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141

主题

合肥

山东魅力窗口青岛

[复制链接] 查看:10950 | 回复:148
发表于 2023-2-10 13:23 100 只看该作者
八大关

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一大批俄国人来到 青岛 定居,这些俄国人中有的颇为富有。1932年,据说一位名叫格拉西莫夫的白俄在 临海 呷角上修建了这座海滨别墅。楼门台阶下为花岗岩石尊,可用于晚间燃火照明,也可用于栽花,正面为圆形和多角形组合而成的建筑造型,十分别致。主体共5层,顶层为观海台,侧有铁尖顶。由于楼内由 大理 石贴墙面,楼外又砌有鹅卵石,多年来人们一直称之为"花 石楼 "。楼下石阶分为2层,上层6级,下层9级,有石径通往铁栏大门,庭园内广植花木,是 青岛 颇具特色的著名建筑。

八大关

相传解放前蒋介石曾居于此,特务头子戴笠及当时的电影 红星 白光来 青岛 时也在这里住过。解放后,花 石楼 成为接待中外贵宾的馆舍,门牌号为黄海路18号。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陈毅等都曾在此下榻。陈毅元帅第一次到 青岛 时就住在花 石楼 ,对 青岛 留有极深的印象。他说,"五四"运动时就知道 中国 有个 青岛 ,解放战争时期在 山东 打了许多年的仗,终于来到了 青岛 。他还借来《胶澳志》,详细阅读了 青岛 的历史,并写下了长诗《初游 青岛 》。花 石楼 与影视艺术也结下了不解之缘,电影《神圣的使命》、《白雾街凶杀案》、《总统行动》等都是在这里拍摄的内景和外景。

八大关

几年前的夏天我来过这里,当时门票只要5元,冬天这里已经关闭了。

八大关

发表于 2023-2-10 13:23 99 只看该作者
栈桥

八大关

八大关

然后刘师傅带我到八 大关 。首先来到花 石楼 。 青岛 花 石楼 坐落于八 大关 景点南端的岬角,花 石楼 背靠八 大关 ,面临第二海水浴场,风景独特,环境优美。 建于1930年,是一座 欧洲 古堡式建筑。花 石楼 外墙由花岗岩石砌筑,塔楼顶部为雉堞式女儿墙。

发表于 2023-2-10 13:23 98 只看该作者
栈桥

栈桥

我身后停靠军舰的地方是海军博物馆。

栈桥

发表于 2023-2-10 13:23 97 只看该作者
栈桥

栈桥

我背后是 青岛 海军博物馆中海边停靠的我朝官军淘汰的老旧军舰。

栈桥

背后那个带有圆形红色塔楼(现在实际上是旋转茶座)的小土包是信号山。
新 中国 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栈桥进行维修,1985年 青岛 市又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整修,将桥南端通透部分拆除重建,由34排桩改为16排桩,并 新建 眺望台1座,同时将桥入口处的6根挡车 石柱 拆除,两侧围以铁索护栏,12对欧式桥灯相峙而立,外铺花岗岩 石台 阶。1998年底至1999年6月,市政府再次拨款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桥身按抗风浪50年一遇标准、回澜阁基础按百年一遇标准加固。栈桥北段拆除重建,侧墙采用浆砌蘑菇石镶面,整个桥面用机刨花岗岩板铺装。此次维修既达到防风浪、防腐蚀,保持原有的风韵的要求,又与两侧护岸设施相匹配,增加了美观效果[6] 。

2013年5月26日下午, 青岛 遭暴雨袭击。5月27日清晨 青岛 栈桥中段东侧出现了一处30多米长的坍塌 。2013年11月2日, 山东 省 青岛 栈桥的桥身部分实现合龙。2014年4月25日,经过11个月的加固维修,栈桥重新运行开放。

