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59

主题

西北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复制链接] 查看:27650 | 回复:99
发表于 2015-9-25 21:44 71 只看该作者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川西北的夏天
发表于 2015-9-25 21:43 70 只看该作者
 穿过松潘,进入若尔盖草原,天气也渐渐好转,从之前的阴雨里透出蓝天。七月的草原上,鲜花点点,牛羊遍地,白色的云朵在草原上投下巨大的阴影,伴随着草原上白色的羊群黑色的牦牛群。

  十一个孩子,表情各异。没上过高原的,没到过草原的,大呼小叫者有之,上过高原的,见过草原的,泰然自若者有之,充耳不闻只顾玩游戏者有之,视而不见梦游发呆者有之。

  横穿若尔盖,进入四川与甘肃交界地区,我们当日的目的地,是扎尕那。

  这一边走,一边不断望天,七月的高原,正是雨季。这天空,也如同婴儿的脸,忽晴忽雨忽明忽暗,那些书里用来描绘气象万千的“十里不同天”、“太阳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和一路真实的天气变幻比起来,只能用小巫见大巫来总结。

  飞驰的车窗外,不时艳阳高照,不时大雨倾盆,不时山边黑得像晚上,让很多第一次上高原的人,不断莫名惊诧。

  倒是路边,总是插曲不断:放养的藏猪,理直气壮站在公路上;旁若无人的牦牛,不满地瞪着打扰它的汽车;路边的毡房里,歌声飞扬,喝酣了的藏族男人,趴在草地上呼呼大睡;几个小不点的男孩,正在偷偷拿着摇把,狂摇停在路边拖牛粪的老式拖拉机。

发表于 2015-9-25 21:42 69 只看该作者
 为了早点休息,养足精神,大伙准备返回旅店,薏米则非要去城楼上瞧热闹,当绿豆断然否定了她的想法后,她一边走一边伤心的掉着眼泪,一边恋恋不舍回头望着文成公主的雕像:“我特别想上去看看,看看文成公主还在不,我就是想看看文成公主还活着不!”

  历史的足迹总是若隐若现,在没有飞机、铁路、公路的一千多年前,想必进藏的旅途,一定不会如今日般顺利。也不知道,那时的随员里,有无高反,那时的草原上,牧歌是否依然缠绵。而今天,我们追随文成公主身影的脚步,又能否坚定不移,又能走到哪里。

  第二天早上,YAOYAO居然要依靠麦田执手牵行,难不成这是被文成公主和亲吓的吧,你这是去旅行,不是去和亲,你慌什么嘛!

  毕竟,文成公主在这唐藩古道,一走就是三年,而我们,最多也不过二十几天。

发表于 2015-9-25 21:42 68 只看该作者
 古城墙下,立着文成公主的雕塑,面无表情凝视远方,文成公主那句轻轻的喟叹,在历史的缝隙中回荡了千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其实,在她的叹息发出之前,此地已经历两次大战。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大概在唐太宗接手经营大唐帝国时,松赞干布也统一了吐蕃,国力达到空前鼎盛,遂派使者经松州城,准备去长安向唐朝皇帝提亲和好,结果使者没能进到长安,在松州遭到扣押。松赞干布大怒,亲率二十万大军杀向唐王朝,松州城守将韩咸战败。当时的大唐帝国,也正在蒸蒸日上,信心满满经营庞大帝国的唐太宗受此一击,忿怒不已,遣侯君集统军反击,在松州城外展开激战,双方均伤亡惨重,后松赞干布不敌败退。

  不久,不甘心的松赞干布又派使臣到长安求婚,并“献金五千两、珍宝数百”以示诚意。边境安宁,百姓安居也是唐太宗此时考虑的头等大事,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文成公主进藏和亲。

发表于 2015-9-25 21:42 67 只看该作者
 古往今来,此地一直是重镇,南来北往的人从来都络绎不绝。只是我们的队医YAOYAO,开始出现不适,在这海拔不到3000米的地方,不知道是自己吓倒了自己,还是被别人吓倒了,亦或是为了学习神农氏,先把自己高反倒下,再治好自己积累经验,概而言之、总而结之就是晕头晕脑了,搞不清是感冒了是高反了或者是晕车了。

  才踏入高原的台阶,就有人出现了高反,而且是队医,这让绿豆与芝麻不仅多了一丝隐隐的担忧。

  大概近十年前的一次川藏南线上,翻越4000多米的折多山时,绿豆与芝麻同行的队友中,就有人因高反直接瘫倒在垭口,众人急救好半天才苏醒过来。

  五六年前,同样是翻越折多山,在垭口路边的厕所里,有个初次上高原的哥们,刚走到小便池子边,就不停摇晃,不到一分钟人开始歪歪斜斜往下瘫坐,然后整个人瞬间失去知觉,一头栽向小便池子。在他身边的绿豆,见此情形,眼疾手快,赶紧一把将其扶住,和旁边的人一起将他架出厕所,搀到路边坐下,其他同伴又是喂水又是喂药。
  好半天,那哥们才稍微缓过神来。

  高反本身并不可怕,只是让人难受几天,如果因高反引起并发症,则可能危及生命。

  在绿豆熟识的朋友中,就有人因高反,引起急性肺水肿,几个小时就在高原失去生命的不幸事情发生。

  即便绿豆自己,在早年上高原的途中,也有过上吐下泻、呼吸困难、头疼欲裂的经历,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让人一生都难以忘怀。

发表于 2015-9-25 21:41 66 只看该作者
 一边走,薏米一边在车上自顾自玩着角色游戏。

  薏米:“我是医生,我这里有好多药卖。”

  豆豆:“都有些什么药啊?”

