒步里面也不潮。)客观评价一下雪松就是:性价比高,我们平时那种短途徒步完全可以胜任,但像走大环这样的长途跋涉来说确实有些勉为其难了。

五千米春夏秋冬,二十天风花雪月。——2012年,安娜普尔娜大环线徒步暨尼泊尔旅行漫记
队友樱花在涉水

★背包
       为了走大环专门买了一个小鹰苍穹60升背包,因为最初是打算不请背夫自己重装走的。后来请了背夫,自己只是背着个假北脸的小包,就无所谓了。但徒步中我们发现,背夫们是根本不用背负系统的,他们习惯于直接用双肩背而不用腰带。大家都知道带背负系统的背包把重量集中到腰带上,肩带只是起拉扶的作用,而直接用肩带背负全包重量对背负系统是有伤害的,说实话,我们一路上看背夫如此背包都有些心疼自己的小鹰,但他们就这种习惯,也不好说什么。因此,如果你确定请背夫走大环的话,带个一般的包就行了,反正不用自己背,而如果要自己重装徒步,还是一定要选择一个好背包。


2人点评 收起
  • 山风晨雾 唉,鞋子的问题确实很重要,老猪就犯了这个愚蠢的错误,穿着以前徒步的鞋子,以为没问题,结果在高山石路的蹂躏下,很快就开裂报销了!!! 2013-7-18 22:36
  • mirror。 确实,走大环一双好的防水高帮登山鞋非常必要 2013-2-20 17:03
发表于 2013-2-20 00:52 80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冷月风 于 2013-2-20 00:53 编辑

★衣服
       走大环从低海拔到高海拔,要经历几十度的温度变化,因此一年四季的衣服都要带齐。当然这也要看每个人的体质和穿衣习惯。但切记到了高海拔地区一定要注意保暖,还要特别注意防风,因为大环线上每天都会刮很大的风,这一点我在后面的游记中还会详细描述。总结来说就是:无所谓何种品牌,都要以轻量、速干、保暖为标准,速干衣裤、冲锋衣必备,户外羽绒服是你很好的选择。

★帽子、手套、手杖、护膝等装备
       到了高海拔地区,紫外线非常强烈,还有大风,帽子的作用非常重要,遮阳帽一定要戴。事实证明宽檐遮阳帽要比那种“狗耳朵”帽要好得多,因为大风会不断掀起你的“耳朵”,让你的脖子暴露在阳光下,还会遮住你的视线。另外翻越垭口前后一定要注意保暖,你最好还是再带上一顶防寒帽,在五千多米冻感冒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手套主要还是为了防寒,如果不嫌重的话,就再带一双薄的防紫外线,我倒是带了薄厚两双,不过一路没怎么用,后来手背被晒成熊掌脱了几层皮。

       手杖对于大环线这样的长距离徒步线路来说用处非常大,这次是我第一次使用手杖徒步,而且是双杖。以前我是不习惯用手杖的,这次也是上到3000米之后才开始用,很快就习惯了并体会到了它的好处多多。我对于手杖的建议就是要么不用,要用的话最好还是双杖。我这次使用的是鲁滨逊碳素杆,队友中好多使用的是BD的,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品牌倒也无所谓,当然还是以轻量结实好用为佳。

       对于长途徒步来说,护膝是必备的。大环线上最让人崩溃的是从翻越垭口到Muktinath那段海拔直线下降1600米的全下坡路,整整10公里的碎石路啊!对膝盖的考验可想而知。当然,是否使用护膝也因人而异,我倒是准备了护膝,但一路都没使用,主要还是不习惯,本来准备翻垭口用的,最终还是没戴。事实证明,只要你不赶时间,路上走慢些小心些,也无大碍。

       头巾、保温水壶是必备的,原因就不用说了。炉头、气罐你最好还是带上,到了高海拔你就知道喝上热水的重要性有多大了,你还可以自己煮面煮汤喝。除非你像老外一样习惯喝冷水,或者选择去客栈购买昂贵的热水。

       其他的等写游记时想起来了再随时补充吧。这次徒步经历真真让我开了眼长了见识,总而言之一句话:走大环线这种世界级的徒步线路,衣服背包倒还可以无所谓,走路则最好还是一双世界级的登山鞋。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M.zz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