发表于 2023-2-10 13:23 96 只看该作者
栈桥

那个圆形的壳状的建筑是海上皇宫,过去是 青岛 有名的高档娱乐场所,后来倒闭了,现在成了闲置破败的鬼屋。

栈桥

1931年9月, 青岛 市政当局出25.8万元,由 德国 信利洋行承包扩建,桥身加长到440米。将原桥的钢木结构部分改建为钢筋混凝土,34排桩通透结构,桥面铺以水泥,同时将桥面高度提高了0.5米。在栈桥北端沿海建了栈桥公园,种植树木花卉。桥南端增建了箭头型的防浪堤,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回澜阁。1933年4月,整个工程竣工。从此,栈桥成为 青岛 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物和著名风景游览点。

栈桥

1937年7月7日, 日本 制造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1938年1月10日,大批日军从沙子口登陆再次占领 青岛 ,次日一拨日军又开始从栈桥登陆 。一个时期,栈桥作为军用码头,不准 中国 人进入 。

发表于 2023-2-10 13:23 95 只看该作者
栈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8月27日, 日本 第二舰队到达 青岛 海域,封锁了 青岛 海面。日军从陆路和水路进攻 青岛 。当时水路方面是从 崂山 湾完成登陆,不过最终占领 青岛 后,日军也效仿德军在栈桥上举行了阅兵仪式以此证明其对 青岛 享有"充分主权"。

1922年12月, 青岛 被 中国 北洋政府收回后, 中国 水兵在此阅兵,以显示 中国 主权的收回。

栈桥

这一带有很多德式建筑。 比如 照片里的栈桥王子酒店和 青岛 日报社

发表于 2023-2-10 13:23 94 只看该作者
栈桥

光绪二十年(1894年5月29日),直隶总督李鸿章奏折:"登州总兵章高元,承办各台基址已具,道员龚照玙又于 青岛 前建设大铁码头一座,现拟于铁码头后建造水雷营,紧扼口门现办 烟台 、 胶州 两 海口 防务,事同一律,宜各设水雷兵营,各制下雷轮船一艘。"

从李鸿章的奏折可知,在 青岛 的军事防御设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晚清 中国 北方 海防 系统的一部分。而在胶澳建造的每座建筑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大铁码头就是专供"下雷轮船"装卸水雷、上煤运械而建造的海军专用码头。栈桥是 青岛 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建筑[7] 。该码头原称谓很多,有海军栈桥、前海栈桥、 南海 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衙门桥"长100米,宽6米,亦称"蜗牛桥"。这两座码头都是 中国 工程师自己设计的,是 青岛 最早的码头。

栈桥

青岛 栈桥是当时惟一的一条海上"军火供给线",也就是说,谁控制了栈桥,谁就控制了 胶州 湾。1897年,德军以演习为名,从栈桥所在的 青岛 湾登陆,武力占领了 青岛 ,栈桥成为德军侵占 青岛 的见证。 德国 侵占 青岛 后,清政府被迫与 德国 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后,当局开始进行新的城市规划,许多物资由海上运来。为了方便运输, 德国 人又对栈桥进行了改造,在桥面上铺设轨道,上面可以跑轱辘马(专门装货物的车子)。

1901年5月,将原桥北端改为石基,水泥铺面,铁护栏改为铁索护栏,在南端钢制桥架上铺设木板,并建轻便铁轨,将桥身延长到350米,仍为军用码头。1901年10月7日,小港码头建成,运输物资均由小港码头承担,栈桥的运输功能也慢慢减弱。1904年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它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开始向游人开放。1905年前后,商货运输移至 青岛 大港,栈桥遂成为船舶检疫、引水专用码头。

栈桥

发表于 2023-2-10 13:23 93 只看该作者
栈桥

红嘴鸥在 中国 主要为冬候鸟,部分为夏候鸟。春季迁到 东北 繁殖地的时间为3-4月。秋季于9-10月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

