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藏

藏东南,穿过时光与你相遇 2020秋季滇藏线、岗日嘎布冰川、丙察察路书

[复制链接] 查看:39456 | 回复:98
发表于 2021-4-8 11:44 81 显示全部帖子
察隅 镇的居民大多不像藏族,气质明显不同。路上有很多摩托车,小伙子载着姑娘。夏天的时候,姑娘穿一身长裙和拖鞋,配上周围的环境,那画风就完全像在 东南亚 了。

本想去上 察隅 看看有没有更原生态的村落,但天色已晚,只能返回 察隅 县城。行程只剩下四天,明天必须走丙察察回 云南 了。



发表于 2021-4-8 11:44 82 显示全部帖子
漫漫征途
今天将面临全程最具挑战的路段,天刚亮就起床,吃饱饭,加足油,向丙察察进发。

清晨的 察隅



察隅 往北十几公里的地方转入丙察察线,路面立刻变成了遍布坑洼的土路,烂路到来之快出乎意料。丙察察,连个充门面的开头都没有。

遍地的“炮弹坑”,难以躲避。对于我们的昂科拉来说,只能用30马左右的速度慢慢往上挪,否则不出十分钟,车就会震到报废。

好不容易开了半天才走了几公里,而此后的250多公里路都将如此,此时的感觉,就像用几K的网速下载几个G的文件,看着仿佛静止的进度条那样绝望。

好在有时候炮弹坑比较浅,提速到50马,车子会“飞”过那些浅坑,反而不太震,但要随时刹车,避开深坑或大石块,要不然飞出去的就是你了。

早晨阳光下的森林很美,云杉上挂着的松萝金光闪闪。土路在山林间盘旋向上,攀爬到伯舒拉岭的高处,越过4700米的益秀拉山口,接着是4500米的昌拉垭口。这里比318/219国道更偏远,大部分地方是无人居住的荒野,景色非常纯净。












发表于 2021-4-8 11:45 83 显示全部帖子
隐藏在山谷中的目若村是沿途少数有人居住的地方,可以提供食宿补给。




发表于 2021-4-8 11:45 84 显示全部帖子
过了目若村,开始攀爬最后一个山口。往前看,公路不断折叠向上,远方高处耸立着一座石雕似的山崖,那便是伯舒拉岭的主脊所在了。


开到山崖之下,以为到山口了,惊讶地发现公路还要一直通到石壁的高处,真是一条通天的路。





发表于 2021-4-8 11:45 85 显示全部帖子
石壁上都是风化的碎石,寸草不生,犹如外星表面。


雄伟的伯舒拉岭。




越过石壁,就是雄珠拉垭口,伯舒拉岭东面的景色展现在眼前。以前这个山口叫齐马拉,不知为什么改了名字。



发表于 2021-4-8 11:45 86 显示全部帖子
山口往下一点的位置,可以看到木孔雪山,从前方嶙峋的岩石山峰后探出头来,通体洁白,格外醒目,像是《魔戒》中的画面。




发表于 2021-4-8 11:46 87 显示全部帖子
这里也能看见梅里雪山(卡瓦格博)的 西北 壁,此刻那个方向被云挡着,不过因为距离远,即使能看见也很小。

沿着公路向下,又进入了林区。五年前进藏,在封山期走丙察察,到这里因为积雪太深,只能返回。狭窄无护栏的冰雪下坡路非常危险,车子不断地打滑侧移,防滑链损坏了,危险的地方,只能在冰雪上用脱困板一段一段地移动,三人奋战了好几个小时,直到天黑才下山。

察察线从那时候起,就成了一个未竟的目标。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个折返点的画面,森林中,没有车辙的积雪山路消失在上坡的转角,后面的风景一直存在于我的想象中。这次算是圆了一个梦。

