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59

主题

西北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复制链接] 查看:27651 | 回复:99
发表于 2015-9-25 22:11 91 只看该作者
  一帮人就围在山坡的帐篷那里,看老乡包男人节准备吃的包子。热情的老乡,看到来围观的人,赶紧挖一勺新鲜牦牛肉馅递过来,一边热情地说来尝尝,虽然西餐里有吃生牛肉,毕竟俺们都不习惯,赶紧捂着嘴逃之夭夭;几个小伙子则在不停展示包包子的技艺,一边戏谑这个是拉萨包子,那个是安多包子,这个是甘南包子。
  吃过晚饭,都跑去他们的帐篷里看热闹,小朋友们可大开眼界了,一个个如同自己过节兴高采烈。

  这不,别人的男人节成了我们的联欢会。

  YAOYAO此时不知道是帅哥效应还是高反减轻,居然还上去载歌载舞表示对男人节的祝贺,把几个藏族小伙笑得差点摊倒在地,据说后来藏族兄弟一直在找我们这位美女姐姐,一问找谁又不知道,只说是前晚“载歌载舞,一顿乱舞”的那位!

  老乡们一边弹琴唱歌,一边喝酒,还邀请所有围观的男同胞一起喝酒。虽然好几个男士都蠢蠢欲动,但想起芝麻与绿豆一再提醒大家初上高原,千万别喝酒的告诫,只好咽着口水,强忍着。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9-25 22:10 90 只看该作者
  一帮人就围在山坡的帐篷那里,看藏族老乡包男人节准备吃的包子。热情的藏族老乡,看到来围观的人,赶紧挖一勺新鲜牦牛肉馅递过来,一边热情地说来尝尝,虽然西餐里有吃生牛肉,毕竟俺们都不习惯,赶紧捂着嘴逃之夭夭;几个小伙子则在不停展示包包子的技艺,一边戏谑这个是拉萨包子,那个是安多包子,这个是甘南包子。
  吃过晚饭,都跑去他们的帐篷里看热闹,小朋友们可大开眼界了,一个个如同自己过节兴高采烈。

  这不,别人的男人节成了我们的联欢会。

  YAOYAO此时不知道是帅哥效应还是高反减轻,居然还上去载歌载舞表示对男人节的祝贺,把几个藏族小伙笑得差点摊倒在地,据说后来藏族兄弟一直在找我们这位美女姐姐,一问找谁又不知道,只说是前晚“载歌载舞,一顿乱舞”的那位!

  老乡们一边弹琴唱歌,一边喝酒,还邀请所有围观的男同胞一起喝酒。虽然好几个男士都蠢蠢欲动,但想起芝麻与绿豆一再提醒大家初上高原,千万别喝酒的告诫,只好咽着口水,强忍着。

发表于 2015-9-25 22:10 89 只看该作者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发表于 2015-9-25 22:09 88 只看该作者
  环抱我们的景色,与九十年前洛克站在帐篷外的所见,并无太多不同。

  如洛克的文字描绘那样:“靠山边栖息着一座寺院叫拉桑寺,在它下面是迭部人的村庄,房子挨着房子,还有小麦和青稞的梯田,在所有这些的后面,就是巨大的石灰岩山,郁郁葱葱的云杉和冷杉布满峡谷和坡地。”

  在这片山水间,洛克至少发现了十种不同类别的云杉树,而中国全部的云杉,也只有十七种。以至于洛克震惊写道:“这里是如此令人惊叹,如果不把这绝佳的地方拍摄下来,我会感到是一种罪恶。这里的峡谷由千百条重重叠叠的山谷组成,这些横向的山谷像旺藏寺沟、麻牙沟、阿夏沟、多儿沟以及几条需要几天路程的山谷孕育着无人知晓的广袤森林,就像伊甸园一样,我平生从未见过如此绚丽的美丽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看到迭部的美景,就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