常3-5成群活动,在海上浮于水面或立于漂浮木或固定物上,或于其它海洋鸟类混群,在鱼类上空盘旋飞行。常停栖于水面或陆地上,以鱼虾、昆虫为食。在海上时浮于水上或立于漂浮物或固定物上,或与其他海洋鸟类混群,在鱼群上作燕鸥样盘旋飞行。于陆地时,停栖于水面或地上。在有些城镇相对温驯,人们常给它们投食。常给它们投食。

主要以小鱼、虾、水生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等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蝇、鼠类、蜥蜴等小型陆栖动物和死鱼,以及其它小型动物尸体。

栈桥

栈桥

照片中栈桥左边那个上面盖了白色 灯塔 的岛是小 青岛 。

栈桥

青岛 栈桥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189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 山东 巡抚张曜的陪同下来当时的胶澳视察,回京后果断向清廷提议应在 青岛 口一带设防。同年6月14日,内阁明发上谕:"拟在 胶州 、 烟台 各 海口 添筑炮台,著照所请。"同时要求登州镇总兵衙门由登州(今 蓬莱 )移居 青岛 口。随后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在 青岛 口建总兵衙门,是为 青岛 建置的由来。


青岛 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 青岛 ,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栈桥,1893年竣工,长200米,宽10米,石基灰面,桥面两侧装有铁护栏。

发表于 2023-2-10 13:23 92 只看该作者
栈桥

栈桥

栈桥上的海鸥品种是红嘴鸥,红嘴鸥(学名:Larus ridibundus),俗称水鸽子,体形和毛色都与鸽子相似,体长37-43厘米,翼展94-105厘米,体重225-350克,寿命32年。嘴和脚皆呈红色,身体大部分的羽毛是白色,尾羽黑色。

红嘴鸥数量大,喜集群,在世界的许多沿海港口、湖泊都可看到。一般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海湾。繁殖于 中国 西北 部的 天山 西部地区及 东北 部的湿地。在 中国 东部及北纬32度以南所有湖泊、河流及沿 海地 带越冬。主食是鱼、虾、昆虫、水生植物和人类丢弃的食物残渣。

栈桥

红嘴鸥栖息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的湖泊、河流、水库、河口、渔塘、海滨和沿海沼泽地带。也出现于森林和荒漠与半荒漠中的河流、湖泊等水域。常成小群活动。冬季在越冬的湖面上常集成近百只的大群。或在水面上空振翅飞翔,或荡漾于水面。休息时多站在水边岩石或沙滩上。也飘浮于水面休息。有时也出现于城市公园湖泊。

栈桥

本来我只是想看看海鸥,拍几张照片就行,但刘师傅自带了饼干,然后让我拿着饼干喂海鸥。拍了照片和视频。

发表于 2023-2-10 13:23 91 只看该作者
栈桥

首先来到最远的栈桥。 青岛 栈桥位于 青岛 老城区中心街道 中山 路的南端, 青岛 栈桥全长440米,宽8米,钢混结构。桥身深入海中,桥南端筑半圆形防波堤,堤内建有民族形式的两层八角楼,名"回澜阁",游人伫立阁旁,欣赏层层巨浪涌来,"飞阁回澜"被誉为" 青岛 十景"之一。 青岛 栈桥曾经被作为 青岛 的地标,有不到栈桥等于没到过 青岛 之说。

栈桥


修建于1891年,最早是淮军将领 合肥 人章高元修建的,用于停靠轮船,运送补给。1897年 德国 占领 青岛 后, 德国 人延长了栈桥,1931年 中国 人在栈桥深入海洋的尽头建起了两层八角楼阁回澜阁,栈桥深入海中很长一段距离,可以欣赏海景,在奥帆中心建成之前是 青岛 的老地标, 青岛 啤酒也用栈桥做商标。但现在看来,栈桥在 青岛 的景点里也算不上出彩,而且这附近的海水污染严重。如果冬天去的时候周围天上可以看到很多海鸥。它们亲近人类,会主动把食物叼走。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