  薏米:“有仙女药。”

  豆豆:“仙女药有什么作用啊?”

  薏米:“让自己变漂亮。”

  豆豆:“给我来点。”

  薏米:“不行,只有认为自己丑的人才有用。”

  呃,好吧,很神奇的药,我们都不要了。毕竟,谁也不好意思主动承认自己丑。

  这一边游戏,一边就进了松潘城。

发表于 2015-9-25 21:40 65 只看该作者
过汶川后,开始下起了雨,山坡上滚石不断,心惊胆颤慌不择路逃离落石区,一路风尘,过茂县,抵达松潘。

  松潘,古称松州,海拔约2900米。

  在唐朝初期,这里一直是大唐帝国与吐蕃王朝杀伐的前线。想必当年的唐蕃古道,初入高原,大抵也是从此地开始吧,也难怪会留下文成公主和亲途中的一段喟叹。尸骨遍野,流离失所,战争带给平民的,总是无尽的创伤;皇家的儿女,此时也没了情长,风花雪月,终归抵不住金戈铁马,而这一段和亲,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一千多年。

发表于 2015-9-25 21:40 64 只看该作者
 暑假开学之后,禾苗班上共读一本书《树叶的香气》,当读到“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时,禾苗估计又想起了映秀,想起了漩口,眼泪不断落下来。

  当天晚上,在写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时,找文又读,禾苗一下子又泣不成声。

  从西藏回家后,八岁多的笑笑被爸爸妈妈放到老家陪奶奶去了。

  星期天凤凰去看她的时候,她将刚写好的作文《妈妈 》递给大人看,一边说:“妈妈,昨天下午,爷爷奶奶睡觉的时候,我一个人坐在房子里,想起我们在路上的那些情形,想啊想,我担心你会变老!担心你有一天会离开我!我想着想着就把它写下来了,我边写边哭……”

  《妈妈 》

  是谁将你生下来,将你抚养大?

  当你受伤时,是谁轻轻摸着你的小手?

  当你睡不着时,是谁陪着你,一起入眠?

  妈妈,不管我怎么样,你都会关心我,照顾我,爱我!

  我爱你,妈妈!

  是啊,人生总是在不断的分离,只希望这分离来的晚些,让爸爸妈妈可以陪孩子久些。

  让路上的一点一滴,汇聚成爱,每个人,都用爱来温暖彼此,用爱来陪伴成长。

发表于 2015-9-25 21:39 63 只看该作者
这块招牌,让绿豆与芝麻思绪万千。

  不由想起,那个曾经挂在脖子上的“擦擦”。

  “擦擦”是来自古印度的方言,是藏语对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复制”,就是用模具统一印制出的泥佛或泥塔。

  绿豆与芝麻此前曾在藏地多次出入,了解到藏地除了平常的泥擦,还有比较稀少的骨擦与布擦。

  骨擦是用圆寂活佛、高僧的骨灰混合泥土制成,因其成分中有骨灰而得名。
  而布擦则更为稀有,藏语“布”意为法体,根据藏传佛教仪轨,历代达赖喇嘛、班禅大师及少数大活佛圆寂将实行塔葬。塔葬之前,须将大师法体用藏红花等珍贵药品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处理时流出的大师体液混合泥土制成的擦擦就叫“布擦”。

  藏地传说,布擦可医百病,避邪恶,得平安,甚至刀枪不入,因此藏地的人们常将布擦作为护身符挂在身上。

  更有甚者,在我们即将要到达的康巴藏区深处,会有人在逝去的亲人身上,取下一小块遗骨作成艺术品挂在身上,作为护身符,如同顿珠的脖子上他母亲的手指遗骨。
  如此种种,如同头顶这块招牌,是为了铭记,为了守望,为了回忆,或者,为了等待。

  吃罢中餐,大伙集体出发,准备去唯一保留的地震纪念遗址——漩口中学遗址。蓝天空一个人,呆在吃饭的小饭馆前,说不想去,于是让禾苗跟着小伙伴一块去。

  遗址前,汉白玉的时钟,指针断裂定格,指向14时28分,时钟的基座上,雕刻着这一充满伤感的日子:2008.5.12。

  一块汉白玉大理石上,红色的文字记录着漩口中学地震前后的相关介绍。

  薏米轻车熟路,在前面带路,熊二不知道是想抢着走前面,还是想与薏米走一起,总是在薏米身边挤来挤去,薏米就冲熊二轻声嘀咕:“你又没来过,你又不知道路,干嘛总是跑前面,走后面去,不然不给你讲了!”

  熊二乖乖地停住,跟在薏米后面,不过刚转完一个点,熊二又要冲到前面去,于是再次被薏米训导。

  平时唧唧喳喳的孩子们,此刻也显得格外肃穆,安静。

  此时,绿豆突然想起地震中一位被截肢的女孩的声音:“请不要再说,那些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孩子,是还未来得及盛开的花朵!她们,已经盛开过!”

  有许多事,在你还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旧事;有许多人,在你还来不及用心之前,已成故人。
发表于 2015-9-25 21:38 62 只看该作者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明月出天山——我们的西游记


不变的招牌

  主人与客人互换角色的讲述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