  营地里的人,无所事事。

发表于 2015-9-25 22:08 87 只看该作者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发表于 2015-9-25 22:07 86 只看该作者
  一进村子,到处找营地,在半山腰找到一块草坡,这草坡已经扎了好几顶帐篷,开始以为是其他驴友的,又发现帐篷和我们的差别不小,细问之下,原来是村子正在过男人节,这些帐篷,是以前民政发给村子里的救灾帐篷。

  第一次听说世界上还有个男人节,恰好还给我们赶上了。

  据说村子里十八岁以上的男子,都会来参加男人节。划分规则是十八到二十八岁的聚集在一个帐篷里,二十八到三十八岁的聚集在一个帐篷里,三十八到四十八岁的聚集在一个帐篷里,四十八岁以上的聚集在一起。男人节期间,男人们通宵达旦的唱歌,喝酒,吃东西,一直要持续一周。难怪村子里很少见到女人,大概因为男人们过节,她们也干脆给自己放假,都不知道去哪玩去了。
  选好营地,大伙开始扎帐篷。

  刚把装备从背包里掏出来,正准备搭帐篷的河西,忽然傻眼了,呆呆站在原地发愣,半天不动,也不吭声。小旋风也大概发现哪不对劲,正在背包里东翻西找。原来这装备,不是河西亲自打包的,小旋风的妈妈在清理装备时,大概是内帐给洗了,忘记放回去。

  这是这次旅行的第一次露营,所以直到打开背包才发现装备不齐。

  大伙都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出主意想办法,只是这单一的外帐,它也没法用啊,虽然这几夜还可以到村子里住宿。但接下来的好多次露营,都是在荒无人烟的旷野,也没个地方借宿啊;临时买,也来不及了,何况这一路下去,很少有城市,基本没有补充的可能。

  河西与小旋风像泄了气的皮球,充满了沮丧。

  绿豆突然想起,这次恰好是雨季进入高原,考虑到野外做饭需要,不是安排采购了一顶公用帐篷么,虽然不是特别好,但起码胜过没用的单一外帐,临时救急足够用了,遇到雨大时,把外帐搭在外面,也可以防漏。

  大伙跑到车上,七手八脚把公用物资翻出来,找出公用帐篷。

  这下,河西长长松了一口气,大伙也长舒了一口气。谢天谢地,不然真不知这旅行,要如何进行下去。

  扎好帐篷,勤快的青藤,带着几个人去老乡家做晚饭。

发表于 2015-9-25 22:06 85 只看该作者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山也失去了平时刀砍斧削的霸气
发表于 2015-9-25 22:06 84 只看该作者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清晨的光线

  显得魔幻
发表于 2015-9-25 21:58 83 只看该作者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扎尕那,和几十年前的,或许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发表于 2015-9-25 21:57 82 只看该作者
 1925年8月2日这天,扎尕那的山坡上,洛克一边吹着风,一边在日记中写道:“我坐在一个狭窄而低矮的山脊上,背靠着一棵云杉。我能瞥到栖息在山坡上的寺庙和屹立在寺庙之上的石灰岩峭壁。这里有绝对的自由,一个未经矫饰和污染的国度,这里和附近方圆千里的地方从未响起过汽车的喇叭声。我为这荒原而生,也愿在这里度过晚年。”

  早在吐蕃时期,当松赞干布的大军席卷青藏高原时,这里的独立王国归于吐蕃麾下,成为吐蕃王朝的前哨,与大唐帝国相互守望。

  这一望,就不知过了多少年,若干年后,吐蕃内乱,手足相残,兵戈相向,松赞干布的一部分后裔,又远遁此地,而扎尕那,就成为了他们乱世中的福地。

  对扎尕那,绿豆其实并不陌生,在好几年前走甘南时,就曾想进入,结果因路况太艰难而未入;后来在某论坛厮混,当年正在评选十大非著名山峰,从而开始关注这个地方,知道了当年杨姓土司的辖地,居然有个被洛克描述成亚当与夏娃诞生地的地方,也知道了那里有无数的珍惜植物和动物,欧洲园林的无数东方花花草草,想必有很多,是来自这个地方吧。

  如果不是河流从峡谷里冲出几道门,这个洪荒之地,会不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