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136

主题

合肥

运河之都周总理故乡淮安

[复制链接] 查看:3710 | 回复:138
发表于 2023-10-26 13:52 41 显示全部帖子
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的嗣父母周贻淦和陈氏住房。周恩来是万氏的第一个儿子,不过,在他刚刚半岁的时候,就离开了母亲,过继给了叔叔周贻淦,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周恩来的叔叔周贻淦体弱多病,结婚后没有孩子,周恩来的父母就做主,把周恩来过继给了叔叔,希望能给他留个后。

周恩来过继过去后不久,叔叔就去世了,因此,周恩来一直跟着嗣母陈氏生活。

陈氏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文化水平很高,因此,周恩来在她身边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陈氏性格文静,不喜欢出门,每天在家里教周恩来读书、写字,还给他讲很多历史上的故事,堪称周恩来在文化教育上的启蒙老师。

周恩来也很喜欢这个嗣母,尤其是喜欢听她讲故事,后来曾对记者说:“嗣母陈氏是受过教育的女子,在我五岁时就常给我讲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缘》等。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就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

上面说过,这处大宅院是周恩来祖父置办下的,兄弟几人住在一起,因此周恩来的亲生父母和陈氏住在一个大院中,周恩来也能经常接触亲生父母。

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八婶母杨氏的住房。1908年,周恩来的生母、嗣母相继去世,当时周恩来年仅10岁,八婶母杨氏成为了周恩来的实际监护人。为了一家人的生存,杨氏和周恩来一道跑当铺典当衣物,将房子押给人家,维持那半饱半饥的生活。

发表于 2023-10-26 13:52 42 显示全部帖子
周恩来故居

杨氏笃信佛教“积善行德”,在周家十分败落艰难的困境下,仍不忘烧香拜佛,并在住宅面前栽种了一株观音柳。

周恩来故居

故居里有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的幼名就叫周大鸾。鸾是凤凰的意思。中间的这间房子展板上介绍的是周恩来童年在 淮安 的生活读书经历。

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故居

西侧这间房子里展示的是新 中国 成立后,成为总理后的周恩来对家家族成员的严格要求,展示了周总理廉洁齐家的风范。

发表于 2023-10-26 13:52 43 显示全部帖子

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总理十分廉洁,不为个人谋利,不收任何礼物,也不会特殊化照顾亲戚或者给家乡什么特别的拨款?和政?策照顾。也许要做个好总理,格局必须很大,无论对自己还是全国各地都是无私的。

周恩来故居

周总理对亲戚真是做到言传身教。不为家族成员搞特殊化,着重做好对他们的教育。如今廉洁齐家这点很多处级以上领导都做不到。大部分领导干部子女如果不是公务员,当大领导的父母都会利用权力在公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给子女找个稳定的好工作。

周恩来故居

发表于 2023-10-26 13:52 44 显示全部帖子
周恩来故居

这些展板介绍的是周恩来在家乡的十二年。

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故居

发表于 2023-10-26 13:52 45 显示全部帖子
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故居

东厢房里介绍的是周恩来的家世。周恩来原籍?浙江?绍兴?,他的祖父周攀龙来到?淮安?做师爷,后来担任了代理知县,一直做上了?淮安?府候补同知,举家迁到?淮安?居住。

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父母

发表于 2023-10-26 13:52 46 显示全部帖子
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的嗣父母也是他的叔叔和婶婶

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故居中还有邓颖超纪念室,周恩来和邓颖超在1925年结婚,相伴走了一生。周恩来侄女周秉德总结,二人相互之间“志向相同、离多聚少、同甘共苦、相互尊重、党性坚定、支持理解、恩爱真诚、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可以说是模范夫妻。

周恩来故居

地址:?淮安?市?淮安?区驸马巷7号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9:00-17:30

发表于 2023-10-26 13:52 47 显示全部帖子
驸马巷

在镇淮楼?西北?方的?淮安?古城中心,有三条保存了老房子的老街巷。分别是上坂街、驸马巷、龙窝巷,我在驸马巷里走了一圈都没拍照,后来从周总理故居步行去?淮安?府衙的路上返回驸马巷巷子口照了一张

淮安驸马巷

驸马巷也是周总理家门口的一条巷子。驸马巷原本叫做望仙巷,因为附近有座望仙桥。正德《?淮安?府志》载当地有一个传说,宋朝?淮安?有一个叫孙卖鱼的隐士羽化成仙,他成仙附近的桥被命名为升仙桥。望仙桥旁的巷子也被称为望仙巷。望仙港在明初被改为驸马巷是因为有一位驸马黄琛居住在此,他娶的是一位破格的公主。

发表于 2023-10-26 13:53 48 显示全部帖子
淮安府署

我在?淮安?古城内的参观速度比较快,城内的几个景点相距也不远。参观完周总理故居是下午4点45,觉得下午时间有空余,就步行到?淮安?府衙。到达?淮安?府衙的游客中心是下午4点55分。我看到?淮安?府署开放时间截止5点半,问游客中心的工作人员还能进去参观吗,售票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可以进去参观,府衙的工作人员会在5点半后等游客一段时间。府衙门口的安保大叔也很好,我在?淮安?府衙门口拿出手机拍照,口袋里的票不慎掉了出来,还是保安大叔捡到还给我的。?淮安?的景点工作人员在对游客的接待服务上还是做得很好的。?淮安?当地人一般比较随和,民风也比较淳朴。