路似乎已被修缮拓宽过,危险的地方加了护墩,与以前不一样了,我并没找到当年折返的位置,它应该在某个时间,被不经意地路过了。




从这里到 怒江 峡谷,是风景绝美的一段,四十多公里路都在山谷的原始森林里穿行,没有人烟。清澈的雪山 融水 伴随着一路,树林外可以看到高耸的裸石山峰。有些地方,树木幽深晦暗,仿佛随时会从两边杀出什么精灵妖怪。




发表于 2021-4-8 11:46 88 显示全部帖子






发表于 2021-4-8 11:46 89 显示全部帖子
海拔一路降到1800米,进入 怒江 峡谷,地貌再次变成了裸露的山岩,与 邦达 72拐附近一样。这里开始到 丙中洛 ,都在 怒江 边的傍山路行驶,是落石高发区,比之前的路途更危险。


在一个转角处能看见梅里太子十三峰的雪山,但不是主峰卡瓦格博。


为了看到期望中的卡瓦格博西侧,我们转去了察左线,试图到堂堆腊卡山口附近寻找可以观看的位置。但没想到在山下看起来并不高的堂堆腊卡,实际上竟有一千五百米的高差,而且路窄弯多,没有护栏,难度比丙察察更甚,奇怪的是五年前走察左线时并没有感觉那么难。

到达堂堆腊卡时天色已暗,山口往前是去 左贡 的路,往右有一条看似只能徒步或通行摩托车的林中小路,卫星地图上这条路通往一个海拔4500多米的山峰,那里看卡瓦格博西壁是绝佳的角度,只是这条路,单从地图上看,就知道极为险峻,我们的车子是绝不敢挑战的。

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去最近很火的甲应村的路,这条路只有专业越野车才能走。

下山回到 怒江 边,经过夜晚的察瓦龙,宽阔的街道边都是新的宾馆饭店,灯光招牌争奇斗艳,早已不是五年前那个破破烂烂、满是修车铺的察瓦龙了。突然有点怀念那个小小破破的镇子,更有远在天边的感觉。

因为行程紧迫,我们决定继续前行到 丙中洛 再住下。

夜里的丙察线车辆很少,刚出察瓦龙,一辆对向过来的陆巡招呼我们停下,开车的大哥好意提醒我们,前面的大流沙正在落石,要小心。然而,晚上你根本看不到上方崖壁的情况,甚至不知道大流沙在哪。

好在这天风力很小,落石的概率不大。我一边吃着小Q喂的各种零食饮料,一边在狭窄坑洼的土路上慢慢行驶。今天已经连续开了200多公里烂路,翻越了四个山口,几乎没有休息,中饭与晚饭也没有吃。支撑我的,完全是美丽的风景。

经过一段塌方区之后,回头看卫星地图,才发现那里就是大流沙的所在。

车灯照亮的地方之外,都是一片漆黑, 怒江 在下面的谷底咆哮着,可惜无法再看到这丙察线壮阔的景色了。不知何时开始,路边的植被多了起来,四周响起了漫山遍野的虫鸣声,空气似乎也湿润了不少。路边的小商店是纯木头的房屋,像极了纪录片《德拉姆》里的场景。


发表于 2021-4-8 11:47 90 显示全部帖子
头顶是满天繁星。


经过滇藏界之后,路面就变成了柏油,五年前来时, 云南 段的丙察线也还都是土路。


深夜到达秋那桶村,完成了这一天漫长的征途,把车停在山坡上那个熟悉的篮球场,一旁就是夜色中的秋那桶教堂,对照以前的照片,发现教堂已重建。还是更喜欢从前那个未加修饰的老教堂,就像这座村子一样质朴,隐藏在天边的 怒江 峡谷中。

依旧住在篮球场边上的那个客栈,已是第三次来了,客栈的主人似乎也换过。半敞开式的大厅有点像 东南亚 风格,沙发后面就是院子里的亚热带植物,伴随着满山的虫鸣声,提醒你已到了另一种气候区域的边缘。

房间里有一本当地政府编撰的书《怒的家园》,内容很不错,全面展现了贡山县的风景和怒族风貌,可惜回来后在网上无法找到。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