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3577

主题

石家庄

寻寻觅觅一山寨,风风火火二人行

[复制链接] 查看:11993 | 回复:116
发表于 2017-9-12 21:18 91 显示全部帖子


发表于 2017-9-12 21:18 9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9-15 21:49 编辑

  我还在那儿拍照,老李已率先出发了。瘦马般的山脊,两侧不宽的陡坡下就是悬崖,这样的地形只有一条路,你就放心的走吧,想走错也错不了。




发表于 2017-9-12 21:18 93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9-15 22:13 编辑

  越过山脊的最低点,路又开始爬升,就在这时山脊上出现一个石头平台,我们拐上了平台,想观看一下下边的风景,却意外的发现平平好象刻意打磨过的石台上刻着一副棋盘,老要兴奋的喊开了,“棋盘,终于找到这个棋盘了”。这一路上,老李已经念叨过多少次了,说老乡说了,承天寨 上有古人刻下的棋盘。可他来过两次承天寨 了,一直没能找到它,今天总算如愿了。

  这是一副中国象棋的棋盘,仔细看上边还刻有楚河汉界的字样,只是那字很模糊,模糊的已经很难辨认。 不过从石面风化的程度看,我不认为那个棋盘是唐宋时期的守寨官兵刻下的,它的年代应该要晚,清朝中晚期还差不多,甚至可能是民国早期的产物。但这样一来又有了新问题。承保天寨建于唐延于宋,最晚到明朝,自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2年)将关防移至娘子关后,承天寨就废弃了,从那以后这座山上再没驻扎过官兵,既然明嘉靖这山上就再没住过人,这个后产生的棋盘究竟是什么人刻下的?这成了一个迷。





发表于 2017-9-12 21:18 9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9-15 22:32 编辑

  登上上眼前的小山包,我们向回看去,承天寨如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隐匿在绿树中八字形寨墙就象裂开的几个花瓣,这一切有如天工,眼前的景风那样的楚楚动人,就象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让人久久不忍离去。

  风景再好,我们还是要离去,毕竟我们的家不在这里。我们终于毅然决然的转过身去,不再理会承天寨对我们的呼唤,向着远方走去。



回看承天寨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7-9-12 21:18 95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9-15 22:38 编辑

  此后,我们时而气喘吁吁的向上爬升,时而小心翼翼的向下下降,时而走山脊,时而又侧切,一路马不停蹿的穿行在山脊的灌木林中,因视线中全是灌木,很少再照相 。

  大约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走上了我第一次寻找承天寨时走过的路上,看到那熟悉的景,一年前我们 寻找承保天寨时的情景又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一切仿佛就象在昨天。





发表于 2017-9-12 21:18 96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9-16 09:26 编辑

  过扬水基地,山脊上出现了两条路, 一条沿山脊线走的小路,路非常小,那是我们上次走过的路,虽然很少有人走,却并不难走,只是略有起伏。还有一条能走车的大路,可能是修扬水站时的施工路,那条路我们没走过,至少我没走过,但它基本上是在山脊线下方侧切,那条路最终也能上到远处的山脊上。这是我上次观察后的结论。

  我们选择了走驴友最不喜欢的大路,理由只有一个:山脊上的路我俩都走过,这条大路至少我没走过(老李走没走过不知道,没问)。相比下,我更喜欢走没走过的路。





发表于 2017-9-12 21:19 97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9-16 10:05 编辑

  经过一段漫长的公路“行军”,我们重新走上了山脊,此时我们面临三种选择,一是往左下山,那是我们走过的熟路,大约两个小时就能下到山下,不论奔娘子关还是奔程家,都很方便。一是向右下山,我俩没那么走过,视线中的沟地形很复杂,也没有任何路,不知能否下去。还有一种选择是继续向前走,沿山脊奔程家方向走。能走多远走多远,那条路老李走到过程家,我没走过。怎么走我有些犹豫。老李说,前边山脊上有个基站,有老乡在那儿长住。可以走那儿问问路再做决定。这这么办。

  基站到了,时间已经两点多了。老乡说我们最多走到程家,再远就不可能了。“移镶?远呢,还有好几十里地呢,今天根本走不到。” “那住董寨 那边下山行么,有路么”?“没路 了,原来有,现在找不到了,只能顺山脊楞走。” “路上有断层么”?“有,能绕。” 我们决定下董寨。去程家的路全是大路,能走车的大路,走着太枯燥,不如下董寨,走一条没走过的新路。

  我们沿老乡指的方向向前走去。奇怪,为什么迟迟不见老乡说的岔路?正在这时前边有人声,“有人,正好问问路。” 来的是一个推着三轮摩托往这边走的老乡,他是看基站老乡的儿子,带了些粮油来看父母,没想到快到家时车没油了。幸好 是离家近,这要是再远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可怎么着?我们一边帮小伙子推车一边问路。小伙子很爽快,“一 会我领你们去。”

  二到基站,小伙子顾不的和父母打声招呼,领着我们向来路走去,直走出去一里多地的一个垭口。小伙子指着不远的山脊对我们说:“你们就冲那儿走,走到 那个山脊上向下走,应该断断续续的还有路。”谢别了小伙子,我们钻进灌林,开始下山。





发表于 2017-9-12 21:19 98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9-16 10:10 编辑

  你甭说,开始还真有路,是架电线修的施工道,只是多少年没有走,草把路全忽死了。我们大步流星的向前些走着,满心欢喜。


  过铁塔,小路变的反倒清晰了,我们暗自欢喜,有这样的路,何愁下不了山?看来老乡有害把困难夸大其辞啊。此时我和老李非他不嫁认为,最多两个小时我们就能下到 公路 上,再有一个半小时 就能走回娘子关。赶车?没问题。




发表于 2017-9-12 21:19 9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9-16 10:29 编辑

  视线中出现了房屋, 那是一个废村,只有一户人家的废村,就在沟的对面。脚下有条下沟的岔路,应该是奔废村的路,可我们不敢走,我们不敢下沟。这么的地标老乡提也不提 ,反而让我们一直走山脊,不让我们下沟。这说明那条沟里应该没有路,虽有废村不一定有路,看那地形也不象是有路的,否则的话老乡应该让我们奔废村走。好在山脊上还有路,现在,我们还得老老实实的顺山脊往前走吧,别整什么妖蛾子。


长焦镜头拉拍的废村



发表于 2017-9-12 21:19 100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9-16 11:01 编辑

  
   我们越降越低,眼看已降低了差不多一半高度,眼看远处的公路越来越了,就在这时意外出现了,脚下的路突然消失了。说意外其实也不意外,老乡早说过,这路几十年没人走,不好找了。  

  仔细观察,脚下山脊越来越陡,下降越来越急,好象是有断层,前边不远处是个陡峭的小山头,山头那边好象也是断层,可山坡上没有一点路的影子。往两侧看,我们的两侧也是断层,只有左侧有一小溜缓坡,那溜缓坡很长,视线之内全是缓坡,只有沟底部分看不见。不远的沟底,大约距我们500米处有梯田,虽然是废梯田,但只要有梯田就应该有路。路莫非是顺缓坡下了沟?一切皆有可能。我建议沿左侧的缓下沟,沿那溜缓坡下降,只要最后不遇上断崖,我们就能下到沟底,只要下到沟底,只要走到梯田那儿,应该就大功告吉。于是,我和老李一前一后的向沟底降去。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