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4662

主题

新乡

南太行经典徒步线路——双岭穿越:“同样的双岭,不同的穿越”之三

[复制链接] 查看:118713 | 回复:216
发表于 2016-1-22 01:16 81 显示全部帖子
南太行经典徒步线路——双岭穿越:“同样的双岭,不同的穿越”之三

马趴里沟上去之后,正对南门(南风门),过南门进入河南界,即辉县南盘里沟自然村西面里面的“里沟”——南盘里沟。此里沟上底部为赶驴磢胡垌。两个里沟,一西一东,一晋一豫,中间“南门”连通。

图片中山体下小路也可以绕到西门,但绕来绕去,太远,并且很钻挂。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6-1-22 01:19 82 显示全部帖子
南太行经典徒步线路——双岭穿越:“同样的双岭,不同的穿越”之三

南门,南风门的简称,亦称“南豫晋豁口”。其北面十分钟有西门——西风门的简称,亦称“北豫晋豁口”。
发表于 2016-1-22 01:30 83 显示全部帖子
南太行经典徒步线路——双岭穿越:“同样的双岭,不同的穿越”之三

上行马趴里沟到南门,直线距离并不算远,由于是直接而上会比走外北沟近捷。但从锡崖沟其它地方到此需要走很长的水泥路,很多人不愿走,况且很多人也不知道不熟悉此线路,甚者,缺少风景指数。更多时候人们为了赶时间才选择此线。
发表于 2016-1-22 01:33 84 显示全部帖子
南太行经典徒步线路——双岭穿越:“同样的双岭,不同的穿越”之三

马趴里沟上部有一面南独立石体,形似右手五指并拢,当阳光照射其上,呈金黄色,是为“金手掌”。
发表于 2016-1-22 12:00 85 显示全部帖子
南太行经典徒步线路——双岭穿越:“同样的双岭,不同的穿越”之三


发表于 2016-1-22 20:10 86 显示全部帖子
南太行经典徒步线路——双岭穿越:“同样的双岭,不同的穿越”之三
发表于 2016-1-22 20:11 87 显示全部帖子
南太行经典徒步线路——双岭穿越:“同样的双岭,不同的穿越”之三
发表于 2016-1-22 23:03 88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秋江 于 2016-1-22 23:07 编辑

马趴里沟东上面一山口叫“南风门”,简称“南门”,南门西侧即马趴里沟,东侧为南盘里沟西上方的赶驴磢胡垌。

自西穿过南风门,向北沿山体下小路平切约十分钟,左上一东西走向、下窄上宽豁口,为“西寨门”,又称“西风门”。
南太行经典徒步线路——双岭穿越:“同样的双岭,不同的穿越”之三
自西寨门沿着老君顶南山体下小路东行,有两座西高东低、形状相似、比肩而立的不高山峰,俗称“姊妹峰”,又称“天柱双峰”。其间有一高约两米,宽约五尺石砌寨门,称“东寨门”,又因如天柱双峰,又称“天柱关”。石门门楣上曾有“晋汴咽喉”,是一重要豫晋古道。

过天柱关,沿着一条米宽、用石块砌成、盘旋而下、形似羊肠阪结的山路而下,下达同坡沟主沟,抵达南太行二辿上面的滴水寨。此羊肠阪结山路,古称“太行羊肠阪”。
南太行经典徒步线路——双岭穿越:“同样的双岭,不同的穿越”之三
天柱关西返十余米,石砌“天桥”。天桥西,老君顶山壁下小路北绕十余分钟,现观日台东北下方半山腰处,有三层上下相通三个溶洞,曰“老朱洞”或者“老猪洞”。

老朱洞下方小路继续北绕不远,有一山缝,俗称“小八字崖”,又称“古栈道”。原有石坎羊肠小道,扒绝而上。上面现为王莽岭景区抚琴台。2003年,景区顺古栈道之势架起一铁梯栈道。由于长期风吹雨淋,现已严重锈蚀毁坏,不能行走。

南太行经典徒步线路——双岭穿越:“同样的双岭,不同的穿越”之三
向西穿过西风门,过一空地,有一米宽石板路,右北上东八字胡垌;左向西北绕行不远进入“西八字胡垌”。东西八字胡垌皆有古道上通王莽岭主峰。
发表于 2016-1-22 23:10 89 显示全部帖子
南太行经典徒步线路——双岭穿越:“同样的双岭,不同的穿越”之三
发表于 2016-1-22 23:10 90 显示全部帖子
南太行经典徒步线路——双岭穿越:“同样的双岭,不同的穿越”之三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