淮安府署

淮安?府署位于?淮安?古城东门大街中段,居漕运总督署正后方。是封建时期苏北腹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最大管辖范围为二州、九县。下辖通判、府学、经历、照磨、检校、税课等署以及诸县。?淮安?府署子午朝向,占地面积超过四万平方米,按体制分为中、东、西三路,以中轴线为准,东设文、西设武,布局均衡对称。在封建王朝辉煌时期,府署建有各式房屋近三百余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运河沿线唯一遗留下来的封建府级官署,也是全国幸存的两座府署之一(另一座为?南阳?府署,?歙县?徽州?府衙是第三个建成景区的,但是那是我参加工作之前我的单位农发行?歙县?支行贷款重建的),其大堂体量超过五百平方米,居全国府署之首。

淮安府署

淮安?府署早期办公场所设立于?淮安?城中心元朝?淮安?路总管府府署内。自唐宋以来,?淮安?城中心位置即为楚州署所在。元朝沿用后,改建为?淮安?路总管府府署。明洪武元年(1368),?淮安?府首任知府范中改设元朝?淮安?路总管府为?淮安?府署。洪武三年(1370),明朝开国将领?淮安?侯华?云龙?镇守?淮安?,他强占原先的府署为办公居住场所。时新任?淮安?府知府姚斌,被迫迁署于原址后方元朝屯田打捕总管府,后因其狭隘,废其旁南宋五通庙以及元朝沂郯万户之宅改建为?淮安?府新府署。成化三年(1467),“知府杨昶彻而新之,祭酒周洪谟为记”。正德五年(1510),正堂及经历司毁于火,照磨所倒塌。时任?淮安?知府华琏待修而未果,继任知府刘祥、罗循又因时局动荡而未能修建。正德八年(1513),薛  继任,正德十年(1515)正月开工,四月即落成。重建镇淮堂五间为正堂,修复经历、照磨二厅,“台廉甬道易砖以石,门屋榜廊撤旧换新”。大堂上置匾两块,曰“公正”、“镇淮”。重修有记,后又经屡次修建。清朝康熙十六年(1677),?淮安?府封文拆取各处公署楠木,镇淮堂尽拆。至康熙十八年(1679),“各属捐资重建”。乾隆五年(1740),知府胡振组捐修宅内堂屋七八十间,府属厅绅捐修其余各处公署。?咸丰?中期,大堂又毁于火,?咸丰?十一年(1861)重修。今大堂中梁上仍完整保留有时署?淮安?府知府陶金诒笔题:“?咸丰?十一年岁次辛酉仲春月谷旦代理?江南?淮安?府知府陶金诒重修”。此后,府署在逐年的修缮、改建之中一直沿用至清末,距今近七百年历史。至今府署大堂内、外侧地面仍完整保存有废弃未用巨型宋、元时期柱础数十个,犹显府署的历史沧桑。

发表于 2023-10-26 13:53 49 显示全部帖子
淮安府署

明清时期?淮安?府与?山阳?县同治一城,历史上?淮安?城长期作为县、郡、州、路、府的治所。元朝时,时属江淮行省的?淮安?路总管府,管辖范围最为之大。至元十四年(1277)升?淮安?总管府,至元二十年(1283)升?淮安?路。至正二十六年(1366),即明太祖丙午年四月,朱元璋改置?淮安?府,直属中书省,又称直隶。洪武九年(1376)朝廷废行中书省改置?江南?承宣布政使司,?淮安?府从之。永乐十九年(1421),朱棣改京师为?南京?,直隶改称南直隶,?淮安?府仍属。明朝直隶?淮安?府下辖海州、?邳州?二州和?山阳?县(?淮安?区)、?清河?县(淮阴区)、?安东?县(?涟水县?)、?盐城?县、?宿迁?县、?桃源?县(?泗阳县?)、?沭阳县?、赣榆县、?睢宁?九县。清顺治二年(1645),朝廷改设前明南直隶为?江南?布政司(省),?淮安?府隶属。康熙六年(1667),朝廷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淮安?府从属?江苏?(至清末,?江南?省实指?江苏?,文献碑刻均为?江南?省?淮安?府)。雍正二年(1724),?淮安?府所属海州升为?江苏?布政司(省)直隶州,并划?邳州?、?宿迁?县、?睢宁?三县归属新设?徐州?府之属。加之析?山阳?县东部新设?阜宁?县,?淮安?府境最终共辖6县,即?山阳?县、?清河?县、?安东?县、?桃源?县、?盐城?县、?阜宁?县。明、清时期的?淮安?府,均为?江苏?省管辖面积第一大府。

淮安府署

在?淮安?府署二门后至大堂间的甬道上,设有楠木“公生明”牌坊一座,此处牌坊地方官署均设,源于《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以首三字作为官场箴规。背面正朝大堂之处,面刻黄庭坚《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寓意知府大人每日可看到此文,引以为戒,为民造福。

发表于 2023-10-26 13:53 50 显示全部帖子
淮安府署

二门与大堂之间东西两侧为六科书吏房,东为吏科、礼科、户科,由同知分管。西为兵科、刑科、工科,由通判分管。这是分管工程建设的工房,相当于水利局和住建局,工房里有治理河工的场景。

淮安府署

刑房中展示一些封建刑具,刑房相当于司法局和监狱管理局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